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中國Q3手機出貨量年降11% 僅蘋果增36%

【2022年10月2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週四(10月27日),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指出,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消費者需求,使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

根據該機構的一份報告(PDF),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7,000萬部,低於去年同期的7,890萬部。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唯一逆勢上揚的品牌,出貨量猛增36%,達到1,130萬部。不過,分析師表示,這種激增是由於對iPhone 14 Pro機型的需求,與此同時,對iPhone 14基本機型的需求一直很弱。

Canalys分析師劉藝璇(Amber Liu)表示,iPhone 14系列的低迷需求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使是Apple,仍會受到中國消費疲軟的影響。

她補充說,面對Android對手的競爭,Apple不得不對入門款機種和上一代設備進行積極的促銷。

這種下滑,延續了智能手機產業的長期趨勢。近年來,該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全球芯片短缺、中國清零政策的經濟影響以及消費者升級周期的延長。

Canalys分析師朱嘉弢(Toby Zhu)在報告中寫道:「過去幾個季度,供應商一直深受需求迅速下滑和高庫存的困擾,這嚴重損害了對整個供應鏈的信心。」

「中國大陸市場將在2023年保持平穩或小幅增長,但仍遠低於2021年或(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因為需求要到明年年底才有望改善。」朱嘉弢說。

該報告統計,廣東步步高電子公司旗下的vivo,是本季度出貨量最高的品牌,出貨量為1,410萬部,占據20%的市場份額。

OPPO和榮耀手機(HONOR)出貨量均約1,200萬支,市占率同為17%;Apple排名第四,市占率16%;小米以900萬支的出貨量排名第五。

但前三大品牌——vivo、OPPO和榮耀,出貨量分別下降了23%、27%和16%。排名第五的小米公司的出貨量下降了17%。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科技新聞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面臨寒冬 榮景即將結束

【2022年08月13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中國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了14.7%,這已是連續第五個季度下跌。分析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深陷困境,在多重因素打擊下,前景正越來越黯淡。

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的智慧手機出貨量比去年下降了14.7%,降至6,720萬部。這已是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跌,也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2位數跌幅,像小米、Vivo和Oppo這些大型企業,都報告了銷售額的急劇下降。

彭博社指出(鏈結),是多重因素導致了這一下降。第一個因素,要歸因於嚴格「清零政策」所導致的需求急遽下降。

中共嚴厲的COVID-19防疫限制,對所有企業都不利。封鎖擾亂了零售業、物流業與製造業。在經濟不景氣之下,更換手機的需求大幅減少,智能手機的生命週期變得越來越長。

然而,更大的問題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嚴重飽和,這可能意味著中國超過10年的智能手機榮景即將結束。

10年前,中共當局大力推廣移動設備,它利用國家資本在幾乎每個村莊建立4G基站,使Oppo和Vivo等中國品牌,能向農村地區的數億人銷售移動設備,其中大多數人從未嘗試過觸控屏。

最近,當局繼續推廣5G網絡,然而,關鍵問題已漸漸浮現。

彭博社指出,中國龐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已高度飽和。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境內擁有超過16億個活躍的手機帳戶,已超過了14億的人口數目。普及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導致了激烈的品牌競爭。

數據分析機構Canalys的分析師Toby Zhu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消費者正在抑制智能手機的消費。」

Canalys在7月底預測,預計今年中國手機出貨量將遠低於3億部,創下近10年來的最低紀錄。

Toby Zhu表示,第二季受到疫情影響,某些商場被迫停業,加上經濟不景氣,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費態度更加謹慎。儘管手機廠商希望6月的大型網上購物促銷活動能重新點燃需求,但這種促銷未能使市場恢復到去年的水平。

分析師指出,廠商們需要跟供應商保持良好合作,在零件價格、訂單週期、庫存控制和售後等方面協調,以幫助該行業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