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上萬張珍貴老照片 再現歷史經典瞬間

【2022年08月29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Michael Wing報導/張雨霏編譯)現在,用智能手機拍照、錄視頻已經成為全世界男女老少的習以為常之舉,而用相機和膠卷拍照的「前數碼時代」恍如隔世。然而,美國加州一名男子近期將爺爺留下的數千卷老膠片重新整理、沖印,讓人們有機會一起重溫數十年前的城市風貌和百姓生活。

查理‧麥肯巴赫(Charlie Mackenbach)的爺爺赫布(Herb)已經去世,而年邁的奶奶前不久剛剛搬到一所養老院,於是他們一家人過來幫忙打掃老人的房子。

不料,他們在一個壁櫥裡發現許多擺放整齊的紙箱,裡面裝有數千卷35毫米規格的膠片。每一個箱子都裝得滿滿的,而且每個膠卷都整齊地放進一個手掌大小的幻燈片夾中。

查理的爺爺赫布。(herbsarchive提供)
赫布當年的相機店。(herbsarchive提供)

事實上,查理對爺爺了解並不多,只知道他出生在紐約,在二戰期間曾擔任航空攝影師,後來在南洛杉磯的雷東多海灘(Redondo Beach)經營一家名為「Riviera Camera Store」的相機店,該商店離查理家不遠。

這些懷舊的照片充分彰顯了赫布的人格特質,而且他葬禮上的一段悼詞也顯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

「爺爺的商店當時遠近聞名,在那裡可以買到所有優質鏡片和優質機身」,22歲的查理告訴《大紀元時報》,「幾乎所有的高中生都會去那裡購買他們所需的照相器材。這是一個閒逛的時髦地方。」

雷東多海灘,攝於1960年代 。(herbsarchive提供)
人物街景照,攝於197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查理介紹說,一群可以說非常蠻橫的學生有一天去了爺爺的店裡,他們趁爺爺及其他員工不注意時偷了一個非常昂貴的隱藏式相機,當時價值數千美元。後來,赫布清點庫存時,發現這個貴重的相機不見了,但馬上猜到是誰拿走了。

於是,赫布給其中一個學生打電話說,「我知道是你拿了我的相機,我不想提出指控或做出任何其它類似的事情,只希望你把東西送回來。」

「於是,這傢伙去了他朋友家,拿上他偷的相機很快給赫布送了回來。赫布還安慰他說,『請放心,我原諒你。我明白非常渴望某種東西卻又買不起是什麼感受。』」

攝於1950-198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洛杉磯國際機場,攝於196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那個人現在已經57歲了,他主動出席了赫布的葬禮,勇敢地站出來講述了當年的故事,並表示他從此學會寬恕別人。赫布非常有愛心,結交了很多朋友。而這只是眾多故事中的一個插曲,希望這些照片能夠講述更多有關他的故事。」

赫布在他豐富的職業生涯中共拍攝了50,000到60,000張照片,其中包括戰爭時期從空中拍攝被炸毀的城市以及為將軍拍照,之後又環遊世界,最終出版了自己的攝影書籍。這些歷史照片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大約80年前。

紐約,攝於196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紐約,攝於196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這些記錄過去美好時光的陳舊膠片瞬間激起查理的好奇心,於是他決定重新整理這些底片,並將其掃描、沖印出來。之後,他在Instagram上分享了這些很難再現的懷舊場景,並很快在網絡上熱傳。

「我認為人們需要看到它。很多人會來欣賞,結果真的不出所料」,查理說,「網民的反應令人吃驚。很多人留言說,『哇,太棒了,這啟發我去做同樣的事情!』」

「讓我感觸頗深的是,當時的人們如此願意拍照」,查理說,「因此,赫布將這些平凡百姓的難得瞬間定格在一張張底片上。」

巴黎人物照,攝於1960-197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巴黎,攝於1960-197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葡萄牙,攝於1951年。(herbsarchive提供)
苏联,攝於195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苏联,攝於195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危地馬拉,攝於197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危地馬拉,攝於1970年代。(herbsarchive提供)

請欣賞查理的爺爺拍攝的更多照片: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罕見時刻 整個獵豹家族棲息同一棵樹

【2022年07月15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英國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保羅戈德斯坦(Paul Goldstein)在近30年的工作生涯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攝影技能,並且非常注重拍出真正獨特的作品。

他拍攝的創意作品包括潘塔納爾濕地的美洲虎、印度老虎、正在哺乳的北極熊媽媽、非洲地區的許多動物,以及在冰山上翩翩起舞的北極光。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獨創性,這絕對是我所追求的目標」,戈德斯坦告訴《大紀元時報》,「我曾經在暴風雨中拍攝一隻花豹棲息在樹枝上的照片,但在最後幾分鐘時,燦爛的陽光突然出現在畫面中。當我按下快門時,我知道這樣的場景我以後再也見不到了。」

他強調在拍攝過程中,他會將快門設成靜音模式,因為要尊重這些動物,而不是打擾它們,但這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毅力,甚至是痛苦。

「能做到這樣並不容易。」戈德斯坦說,有一次他到訪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努納武特時,他的腳趾凍僵了很長時間。「這不是簡單的堆積。相比於五十隻北極熊聚集在陸地上,我更喜歡目睹一隻北極熊待在冰上的畫面。」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他還談到他在肯尼亞馬拉國家保護區內,曾捕捉到一個獵豹家族棲息在同一棵樹上的最稀有時刻:「我與一群獵豹共度了四天,它們聚集在一起的時間只有一納秒。」

(Paul Goldstein提供)

這位來自倫敦的攝影師完全是自學成才,他獨特的抱負、嚴格地自我要求以及對野生動物的獨特價值觀塑造了他的高質量作品,並獲得全世界的認可。

「我幾乎做任何事情都非常嚴於律已,無論是發表演講、攝影、跑步還是籌款。」戈德斯坦告訴本報,這種志向會引領他走得很遠,比如穿越尼泊爾的昆布冰川、到阿拉斯加賞鯨、前往南極洲威德爾海觀察企鵝,以及其它更遠的地方。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與此同時,戈德斯坦還積極參與保護野生動物主題相關的各類活動。他曾為了瀕臨滅絕的孟加拉虎多次參加馬拉松賽,並籌集到50萬英鎊,他還經常與人分享他拍到的全球僅剩不多的黑犀牛的照片,它們因遭到非法獵殺,數量已經減少了96%。◇

請欣賞保羅戈德斯坦的更多攝影作品: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Paul Goldstein提供)

(英文大紀元記者Michael Wing對本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韓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每個樂器內部猶如一座宏偉的音樂廳

【2022年06月0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張雨霏編譯在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間,新西蘭一位前大提琴家重拾對攝影的熱愛,使用新的拍攝技巧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樂器的內部構造,這些引人注目的攝影作品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廣闊而神祕的「音樂建築」。

現年43歲的查爾斯‧布魯克斯(Charles Brooks)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音樂家,過去的20年間,他一直在管弦樂隊中擔任首席大提琴手,曾在巴西、智利和中國等多個國家參加大型演出。2016年,他厭倦了壓力重重的生活方式,回到奧克蘭的家中,並開始全職從事攝影

Charles Brooks提供)

「正是在那個時候,我重新拾起我的相機,並拍攝我最喜歡的樂器。」他告訴《大紀元時報》。

布魯克斯在15歲時第一次被迷人的攝影世界所吸引。「我追隨自己的內心立即將鏡頭鎖定在古典樂器上,因為它已經成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源泉。」他說,「我一直在尋找隱藏的主題和空間,有些東西相機可以拍到,但眼睛卻看不到。這就是吸引我探索樂器內部世界的原因。」

1780年製作的Lockey Hill大提琴內部照片。(Charles Brooks提供)

於是,他創作出一系列獨特的攝影作品,將其命名為《音樂中的建築》(Architecture in Music),從全新的角度展示了鋼琴、大提琴、長笛和其它樂器的內部結構。

「我們對這些樂器的外觀都太熟悉,以至於它們看起來似乎再平凡不過了」,布魯克斯解釋道,「但其內部保留了非常多的個性信息:製造者的工具痕、幾個世紀以來的維修痕跡,以及幾十年來在大型音樂廳和爵士樂酒廊舉行的音樂會中沉澱下來的歷史記載。

「這些精美的樂器經過了幾代藝術家的傳承,我相信每場音樂會都會在每一種樂器中留下一點點痕跡,哪怕小如一粒塵埃。」

Burkart Elite 14k金長笛的內部照片。(Charles Brooks提供)
1940年代製造的薩克斯管內部照片。(Charles Brooks提供)

布魯克斯使用的是24mm的微距鏡頭,以一種創新的方式,即運用焦點堆疊的效果,讓這些小小的空間呈現出十分寬敞的視覺效果。

「通常,在景深非常淺的情況下,像這樣的特寫照片的大部分是模糊的。我使用了一種焦點堆疊的技術,讓照片的景深從前到後保持清晰。」布魯克斯說。

他先從同一個角度拍攝數十到數百張照片,然後從前到後慢慢調整每張照片的焦點,之後再通過圖像處理軟件合併每張照片的清晰部分。通常大家看到最終的照片時,會以為自己正在觀看某種巨大或是類似洞穴的空間。

1980年代的柳澤薩克斯管。(Charles Brooks提供)
澳洲土著樂器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Charles Brooks提供)

該系列的每張照片都營造出一種錯覺,觀眾好似在觀看綿延數公里的錯綜複雜的建築物和隧道,而不是方寸之間的樂器特寫鏡頭。

他說,在拍攝過程中,他會與專門的技術人員和制琴師合作,盡力找到在不造成損壞的情況下探索樂器內部的方式。

「對於未來的拍攝,我正在嘗試使用更小的相機或其它可以從樂器內部組裝並遠程控制的個性化拍攝裝置。」布魯克斯說。◇

請欣賞布魯克斯更多的迷人作品:

2021年塞爾默薩克斯管的內部構造。(Charles Brooks提供)
單簧管的獨特內景。(Charles Brooks提供)
Fazioli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一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Fazioli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二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Fazioli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三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Charles Brooks提供)
施坦威D型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一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施坦威D型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二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施坦威D型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三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施坦威D型三角鋼琴內部結構的第四部分。(Charles Brooks提供)

責任編輯:韓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罕見一幕 美國女子親手餵食兩隻紅腹啄木鳥

【2022年03月19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nna Mason報導/張雨霏編譯)美國密歇根州的一位女士捕捉到了她親手餵食兩隻紅腹啄木鳥的罕見而特殊的時刻。

「我感到非常驚訝」,四十多歲的程序員喬斯林安德森(Jocelyn Anderson)告訴《大紀元時報》,「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哇,天哪!』」

五年多以前開始涉足攝影的安德森主要專注於拍攝不同種類的鳥類照片。然而,她說,如果她在自然小徑上行走時遇到其它野生動物,比如鹿和水貂等,她也會拍照。

「這完全取決於當我在小徑上時大自然給我展現什麼。」安德森說。

(Jocelyn Anderson提供)

來自加州的安德森透露,她非常喜歡了解鳥類,包括它們的「社會結構、美麗的羽毛,以及它們不同的個性」。

「僅欣賞它們在餵食器上的表現或聽到它們突然唱起歌來,都很享受。」她補充道。

經常訪問米爾福德肯辛頓都會公園(Kensington Metropark)的安德森說,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該地區親手餵養鳥類。

「這一傳統是通過鳥類世代學習和傳承的,因此一些較小的鳥類並不害羞,也不怕相機」,她解釋說,「當我訪問肯辛頓都會公園時,我總是帶著食物。」

至於她通常餵它們什麼,安德森說她發現鳥類中最受歡迎的食物是花生、葵花籽和小板油塊的混合物。

2021年12月,安德森有機會輪番地人工餵養兩隻雄性紅腹啄木鳥,並用相機記錄下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時刻。截至目前,這段視頻在她的臉書頁面已獲得超過98,000次瀏覽量,另有超過7,000次的回應。

「當紅腹啄木鳥出現時,我往往會屏住呼吸,因為我不經常看到它們」,她說,「該地區通常有兩隻紅腹啄木鳥,但其中一隻會把另一隻趕走,因為它們不喜歡共享同一領地。」

安德森會在臉書Instagram推特YouTube多個平台分享她壯觀的照片和視頻,同時也感謝人們分享他們的鳥類照片和故事。

「鳥類無處不在,觀鳥這種行為可以將我們所有人聯繫在一起。」她說。

責任編輯:韓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搞笑照:3蜜蜂「講笑話」 樂得從椅子上掉下

【2022年01月30日訊】(英文大紀元Epoch Inspired Staff報導/呂城編譯)在亞利桑那州夏日的陽光下,蜜蜂整天埋頭採蜜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不過,蜜蜂們似乎找到了一種保持清涼的有趣方法——讓我們來看看攝影喬‧尼利(Joe Neely)的這張有趣照片。

對於口渴的蜜蜂來說,這是一個讓人興奮的冒著水泡的小水泊。蜜蜂們嗡嗡作響,腿蘸著水,濕潤一下它們的喙,來消減夏日的炎熱。尼利看到他們並排並棲息著,就像鎮裡的幾個哥兒們,坐在酒吧裡喝酒,令人忍俊不止。當時,尼利把尼康相機和微距鏡頭架在小水泊前,專注地等著蜜蜂或小鳥,最終抓拍到了這張照片。

(JMNeelyPhotography提供)

當時的情景觸動了尼利,於是他把照片貼到社交媒體上,並加上了令人發笑的配文。三隻蜜蜂坐在酒吧裡取樂的照片,他給的配文是「三隻蜜蜂來喝水。一隻蜜蜂講了笑話,另一隻蜜蜂樂得似乎從椅子上掉了下來。你看看那條高高抬起的小蜜蜂腿!」

另一張照片裡,蜜蜂顯然在酒吧裡,配文是:「我說『過來,小蜜蜂,拉一把椅子在這裡待一會兒……』,蜜蜂照辦了,並坐下來看著我,好像在問水龍頭上有什麼,但是我們今天只供應水。這裡沒有嗡嗡叫的蜜蜂。」

(JMNeelyPhotography提供)

尼利的粉絲們喜歡這些照片,有超過2,000次的點擊瀏覽,也有粉絲發帖說:「啊哈哈,我也喜歡這張照片。他們去喝酒了嗎?」「是雞尾酒,拜託!」

過程中,尼利學到了一些蜜蜂的有趣知識,比如它們如何保持涼爽。「在炎熱的夏天,蜜蜂不僅採集花粉,他們也會採集水。他們將水帶回蜂巢,灑水時,他們快速地拍打翅膀,從而使蜂巢溫度降低。」尼利告訴《大紀元時報》。

「如果數百隻蜜蜂同時這樣做的話,這與你家裡的蒸發冷卻器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所以別忘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一定要為蜜蜂準備一小盤水,並在水中放一塊小石頭,這樣它們可以有個安全著陸的地方。」

(JMNeelyPhotography提供)

尼利以前也遇到過蜜蜂做一些有趣的事。

幾個月前,尼利和妻子在拍攝沙漠之花時,看到了一個有趣場景,一群睡意朦朧的蜜蜂在花粉的薰陶下,蜷縮在盛開的球葵花中睡午覺。

這些照片也在社交媒體上瘋傳。

尼利是從2012年開始嘗試拍攝的,當時他購買了第一個配置,一個傻瓜相機,然後開始徒步旅行。從那時起,他的攝影範圍不斷擴大,從婚禮拍攝到天文現象,對於任何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他都有相應的拍攝配置。

「不過,野生動物的拍攝永遠是我的第一選項」,他補充道。

責任編輯: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