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葡萄牙出土25米長恐龍遺骸 或為歐洲最大

【2022年08月30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葡萄牙一名男子幾年前在自家後院進行工程作業時,意外挖到一些化石碎片,考古團隊近日證實這是一具身長可達25米的長頸蜥腳類(Sauropod)恐龍遺骸,而且可能是歐洲至今出土的最大型恐龍化石。

綜合媒體報導,這些恐龍遺骸最初於2017年在葡萄牙中部城市蓬巴爾(Pombal)被發現。當時,這名男子正在擴建其後花園,意外挖到疑似恐龍化石的碎片,於是立即聯繫里斯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到現場查看。

自那時起,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古生物學家攜手在該區域展開考古作業。經過多年的研究,考古團隊在本月初透露,這些化石應該來自一具「蜥腳下目腕龍屬」的恐龍,並推測它的高度約12米,全身完整長度約25米,而且很有可能是歐洲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

此外,這具化石掩埋在侏羅紀的沉積岩中,表明其歷史可追溯至1.5億年前,目前恐龍的脊椎骨和肋骨已出土。

▶點擊這裡查看更多照片

里斯本大學科學學院(Instituto Dom Luiz)的博士後研究員瑪拉法亞(Elisabete Malafaia)在一份聲明中說:「能夠找到這種巨型恐龍的所有肋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還保持著它們原來的解剖位置。這種保存模式在恐龍化石的記錄中也相對罕見,特別是蜥腳類恐龍。」

她還表示,在收集的標本中,他們發現了一根長約三米的肋骨殘骸,這是歐洲目前已知的最大型蜥腳類恐龍肋骨化石,也是世界紀錄最大型化石之一。

藝術家對蜥腳下目腕龍屬恐龍的構想圖。(Shutterstock)

目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正在研究已出土的化石。未來幾個月,該團隊可能會在現場和周邊地區進行更多挖掘作業,希望還能出土更多恐龍骨骼。

蜥腳下目恐龍是所有恐龍中體型最大的,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底下有許多知名的屬,包含此次發現的腕龍屬,還有雷龍、梁龍等。這類恐龍是草食性四足動物,通常擁有小型頭部、長頸部、匙狀牙齒、巨大的身體以及長尾巴;它們主要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約1.6億至1億年前。◇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葡萄牙出土25米長恐龍遺骸 或為歐洲最大

【2022年08月30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葡萄牙一名男子幾年前在自家後院進行工程作業時,意外挖到一些化石碎片,考古團隊近日證實這是一具身長可達25米的長頸蜥腳類(Sauropod)恐龍遺骸,而且可能是歐洲至今出土的最大型恐龍化石。

綜合媒體報導,這些恐龍遺骸最初於2017年在葡萄牙中部城市蓬巴爾(Pombal)被發現。當時,這名男子正在擴建其後花園,意外挖到疑似恐龍化石的碎片,於是立即聯繫里斯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到現場查看。

自那時起,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古生物學家攜手在該區域展開考古作業。經過多年的研究,考古團隊在本月初透露,這些化石應該來自一具「蜥腳下目腕龍屬」的恐龍,並推測它的高度約12米,全身完整長度約25米,而且很有可能是歐洲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恐龍化石。

此外,這具化石掩埋在侏羅紀的沉積岩中,表明其歷史可追溯至1.5億年前,目前恐龍的脊椎骨和肋骨已出土。

▶點擊這裡查看更多照片

里斯本大學科學學院(Instituto Dom Luiz)的博士後研究員瑪拉法亞(Elisabete Malafaia)在一份聲明中說:「能夠找到這種巨型恐龍的所有肋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還保持著它們原來的解剖位置。這種保存模式在恐龍化石的記錄中也相對罕見,特別是蜥腳類恐龍。」

她還表示,在收集的標本中,他們發現了一根長約三米的肋骨殘骸,這是歐洲目前已知的最大型蜥腳類恐龍肋骨化石,也是世界紀錄最大型化石之一。

目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正在研究已出土的化石。未來幾個月,該團隊可能會在現場和周邊地區進行更多挖掘作業,希望還能出土更多恐龍骨骼。

蜥腳下目恐龍是所有恐龍中體型最大的,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底下有許多知名的屬,包含此次發現的腕龍屬,還有雷龍、梁龍等。這類恐龍是草食性四足動物,通常擁有小型頭部、長頸部、匙狀牙齒、巨大的身體以及長尾巴;它們主要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約1.6億至1億年前。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為何美國5G會影響飛行安全 歐洲卻無問題?

【2022年01月20日訊】(記者高杉編譯報導)由於擔心美國新部署的5G網絡可能會干擾客機上的關鍵設備,各大國際航空公司正紛紛取消飛往美國的航班。但是在歐洲,最新一代的5G高速移動網絡正在順利推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週三(1月19日),歐盟航空安全局(European Union Aviation Safety Agency,簡稱EASA)對CNN商業頻道表示:「在歐盟的製造商所提供的技術數據中,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可能會導致安全問題的確鑿證據。」

這個監管著31個歐洲國家民航的機構還補充說:「目前,歐洲航空安全局還沒有任何由於5G的干擾而引起的航班飛行事故的記錄。」

英國的情況也大致相同。英國民航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週二(1月18日)發布了一份安全通知,稱「尚未發現5G的干擾導致了飛機系統故障或出現意外情況的情況。」

歐洲努力尋找卻找不到可發出警報理由的情況,與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國的航空公司警告稱,如果在沒有額外保障措施的情況下,超高速5G移動網絡服務的擴張,將對航空業和經濟造成災難性後果。

美國航空公司和航空監管機構紛紛警告說,機場附近的5G天線可能會扭曲雷達高度表的讀數。該讀數向飛行員展示飛機離地面有多遠,對飛機的起降至關重要。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簡稱IATA)和國際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ir Line Pilots’ Associations,簡稱IFALPA)在2020年表示:「雷達高度表的任何故障或失靈,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造成多人死亡慘劇。」

為什麼美國的5G存在安全問題,而歐洲的5G卻沒有?這歸結於技術細節的不同。

美國的移動電話公司正在以3.7到3.98 GHz之間的無線電波的頻譜推出5G服務。這些公司在2021年向美國政府支付了810億美元,以獲得使用這些頻率的權利,這些頻率被稱為C波段。但是在歐洲,5G服務使用的是較慢的3.4到3.8 GHz的頻譜。

航空業擔心美國5G服務與雷達高度表所使用的頻譜太接近,雷達高度表使用的頻譜在4.2到4.4 GHz之間。業內人士表示,歐洲不會面臨同樣的風險,因為在雷達高度表使用的頻譜和5G之間有一個相對更大的緩衝區。

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US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FAA)透露,在5G的推出方式上,美歐之間還存在著其它的不同之處:歐洲國家正在使用的是較低的功率水平;限制在機場附近安裝5G天線;要求天線向下傾斜,以限制其可能對飛機帶來的干擾。

美國的AT&T和Verizon等電信運營商稱,法國的例子證明了5G可以與航空業無縫連接起來。法國國家頻率局(National Frequency Agency)的一份技術報告顯示,在法國,5G天線與跑道以及飛機航線之間的距離,會根據它的高度及其信號功率而改變。

美國聯邦航空局非常擔心飛機的雷達高度表可能受到5G網絡的干擾,因此在去年12月發布了一項緊急命令,禁止飛行員在可能受到5G影響的機場附近使用雷達高度表。通常,飛機在機場能見度較低的環境下降落時需要使用雷達高度表。這項規定可以會阻止飛機在某些情況下到達某些機場,因為飛行員無法在不使用該儀表的情況下著陸。

在美國,關於5G網絡對航空業帶來的風險的意見分歧,已經演變成一場激烈的公開爭論,涉及到聯邦監管機構以及航空和電信公司。對該問題的爭論已導致包括英國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公司和阿聯酋航空公司在內的各大主要航空公司已經取消了飛往美國的航班。

阿聯酋航空公司總裁蒂姆·克拉克(Tim Clark)週三對CNN商業頻道表示:「我們沒有意識到,與其它地區相比,美國5G天線的功率增加了一倍。我們沒有意識到,天線本身被垂直放置,而不是以一個輕微的傾斜角放置。」

他還補充說:「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昨天深夜做出決定,暫停所有航班服務,直到我們弄清楚情況為止。」

收購了CNN母公司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Verizon都在週二宣布,他們將推遲啟動在某些機場附近的5G網絡信號塔。美國各主要機場附近地區原定於週三(1月19日)推出5G無線網絡服務。

AT&T發言人梅根·凱特勒(Megan Ketterer)對此表示:「對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無法做到近40個國家已經做到的事情,即在不干擾航空服務的情況下安全部署5G網絡,我們感到失望。我們敦促美國航空管理局儘快做到這一點。」

(Chris Liakos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