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美出口管制下 長江存儲要求核心員工離職

【2022年10月24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中國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為了符合美國新的出口管制,已要求核心技術崗位的美國員工離職。這表明了中國芯片業遭受重創,正在流失關鍵人才。

據《金融時報》報導(鏈結),四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還不確定有多少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將被迫離開長江存儲技術公司(YMTC),但已有數人離開了這家存儲芯片生產商。

一位長江存儲的高級工程師表示,一些離職的美國員工是Nand存儲芯片生產方面取得突破的關鍵。然而,面對新出口管制,公司確實無計可施。

本月,華盛頓公布了嚴格的出口管制後,各國的芯片公司都在評估要如何符合新規。

美國主要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應材(Applied Materials)和科磊(KLA)已暫停向中國的半導體製造商提供銷售和服務。

荷蘭的艾斯摩爾公司(ASML)已告訴其美國員工,在評估制裁的同時,將停止為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美國政府10月7日出台的最新對華禁令,除了嚴格管制向中國出口先進芯片、技術和設備外,還禁止「美國人士」在未經許可下,支持中國企業在先進芯片領域的「研發或生產」。

「美國人士」包括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任何人違反這一禁令,其美國公民身分或綠卡永久居民身分就會遭到剝奪。這當中也包含許多赴美求學、受訓而取得美國護照後返回中國的「海歸人才」。

外界認為,這將破壞中國芯片業的關鍵人才管道,可能導致業界出現一波高管及技術人員的離職潮,加速中美在半導體科技上的脫鉤。(了解更多)

長江存儲前執行長楊士寧(Simon Yang)就持有美國護照,他在美國制裁宣布前先行卸任,兩位消息人士表示,這正是政治與管制的壓力所致。

三名長江存儲員工說,楊士寧在9月下旬卸任執行長後,成為公司的副董,但美國本月推出的新規將使楊士寧在公司的處境不明,雖然記錄顯示,楊士寧暫時仍是長江存儲的成員。

「你要麼放棄你的公民身分,要麼辭掉你的工作。」一位中國半導體主管說。

《金融時報》表示,另一間上海國營芯片製造商的中國主管說,該公司正與數名不願放棄美國護照的員工就離職條件進行談判。

「現在,我們不僅要嘗試建立『無美國』的生產線,而且還要使團隊去美國化。」這位主管說。

獵頭公司表示,新規將減少中國半導體公司的人才庫,「使芯片製造商和設備製造商的高層職缺的可用候選人減少了一半」。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消息:蘋果公司將停用長江存儲的芯片

【2022年10月1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多位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Apple Inc.)已擱置了在產品中使用中國長江存儲芯片的計劃,這表明美國對中國科技業最新一輪出口管制,正在影響電子產品的供應鏈。

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多名消息人士透露,不斷增加的地緣政治壓力和美國國會議員的批評,使蘋果決定擱置使用長江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YMTC)NAND閃存芯片的計劃。

消息人士稱,在禁令宣布之前,蘋果本已完成長江存儲128層3D NAND閃存芯片用於iPhone手機的認證過程。

《日經亞洲》表示,NAND閃存是手機、電腦、服務器等電子設備中的關鍵部件。長江存儲的128層芯片是目前中國芯片製造商最先進的產品,儘管仍比三星電子和美光等市場領導者落後一到兩代。

報導稱,供應鏈高管表示,蘋果本計劃最早在今年開始使用長江存儲芯片,因為它們比其主要競爭對手的芯片至少便宜20%。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這些產品已經過驗證,但在新iPhone開始大規模生產時,它們並沒有進入生產線。」

最初,長江存儲芯片計劃只用於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但一位消息人士稱,蘋果隨後考慮從長江存儲購買40%的NAND閃存芯片。

另一位消息人士說:「長江存儲是由(中共)政府補貼的,所以他們的價格真的可以超過競爭對手。」

蘋果與長江存儲並未回應《大紀元時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長江存儲成立於2016年。白宮在2021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光和威騰電子正面臨長江存儲的低價壓力。(了解更多)

長江存儲的擴張和低價產品對美光和威騰電子構成「直接威脅」。該報告稱長江存儲接受了中共約240億美元的補貼。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存儲由紫光國芯與武漢新芯公司合併而成。出資方包括紫光集團和中共國資,註冊資本高達人民幣386億元。

此前,該公司已因涉嫌向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出售芯片,違反了美國出口管制,正受到美國商務部的調查。

10月7日,華盛頓將長江存儲列入了「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 list),這意味著美國無法充分排除該公司產品被用於軍事目的,或其它違反美國國家安全目的的風險。

美國公司被禁止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與「未經核實名單」上的公司分享任何設計、技術、文件或規格。

一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告訴《日經亞洲》,被列入該名單的公司若不能在一定時間內(通常是60天左右)提供必要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列入實體名單,這是美國官方的出口管制黑名單。

「蘋果可能繼續想在中國本地市場使用長江存儲。但按照目前的規定,長江存儲幾年內都不太可能提供蘋果想要的NAND芯片。」聖地亞哥布蘭德斯投資(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的投資總監布倫特·弗雷德伯格(Brent Fredberg說)。

自2020年以來,長江存儲一直在加緊努力,減少對美國芯片製造設備和部件的依賴。然而,取代美國供應商並不容易,長江存儲的生產仍嚴重依賴美國設備的支持。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美新芯片禁令生效前 數百華人離職保美籍

【2022年10月13日訊】(記者夏松綜合報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首次擴大到「人才」,10月12日生效的新規則,阻止美國人支持中共某些高端芯片的開發、生產。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半導體公司的關鍵人物,他們選擇保留美籍,紛紛趕在禁令生效前離職。

數百名美籍華人趕在12日前離職

美國政府10月7日宣布「對中國實施先進計算和半導體製造的出口管制新規」。其中一條具體條例規定,「限制美國人員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支持位於中國的某些半導體製造『設施』集成電路開發或生產的能力」,禁令從10月12日生效。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13日)報導,前商務部官員、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 LLP)合夥人凱文‧沃爾夫(Kevin Wolf)說,「美國人」將包括持有美國護照和綠卡的人以及美國公司。

《日經亞洲評論》11日報導,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本土半導體相關公司的關鍵人物,但美國新禁令一出,這些人士內心開始交戰。有業內高管和分析師認為,這一限制可能會給中共領先的芯片業帶來巨大打擊。

自由亞洲電台說,禁令生效當日,傳出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嘉定廠、合肥長鑫存儲、杭州積海等半導體企業的美籍員工紛紛辭職。

江蘇半導體業內人士顧畔今天(13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大部分半導體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屬於「海歸派」,有的持有美國綠卡,有的已經是美國國籍,面臨國籍與職業「二選一」時,這些人選擇美國。

他說,「這些高管基本上都要退,一家企業成功至少有四個因素,第一是技術,其次是人才,第三是管理,最後一個是市場。中國只有市場,但是前三項都沒有,所以這些半導體企業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老實站隊 用腳投票

推特帳號顯示為「美國企業家、科技創業者、財經科技觀察」的網友「立黨」在系列推文說,「很多人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拜登逼所有在中國工作的美國人二選一:要麼立刻辭職,要麼退出美國國籍。然後在中國所有半導體製造企業的所有美籍高管和工程師,這一天集體辭職——中國半導體製造一夜間直接癱瘓。拜登一項制裁的殺傷力,比特朗普(川普)4年十幾波表演型制裁加起來還要大。」

「立黨」接著說,「中國每一家先進工藝半導體公司,幾乎都在全面斷供、所有美籍人員辭職、全面一夜間完成被動撤離脫鉤,直接陷入癱瘓。什麼叫滅頂之災?這就叫滅頂之災:中國半導體製造的半壁江山直接價值歸零,全面崩潰,一丁點都不剩。」

在問答環節中,有人問,為什麼中共媒體這次沒有報導?「立黨」說,「不知道。唯一的解釋就是,這種重要的新聞以及一系列後續活動,對中國(中共)整個國家安全和『持續沸騰』的半導體產業傷害極大,而且恥辱程度不亞於『佩洛西訪台』。」

他接著發推文說,「很多人不懂,什麼叫滅頂之災。ASML(艾司摩爾)已經停止對中國大陸提供服務和支持了。」

彭博社10月12日也報導說,根據發給員工的這封內部電子郵件,艾司摩爾(ASML)告訴公司在美國的員工,根據拜登政府新規定,不要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根據電子郵件,該禁令適用於所有美國雇員,包括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和居住在美國的外國人。彭博社報導,艾司摩爾公司的企業傳播負責人莫妮克‧莫爾斯(Monique Mols)證實,週三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這封電子郵件「確實是一種真正的溝通,但並不打算對外公開」。

總部位於荷蘭的艾司摩爾公司一直在向中國客戶銷售深紫外線或DUV機器,但在美國施壓下,一直沒有提供更先進的極紫外線或EUV機器。

「立黨」再次強調,「這次制裁,是對中國半導體的滅頂之災,不是Trump(川普)時期的四年總共十幾輪的表演型制裁——是實打實的行業斬首行為。 任何倖存的中國公司,都是還沒被制裁到底的公司;任何被制裁到底的中國公司,死亡率是100%,無一倖存。任何美國公民/綠卡,這次都會老老實實站隊,用腳投票給你看。」

網傳泛林集團半導體設備專家會議紀要:國產存儲或受衝擊

「立黨」在系列推文中提到,「本次制裁當事人,Lam Research(泛林集團)對制裁總結:1. 中國高算力芯片設計公司,全部在制裁範圍內,將被台積電拒絕流片生產;2. 無人駕駛芯片也將被全部制裁;3. 本次制裁起點是無限追溯,確保杜絕用到任何美國產品和技術;4. 任何違反制裁的公司和個人,美國司法部將直接抓人。」

他還附上一篇12日刊登在大陸網站「麵包芯語」上文章,該文前面是一份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半導體設備專家會議紀要,後面是對泛林集團比較完整的介紹,最後部分是對此次美國禁令的分析。

「麵包芯語」網站有電子新聞發布和電子公眾平台資源,以半導體論壇、測試測量、機器人/工業電子、供應鏈專區等為主。

紀要內容很長,以問答形式體現。

紀要有提到,「長鑫和長存(長江存儲)應該是直接禁掉的。美國人是不能直接服務logic、DRAM、NAND,比如中芯、華力、長鑫、長存。10月12號應該所有人員會撤離現場。」

「這次很難,後面也去不了。要等週一(10日)的細則出來,目前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和Lam(泛林集團)的做法不一樣,應用材料目前是照常的,Lam是在12號具體細則出來前可以support(提供支持),12號之後就不行。之前中芯國際的案例沒有參考意義,之前中芯沒有禁服務。Lam在長鑫服務的有幾百人,這次禁掉後肯定會裁員。美籍人今天辦的離職手續。」

「美國人是不可以再來,長鑫那邊也不可能再得到美國總部任何的技術支持。現在長鑫、長存自己fab裡的美國人今天辦的離職手續,只有放棄美國國籍和離職兩種選擇。」

「美國人不會冒這個風險,美籍人員如果繼續在長鑫研發,會面臨回美或者經過美國能引渡國家時被抓的風險。」

「是美國籍肯定不行。不知道中微現在要怎麼做,尹志堯(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創始人)要麼選擇放棄美國國籍,或者只拿綠卡、不要美國國籍,中微放棄國內市場不太可能。如果中微賣設備到長存這些被禁的公司,肯定會被制裁。」

美國芯片相關企業聞風而動 撤出駐華員工

美國政府出台新法規後,美國供應商開始從中國領先的芯片公司撤出員工。

彭博社10月12日報導,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應用材料公司、科磊(KLA Corp.)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Corp.)已經開始或準備從中共國有存儲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撤出員工,並暫停業務。

知情人士說,在上週拜登政府出台新規,禁止中國公司購買先進芯片製造設備,或在沒有執照情況下僱用美國公民之後,這些美企本週開始撤資。

報導說,生產芯片製造機器的應用材料等公司經常將員工派往客戶設施,以幫助他們微調製造流程。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公司是否因為長江存儲被列入未經核實名單或其它限制而撤回人員。美國公司需要根據拜登政府的新規進行評估。

《華爾街日報》12日早些時候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最近幾天,美國供應商暫停對長江存儲已安裝設備的支持,並暫時停止安裝新工具,並暫時撤出了在長江存儲的員工。

美國芯片設備製造商有數十名員工駐紮在長江存儲工廠。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說,他們在運營工廠和發展製造能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帶來了高科技芯片生產工具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果美企暫停人員和支持時間延長,長江存儲等客戶將面臨無法獲得開發芯片所需的升級、維護專業知識和未來技術的機會。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芯片再成中美衝突熱點 在華美企已放慢投資

【2022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綜合報導)2022年,美中衝突繼續,美國加大力度堵截芯片高科技進入中國。9月6日,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宣布,獲政府芯片資金支持的高科技企業10年內不得在中國建立領先或先進的技術設施。

雷蒙多在9月6日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談到芯片資金投資期望達到的首要目標和一些原則時,明確了相關企業去中國投資的限制。雷蒙多說:「獲得芯片資金支持的公司10年內不能在中國建立領先或先進的技術設施,只能在中國擴大其成熟的節點工廠以服務中國市場。」

她說:「我們將設立限制,確保接受晶片資金支援的公司不得損害國家安全——不能把這筆錢投資到中國,不能在中國開發前沿技術,不能將新的技術送到海外。」

雷蒙多在講話中提到,投入芯片資金是要改變現狀:美國目前消費世界上30%左右的芯片,但只生產13%左右;消費世界上25%的高端芯片,但完全依賴進口,本土產量為零。

8月9日,拜登簽署了《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美國政府依據新法案,投入500多億美元支持在美國國內發展半導體行業。

美國在芯片方面做出的逐級政策調整和轉變,始於前任美國政府出於對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慮,出手制裁華為。

管住芯片 重創華為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費國。芯片也常被稱為集成電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芯片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中,如手機、汽車,幾乎無所不在。普通汽車需要上千枚芯片,電動汽車的芯片需求量更高。

中國人工智能公司鯤雲科技(Corerain)7月底在其官網稱,中國對芯片的設計研發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在芯片製造上和國際領先水平有「明顯差距」。芯片的製造原理簡單,但需要光刻機等高端的設備,中國在設備、材料等領域有目前無法解決的難關。

美國通過限制芯片出口和芯片代加工,使數年前縱橫海外市場的華為「缺芯」難辦事。華為的常務董事余承東在朋友圈承認,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使華為消費業務「極端困難」,「無法發貨」,中國國內高端產品主要都「讓給了蘋果公司」,中低端讓給了oppo、vivo和小米;海外讓給了蘋果、三星和國內同行。

不僅僅是手機,芯片也卡住了華為造車的勃勃野心。由於「缺芯」,一種20元(約合3美元)左右的芯片被炒作到2500元(約合375美元),一輛車需要9塊這種芯片,余承東坦言:不能接受。

華為2022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淨利潤率從9.8%降至5.0%,近乎腰斬。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發布了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文中表示,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美國對芯片的管控在升級。8月31日,美國芯片設計公司英偉達(Nvidia)和超微半導體(AMD)披露,美國政府通知其停止向中國出口若干款用於人工智能的尖端芯片。英偉達被禁向中國出口的芯片是開發尖端超級計算機的高級智能加速器。美股官方的解釋是避免先進的美國技術落入中共軍方手中。

然而美中就芯片、科技和市場的博弈註定會複雜和多變。

美中芯片戰繼續

9月9日,《金融時報》披露,蘋果公司在考慮將中國企業長江存儲(Yangze Memory)的NAND閃存用於在中國銷售的iPhone 14。

該報導稱,美國共和黨籍國會參議員盧比奧(Sen. Marco Rubio, R-FL)認為,「蘋果是在玩火」,「我們不能允許聽命於共產黨的中國公司進入我們的電信網絡和數百萬美國人的蘋果手機」。

共和黨成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也表示,若蘋果將長江存儲納入系統,實為向長江存儲轉讓知識和專長,最終助力中共政權實現其目標。

蘋果提供的解釋是,長江存儲的產品只用於在中國銷售的一些iPhone手機。

長江存儲被稱為「中國芯」的代表。長江存儲實施的中共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二期工程2020年開工時,由時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宣布開工,同時中共的有關部委發出了書面致詞。

今年7月,美國兩黨的重要參議員敦促拜登政府將長江存儲納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因為長江存儲與中共政府和中共軍方有著廣泛的聯繫,有可靠證據表明長江存儲向華為銷售商品,違反了出口管制法規。同時,長江存儲常年得到中共官方的資金支持,是中共的政策支持對象。

在蘋果考慮納入這備受爭議的中國供貨商的同時,美國和歐洲在華商會的調查均顯示,中共的清零防疫政策衝擊在華的美國企業信心。

撤離或觀望中的外資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於8月發布了《中國商業環境調查》,顯示艱難的營商和地緣政治環境已經影響到美國在華企業的業績,悲觀情況創歷史新高,半數以上的受訪企業暫停、推遲或取消了中國的投資計劃。大部分受訪企業是總部位於美國的大型跨國企業,在中國已經營二十多年。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Chamber)於6月20日發布《商業信心調查2022》。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許倍帝(Bettina Schoen)在發布該報告時表示:「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選擇擱置在華投資,並重新考量自身在市場所處地位。企業正在觀望這種不確定性將持續多久,許多企業也在為未來的項目尋找中國以外的投資目的地。」

她說:「今日中國唯一可預測的就是其不可預測性,這對商業環境有弊無利。」

中共商務部8月18日公布數據聲稱,中國前7個月實際使用外資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為17.3%。彭博社9月6日的報導揭露中共數據造假:外資投資中國的比重中,高達76%實際為中資到香港後,再返回中國大陸;並且75%的新增投資流向了服務業,而不是中共政府要推動的高端製造業。

中共造假數據由來已久。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因中共對外資來投資有優惠,有些人就把中國國庫的錢用各種方式轉到海外,『搖身一變』成了美國資本後再進入中國市場,相當於把錢『洗了一遍』,因此中共公布的外資數據是有水分的。」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iPhone14用長江存儲芯片?美議員籲嚴查

【大紀元2022年09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祥編譯報導)美國共和黨議員警告蘋果公司,如果iPhone 14從有爭議的中國製造商那裡採購內存芯片,它將面臨國會的嚴格審查。

《金融時報》週五(9月9日)報導說,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共和黨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和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排名第一的共和黨眾議員麥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表示,蘋果將把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加入其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名單的消息,讓他們感到震驚。這類芯片用於存儲智能手機數據。

盧比奧說:「蘋果公司正在玩火。它知道長江存儲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如果蘋果繼續推進此事,它將受到聯邦政府前所未有的審查。」

「我們不能允許聽命於共產黨的中國公司進入我們的電信網絡,進入數百萬美國人使用的iPhone手機。」

蘋果公司告訴《金融時報》,它沒有在任何產品中使用長江存儲芯片,但表示它正在「評估從長江存儲採購Nand芯片,用於在中國銷售的一些iPhone手機」。

蘋果公司說,它沒有考慮在中國境外銷售的手機中使用長江存儲芯片。它補充說,該公司使用的Nand芯片上存儲的所有用戶數據都是「完全加密的」。

「數據存在中共國家冠軍製造的芯片上 怎能安全」

《金融時報》4月曾報導,白宮和商務部正在調查長江存儲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則,向中國電信設備集團華為提供芯片的指控。

麥考爾告訴《金融時報》:「長江存儲與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共軍方有著廣泛聯繫。有可信證據表明,長江存儲違反了出口管制法,他們向華為出售貨物。」

「蘋果公司將知識和技術有效地轉讓給長江存儲,這些知識和技術將增強其能力,幫助中共實現其國家目標。」麥考爾補充說。

如果共和黨在11月中期選舉中贏得國會眾議院的控制權,麥考爾將成為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主席,他說北京對長江存儲的補貼構成了一種威脅。

他說:「如果世界上的數據存儲在一個由中共國家冠軍製造的芯片上,怎麼可能安全?」

在華盛頓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實施嚴厲限制後,習近平於2018年訪問了長江存儲公司,強調了長江存儲對中共的重要性。

獨立科技專家扎克‧愛德華茲(Zach Edwards)告訴《金融時報》說:「蘋果與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合作,這相當令人震驚……該中國公司與其它被禁的公司恰好都在同一個行業,並得到了中共最高領導層的直接支持。」

兩黨議員致信商務部長 要求將長江存儲列入黑名單

長江存儲也引起了國會兩黨的關注。《金融時報》引述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的說法,民主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也私下向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提出了對長江存儲的擔憂。

7月,包括舒默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民主黨主席馬克‧華納(Mark Warner)以及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最高共和黨人詹姆斯‧里施(James Risch)等一起致信給商務部,敦促拜登政府將長江存儲列入黑名單,有效禁止美國公司向該公司提供技術。

這些參議員說,應將長江存儲列入「實體名單」,因為它向華為出售內存芯片、違反了出口管制規則。

議員們還指責中共政府用各種方式補貼長江存儲,使得這個「國家冠軍」可以通過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芯片來主導該行業,這跟中共在太陽能行業等其它領域的做法一樣。

「長江存儲是一個直接的威脅。」他們在寫給雷蒙多的信中說。

《金融時報》報導說,一位熟悉商務部立場的人士表示,商務部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並正在準備給參議員們的答覆。

一些熟悉情況的人說,國會議員最近幾個月曾向蘋果公司詢問與長江存儲有關的猜測,但沒有得到回應。

美國國會於7月通過立法,為美國芯片製造商提供520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國內芯片行業的發展,減少對外國公司的依賴。

蘋果沒有對國會的擔憂向《金融時報》做出回應,長江存儲也沒有對有關其與蘋果公司關係的評論請求做出回應。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