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與養生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增40% 3組早餐養胃強身

編者按:在忙碌的生活中,早餐往往成為最應付的一餐。但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吃早餐的人高40%。香港名中醫何顯亮教導人們回歸自然的飲食型態,依不同的體質情況分成3類人,各自有適合的早餐飲食原則。

吃對早餐是寶 早上7到9 點用餐最好

現代人生活節奏急速,早餐通常是隨便吃或是索性不吃,對於早餐食物的內容及營養不太講究,吃的食物選項大多以簡便的速食餐點為主,例如三明治、漢堡、蔥油餅、蛋餅、熱狗、烤吐司、奶油麵包、各種口味的粥品、燒餅、炸油條、饅頭或包子等;飲料則是咖啡、奶茶、牛奶、盒裝加工涼飲或果汁等,這就是便利社會形態所衍生出來的速食文化。很多人為了賺錢生活,卻忽視了健康的重要性,俗話說:「平時不養生,老年養醫生,聰明人不會用錢養醫生,只會用錢來享受人生。」

早上是細胞補充養分的重要時刻,所以一頓合適的早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吃早餐的人高40%。營養學家認為「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並強調「早餐要吃得好、午餐要吃得飽、晚餐要吃得少」。有鑑於此,早餐的飲食內容就值得研究了。按照人體的生理時鐘分析,早餐應在早上七~九點前完成。

早餐不要吃太飽,營養守則是早餐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飽。吃有先後次序,先吃易消化的水果,最好是飯前半小時;其次是吃生或熟的蔬菜;最後才是吃米飯及肉食,而兩餐中間肚子餓時可以吃些果仁當做零食。

腸胃壞、易便祕?3組早餐建議

在家吃早餐最理想,可隨個人體質選擇食材,靈活多變,還可避免吃外食會攝取到不良的油脂、味精或化學性調味料等不利健康的食物。早餐應以五穀雜糧及蔬果為主,避免進食甘香肥厚及過於黏滯的食物,以下提供一些健康飲食選擇,要特別注意的是為確保營養均衡,早餐食材組合最好經常變化。

1. 腸胃佳.體質壯的早餐建議

建議先吃些水果(如蘋果、奇異果、酪梨、葡萄、木瓜、莓類等),然後再吃些新鮮蔬菜(如番茄、小黃瓜、蘿曼生菜、紅蘿蔔、西洋芹、苜蓿芽等),最後再吃少許果仁或果乾(如南瓜子、核桃、杏仁、巴西果仁、葡萄乾、西梅乾、無花果乾等)。

腸胃佳、體質壯的人,適合吃的早餐。(原水出版提供)
腸胃佳、體質壯的人,適合吃的早餐。(原水出版提供)

飲料可選擇酵素液、糙米奶、燕麥奶、無糖豆漿、桑椹汁、杏仁奶等。仍有胃口則可吃些熟食(如隔水蒸的地瓜、南瓜、山藥、馬鈴薯、栗子、玉米、紅蘿蔔、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豆類等);有時又可吃些熱粥,如小米粥、糙米粥等,而煮熱粥可再加些有營養的材料(如地瓜、南瓜、山藥、蓮子、百合、芡實、栗子、玉米、桂圓肉、薏仁、紅豆、綠豆等);至於帶麩的燕麥片也是非常理想的選擇,可加入幾片新鮮的甜菊葉調味。

生食容易被身體消化及吸收,植物生化素含量較高(果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是細胞膜重要元素,有利心臟及血管),且礦物質含量豐富(尤其硒及鋅含量特別豐富,有效提升免疫力,同時對發育中的兒童特別重要)。

煮粥當早餐時,可再加些有營養的材料。(原水出版提供)
煮粥當早餐時,可再加些有營養的材料。(原水出版提供)

2. 腸胃弱.易腹瀉的早餐建議

不宜空腹食用生冷或寒涼性質的蔬果(例如小黃瓜、番茄、西洋芹、苦瓜、西瓜、香蕉、楊桃、雪梨等),避免吃牛奶及奶製品(因為牛奶的營養在高溫消毒時已被破壞,還容易引起腹瀉),最好先吃些養胃的粥或蔬菜湯,不主張吃白粥(因為白米外層最有營養的麩皮已被磨除掉),可選擇糙米粥、小米粥、紅米粥或幾種穀物混合煮成的粥,可搭配一些營養食材一起煮(如地瓜、南瓜、山藥、蓮子、百合、芡實、栗子、玉米、桂圓肉、薏仁、紅豆等);還可吃些熟食(如隔水蒸的地瓜、南瓜、山藥、馬鈴薯、栗子、玉米、紅蘿蔔、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豆類等);粥品及熟食的材料可任意配搭,並且要經常更換。容易生病或疲倦的酸性體質, 可多吃小米粥,可有效將體質調整為弱鹼性。

腸胃弱的人,不宜空腹食用生冷或寒涼性質的蔬果。(原水出版提供)
腸胃弱的人,不宜空腹食用生冷或寒涼性質的蔬果。(原水出版提供)

3. 有便祕困擾的早餐建議

便祕人士腸道燥熱, 第一要戒牛奶及奶製品,因牛奶極難消化,會妨礙其他食物消化及吸收,使胃內食物腐化及腸道環境惡化;第二要戒精糖飲料,因為糖會減弱胃、腸道的蠕動,而且糖是癌細胞的養分;第三要戒麵粉製品,因麵粉製品大多含有漂白劑、防腐劑及溴化物,且經過烘烤易使人火氣變大,加上麵包本身並不含有任何的水分,進食後會抽乾腸道內的水分,使便祕情況更加惡化。

腸道燥熱的便祕者, 早餐宜先吃些水果或新鮮攪打蔬果汁(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及植物生化素),再生吃纖維豐富的瓜果類蔬菜(例如小黃瓜、番茄等), 同時補充脂肪酸豐富的果仁以潤滑腸道,也可選擇水分較多的糙米或小米粥,最好加入高纖維素的地瓜,再拌入發芽玄米煎粉,吸走腸道毒素。

便祕者的早餐,可先吃些水果或新鮮攪打蔬果汁。(原水出版提供)
便祕者的早餐,可先吃些水果或新鮮攪打蔬果汁。(原水出版提供)

平日要多飲水,每天最好補充一~二杯酵素水(水200cc加入約30~50cc的酵素液,嚴重疾患或腎衰竭患者的酵素液分量可增加多些),多菜少肉並避免高溫烹調(如煎炸炒食物)、辛辣食物(如大蒜、辣椒、咖哩)、收斂性食物(如山藥、蘋果、芭樂、花膠、阿膠)、黏性強食物(如糯米、糯米加工製品、芋頭),避免飲用咖啡、奶茶、加工類果汁及罐裝飲料。(網站專文)

便祕時,要避免吃煎炸炒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原水出版提供)
便祕時,要避免吃煎炸炒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原水出版提供)

摘自《養生要植根,治病要除根》原水出版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不吃早餐腎虛、傷胃 養胃早餐和吃喝時間大公開

· 這些地雷早餐少碰 會越吃越胖 怎樣吃才健康?

· 早上喝一杯防便祕 營養師:牛奶和它是黃金組合

責任編輯:劉炎心

Categories
健康與養生

胃不好吃什麼?7類食物養胃

越來越多人有腸胃的問題,除了由醫師對症下藥之外,還可吃一些食物來改善。

胸悶心悸可能是腸胃出狀況

翰鳴堂院長賴睿昕醫師指出,門診上有腸胃問題的患者越來越多。這些患者有些是自覺性的腸胃症狀,有的則是難以察覺的。

自覺性腸胃症狀:脹氣、打嗝、胃痛、胃酸逆流、胃有灼熱感、便祕、腹瀉。

難察覺的腸胃症狀:胸悶、胸痛、心悸,或是睡眠、情緒受到影響。

賴睿昕表示,門診裡有很多患者的胸悶痛、心悸,是胃引起的,例如胃酸逆流。當胃酸逆流到食道中段,約胸口處,久了會侵蝕食道黏膜並在胸口處產生不適,讓患者以為是心臟有問題。

胃發炎、胃太脹也會造成胸口悶。因為胃上面是橫隔膜,橫隔膜上面是胸腔,當胃的壓力往上壓迫到胸腔,會引發心、肺的症狀。

斷食、咖啡都可能讓胃腸出狀況

飲食是讓腸胃出狀況的最直接的原因。

引發腸胃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壓力下用餐、吃太快、吃太飽,空腹過久。

例如,業務工作壓力大,或是從事服務業的人員吃飯時間不固定,導致過飢。也有人是餓太久,造成下一餐吃進過多的食物

另外,現在流行斷食減肥,「其實我不建議斷食」,賴睿昕直言,除非腸胃很健康。她認為斷食對腸胃的負擔較大,因為空腹時間較長。

以168斷食為例,最好是用完晚餐後,早點睡,才不會餓過久。但是,很多人是8點前吃完晚餐後,直到半夜1、2點才就寢,讓胃酸分泌不正常。「想減重的人,我認為調整飲食內容優於斷食,因為我現在也在減肥」,她笑著說。

容易刺激腸胃的飲食:烤物、炸物、辣味食物、過寒的食物、太油的餐點、咖啡因太多的飲料。

有些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適量。以辣椒為例,少量加入餐點中,可調味,還有助代謝。虛寒體質的人,吃一點辣椒甚至可改善腸胃問題。但是,若常吃中辣、大辣等重口味餐點,身體就會失衡。

小小辣椒,不但開胃,還有保健功效。(Shutterstock)
吃一點點辣椒,可幫助代謝,但吃太多會反過來傷身。(Shutterstock)

7類食材幫養胃 黏滑食物可常入菜

作為日常調養腸胃的食物,以平性的食物、藥材較適合。因為脾胃喜歡溫暖平和的食物,且平性的食材適合任何體質。賴睿昕提醒,再好的東西都要適量食用,不要一口氣吃太多,「患者都會問我要『多吃什麼』,我都會說,你要『少吃什麼』」。

以下為平性的食物、藥材,可在生活中經常食用:

1. 甘草:性甘平,可和胃,減緩脾胃的不舒服。很多中藥湯劑都有甘草,因為有些藥材對腸胃有刺激性,放入甘草可改善副作用,減緩藥材的刺激性。

甘草片可直接沖熱水飲用,也可以作為燉湯的藥材。

2. 四神湯:由山藥(淮山)、茯苓、芡實、蓮子組成,都是很溫和安全,具有平補脾胃效果的藥材,適合全家大小一同食用。

3. 秋葵:基本上,有黏性、滑滑的食物和藥材都具養胃效果,因為胃裡有黏膜,有黏液的食物可以保護黏膜。中藥有一味藥材叫白芨,咬起來黏黏的,多用於治療潰瘍,秋葵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推薦閱讀:秋葵、秋葵水能降血糖 這樣吃效果最好

秋葵又叫黃秋葵,最廣為人知的它降血糖的益處。(Shutterstock)
秋葵有護胃的效果。(Shutterstock)

4. 日本山藥:山藥可滋肺陰及胃陰,尤其是生的日本山藥,黏液多,護胃效果比一般的山藥還要好。

5. 黑、白木耳:性平,偏涼一點,但影響不大。木耳具有膠質可養胃,但痛風患者要少吃。另外,黑木耳是色黑入腎,對腎有益。白木耳色白入肺,可潤肺、改善肺燥。

6. 麥茶:麥入脾胃,但不建議以麥茶代替白開水。

7. 溫開水:天天喝溫開水有益腸胃,可保持腸胃的正常蠕動,還有助排除身體廢物。不一定要喝很熱的水,水溫跟體溫差不多即可。夏天可喝常溫、室溫的水;冬天的室溫太低,常溫水會太冷,要再加點熱水。

賴睿昕指出,腸胃的黏膜往上延伸到口腔,就算是口腔含冰水,含到變溫再吞下去,也會影響到腸胃。

二款中藥茶飲改善胃痛、腸胃蠕動不正常

平時容易胃痛或是壓力大影響到腸胃的人,有2款茶飲可幫助改善。

解胃痛茶飲:

材料:西洋參、白芍、甘草,比例為3:3:1或2:2:1。

這三樣藥材的組合,可改善胃痙攣、腸胃蠕動不正常等身體較虛造成的疾病。

解壓力茶飲:

材料:藿香、陳皮、薄荷,比例為3:3:1。

情緒、壓力很容易影響到腸胃,進而延伸出很多疾病。中醫的「肝」與情緒有關,而藿香、陳皮、薄荷,可以平肝。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番茄、香蕉別在飯前吃 不能空腹吃的5種水果

· 按摩3穴位 緩解胃食道逆流 2食物強胃助消化

· 南瓜減肥又養胃 還防胃潰瘍 中醫教你這樣吃

責任編輯:李清風◇

Categories
健康與養生

【健康1+1】1秒看懂臉部 告訴你內臟警訊

放屁、脹氣「10症狀」搞懂腸胃病!2招緩解!

下巴、額頭、鼻子長痘痘,反映內臟警訊!「痘痘位置」告訴你身體健康?長在這裡千萬要注意!

直播時間】

美東時間6月30日(週四)早上9點

中港台時間6月30日(週四)晚上9點

【今日專家】

扶原中醫院院長 郭大維

每週二~週六鎖定直播防疫身心靈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