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深海之謎 大西洋發現神祕「藍色黏液」生物

【2022年09月30日訊】(記者李宛鴻編譯報導)不久前曾帶我們一窺奇怪的海底洞穴的科研團隊,這次又帶我們潛入深海之中,探尋新的神祕生物——一種「藍色黏液」。

來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歐奎阿諾斯探索號(Okeanos Explorer)團隊,在最近的一次考察中,於大西洋內觀察到了一種未知且古怪的海洋生物樣本。

「這個『藍色黏液』(blue goo)動物曾多次在聖克羅伊島的外海被看見,但是卻難倒了科學家。他們認為它可能是軟珊瑚,也可能是海綿,又或者是海鞘(但絕對不是石頭!)」歐奎阿諾斯探索號團隊於9月8號在推特上寫道。

這個生物的顏色像是舊的牛仔布,並且看似有塊狀物遍布其表面。它就如同小精靈(吃豆人)中的藍幽靈「Inky」,不過是海底版本的。而從遙控潛水器觀察到的另一個樣本中,比起幽靈,牠看起來更像是個水坑。

關於這個小生命到底是什麼,研究團隊提出了幾個想法。例如「軟珊瑚」,就如同其名字所示,牠們有著柔軟的身體。或是「海綿」,能夠透過其多孔的身軀,使海水滲入體內以獲取食物。又如被囊動物「海鞘」,是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

推特影片裡的其中一個旁白表示,除非能收集到並且調查這個動物的樣本,或者有珊瑚專家能夠仔細檢視牠,否則這個生物的真實面貌將永遠成謎。

歐奎阿諾斯探索號正在對大西洋大面積未經勘查的深海區域進行調查,以繪製海底地圖,並研究其地質學及野生生物。能夠發掘出那些居住於深海中,對人來說卻未知且神祕的動物,其實是調查過程中的額外收穫。然而這也讓我們意識到,關於這遼闊的海洋,仍舊有許多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台灣攝影師漆黑水域捕捉到的海洋生物

【2022年05月2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E. S. Armstrong報導/張雨霏編譯地球表面上有超過70%的面積被水覆蓋,其中海洋面積約占97%。但人類對海洋的認知卻極其有限,如同另一個宇宙。台灣一位潛水攝影師就熱衷於在漆黑的水域捕捉陌生而又神祕的深海生物。

46歲的台灣居民吳永森(Wu Yung-sen)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數年前購買了他的第一台相機,並想在水下拍攝。儘管當時他對水下攝影一無所知,但他想通過他的鏡頭向世人展示他在沒有陽光的水下世界所看到的另一番景象。

經過十年的實踐和摸索,這位曾初出茅廬的攝影師已經成為了一位專業攝影師。2015年,吳永森通過嘗試黑水(blackwater)攝影將他的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所謂黑水攝影,是指夜間在深不見底的開闊水域進行潛水和攝影,主要利用架設的有足夠亮度的燈光,吸引對光線有反應的海洋生物聚集。

(吳永森提供)
(吳永森提供)

他的黑水攝影作品包括玻璃眼鯊魚、散發著淡淡藍光的透明章魚和帶狀水母等奇妙的海洋生物

「目的是探索一個陌生的新世界,在茫茫大海中尋找生命和新物種,展現生物鮮為人知的一面。」他說。

根據吳永森的說法,黑水潛水攝影需要四個必要條件:中性浮力,使潛水員能夠橫向移動而不會下沉或上升;經驗豐富的潛水中心;可靠的設備,包括合適的燈具;最後也同樣重要的是,「耐心等待」。

(吳永森提供)
(吳永森提供)

「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花費9/10的時間來觀察,而真正拍攝的時間只占1/10」,他告訴《大紀元時報》,「一般來說,自然攝影相當乏味,如何拍出大家都能看懂的照片,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話題。作為一名潛水員,這些海洋生物對我來說太熟悉了。如何讓從未下過水的普通大眾理解這張照片,才是水下攝影真正的難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的水下拍攝需要超越二維感知。

「你不僅要會使用普通相機(專用防水殼)和水下閃光燈拍照,還要會潛水,然後有一定的保護自己的能力,還要對海洋生物有所了解。」吳永森說,「嚴格來說,它是所有經驗和多種技能的總和。

(吳永森提供)

「熟悉自己的裝備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潛水時。只有當你處於安全狀態時,你才能專注於拍攝。

「最吸引我的是千變萬化的水下生態,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有很多不同的景象 。」

目前,吳永森正忙於為贊助商、大型潛水勝地經營者拍攝,並為專業攝影雜誌供稿。他還在攝影會議上擔任教學工作。

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國拍攝,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最近,他一直專心拍攝台灣的海洋,尤其是在蘭嶼(Orchid Island)附近。◇

(吳永森提供)
(吳永森提供)

責任編輯:韓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