Categories
馨香雅句

【馨香雅句】任是無情也動人 薛寶釵如何安頓自身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07日訊】歡迎回到馨香雅句,我是雅蘭,上次我們談到女子出閣之前會學習很多內容來修養自身,今天我們分享一個中國文化裡的大家閨秀——薛寶釵,薛寶釵的性情和為人處世上都給我們很多啟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她。

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薛寶釵對這三方面都很精通,佛家的超脫、道家的自然,儒家的中庸,在她身上都有很好地體現。判詞裡說薛寶釵是「山中高士晶瑩雪」,就是說她冰雪聰明,薛寶釵的聰慧體現在她內心的境界上,我們可以從一首詞裡看出,當時薛寶釵曾給賈寶玉說了一折子戲裡的詞,賈寶玉差點因為這首詞而頓悟,這也為後來寶玉出家埋下了伏筆。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紅樓夢》二十二回裡寶釵過生日,賈母拿出二十兩銀子給寶釵過十五歲生日,王熙鳳把這個生日操辦得很熱鬧,又吃酒,又看戲。

賈母讓寶釵點戲,寶釵知道賈母喜歡熱鬧,就點了一出《山門》。寶玉不喜歡,嫌太吵。寶釵說這個戲非常好,裡邊有個詞寄生草寫得極妙,「你可曾知道」,寶玉便湊近來央告:「好姐姐,念給我聽聽!」

寶釵便念給他聽道:「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捲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這戲是魯智深辭別師父時唱的,當時魯智深打死惡霸後,在五台山落髮為僧,但因為他又醉酒打壞寺院和僧人,被他的師父智真長老遣送出寺院,而這時候魯智深孑然一身,天上下著雨,頭上戴著斗笠,天地茫茫,他到底該何去何從啊,算了就穿著草鞋拿著破碗隨處化緣吧。這戲表面熱鬧,但是裡面卻有一種對生命的徹悟和超脫,有點像蘇軾的詩詞「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當歷經世事的變幻,內心有了坦然安定,就有了從容,不管外界風雨陰晴,已經無所謂了。戲裡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這兩句說到寶玉的心裡了。

晚上寶玉和史湘雲林黛玉鬧彆扭,想到白天聽到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他心中一冷,便提筆寫下兩首詞,裡邊充滿了禪機和參悟,第二天林黛玉和寶釵一看寶玉寫的詞,就想他是不是要參禪悟道了吧。

寶釵趕緊把這些詞撕了個粉碎,遞給丫頭們,叫快燒了,說:「這是我的不是了。我昨兒一支曲子,把他這個話惹出來。這些道書機鋒,最能移性的,明兒認真說起這些瘋話,存了這個念頭,豈不是從我這支曲子起的呢?我成了個罪魁了!」 當時寶玉打消了參禪悟道的念頭,但是多年之後,寶玉果然出家,應了那句「芒鞋破缽隨緣化」的詞。

或許家族的沒落、父親的早逝,讓冰雪聰明的薛寶釵早已看透了世間榮華不過幻境一場,如此即使出身在大戶人家,也只守著一顆孤寂清簡的心,對自己的住處衣物一概清素簡潔。

在大觀園裡寶釵住的地方叫蘅蕪苑,諧音「恆無怨」,寓意永遠沒有怨言。《紅樓夢》裡第四十回是這樣描寫的:賈母因見岸上的清廈曠朗,便問「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眾人道:「是。」賈母忙命攏岸,順著雲步石梯上去,一同進了蘅蕪苑,只覺異香撲鼻…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寥寥數筆卻讓我們印象深刻,沒想到這位出生在大戶人家的小姐,房間裡的擺設卻如此精簡,僅僅是一案、一床、兩部書,還有簡單的茶杯,唯一的裝飾就是案上的幾枝菊花,這或許也是薛寶釵內心世界和性格的外在反映,淡泊、簡約,靜默,卻表達出質樸又意蘊豐富氣息。

大觀園裡,黛玉的房間,書架上壘著滿滿的書;探春的秋爽齋,名人字畫琳瑯滿目,就連「檻外人」妙玉的櫳翠庵裡,喝茶的茶杯都是「綠玉斗」這樣的珍奇古玩,但是蘅蕪苑裡大戶人家薛寶釵的房間,卻雪洞一般清冷素淨,這或許折射出薛寶釵的內心,早已看破富貴無常,一切精簡。

這種內心的清淨也反映在她的穿戴上,寶釵從小時就是「廉靜寡欲極愛素淡」,年少時就不喜歡「花兒粉兒」之類的,衣服半新不舊,不喜歡塗脂抹粉,不戴一些富麗的閒雜首飾,把該減的都減了。《紅樓夢》裡關於寶釵的衣飾描寫,也不多見,比較集中的是在第八回,因寶釵身體欠安,寶玉來探視她:寶玉掀簾進去,就看見薛寶釵坐在炕上作針線,她穿著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

這段話我們看出寶釵不尚奢華:作為貴族的千金小姐,她的衣服以深淺不同的黃褐色為基調,配襯深紫色;而且無論衣裙「一色半新不舊」,就是那塊金鎖,也是掩在懷裡,先得「解了排扣」,才能從裡面大紅襖中掏出來。

從中我們能看出寶釵穩重老成,低調行事的性格。她沒有一般女孩子的天真爛漫,花枝招展,有的更多的是對世事洞明後的冷靜和清簡。

我們再來看一下寶釵的處世,在大觀園的姐妹中寶釵經史子集、詩詞曲賦,理財商道、中醫黃老、參禪悟機,她無所不能,博學多才,但是她卻從不輕易展露自己的才華。

寶釵寫的詩在紅樓詩社中常常奪魁,但她平時卻從不作詩,一住進大觀園香菱就對寶釵說:「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 寶釵說:「我說你得隴望蜀呢。我勸你今兒頭一日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起,各處各人你都瞧瞧,問候一聲兒……」

在寶釵眼裡,自己以親戚的身份住在大觀園,忽然帶香菱住進來,自然該和主人家打個招呼,告訴人「我來了」,講究禮數,這是基本的修養和人情世故,她覺得這比寫詩重要多了,寶釵覺得才華是放在照顧好基本的生活之後的。

湘雲和香菱高談闊論寫詩,寶釵笑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

女孩拿詩作正經事,讓有學問的人笑話,現代人可能難以理解,女子精通才藝不是挺好的嗎,但寶釵認為「咱們這樣人家的姑娘,倒不要這些才華的名譽。」她看來詩詞不過是閨中遊戲,可以會,也可以不會。為什麼呢?寶釵引用了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

寶釵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是說女子沒有才華就有德行,而是:女子有才,但不恃才,不炫才,方為大德。當紅樓女子們熱忱投入詩詞酬唱時,而寶釵只是淡淡地應和。她日常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做女紅,去學習那時候女子主內該學的技能,寶釵認為讀書獲得的才藝,不應是女子的裝飾,或炫耀的資本,讀書的根本,是提供更多應對人生的學問,她把從書中學到的學問更多用於內化自己的修養,以及平時的為人處世上。

寶釵的學識還體現在知進退,在第七十四回大觀園裡迎來了危機。事件的起因,是賈母的丫頭傻大姐在園中玩耍時,撿到一個「十錦春意香袋」,一面繡的是兩人赤裸相抱,一面是幾個字。這在禮教森嚴的賈府,無異於驚天霹靂,這東西到底是誰的,從哪來的,於是就有了後面抄檢大觀園的行動,大觀園裡小姐的房間裡被一個個翻箱倒櫃地抄檢,當晚,唯一免檢的是寶釵的蘅蕪苑。因鳳姐說寶釵是親戚,不便檢查,但寶釵肯定是知道抄檢這事的,第二天薛寶釵就以母親身體不好需人照顧為由,搬出大觀園。

大觀園裡抄檢儘管沒有波及到寶釵,但她看出這裡已非清淨之處,有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清醒決斷,第二天就搬了出去,堅決遠離是非之地。她有原則,及時搬出可避免他人口舌,因為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最主要的是清譽。儘管後來王夫人得知此事後挽留她,她還是堅決搬了出去。就像她的詩詞《詠白海棠》中寫的: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紅樓夢》裡說寶釵是「山中高士晶瑩雪」,或許就是因為她有冰雪聰明的性情,洞悉世事後內心守著一份清淨,在濁世中努力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無論富貴還是平淡,都安之若素,處之坦然,雖然沒有出家,也有著「芒鞋破缽隨緣化」的心境了。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關於中國的文化還有哪些,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

(責任編輯:雲起)

Categories
馨香雅句

【馨香雅句】任他隨聚隨分 為何大家都喜歡薛寶釵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29日訊】上一期我們談到寶釵的性情,《紅樓夢》中說她是「山中高士晶瑩雪」,談她如何安頓自身,很多人小時候會喜歡林黛玉,步入社會後才發現寶釵性格的可貴,在世俗和自我之間遊刃有餘,那麼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賈府上上下下的人歸類起來不過三類,一個是薛寶釵的長輩,像賈母,王夫人之類;第二類是她的平輩,和她年紀差不多大小,像賈寶玉,林黛玉,史湘雲等;還有一類是各房裏大大小小的下人們。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薛寶釵是如何對待長輩的,賈府裏的核心長輩就是賈母了,平日裏大家都圍着老太太,盡量讓她高興。在《紅樓夢》二十二回裏寶釵過生日,賈母拿出二十兩銀子給寶釵過生日,王熙鳳把這個生日操辦得很熱鬧,賈母問寶釵愛聽什麼戲, 愛吃什麼菜,意思是今天寶釵生日希望她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但是那麼多人陪寶釵過生日,賈母又是最重要的長輩,她照顧賈母的感受,便總依賈母往日喜好說了出來.賈母聽了非常高興。

吃了飯點戲時,賈母先叫寶釵點。寶釵推讓一遍,無法,只得點了一折《西遊記》, 又點了一個《山門》,都是老太太愛看的熱鬧戲,雖然是自己過生日,但是寶釵很懂事,順賈母的心,讓賈母舒心,賈母自是歡喜。

有一次賈母當着薛姨媽的面說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其次我們再看薛寶釵是如何對待同齡人的,賈寶玉對寶釵而言,異於常人,因有「金玉良緣」的說法,寶玉生來帶着一塊玉, 而寶釵從小癩頭和尚就給她一塊鎖, 讓她隨身戴着,並說以後要和戴玉的人結婚,所以薛寶釵一進賈府 ,就有了金玉良緣的說法。但薛寶釵是經史子集無所不通,滿腹經綸,明事理為人通達圓融。然而,這樣好的女孩,家族沒落,皇宮選秀也沒選上,在賈府面對的寶玉,一點都沒有上進心,不關心仕途經濟,總是在女孩堆裏玩,寶釵幾次規勸,《紅樓夢》中說薛寶釵是「可歎停機德」。

「停機德」出自於《後漢書》,東漢時有個女子非常賢德,她是樂羊子的妻子,樂羊子到外地讀書, 因為他太想家了,就放棄學業回家了,到家後看到妻子正在織布,他妻子看到他回來,知道原因後,便拿起一把剪刀,把織布機上的布都剪斷了說,這些絲都是從蠶繭中一點點剝出來的, 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寸積累,才成一丈長,最終成為一匹布。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着的絲織品,就像你一樣放棄學業半途而廢。這番寓意深刻的話打動了樂羊子,樂羊子頓然醒悟,就回去重新求學,七年都沒有回來,最終學業有成。

故事中的樂羊子妻非常賢德,用「停機德」來形容薛寶釵,是因為寶釵對寶玉也是幾次規勸,有一回寶釵勸說,使寶玉抬腳就走了,寶姑娘話沒說完,見寶玉走了,頓時羞得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

還有一回寶玉挨打,被下人抬進怡紅院,薛寶釵是第一個來看望賈寶玉的人,並特意帶來了薛家祖傳的藥,吩咐下人稍後給寶玉用上,面對打的下不了床的寶玉,薛寶釵說道:「早聽我們一句勸也不至於今日,不說老太太、太太看着心疼,就是我們看着,心裏也……」剛說了半句又忙咽住,後悔說的話急了,不覺得就紅了臉,低下頭來。

寶玉一聽寶姐姐如此關心自己,內心着實感動了一番,但是之後依然是我行我素勸說也沒有用。最終寶釵和寶玉成婚,寶玉並不喜歡她,心裏時時念著林黛玉,最終賈寶玉還出了家,面對這樣的婚姻狀況,薛寶釵卻看得開說:「寶玉原是一種奇異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無可怨天尤人。」就是這樣的命運,薛寶釵也從不怨天尤人,她不僅寬慰自己,還寬慰悲傷的老人。

寶釵是如何對待黛玉的呢,寶釵初來賈府時,黛玉對她就無好感,因為寶釵和寶玉有金玉良緣之說,所以黛玉對寶釵總是忿忿不平,但最終兩人關係卻得到和解,事情是怎麼改變的呢?

《紅樓夢》第四十二回寫到:寶釵便叫黛玉道:「顰兒跟我來,有一句話問你。 」黛玉便同寶釵,來至蘅蕪苑中。進了房,寶釵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審你。 」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寶丫頭瘋了!審問我什麼? 」寶釵笑道:「昨兒行酒令你說的是什麼? 」黛玉一想,方想起來昨兒失於檢點,那《牡丹亭》《西廂記》說了兩句,不覺紅了臉,因為這兩本書在古代是禁書,就是不允許正經閨閣女孩看的,黛玉就說:「好姐姐,你別說與別人,我以後再不說了。」寶釵見她羞得滿臉飛紅,滿口央告,就不再問了,拉她坐下來。

寶釵對黛玉說自己小時候也淘氣,也偷偷地看過《牡丹亭》、《西廂記》等雜書,並勸導黛玉「至於你我,只該做些針線紡績的事才是,偏又認得幾個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書看也罷了,最怕見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這番話說的黛玉低頭吃茶,心下暗服,對寶釵的不忿由此改變。

還有在第四十五回裏,薛寶釵來看林黛玉,關心她的病情,寶釵非常懂藥理知識,她和黛玉說飲食療法比用藥更為有效,又建議黛玉人參肉桂太多太熱,應該以平肝健胃為要,吃燕窩粥最是滋陰補氣, 黛玉又說燕窩雖易得,但自己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來的,不是正經主子,不想再讓那些人嫌我多事。寶釵說她們兩人其實是同病相憐,明日去和媽媽說了送幾兩燕窩來。 寶釵說的很真切,林黛玉聽薛寶釵的話極為有理,她深受感動。因此,對薛寶釵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裏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得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怨不得雲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她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

寶釵不揭黛玉的難堪,生病的時候對黛玉百般照顧,最後連黛玉都稱讚她人好,承認自己是多心了, 黛玉和寶釵冰釋前嫌,成為金蘭姐妹。

薛寶釵還非常體貼史湘雲,讓史湘雲非常感動的是,薛寶釵幫她辦了一次周到的螃蟹宴。史湘雲曾經誇下海口要結詩社,但是結社最重要的是請客,而史湘雲其實手頭比較緊,自己也總是夜裏偷偷做些針線補貼家用,寶釵沒有點破史湘雲的難處,而是說自家夥計田上的螃蟹很肥,本來也是要請大家的,不妨就這次以史湘雲的名義一起請了,既幫史湘雲解了燃眉之急,又照顧了她的自尊心,所以事後史湘雲說:「這些姐姐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麼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無妨的。」說着眼圈都紅了。

薛寶釵是如何對待賈府其他姐妹的呢?有一回王熙鳳生病了,薛寶釵就配合探春和李紈來管理家務,但寶釵知道自己畢竟是外人,所以功成不居,絕不蓋過兩人的光芒,以平常心低調做事。

還有邢岫煙是邢夫人的親戚,但是邢岫煙家境貧寒,有次邢岫煙把棉衣給當了,寶釵知道後要為岫煙贖回棉衣,但顧及人臉面,叮囑把當票「悄悄地取出來,晚上悄悄地送給你去」,不讓別人知道。

就是連眾人都瞧不起的賈環、趙姨娘,她送禮物也不忘給這些人;對賈母不喜歡的人,她也不怠慢,一一放在心中。趙姨娘見寶釵送了賈環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她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她挨門兒送到,並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她都想到了。」

最後我們看一下薛寶釵是如何對待下人的,有一回寶釵正在做女紅,見周瑞家的來了,寶釵就放下筆,轉過身來,滿面堆笑禮讓「周姐姐坐。」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寶釵的修養,對一個地位比她低下的人都以禮相待。薛寶釵對賈府的人都很周到細心,她的可貴不止在於樂於助人,而是她幫助別人也讓別人心裏舒坦,寶釵贏得了賈府上上下下的人心。

《紅樓夢》裏曹雪芹對薛寶釵不吝讚美, 用了很多溢美之詞,薛寶釵簡直就是中國文化裏大家閨秀的化身,寶釵沒有出家,沒有像妙玉以「檻外人」自詡,但是她卻住的穿的用的一切從簡,她和黛玉一樣寄住在賈家,但卻從來沒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最後嫁的人寶玉出家了,她也隨緣就份。正如她詩詞裏寫的「東風捲得均勻 任他隨聚隨分」薛寶釵相信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或許是因為她內心有佛系的安定,而在行為處事上行儒家之禮,所以才在自我和俗世之間遊刃有餘。

(責任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