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2022海洋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賞析

【2022年10月2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張雨霏編譯)由《海洋學雜誌》(Oceanographic Magazine)主辦的年度海洋攝影師大賽已經圓滿落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才華洋溢的攝影師抓拍到了不少令人驚豔的海底攝影作品,主辦單位日前揭曉了本年度大賽的獲獎名單

年度海洋攝影師獎(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Award)肩負著一個簡單的使命:展現海洋之美,並向公眾揭示海洋面臨的諸多重大危機。這項賽事極具包容性,匯集了許多海洋攝影愛好者和專業的海洋攝影師,是一場將世界各地海洋攝影師的才華與信念集結在一起的盛事。

今年的年度獎項再次由《海洋學雜誌》與Blancpain瑞士寶珀腕錶、英國和西澳大利亞旅遊公司合作舉辦,並且一如繼往地支持海洋保護組織SeaLegacy。

為了慶祝海洋世界的多樣性,本屆比賽在以往六個傳統類別獎項的基礎上,又新增了三個類別,包括年度海洋野生動物攝影師獎、年度海洋美術攝影師獎和人類聯繫獎:人與海洋環境,以及分為希望和影響兩個小類別的年度海洋保護攝影師獎等。

今年的參賽作品由六位世界頂尖海洋攝影師組成的評審團進行評審。最終,居住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攝影師本‧圖爾德(Ben Thouard)摘得了本屆大賽的桂冠,榮膺「2022年度海洋攝影師」稱號。

他憑藉一張令人歎為觀止的照片贏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該作品展現的是一名衝浪者與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超高巨浪(位於大溪地島西南海岸的特乎普歐村)搏鬥的驚險畫面。

(Ben Thouard提供)

第二名獲獎者是來自美國的潛水員兼水下攝影師凱瑟琳‧盧(Katherine Lu),她在菲律賓潛水時,在漆黑的水下意外拍攝到一隻色彩異常豔麗的毯子章魚,這幅作品給評委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Katherine Lu提供)

另一位來自美國的攝影師布魯克‧彼得森(Brook Peterson)獲得本次比賽的第三名,他在加州洛杉磯附近的Ellen石油鑽井平台下方,拍攝到一隻鸕鶿潛進一大群誘餌魚中捕食的畫面,看起來很像人的面部特徵。

(Brook Peterson提供)

請欣賞更多獲獎作品

一群領航鯨擺姿勢拍全家福。(Rafael Fernandez Caballero提供)
一名潛水員沿著射入水下的光束潛入深海。(Brandi Mueller提供)
一群水母圍繞著海底的一艘沉船。(Martin Broen提供)
日本沖繩附近的珊瑚在滿月期間產卵。(Ishino Shota提供)
海中的一個廢舊鐵架子上長出新的珊瑚,而它下面卻是一片枯竭的珊瑚礁。(Joe Daniels提供)
一條可憐的布氏鯨身上纏繞著一條至少12米長的巨大漁網。(Judith van de Griendt提供)
在西澳大利亞寧格魯礁附近水域自由游弋的座頭鯨。(Brooke Pyke提供)
海葵魚簇擁在它們賴以生存的五顏六色的海葵中。(Matty Smith提供)
一隻懷孕的葉海龍。(Matty Smith提供)
墨西哥美麗的水下洞穴。(Martin Broen提供)
在西澳大利亞寧格魯礁海域,一條鯨鯊穿過一個巨大的魚團。(Jake Wilton提供)
一隻雌性虎鯨帶著它的幼崽在開闊的海洋中游泳。(Andreas Schmid提供)
兩隻北極熊幼崽依偎在媽媽身邊。(Nadia de Lange提供)
六隻南露脊鯨聚集在海岸邊。(Sean Scott提供)
北極熊在俄羅斯科柳欽島的一個廢棄氣象站安家。(Dmitry Kokh提供)
在印度洋海域,一隻座頭鯨在日出時分躍出水面。(Jake Wilton提供)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台灣攝影師漆黑水域捕捉到的海洋生物

【2022年05月2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E. S. Armstrong報導/張雨霏編譯地球表面上有超過70%的面積被水覆蓋,其中海洋面積約占97%。但人類對海洋的認知卻極其有限,如同另一個宇宙。台灣一位潛水攝影師就熱衷於在漆黑的水域捕捉陌生而又神祕的深海生物。

46歲的台灣居民吳永森(Wu Yung-sen)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數年前購買了他的第一台相機,並想在水下拍攝。儘管當時他對水下攝影一無所知,但他想通過他的鏡頭向世人展示他在沒有陽光的水下世界所看到的另一番景象。

經過十年的實踐和摸索,這位曾初出茅廬的攝影師已經成為了一位專業攝影師。2015年,吳永森通過嘗試黑水(blackwater)攝影將他的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所謂黑水攝影,是指夜間在深不見底的開闊水域進行潛水和攝影,主要利用架設的有足夠亮度的燈光,吸引對光線有反應的海洋生物聚集。

(吳永森提供)
(吳永森提供)

他的黑水攝影作品包括玻璃眼鯊魚、散發著淡淡藍光的透明章魚和帶狀水母等奇妙的海洋生物

「目的是探索一個陌生的新世界,在茫茫大海中尋找生命和新物種,展現生物鮮為人知的一面。」他說。

根據吳永森的說法,黑水潛水攝影需要四個必要條件:中性浮力,使潛水員能夠橫向移動而不會下沉或上升;經驗豐富的潛水中心;可靠的設備,包括合適的燈具;最後也同樣重要的是,「耐心等待」。

(吳永森提供)
(吳永森提供)

「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花費9/10的時間來觀察,而真正拍攝的時間只占1/10」,他告訴《大紀元時報》,「一般來說,自然攝影相當乏味,如何拍出大家都能看懂的照片,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話題。作為一名潛水員,這些海洋生物對我來說太熟悉了。如何讓從未下過水的普通大眾理解這張照片,才是水下攝影真正的難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的水下拍攝需要超越二維感知。

「你不僅要會使用普通相機(專用防水殼)和水下閃光燈拍照,還要會潛水,然後有一定的保護自己的能力,還要對海洋生物有所了解。」吳永森說,「嚴格來說,它是所有經驗和多種技能的總和。

(吳永森提供)

「熟悉自己的裝備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潛水時。只有當你處於安全狀態時,你才能專注於拍攝。

「最吸引我的是千變萬化的水下生態,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有很多不同的景象 。」

目前,吳永森正忙於為贊助商、大型潛水勝地經營者拍攝,並為專業攝影雜誌供稿。他還在攝影會議上擔任教學工作。

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國拍攝,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最近,他一直專心拍攝台灣的海洋,尤其是在蘭嶼(Orchid Island)附近。◇

(吳永森提供)
(吳永森提供)

責任編輯:韓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