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媽媽在家教育8孩:見證孩子成長「奇蹟」

【2022年09月06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梓依明編譯)生活在南卡來羅納州(South Carolina)北部家庭農場中的一位全職母親,生有六個孩子,收養了兩個。這八個孩子都在家上學,接受家庭教育。她說,親眼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和進步「真是一個奇蹟」。

現年39歲的凱莉(Kelli)和38歲的丈夫特雷‧英格拉姆(Trey Ingram)育有七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們分別是:12歲的萊爾(Lael)、10歲的魯西(Ruthie)、9歲的塞勒姆(Salem)、7歲的費思(Faith)、5歲的伊登(Eden)、4歲的謝普德(Shepherd)、2歲的埃弗(Ever)和9個月大的奧利弗(Olive)。費思和伊登在嬰兒時期被英格拉姆夫婦收養,這八個孩子兄弟姐妹間感情深厚。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凱莉之所以想在家教育孩子是因為她想與孩子們經常保持聯繫。如果孩子們一整天都不在家,她覺得難以接受。

凱莉告訴《大紀元時報》,說:「我希望對他們學的東西負責,我喜歡與孩子們談論上帝和我們的信仰。我想在孩子們年幼時為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將來有一天他們長大了,就能明智地駕馭這個世界。」

八個孩子中,三個小的早晨去上學前班,凱莉則負責照顧嬰兒奧利弗,並監督四個大的孩子的學業功課。所有孩子都要在午餐前完成作業。據凱莉講,孩子們還沒有完全適應時間表,因為他們沒有上過傳統的學校。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英格拉姆夫婦是家庭教育合作社的成員,該合作社每週聚會一次。凱莉說:「能從繁忙的家庭教育中休息一天,對我來說真是太幸運了,而且合作社還為一些教學科目提供幫助。」

凱莉談到,她認為最難的兩件事是:保持房屋的乾淨整潔和儲備食物。她選擇食物配送服務以減輕購物負擔,並且幾乎每晚都在家做晚飯。

孩子們也有自己的事情做。凱莉講述道:「我們有個小農場,孩子們負責幫著餵小動物,照顧花園。我們沒有設定固定的家務勞動,但我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家務勞動,幫助洗碗和一般的自我收拾整理。」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凱莉僱用的清潔工每月來兩次,對房屋進行深度清潔。她還請了一個助手每週幫她洗衣服。此外,當有需要跑腿的工作時,她會請一個保姆幫忙。她覺得,這些外援為她能撐起這麼大的家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凱莉說:「各種需求源源不斷,但即使在困難的時刻,我仍感到母親這份職業有多充實。」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凱莉透露,她最喜歡的事是作為八個孩子的母親,「見證愛的成倍增長」。她談道:「看到大的孩子愛護和關心小的,他們之間和睦融洽,我發自內心地幸福。」

做了12年的母親,凱莉的育兒觀也發生了變化。她說,這是有孩子的最大的好處之一。她解釋道:「在成功和錯誤中學習,你會更好地養育孩子。我希望我的故事能讓人感受到,孩子是福,不是負擔。」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在大學四年級前的夏天,凱莉和特雷到羅馬尼亞(Romania)共同學習,那時他們對需要幫助的兒童產生了興趣。他們工作所在的部門需要拜訪政府醫院,與此同時他們研究了遺棄對嬰兒和兒童的影響,並了解了寄養和收養。他們的工作是抱抱,搖晃搖晃棄嬰,並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這種親身體驗讓凱莉感到心碎。

凱莉回憶道:「那是我見過、經歷過的最傷心的事情。(但是)除了我們決定參與寄養和收養外,我和特雷在那次學習旅行中相愛了,並在一個月後訂婚!」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在迎來他們的前三個孩子後,凱莉和特雷於2014年開始在安全家庭寄養機構做志願者。女兒費思剛出生時就來到他們身邊,由這對夫婦短期寄養。費思的生母本想照顧孩子但由於無法管理,她希望英格拉姆夫婦收養她的孩子。凱莉說:「我們很高興有了第四個女兒。」

同時,伊登也是作為新生兒來到這個家庭的。英格拉姆夫婦通過南卡羅萊納州的寄養系統收養了她。不久,他們就明白,伊登注定要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

特雷是一名房地產律師,他將自己的職業生涯方向轉為幫助家庭使收養合法化。凱莉講:「特雷主要做房地產,但他願意利用自己的天賦、才能和有關收養法的知識幫助眾多家庭在法庭上完成收養程序。他還撰寫並修改了我們州的法律以幫助寄養兒童。」

(凱莉‧英格拉姆提供)

對凱莉來說,信仰是他們家庭關係的最重要因素,這也是她和特雷培養孩子的方式。她解釋道:「我們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環境中撫養他們,我們教導孩子們感恩耶穌的愛和恩典。我們祈禱,孩子們長大後能按照主的意願生活。我們希望他們愛他人,為別人服務,在所有的言談舉止中都體現出上帝的愛。」

凱莉在Instagram上記錄了日常家庭生活,她認為,身為人母是她所經歷過的「最神聖的事情」,並且在生活中她更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她反思並補充道:「我需要上帝來支持我,給予我能量、耐心,當我遇到麻煩時能給予我恩典。上帝慈悲於我,賜給了我超乎想像的這麼多的孩子!」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應對世界亂象 軍人父母建農場並在家教育3孩

【2022年09月06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張雨霏編譯)美國俄勒岡州一對陸軍父母把軍隊中學到的技能充分運用到家庭中去,在自家農場上種植果蔬,飼養各種牲畜,幸福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同時堅持在家教育孩子的傳統理念。

37歲的克里斯蒂娜‧魯特(Christina Root)和她41歲的丈夫諾亞‧魯特(Noah Root)都在美國陸軍服役,並且都是現役的國民警衛隊成員。他們的三個孩子分別是11歲的埃弗里特(Everett)、8歲的布雷登(Braeden)和4歲的馬蒂斯(Mattis)。

「我們在2019年初做出這個決定,我們想搬到農場上生活」,克里斯蒂娜告訴《大紀元時報》,「同年夏天,我們買下一塊占地12英畝的農場,就位於俄勒岡州塞勒姆以西的一個小鎮上。」

(Christina Root提供)

這個家庭的農莊包括兩個小谷倉、一個雞舍和一個能為家人提供足夠食物的小菜園。更幸運的是,這五口之家正好趕在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之前搬到農場裡,這意味著在一個漫長的封鎖期間,他們的孩子能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正常學習和盡情玩耍。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學到他們的食物是怎麼來的並懂得珍惜糧食」,克里斯蒂娜解釋道,「我們想教導他們學會努力工作,以及如何照顧動物,我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和動物待在一起。」

除了每天餵食兩次以外,孩子們還幫助保持動物生活區的清潔。

克里斯蒂娜解釋說,「我們希望確保我們為家人提供的任何食物都是有營養的,並且每個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學習如何在院子裡養活家人是非常值得的,它給了我們一種安全感。」

(Christina Root提供)
(Christina Root提供)

由於這對父母都有全職工作,因此他們主要在週末做農活,而在平時的工作日主要負責「家庭教育」他們的孩子。

克里斯蒂娜坦言,是「世界的狂亂」促使她和諾亞考慮讓孩子們在家上學。

「我們的孩子因遠程學習計劃而倍感壓力」,她說,「學校開學後,我們不希望孩子每天戴口罩超過8個小時,這種措施對任何人都不健康。所以我們決定讓他們留在家裡。」

埃弗里特、布雷登和馬蒂斯正在家裡茁壯成長。通過聽取他們個人的學習風格並讓他們決定自己的學習速度,這對父母漸漸摸索出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除了學習書本知識,孩子們還堅持做運動,花大量時間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並通過在自家農場上玩耍和探索來完成實踐課程。

「公立學校系統是一個非常新的系統,而在家裡的農場學習是人們數百年來一直沿襲的傳統教育方式」,克里斯蒂娜說,「我們的祖父母和曾祖父母都是這樣學習的。」

(Christina Root提供)
(Christina Root提供)

除了照顧動物、照料莊稼和教育孩子之外,魯特夫婦還把家裡的一個壁櫥改造成一個「預備儲藏室」,用於儲存不易腐爛的食物,如麵粉、燕麥、意大利麵和罐頭食品,以及蠟燭和電池。也就是說,他們已經為未來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了充分準備。

諾亞在25年的職業生涯中曾兩次被派遣到中東,而克里斯蒂娜則在軍隊的人力資源領域工作即將20年,他們非常清楚「做好準備」和「學會適應」的意義。

「你必須能夠獨立思考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克里斯蒂娜說,「諾亞最擅長這些事情,因為他曾是一名步兵。而我更喜歡『一頭扎進去,隨著事情的進展想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

現在,這個五口之家非常熱愛他們親手打造的田園生活。克里斯蒂娜還通過Instagram與世界各地的家庭主婦、愛國者和在家教育者分享他們全家的日常點滴。

Categories
南加新聞

淘金時期華人後裔 洛杉磯縣鎮議員談在家教子

【2022年08月13日訊】(記者盛元洛杉磯報導)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是第一批美國華人移民的後裔。擁有雙碩士學位的她,在實踐「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中度過了青春年華。她的六個孩子中,有四個已找到稱心的工作,兩個大學在讀。她本人則在完成親子教育之後「華麗轉身」——獲選洛縣新月谷鎮(Crescenta Valley)議員。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左2)通過「在家教育」成功培養了自己的六個孩子。(Elizabeth Ahlers提供)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左2)工作照。(Elizabeth Ahlers提供)

這位成功培育孩子的女性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教育理念。

祖父母幫助華裔家庭團圓

阿勒斯祖上是淘金時代就來美國的第一批華人移民,阿勒斯已不清楚自己是第幾代移民,但她推測至少應該是第五或第六代。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爺爺拉爾夫‧王(Ralph Wang or Wong Fook,後排右1)資料照。(Elizabeth Ahlers提供)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奶奶羅斯‧李(Rose Lee,左二)資料照。(Elizabeth Ahlers提供)

阿勒斯的曾祖父出生在加州,曾祖母1909年在中國誕下阿勒斯的爺爺拉爾夫‧王(Ralph Wang or Wong Fook)。爺爺13歲時來美,在好萊塢高中和伯克利大學接受教育,並成為一名工程師。

那時在美國工作的中國移民,家庭都是分離狀態,因為法律規定,其在中國的家眷不能移民來美。爺爺和奶奶羅斯‧李(Rose Lee)都是美洲同源會(Chinese American Alliance)成員。為了華人家庭能夠團圓,爺爺奶奶利用美國公民身分,與同源會成員一起向國會遊說,提議修改移民法。經過六年的不懈努力,1920年,美國移民法終於允許華人的妻子和孩子來美。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與奶奶羅斯‧李(Rose Lee)資料照。(Elizabeth Ahlers提供)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爺爺拉爾夫‧王(Ralph Wang or Wong Fook,左8) 資料照。(Elizabeth Ahlers提供)

阿勒斯說,到她的父母一代,家中全部用英文交流。由於父母不會中文,中文成了爺爺奶奶的「暗語」,「當他們談論事情不想讓孩子知道時會用中文」。

在家教子 風險大任一肩擔

阿勒斯說,她熱愛自己的中國血統,也熱愛傳統歷史文化;而從80年代開始,她看到美國文化與教育系統雙雙陷入了困境。她感到「大型公共系統需要修復,家庭以外的社會文化需要修復」,而首當其衝要修復的其實是家庭,因為家庭是整個社會的基石。

於是她決定在家撫養教育六個孩子,使他們能成為改變美國文化的領軍者,讓文化回歸美好與傳統。

洛縣新月谷鎮議員伊麗莎白‧阿勒斯(Elizabeth Ahlers)參加女兒畢業典禮。(Elizabeth Ahlers提供)

「在家教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失敗的風險,外界的阻力,都對她的教育理念構成挑戰,但阿勒斯決心為自己的孩子承擔責任。因為孩子處在身心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段,她不想將他們交給陌生人,而想要在給孩子充分自由的前提上,成為孩子健康心智的塑造者,為他們未來的人生做好鋪墊。

「當今大部分家庭,大人孩子從早6點到晚5點都不在家;回到家,有的做作業,有的做運動,有的做飯,當共進晚餐時,全家人已十分疲憊,所以父母與孩子每天一起度過的是最糟糕的時光。」阿勒斯表示,若在家教育孩子,就不會出現親子疲於交談的狀況。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Charlotte Mason)的理念給她很大啟迪:1840年前後的英格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庭就越會有家庭教師,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也都讓孩子在家接受教育,那時家裡除了教師,還有媽媽。

在家教育也節省政府和家庭的費用,阿勒斯說,她與公校學生家長交談時,他們普遍反映,經常感受到學校籌款活動的壓力。

公校教育偏離傳統、隔斷歷史

阿勒斯還指出,現在公立學校教育的一些做法令人擔憂。

首先是公校的性教育,包括讓孩子「選擇性別」。她說,通過激素療法或不可逆的手術變性,這對孩子十分危險,會對心靈、情感和身體造成永久傷害:數據表明,變性人罹患抑鬱症和自殺的比率比其他人群都高。與此同時,「在課堂上讓孩子看色情圖片,會以刺激癮好的方式改變大腦」。

其次是隔斷歷史。阿勒斯說,美國歷史上許多故事,如國父喬治‧華盛頓等人的事蹟、其偉大的品質與勇氣鼓舞人心,「歷史可讓孩子學會發現事實並看到真理,從而揚善棄惡;對於被掩蓋、被扭曲的歷史,孩子們有權知道真相。」

她強調,目前公立學校未能向孩子展示已被歷史證明是失敗的東西,如共產主義理論,委內瑞拉、古巴、東德、前蘇聯的實踐都是明證。

阿勒斯表示,美國是不受政府權威限制的國家,保持傳統本色非常重要。「美國人在自由氛圍中謀生養家、發揮創造力,推動社會的繁榮與健康;美國人也不會像在共產國家那樣被迫墮胎,因為孩子是生命,他們的出生是家庭之福,也是社會和國家之福。」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