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蘋果轉向印度 台商唱主角

【2022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黃芸芸採訪報導)蘋果最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 14已決定在印度組裝生產,而台灣的代工廠鴻海、緯創、和碩則扮演重要角色。

2017年,蘋果首先交付緯創在當地生產第一支印度製iPhone。隔年,鴻海加入印度製iPhone行列。此後的每年,蘋果會在新機種發表的6個月後,在印度進行量產新手機。繼緯創、鴻海之後,2021年和碩正式成為第三家在印度設立iPhone組裝廠的台灣代工業者。

待今年11月印度製造的iPhone 14出貨後,研究機構IIG預估,今年印度製造的蘋果手機,有望從去年的700多萬支大增超過七成,來到1200萬支的新高值。

蘋果iPhone 14系列開賣後,高階版iPhone 14 Pro及iPhone 14 Pro Max機種熱銷,蘋果公司要求鴻海iPhone 14產線轉為iPhone 14 Pro系列產線。

鴻海是iPhone 14系列主要組裝代工夥伴,占iPhone 14系列整體比重約60%至70%。被業界稱為蘋果分析師的中國券商天風國際的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若蘋果對第4季展望正向,鴻海是高階版iPhone 14 Pro系列的主要組裝代工廠商,預期將一併受益。

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持續積極布局印度市場,鴻海集團印度廠區主要設在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的首府清奈,印度媒體曾報導,4月起鴻海印度廠區開始組裝iPhone 13。由於鴻海既有的組裝能力,因此,在蘋果新一系列手機,仍繼續下單給鴻海。

台灣代工廠的優勢

談到台廠鴻海富士康、緯創、和碩的優勢,台灣知名財經專家徐嶔煌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蘋果早期推出第三代系列智能手機到現在,僅剩台廠鴻海富士康、緯創和和碩還符合蘋果高規格的要求。

他提到,要組裝智能手機不容易,零組件更多、更小,組裝複雜度也越高。組裝廠要在成本之下交出指定數量,且將瑕疵極小化。鴻海等廠和蘋果配合多年,知道怎麼做最符合效率。

對於蘋果將中國組裝廠立訊拉入蘋果供應鏈,徐嶔煌指出,其實立訓的組裝能力還不及鴻海,目前蘋果只讓中國立訊做一部分中國iPhone 14系列手機,主要供應中國市場,但如高階iPhone 14 Pro系列要求組裝技術複雜度更高,品質不能有一點瑕疵,這個立訊做不到。

印度可能成為iPhone製造主要基地

和過往不同,蘋果公司第一次在新款iPhone發表的第一年就開始在印度製造。摩根大通報告預測,今年底蘋果將把全球5%的iPhone 14產能轉到印度,並在2025年讓印度生產25%的iPhone。

分析師估計,隨著蘋果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加上近年來,印度透過補貼吸引富士康和緯創投資,努力晉升為製造中心,預期2025年印度有機會將成為全球iPhone製造重要基地。

摩根大通的報告還提到,印度iPhone供應鏈歷來只生產蘋果舊機型,如今,蘋果要求電子代工廠在2022年第四季在印度生產iPhone 14和14 Plus機型,而此時離蘋果在中國大陸開始生產才過了兩到三個月。這意味著印度生產占更重要的地位,也代表iPhone未來可能有更多的生產將移往印度。

報告還認為,蘋果現在只在印度生產iPhone 14和14 Plus,因iPhone Pro系列相機模組排列更複雜,主要由EMS供應商完成,加上印度市場對iPhone 14系列需求更高,預計今年第四季產量開始小幅成長,約每月100萬台,或占iPhone總產量5%。

對於蘋果選擇轉移基地,徐嶔煌還提到一個可能原因,由於中共政府今年第一次提出,要求賣給中國市場的蘋果手機,內部要有一定的中國國產化比率,要用長江存儲的NAND閃存,因此目前蘋果政策偏向是「賣給中國的手機在中國國內自己製造」,而在印度生產出的手機可以賣給全世界,全世界也會買,所以蘋果才會做這個決定。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鴻海攜手印尼能源業 打造電動車與電池產線

【2022年09月24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即富士康)週五(9月23日)宣布,與印尼煤礦商Indika能源公司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計劃在印尼生產電池和電動車。

這兩家公司在聯合聲明(鏈結)中說,新合資企業稱為「Foxconn Indika Motor,簡稱FIM」,雙方的合作將採行BOL(營運本地化)模式經營,在印尼開展商用電動車和電動車電池的生產,並提供管理諮詢服務。

鴻海和Indika補充說,他們將與其他企業「探索廣泛的投資合作」,一起在印尼「建立一個全面的電動車生態系統」。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生產國,它渴望利用其資源,成為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印尼本身有2.7億人口的內銷市場,該政府已訂定目標,希望到2030年,電動車普及率達200萬輛,電動摩托車達到1,300萬輛。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是今年20國集團和明年東盟的領導者。它致力於實現雄心勃勃的淨零排放目標」,鴻海電池戰略主管吳易座(Troy Wu)說,「這個合資企業,彰顯了鴻海致力於支持印尼的合作夥伴,實現可持續生態系統的共同目標。」

鴻海對印尼電動車的部署已久,今年年初,該集團已與印尼投資部、印尼電池公司(IBC)、Indika能源公司以及台灣Gogoro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布聚焦在電動車電池,以及能源存儲系統、電池交換站和電池回收在內的系統開發。

今年年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又率團赴東南亞考察,在會見印度總理莫迪後,隨即與印尼總統佐科在西爪哇省會面,討論電動車投資等議題。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鏈結),鴻海表示,該集團對合資企業的初始投資是175萬美元,並占有40%的股份。

一位熟悉該交易的知情人士表示,該合資企業將首先專注於開發電動車的磷酸鐵鋰電池(LFP),並致力於製造電動巴士等商用車。

與印尼其他煤礦企業一樣,Indika能源公司正對業務進行多元化轉型。4月,該公司獨自成立了電動摩托車製造商Ilectra Motor Group。上個月,已推出了一款以Alva One為品牌的電動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