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最新發現:奈米化植物纖維具有高導熱性

【2022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東京大學工程研究院潮見純一郎(Junichiro Shiomi)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使用流動聚焦法做出的奈米化纖維素(CNF, Cellulose Nanofiber)材料具有高熱傳導性。這是人類首次發現這一特性。

該項報告在10月底被刊登在美國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報告中提到,CNF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因為纖維素可以從木材、海洋無脊椎動物等多種植物和微生物提煉獲得。

由於含有CNF的建築材料具有隔熱性好、柔韌性好、強度高和分量輕等特性,可被用作為牆壁和屋頂的隔熱、降噪和防風材料;又因為其強度高和耐用性強的特點,使其成為聚合物材料(塑料等)的良好替代品。

實驗中,科學家利用流動聚焦法將單個CNF細絲黏成紗線,並用相同的方式定向,將其量產出來,最後結合成為CNF長絲線。科學家測量單根CNF長細絲的熱導率時發現,它擁有14.5W/mK的熱導率,超過一般CNF薄膜(∼1.5W/mK)和其它純CNF材料。

科研人員用拉曼光譜研究CNF長細絲的結構,觀察到導致熱導率增強的原因在於細絲具有高結晶度,這是源自於流動聚焦過程中的CNF排列和離子凝膠化,讓熱量沿著棒狀的纖維束進行傳遞,從而獲得良好的導熱性。

另外,在製作CNF長細絲的過程中,科研人員使用6至20微米(μm)直徑的細絲,發現測量出的熱導率各不相同。直徑較小的樣品往往具有較高的熱導率,做出來的這些長絲的平均熱導係數為2W至14.5W/mK。

科研人員觀察到,CNF中碳氧碳(C-O-C)含量越高,越會降低導熱性;而碳氧碳含量越低,越會增加其導熱性,這是因為當中會含有較高且活躍的氯(Cl)元素,而較低的氯元素會降低導熱性。

為了提高對於CNF細絲熱傳導的理解,他們分別用氯含量高與低的CNF長細絲進行測試,將這些長細絲在-123℃到27℃(150K~300K)溫度範圍進行測量,觀察細絲的導熱性質是否與外在溫度有關聯。

結果顯示,儘管氯元素的含量多寡都有增加導熱性質,但溫度高也會增加其導熱性質。含氯較低者(33.3%)從160K加熱至240K時,導熱率從0.1W/mK提升至0.5W/mK後趨緩並停止。含氯較高者(70.6%)在溫度升至300K時,導熱率從原本的3W/mK增至12W/mK。

研究人員解釋說,該現象在氯含量較低的CNF長細絲中,會使纖維中的鍵與鍵之間吸引力降低,導致纖維密度變小,因此在阻止了溫度升高後,會增加CNF長細絲的熱傳導性質。

潮見純一郎教授對東京大學的新聞室表示,「一般市面上看到的植物衍生材料大多是隔熱和機械性的,但我們發現CNF製成紗線時具有非常顯著的熱傳導性能,比一般的木頭或纖維素紙(電工中所用的一種固體絕緣材料)高出100倍左右。」

他們團隊希望,對於CNF作為導熱材料的調查和探索,可以為工程師提供一些降低對環境有害的聚合物的替代品。讓一些電子零件,使用能被生物降解的CNF和其它植物基材料作為替代品,減少廢棄電子垃圾造成的污染。

Categories
科技新聞

手機等電子產品產生大量電子垃圾 威脅環境

【2022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在全球,淘汰下來的舊手機等家電產品數量之大已經成了一種「電子垃圾」,對環境構成威脅。國際廢棄回收組織呼籲人們應更積極地回收這些舊手機,避免對環境造成進一步的危害。

國際廢棄電子設備研究聯盟(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10月中旬發布一項調查報告,發現在全球160億支手機中,今年會有53億支成為電子垃圾。若將這些廢棄的手機以平均每支9毫米的厚度堆疊一起,高度可達50,000公里,比國際太空站(ISS)高120倍左右,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八分之一。

這項調查是 WEEE 論壇成員今年6月至9月收集的數據,調查結果由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可持續循環(SCYCLE)計劃進行整合。

手機中包含許多貴金屬和稀土金屬。例如,金、銀、鈀、鈳鉭鐵礦(鈮鐵礦-鉭鐵礦)和鋰等,這些金屬的回收利用價值很高,但許多不再使用的手機會被囤積、燒掉或丟棄。這些做法會導致手機中的塑膠、電路板和重金屬汞等在銷毀中會釋放毒素,嚴重破壞和污染環境,並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SCYCLE項目主任魯迪加·庫爾博士(Ruediger Kuehr)曾將城市比喻成一座座「礦山」。他說,一噸廢棄手機比一噸金礦石的黃金含量還要多。大約100萬支手機,可以提煉出24公斤黃金、16噸銅、350公斤銀和14公斤鈀,因此需要多多回收再利用。

報告中對歐州6個國家(葡萄牙、荷蘭、意大利、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以及英國)做了調查,發現在接受調查的8,775個歐洲家庭中,平均每個家庭擁有74種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電動工具和日常電器(不含燈具)等。

數據顯示,這74種電子產品中有13種被堆放(有9種未損壞,剩餘是損壞的)。另外,接受調查歐洲家庭中有46%,認為這些小型電器和電子設備未來可能還用得到,因此囤積。另有15%留下這些東西是打算出售或送人,有13%則認為東西有「情感價值」,選擇留下它們。

美國科學雜誌《材料焦點》(Material Focus)組織的調查顯示,目前有超過2,000萬件仍可工作的電器長期閒置在英國家庭中,且價值高達56.3億英鎊。於是該組織提供網上的活動信息,讓民眾可以透過網絡搜尋找到當地的回收中心。

另外,WEEE論壇總幹事帕斯卡爾·勒羅伊(Pascal Leroy)在報告中提到,今年將重點放在小型電子廢物上,原因它們很容易在家中積累,但長期未使用容易被忽略,或扔進一般垃圾桶中。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卻具有很大的價值,且數量龐大。

勒羅伊對法新社強調說:「智能手機是我們最關注的產品之一,若我們不回收其中的稀有材料,那麼就必須到剛果或中國等國家進行開採。」

UNITAR資深科學專家基斯·巴爾德(Kees Balde)補充說,「在歐洲有50%左右的電子垃圾會被收集或回收,但在低收入國家我們估計回收率僅有5%,有時甚至低於1%。」

另外,負責國際電子廢物日的WEEE論壇的馬格達萊娜·查里塔諾維奇(Magdalena Charytanowicz)在報告中補充道,「僅是2022年全世界生產的手機、電動牙刷、烤麵包機和相機的總重量估計有2,450萬噸。電子垃圾中有8%左右的的小物件被扔進垃圾桶,最終填埋或焚燒。」

2021年全球電子廢物監測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平均產生5,700多萬頓電子廢物,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多數電子廢棄物未回收,而報廢手機不過是冰山一角。

歐盟環境、海洋和漁業專員維珍尼亞辛克維丘斯(Virginijus Sinkevičius)在報告中評論說,「電子設備的生產、消費持續增長,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防止浪費和從電子垃圾中回收重要原材料是一個辦法,但也須努力改善快速增長的電子垃圾問題。」

庫爾博士最後補充表示,「我們必須採取適當措施,否則未來全球電子廢物可能會翻倍,預計在30年內達到1億多噸以上。原因在許多小工具或傢俱、衣服和玩具等產品中都含有電子產品」。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2910台筆電排成骨牌並推倒 美公司創世界紀錄

【2022年06月17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家電腦與電子零件回收公司將2,910台筆電排成像多米諾骨牌的樣子並推倒,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該公司希望藉由此舉凸顯出回收電子產品的重要性。

吉尼斯世界紀錄網站6月15日報導,這家名叫「科技回收者」(Technology Recyclers)的公司於5月13日在其位於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的總部,成功地讓2,910台排成鏈條狀的筆電骨牌一樣連續倒下。

(點擊這裡可以看相關短片)

聯合國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製造出多達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其重量超過迄今所生產的所有商用飛機,但其中只有20%被正式回收。

如此令人傷心的資料讓該公司決定試圖挑戰這項世界紀錄,並通過有趣的方式來凸顯出其回收工作的重要性。

參與這項活動的「科技回收者」員工尼德曼(Dale Needleman)告訴吉尼斯世界紀錄網站說:「我們在規劃和執行這件事上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這一天讓我們的員工更進一步走進我們的故事裡,而且了解我們工作的重要性。」

先前的世界紀錄是752台筆電,這是2021年11月在比利時貝靈恩(Beringen)締造的。而「科技回收者」本次的挑戰已經超越了先前的世界紀錄。

「科技回收者」的員工表示,他們原本打算排列超過2,910台筆電,但由於這些筆電占用大量的空間和時間,他們不得不限制筆電的數量。

此外,有些區域的筆電在這項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就倒下,也成了這項活動的小插曲。

尼德曼說,在這項活動接近與進行時,看到他們的團隊成員異常興奮,是很有趣的事情。

他說:「很多人說,他們從未見證過世界紀錄,他們認為這非常酷!」

本次活動所使用的筆電是由印第安納波利斯地區的公司、組織和個人所捐贈的。◇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