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美食天地

老屋內的超級蔬菜庫 南台灣蔬食餐廳饗宴

編者按  現代人注重健康飲食,食蔬人口與日俱增,也有越來越多餐廳專營蔬食領域,此一健康生活形態已形成一股風潮,吃素二十多年的暢銷書作家田定豐,以神祕客的暗訪方式,吃遍全台灣近百間蔬食餐廳,透過文字與圖片,試著分享蔬食如何改變他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引領讀者享用一道道蔬食饗宴。

一星★☆☆
#老屋藏好味
#義大利麵選擇多

在自然熟蔬食,我推薦拿坡里蘑菇青椒麵

洗石外牆、玻璃木門,這棟老屋娟好靜謐,不說還以為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奢華宅邸,但出人意料,其實是家蔬食餐廳。

台南鬧區這家「自然熟蔬食」,華美建築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走進屋內,更是別有洞天,挑高天花板吊著緩慢轉動的風扇,陽光透過花窗灑落,牆上有鹿頭還有貓頭鷹,洋溢著異國風情,如同一座畛域疊加、鄉村混合殖民的混血別墅。

但環境裝潢再好,餐點不佳也是無用。我喜歡自然熟的主因有二:其一,他們用的蔬菜種類極多且特別,像羽衣甘藍酪梨沙拉,羽衣甘藍的苦澀,帶出其他食材的深層甘馥,加上酪梨的油脂調和,好豐富、好精彩。

其二,義大利麵相當精湛。坦白說,提供義大利麵的蔬食餐廳無論南北,多如牛毛,但自然熟有獨特之處,像「拿坡里蘑菇青椒麵」,洋蔥青椒炒得通透,番茄醬汁也精準,剛好巴著麵條。「和風醬燒蕈菇麵」也推薦,乾煸蕈菇與鹹鮮醬香很合拍。這邊再告訴你一個祕訣,如果你吃蛋,可加個太陽蛋在麵上,吃半盤後,再把蛋黃拌入,溫潤順口,味道又提升一個檔次。

美食小知識

將義大利麵和洋蔥、青椒等用番茄醬翻炒的拿坡里義大利麵,與拿坡里毫無關係,其實是日本人在昭和初期,自行創作出來的和風洋食。在日本,能輕易在食堂、咖啡廳、家庭餐廳吃到這道料理,對於某些日本人來說,拿坡里義大利麵也代表著懷舊的味道。

蔬食
羽衣甘藍酪梨沙拉。羽衣甘藍的苦澀,帶出其他食材的深層甘馥,加上酪梨的油脂調和,好豐富、好精彩。(田定豐攝影/商周出版提供)
蔬食
「自然熟蔬食」的拿坡里蘑菇青椒麵。(田定豐攝影/商周出版提供)
蔬食
「自然熟蔬食」的蔬食濃湯。(田定豐攝影/商周出版提供)
蔬食
推薦「自然熟蔬食」的蔬食料理。(田定豐攝影/商周出版提供)
蔬食餐廳
位於台灣台南的「自然熟蔬食」蔬食餐廳。(田定豐攝影/商周出版提供)

自然熟蔬食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57 巷1-2 號  06-2231148   全素/五辛素/蛋奶素

在餐廳評鑑標準上,仍維持固有的四個等級,分別是「推薦」、「一星」、「二星」與「三星」。
推薦:菜色新穎或口味佳,值得一嚐。
一星:料理讓人驚艷,其他部分也達到基本水準。
二星:廚藝精湛,品嚐到其獨特,菜色具識別度。
三星:匠心獨具,引領潮流,短期之內難以被複製或取代。

<本文摘自《豐蔬食2 》,商周出版提供>

(網站專文)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研究:胎兒在子宮內就能對食物味道做出反應

【2022年09月29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英國一項新研究表明,胎兒子宮內就會對媽媽所吃的食物的味道做出反應。研究人員由此認為,孕婦飲食可能會影響寶寶出生後的口味偏好,如適當引導,或許能幫助寶寶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刊登在國際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首次發現孕婦吃下的食物會影響胎兒的表情。該研究由英國杜倫大學胎兒及新生兒研究實驗室領導,英國阿斯頓大學及法國勃艮第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參與。

研究人員針對100名年齡介於18至40歲、孕期為32至36週的孕婦,進行4D超聲檢查,這種檢查方式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看清胎兒的面部表情。

參與者被分為三組:對照組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情況下進行4D超聲檢查,另兩組則在掃描前20分鐘分別食用含有羽衣甘藍粉和胡蘿蔔粉(各400毫克)的膠囊。隨後的超聲過程持續了大約25分鐘,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跟蹤胎兒的運動。

結果顯示,當孕婦食用較甜的胡蘿蔔後,胎兒在掃描時出現的通常是「笑臉」;而那些接觸味道較苦的羽衣甘藍的胎兒,則表現出更多的「哭臉」反應;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沒有接觸任何食物味道的對照組胎兒的臉卻始終保持中性,這表明僅少量的胡蘿蔔或羽衣甘藍粉就足以刺激胎兒做出反應。

請點看相關照片

該研究第一作者、杜倫大學博士研究生貝扎‧烏斯頓(Beyza Ustun)解釋說:「先前有研究指出,人們的食物偏好可能在出生前就開始了,而我們的研究是第一次在出生前看到這些反應。因此,我們認為,寶寶出生前反覆接觸不同味道的食物可能有助於建立出生後的飲食偏好。這不但可以避免他們在斷奶時挑食,還有助於成長過程中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阿斯頓大學的傑基‧布利塞特(Jackie Blissett)教授說:「可以說,產前反覆接觸的味道可能會導致對產後體驗到的味道的偏好。換句話說,讓胎兒接觸不太『喜歡』的味道,比如羽衣甘藍,可能意味著他們在子宮裡就習慣了這些味道。下一步是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胎兒對這些味道的『負面』反應是否會減少,從而導致嬰兒在子宮外第一次品嘗這些味道時更容易接受。」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開始一項後續研究,他們會追蹤這些嬰兒出生後的情況,主要觀察他們在子宮裡經歷的味道是否會影響他們童年時期對不同食物的接受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血液透析醫師、柏安診所院長王介立也在臉書專頁分享了這項有趣的研究結果,他還補充說,過去有研究發現,如果媽媽在懷孕最後一個月內,每週至少吃4次含大蒜的食物,那麼出生15至28小時大的新生兒就不會對大蒜氣味產生厭惡反應;而媽媽在懷孕最後2週如果食用茴香味糖果,則出生4天以內的新生兒會更喜歡茴香氣味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