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蘋果iPhone產量暴跌 富士康轉移生產線

【2022年10月31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富士康正在尋求將其鄭州廠蘋果iPhone生產線轉移到其它地區。中共實施清零政策之際,該廠陷入「閉環管理」的工人開始出現大批逃離,但求躲過日益惡化的COVID-19疫情及生存條件。

員工們說,在疫情爆發期間,該廠未能提供足夠食物和安全的工作環境。

蘋果公司將其大部分供應鏈設在中國,中共執意實施極端戰略清零政策,使蘋果公司深受影響。

台北富邦研究公司(Fubon Research)分析師本月表示,富士康(Foxconn)是蘋果最大iPhone製造商,生產的iPhone占其全球出貨量的70%,占富士康收入的45%。

「我們現在正處於生產旺季,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裝配線工人……我們公司正在協調其它工廠的備用生產能力。」富士康工廠一位發言人告訴媒體。

富士康在週日晚間提交的一份證券交易所文件中說,「在目前的大流行形勢下,要做好二十多萬員工的安全工作是一場持久戰。」富士康在台灣上市的實體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票週一下跌1.4%。

《金融時報》報導,天風國際證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估計,鄭州的情況影響了「iPhone超過10%的全球產能」。

郭明錤表示,COVID爆發尚未影響到對蘋果公司本季度iPhone出貨量的預測。他說:「預計富士康的產能將在幾週內逐步提高,對2022年第四季度iPhone出貨量的影響應該有限。」

剛過去的週末,社交媒體上傳播的大量視頻和圖片顯示,富士康工人為了逃離「清零」,白天徒步穿越田野,晚上沿著公路徒步行走。

《金融時報》報導說,兩名在廠區周圍自我隔離的富士康工人說,週一他們裝配線上人手不足。其中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說:「我的工作崗位上沒有人說他們在上班。」

第三名員工說,他正在考慮週一晚上是否報到。「大流行讓我感到害怕……但我需要賺錢。」他說,由於上週工人短缺,裝配線已經很緊張。

富士康和蘋果公司沒有立即回應《金融時報》評論請求。

當局已經封鎖鄭州部分地區,試圖控制該市新一波COVID疫情。週一,這個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城市報告了40個新增COVID病例。不過,中共官方疫情數字被認爲有少報、瞞報之嫌。

路透社報導說,一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週一表示,由於中共收緊COVID-19禁令,蘋果公司在其全球最大的工廠——鄭州富士康工廠下個月的iPhone產量可能下滑30%之多。

該人士稱,富士康正在努力提高深圳市另一家工廠的產量,以彌補產量不足。

蘋果iPhone生產受到影響之際,正值年終假日季到來之前,電子製造商通常都很繁忙,這也是蘋果等供應商的黃金時期。

蘋果公司沒有回應路透社評論請求。

根據中共極端COVID-19清零政策,地方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遏制疫情,措施包括全面封鎖。

受影響地區的工廠通常被允許在「閉環」系統下繼續營業,員工在現場生活和工作。企業表示,這種安排帶來許多困難。

富士康於10月19日禁止在鄭州工廠的食堂就餐,並要求工人在宿舍就餐。很多員工在社交媒體上抱怨食物和藥品供給不足。

今年3月和7月,由於南方城市病例增加,富士康在其深圳工廠也實施了「閉環」措施。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鴻海攜手印尼能源業 打造電動車與電池產線

【2022年09月24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即富士康)週五(9月23日)宣布,與印尼煤礦商Indika能源公司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計劃在印尼生產電池和電動車。

這兩家公司在聯合聲明(鏈結)中說,新合資企業稱為「Foxconn Indika Motor,簡稱FIM」,雙方的合作將採行BOL(營運本地化)模式經營,在印尼開展商用電動車和電動車電池的生產,並提供管理諮詢服務。

鴻海和Indika補充說,他們將與其他企業「探索廣泛的投資合作」,一起在印尼「建立一個全面的電動車生態系統」。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生產國,它渴望利用其資源,成為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的一個關鍵角色。

印尼本身有2.7億人口的內銷市場,該政府已訂定目標,希望到2030年,電動車普及率達200萬輛,電動摩托車達到1,300萬輛。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是今年20國集團和明年東盟的領導者。它致力於實現雄心勃勃的淨零排放目標」,鴻海電池戰略主管吳易座(Troy Wu)說,「這個合資企業,彰顯了鴻海致力於支持印尼的合作夥伴,實現可持續生態系統的共同目標。」

鴻海對印尼電動車的部署已久,今年年初,該集團已與印尼投資部、印尼電池公司(IBC)、Indika能源公司以及台灣Gogoro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布聚焦在電動車電池,以及能源存儲系統、電池交換站和電池回收在內的系統開發。

今年年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又率團赴東南亞考察,在會見印度總理莫迪後,隨即與印尼總統佐科在西爪哇省會面,討論電動車投資等議題。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鏈結),鴻海表示,該集團對合資企業的初始投資是175萬美元,並占有40%的股份。

一位熟悉該交易的知情人士表示,該合資企業將首先專注於開發電動車的磷酸鐵鋰電池(LFP),並致力於製造電動巴士等商用車。

與印尼其他煤礦企業一樣,Indika能源公司正對業務進行多元化轉型。4月,該公司獨自成立了電動摩托車製造商Ilectra Motor Group。上個月,已推出了一款以Alva One為品牌的電動摩托車。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實現供應多元化 蘋果加強印度iPhone14產線

【2022年08月23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蘋果公司計劃在中國首發iPhone 14兩個月後,開始在印度生產這款新手機,這將大大縮小中印兩國的生產時間差距。分析指出,這是蘋果實現供應多元化的重要步驟。

據彭博社報導(鏈接),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Apple Inc.)一直在與供應商合作,以加強在印度的生產,原因除了美中競爭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中國各地「清零封鎖」也擾亂了生產,促使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尋求中國之外的替代方案。

彭博社指出,蘋果希望加快印度的生產進度,並縮短新款iPhone的生產時間差。之前,生產時間差通常是6到9個月。

天風國際證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他們預計蘋果新iPhone將大致在同一時間從這中印兩國出貨,這是蘋果努力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步驟。

分析師表示,iPhone的主要製造商富士康集團已研究了如何從中國運送部件,並在其印度欽奈郊區的工廠組裝iPhone 14。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和富士康內部的一些人士曾希望今年在印度同時開始生產,但最終確定今年達成同步生產是不現實的,但這仍是一個長期目標。

他們說,9月新機發布之後,印度的第一批iPhone 14s可能在10月底或11月完成。

蘋果公司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大幅縮小與中國的生產速度差距,是印度重要的里程碑。中共實施COVID-19清零封鎖,加上美國制裁危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之時,新德里一直宣傳,印度可作為中國的替代方案。

組裝iPhone難度不低,通常需要協調數百個供應商,並滿足蘋果嚴格的期限和質量要求。

2017年,蘋果供應商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除了支持現有業務外,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也是一個充滿前景的消費市場,莫迪政府在其「印度製造」計劃下,為科技生產提供了財政激勵。

路透社指出(鏈接),蘋果一直努力將iPhone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其它市場,包括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印度,並計劃在那裡組裝iPad平板電腦。

據《日經亞洲》上週報導,蘋果公司正就首次在越南生產蘋果手錶(Apple Watch)和蘋果電腦(MacBook)進行談判,以尋求將其部分產品的產地從中國移出,實現產地多樣化。

三位了解此事的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公司(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和富士康已開始在越南北部試驗生產蘋果手錶(Apple Watch),這是首次在中國大陸之外生產此類產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