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涉向中共洩芯片尖端技術 三星多名員工被起訴

【2022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歡心綜合報導)10月27日,韓國檢方對9名前(現)任三星集團高管和職員提起訴訟,理由是他們涉嫌將有關「超純水系統」的芯片尖端技術洩露給中國。

韓國檢方對與超純水系統有關的A某等6人進行了拘留起訴,對起訴的另外3人沒有拘留。據韓國檢方透露,在三星集團子公司負責半導體相關業務的A某涉嫌在2018年8月準備跳槽到中國半導體諮詢企業時,從三星工程職員那裡得到超純水系統操作手冊和設計圖紙等核心技術資料,並將其洩露出去。

超純水是將水中離子、有機物、微生物等各種雜質去除到10萬億分之1單位以下的接近純水的水,用於半導體工程所需的各種清洗工作。如果水中有雜質,就會產生不良產品,因此穩定供應超純水對半導體收率有很大的影響。三星電子從2006年開始每年投資300多億韓元(約2100萬美元)開發超純水系統。

曾是三星超純水系統施工轉包企業的B公司一位高管通過三星工程研究員們,非法使用了三星另一個尖端技術「設計模板」後,製作了該技術說明資料,並交給了A某。

另外,檢察機關還同時拘留起訴了在三星電子工作的研究員C某,他涉嫌向海外競爭企業Intel洩露包含晶圓代工半導體核心技術文件。準備跳槽到Intel的C某,利用在家辦公的機會,在居住地閱覽有關半導體技術資料後,拍攝並竊取相關資料。

韓國三星是最常被竊取技術的企業之一。今年5月,韓國檢方逮捕還起訴了三星電子的子公司SEMES的兩名前研究員和另外兩名合作公司的員工,他們被指控洩露了是「超臨界清洗設備」技術。該技術利用處於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清洗半導體基板,該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器材的損耗,降低超微半導體的次品率。「超臨界清洗設備」被認為是三星尖端半導體技術的關鍵。

據韓國大檢察廳透露,從2017年到今年9月,韓國產業技術海外洩露件數共達112件。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小企業有68件,大企業有35件;從領域來看,最多的是與顯示器(26件)和半導體(24件)有關。

結果顯示,韓國產業因技術洩露造成的年損失規模約為56.2萬億韓元(約400億美元)。這相當於韓國2021年GDP的2.7%,以及2020年韓國總研究開發費的60.4%。

韓國檢方對9名三星集團高管和職員們進行起訴的當天,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發表了「韓國尖端技術保護水平的意見調查結果」,調查對象為以技術企業負責人和大學教授等26名產業界和學術界的保安專家。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產業本部長劉煥益(Yoo Hwan-ik)表示,韓國作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尖端技術競爭力較高的國家,核心技術和人力流失的危險很大,為了讓技術和無形資產得到安全保護,「應該提高全社會的警覺心,並從制度上完善」。

韓國在6月瑞士國際經營開發研究生院(IMD)公布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於2022年「科學基礎設施」領域在世界63個國家中排名第三,但在「知識產權保護程度」方面僅排在第37位。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中共「芯片自主」運動 加劇全球不安

【2022年01月04日訊】(專題部記者溫妮、梁欣採訪報導)中共「科技自主」運動加劇全球不安,特別是「芯片自主」運動。業界擔心,中共此舉可能會減緩創新,擾亂全球貿易。有專家表示,中共自主研發芯片成功率很低。

國際社會的擔憂與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新研發的CPU芯片「倚天710」有關。2021年10月,阿里旗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T-Head)發布了這款據稱5納米級的雲芯片。阿里宣稱,該芯片將僅用於阿里雲端運算業務,無對外銷售計劃。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作為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跨界研發芯片與中共「造芯」雄心有關。中國是全球最大芯片消費國,其消費量約占全球36%,但其產值僅占全球15.9%。

為擺脫對美國、日本等國家先進技術的依賴,中共發起「科技自主」運動,芯片生產則是「重中之重」。特別是中國首家全球性科技巨頭華為2018年受到美國制裁後,加劇中共自主研發芯片的急迫感。

除阿里巴巴外,中國網絡巨頭騰訊、百度及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等科技企業也在中共政策驅動下,紛紛加入「造芯」行列。

中共「大躍進」式造芯行動加劇了國際社會的不安。此前歐美國家已經將中共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並擔心中共竊取技術。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美國、荷蘭等西方國家始終限制中共獲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工具。

除國安方面外,商界擔心,如果全球出現脫鉤或分裂成行業標準和產品不兼容的市場,美國或歐洲製造的零件可能無法在中國的計算機或汽車中使用,而全球操作系統和智能手機製造商可能需要為不同市場製作不同的版本,這樣的話可能會減緩創新。

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曾在2021年9月對美聯社表示,華盛頓和北京需要「避免世界分裂」。

中共半導體發展進程緩慢

為突破半導體「卡脖子」問題,中共不惜投入重金。2014年,中共政府承諾,將向公共和私營基金投入1,000億至1,500億美元,以使中國半導體技術能夠在2030年趕超世界領先企業,包括芯片設計、裝配和封裝。

2014年9月,中共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首期投資1,387億人民幣(約221.9億美元),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製造業,兼顧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領域。2019年10月,在美國制裁中國科技公司的背景下,規模達2,041億人民幣(約326.6億美元)二期大基金宣告成立。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對大紀元表示,受歐美制裁影響,儘管中共官方投入大量資金,但其半導體發展進程仍然慢於預期,特別是先進製程或自主研發領域,關鍵在於中國無法獲得關鍵核心的半導體設備和芯片,仍然面臨關鍵因素被卡的問題。

按照目前的芯片製造業標準,28納米是成熟製程與先進製程的分界線,28納米及以上工藝稱之為成熟製程,而28納米以下工藝稱之為先進製程。

劉佩真對大紀元說,目前先進製程的關鍵設備仍掌握在美國、荷蘭和日本等國家,他們的市場份額約占七成以上。

荷蘭半導體製造商阿斯麥(ASML)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沈波2021年11月證實,先進製程的關鍵設備EUV(極紫外光)光刻機仍無法出售給中國,但用於成熟製程的DUV(深紫外光)光刻機則不受影響。這意味著中芯國際等中國晶圓代工廠,只能發展成熟製程。

全球性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負責追蹤半導體行業的漢伯里(Peter Hanbury)表示,如果沒有這些先進的工具,中國會更落後,「台積電的馬在衝刺,而中國的馬卻被攔住了,它們無法前進。」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202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在工具、材料和生產技術方面明顯落後。

中共《中國製造2025》規劃要求,到2025年中國芯片自製率達到70%。但劉佩真認為,以目前的發展進度來看,中共要達成這個目標幾乎不太可能。

美聯社引述專家分析指,北京設立了芯片自主目標,並提供大量政府投資,但可能面臨的是代價高昂的失望。如果芯片製造商和其它公司脫離擁有先進組件和技術的全球供應商,他們將難以保持競爭力。除中共外,沒有哪個國家設立芯片自主的目標。

美國宇航局(NASA)高級工程師黃祖威博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自主研發芯片的成功率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成功機率很低,即使能夠做出來,也不會有多好,或者說很可能不符合要求。

中共科技發展靠抄襲和剽竊

科技、時事評論人士劉淇昆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自身科研能力很差,中共發展科技主要靠抄襲和剽竊。

「此前中共在科技領域有所發展,主要依賴盜竊外國知識產權。」劉淇昆說,「中共每年從國外盜竊的知識產權價值幾千億美元,甚至有人講可能高達上萬億美元,所以共產黨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竊賊。」

旅美經濟學家程曉農曾在2021年7月接受新唐人專訪時表示,美國知識產權盜竊委員會(The Commission on the Theft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報告指出,中共盜竊知識產權及商業機密,每年給美國經濟造成2,250億到6,000億美元的損失。

「你看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有哪個是中共最先創造出來的?沒有,全部都是copy(抄襲)人家的。」黃祖威這樣告訴大紀元。

談到中共所謂「科技自主」帶來的國安風險,黃祖威表示,「國安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幾十年前,歐美國家曾將中共當作正常的政權,希望通過正常交往使其改變。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共不但沒被改變,反而不擇手段地竊取民主發達國家的技術,包括利用金錢和美色等各種手段。」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