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美出口管制下 長江存儲要求核心員工離職

【2022年10月24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中國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為了符合美國新的出口管制,已要求核心技術崗位的美國員工離職。這表明了中國芯片業遭受重創,正在流失關鍵人才。

據《金融時報》報導(鏈結),四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還不確定有多少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將被迫離開長江存儲技術公司(YMTC),但已有數人離開了這家存儲芯片生產商。

一位長江存儲的高級工程師表示,一些離職的美國員工是Nand存儲芯片生產方面取得突破的關鍵。然而,面對新出口管制,公司確實無計可施。

本月,華盛頓公布了嚴格的出口管制後,各國的芯片公司都在評估要如何符合新規。

美國主要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應材(Applied Materials)和科磊(KLA)已暫停向中國的半導體製造商提供銷售和服務。

荷蘭的艾斯摩爾公司(ASML)已告訴其美國員工,在評估制裁的同時,將停止為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美國政府10月7日出台的最新對華禁令,除了嚴格管制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技術和設備外,還禁止「美國人士」在未經許可下,支持中國企業在先進芯片領域的「研發或生產」。

「美國人士」包括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任何人違反這一禁令,其美國公民身分或綠卡永久居民身分就會遭到剝奪。這當中也包含許多赴美求學、受訓而取得美國護照後返回中國的「海歸人才」。

外界認為,這將破壞中國芯片業的關鍵人才管道,可能導致業界出現一波高管及技術人員的離職潮,加速中美在半導體科技上的脫鉤。(了解更多)

長江存儲前執行長楊士寧(Simon Yang)就持有美國護照,他在美國制裁宣布前先行卸任,兩位消息人士表示,這正是政治與管制的壓力所致。

三名長江存儲員工說,楊士寧在9月下旬卸任執行長後,成為公司的副董,但美國本月推出的新規將使楊士寧在公司的處境不明,雖然記錄顯示,楊士寧暫時仍是長江存儲的成員。

「你要麼放棄你的公民身分,要麼辭掉你的工作。」一位中國半導體主管說。

《金融時報》表示,另一間上海國營芯片製造商的中國主管說,該公司正與數名不願放棄美國護照的員工就離職條件進行談判。

「現在,我們不僅要嘗試建立『無美國』的生產線,而且還要使團隊去美國化。」這位主管說。

獵頭公司表示,新規將減少中國半導體公司的人才庫,「使芯片製造商和設備製造商的高層職缺的可用候選人減少了一半」。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美擬擴大科技禁令 限制中共獲得新興技術

【2022年10月21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對半導體實施限制之後,美國正準備進一步打擊中共的科技野心。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考慮制定新的出口管制,以限制北京獲得新興計算技術的機會。

據彭博社報導(鏈結),這些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相關討論主要集中在仍處於實驗階段的量子計算領域,以及人工智能(AI)軟件。他們表示,業界專家正權衡如何對這些新興技術設定限制。

該行動表明,拜登政府正加緊腳步,希望扼殺中共發展先進技術的能力,並認為這將是美中競爭的關鍵。

2022年10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參觀了IBM紐約廠時,觀看了量子計算機。 (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近年來,中共大力推行軍民融合政策,技術發展領域已與國防部門結合。超級計算技術有助於武器開發、間諜活動,以及人工智能監控能力,這將進一步加強中共解放軍的實力。

與美國、法國和印度相比,中國相對較晚加入量子計算競賽。然而,中國正在迅速迎頭趕上。

今年8月,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公司宣布,已成功開發了一台10量子位元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並計劃在明年發布一款36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機,說明中國正趕上全球量子發展。(鏈結)

去年,美國禁止向涉嫌開發量子計算機的中國實驗室出口高科技設備,因為華盛頓越來越擔心中共開發量子計算能力的意圖。目前,中國留學生也難以獲得在美國進行量子研究的簽證。

上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有關技術、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的演說中提到,「計算相關技術,包括微電子、量子信息系統和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十年內,有巨大的重要性。他還指出了出口控制的重要性,以「儘可能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

彭博社稱,知情人士說,這些新想法已經與美國的盟友分享。

量子計算是一個實驗性領域,有可能極大地提高計算的能力和速度,使機器能解決目前無法處理的問題。

專家推測,有一天量子計算會顛覆資訊安全技術,因為量子設備將有強大的能力破解密碼,並規避加密安全功能。

知情人士說,官員們仍在確定如何制定對量子計算的控制,其重點可能是輸出水平(Level of Output)和所謂的糾錯率(Error Correction Rate)。

目前,包括微軟、谷歌、英特爾和IBM等科技巨頭,正為各種量子項目投入數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科技先進國家也加入國際量子競賽的布局中。

傳統計算機以二進位,即「1」和「0」來解釋數據,然而,即量子位元可同時處於兩種物理狀態,這一原理被稱為「量子疊加」,因此量子計算可以多種狀態存儲信息,這使得量子系統能以今天的二進制設備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多任務處理。

然而,細緻的量子態十分容易受到振動、電磁場,甚至一般熱擾動的干擾,所以現在的量子設備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度中操作。

其中一位人士說,拜登政府正在制定一項行政命令,以建立一個對外投資審查機制,對流向某些中國技術的資金進行審查,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控制可能包括在內。

彭博社指出,這可能包括與賓州民主黨參議員鮑勃‧凱西(Bob Casey)和德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科寧(John Cornyn)推動的一些類似措施。(了解更多)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消息:美芯片禁令 台積電南京廠獲1年豁免

【2022年10月13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據《日經亞洲》報導,消息人士表示,在美國推出嚴格的出口管制以阻止中共科技野心之後,台積電(TSMC)已獲得了為期一年的豁免,可繼續訂購美國的芯片製造設備,在南京工廠進行擴產。

《日經亞洲》指出(鏈結),台積電南京廠主要生產成熟的芯片,但也生產了一些16納米級別的芯片,這屬於美國最新管制的範圍。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政府向台積電保證,它能把這些設備運到南京廠,這意味著該公司擴產計劃將保持不變,進展順利。

據美國上週五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不僅美國的芯片工具製造商未獲許可前,不能支持中國的高端芯片生產,還禁止第三國的公司,如台積電等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美國製造的設備的公司為中國客戶服務,除非得到美國的批准。

針對《日經亞洲》的報導,即將在下午召開法人說明會的台積電,並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日經亞洲》指出,台積電南京廠於2018年落成,該公司希望在此擴大生產一些成熟芯片,即被稱為22/28納米製程的芯片。另外,還將生產部分被美國禁止的16納米芯片。

報導表示,自台積電被美國禁止為華為旗下的海思科技生產先進芯片後,台積電在中國的營收明顯減少。

2021年,中國占台積電收入的10%,低於2020年的17%。2022年4到6月的季度,其來自中國營收占總收入的13%。

週三,韓國芯片製造商SK海力士也表示,它已獲得美國政府為期一年的豁免,可在中國使用美國芯片設備,為該公司在中國的擴產鋪平了道路。

儘管獲得了維持在中國生產的豁免權,美國的禁令仍將衝擊台積電,因為這意味著它不能再幫助其中國客戶,生產將先進的圖形處理器(GPU)和應用於人工智慧的高階處理器。

這些限制也意味著台積電的主要美國客戶,包括Nvidia和AMD,不能再將高端GPU運送到中國市場。

市場分析師指出,美國的規定僅適用於用於人工智慧和超級電腦所應用的高階GPU,這方面估計2023年對台積電的營收貢獻將不到0.5%。不過,華盛頓未來若進一步收緊限制,將禁令適用於數據中心CPU和GPU的芯片,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影響台積電2023年5%的營收。

台積電上週表示,7到9月期間的收入為6131.4億新台幣(約1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8%。台積電表示,它估計2022年其收入按美元計算可以增長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