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南加新聞

清潔空氣和AB5新法障礙洛港卡車司機

【2022年08月20日訊】(記者Jill McLaughlin報導/聞慧編譯)由於加州的新政策,包括一套清潔空氣法規和AB5法案,即「零工法」,洛杉磯港的卡車司機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

在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簡稱CARB)發布的規定於2023年1月1日生效後,為洛杉磯地區港口服務的近四分之一的卡車,將很快被禁止進入港口。

新法令將要求服務於港口或堆場的卡車,必須配備2010年或更新的發動機型號才能進入。港口卡車協會(Harbor Trucking Association)首席執行官馬特‧施拉普(Matt Schrap)表示,新政策對港口運營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

8月17日,施拉普在洛杉磯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可以這麼說,從系統中移除四分之一的運輸力,可能會對我們完成業務並將這些箱子搬上碼頭產生深遠影響。」

更多的清潔空氣規則將在明年之後生效,並可能進一步影響港口的卡車運輸業務。根據CARB的規定,拖運卡車將需要從2024年開始過渡到零排放技術,到2035年,所有在港口運營的卡車都應實現零排放。

目前,在港口運營的21,000輛卡車中,只有大約34輛是零排放電動車。但施拉普說,加州缺乏電動卡車的充電站,這引起了運營商的擔憂,「我們沒有看到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在該日期之前推出,因此許多成員以及在加州開展業務的全國大型汽車承運人都對此感到擔憂」。

卡車運輸公司也將受到新電動卡車或氫能卡車成本高昂的打擊——每輛卡車的價格都高達50萬美元左右。電動卡車的里程數也很有限,大約跑200英里就需要充電,這給開車前往內陸帝國的卡車司機帶來「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

「有很多人擔心,在返回家之前,車就已經沒電了。」施拉普說。

AB5「零工法」

該行業也不確定,上個月生效的AB5新法律將如何影響港口的卡車運輸業務;新法要求獨立承包商被僱用公司視為全職雇員。施拉普估計,大約7萬名獨立卡車業主將受到新分類的影響。

他說:「實際上,現在的影響是未知的。不過,不會有什麼好處。」

6月30日,美國最高法院拒絕聽取加州卡車運輸協會(California Trucking Association)對AB5的質疑,這使該法律得以向前推進,最終引發了全州的抗議活動。

該法律的支持者——包括一些工會成員表示,AB5可以確保工人獲得公平的工資和健康保險等福利。反對者認為,這種變化對於小公司來說可能負擔不起,並可能導致許多承包商或自由職業者失去工作。

由於最近的法規,許多卡車公司,尤其是州外的卡車公司,已經停止在加州的業務。其它車隊正在尋求搬遷到德州等對卡車司機更友好的州。施拉普說,一些承運人也可能會離開,轉投其它行業。

港口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表示,港口官員將繼續為卡車司機提供他們所需的服務,以完成工作,「我們將密切關注AB5,並與馬特‧施拉普、加州卡車運輸協會和其他人攜手合作,以確保貨流不受影響」。

位於洛杉磯和長灘的南加州雙港在過去一年中一直在努力解決來自亞洲的大量貨物,並在上個月處理了創紀錄的貨物量。官員表示,雙港7月份處理了935,345個集裝箱,比2019年創下的當月紀錄增長了2.5%。新紀錄也比該港口7月份的五年平均水平高出8%。

據塞羅卡說,大部分延誤的貨物——大約三分之一正在等待鐵路服務。◇

Categories
南加新聞

不受高通膨影響 美港口7月貨物運輸量創紀錄

【2022年08月11日訊】(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位於加州的長灘港是美國第二大集裝箱港口。儘管當前消費者支出有所放緩,但港口卻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繁忙的7月,貨物運輸量創下新紀錄。

在疫情期間,美國消費者支出一度穩步增長,民眾積極購買一系列商品,這也促使洛杉磯港和長灘港雙港的貨櫃量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暴增。

但美國商務部7月28日公布的第二季度GDP增長年率時指出,高通膨削弱了消費者支出。美國消費者支出增幅在今年5月放緩至0.2%,是今年最低的漲幅。然而,這並未影響長灘港的整體貨物運輸量。

根據長灘港週二(8月9日)公布的數據,港口7月運輸了超過78.5萬個20呎標準貨櫃(TEUs),比去年同期創下的紀錄還高出0.13%。其中,通過港口運輸的空標準貨櫃增加了2.8%,超過30萬個,這抵消了略微下降的進出口標準貨櫃數量。

在過去的7個月中,長灘港的總體貨物運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6%,有6個月的運輸量都刷新了紀錄。而洛杉磯港的7月份貨運量數據將在下週公布,預計同樣會表現強勁。

這些紀錄是在美國消費者需求疲軟、通貨膨脹率高、港口官員認為的「美聯儲積極收緊」大環境下出現的。美國勞工部週三公布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為8.5%,這是數月來首次放緩,但仍然接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不斷增加的貨物運輸量加劇了港口擁堵的壓力。長灘港執行董事馬里奧‧柯戴洛(Mario Cordero)表示:「我們正在繼續尋求解決方案,以提高效率。」

在過去近兩年的時間裡,美西雙港異常擁堵的困境令商家與消費者困擾不已,不僅導致貨物滯留,更波及了全美的供應鏈。嚴重時,179艘船隻擠在雙港,約百艘貨船在附近海域徘徊,無法按時卸貨。

當前這種困境雖有所好轉,但沒有完全解決。根據南加州海事交易所(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8月10日的海運報告,目前雙港有79艘船停靠,錨地待泊的集裝箱船有26艘。

柯戴洛說:「我們希望通過繼續支持整個供應鏈向每週7天、每天24小時運營過渡,並確保我們的行業夥伴能夠通過我們新的『供應鏈信息高速公路』系統來追蹤貨物,從而緩解一些壓力。」「供應鏈信息高速公路」系統是港口官員於去年底宣布的,作為解決供應鏈危機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為了能儘早運走堆積在港口的貨物,加快貨物的流動,雙港於去年10月宣布將針對停留在海運碼頭的兩類進口集裝箱,向海運公司徵收附加費;11月16日,又開始對集裝箱船隻實行新的排隊流程。

港口數據顯示,在過去10個月中,在碼頭上長期徘徊的集裝箱數量波動很大。由於擁堵情況有所緩解,雙港一再推遲徵收附加費。

近期被任命為供應鏈中斷特別工作組港口特使的退役將軍斯蒂芬·萊昂斯(Stephen R. Lyons)在回答柯戴洛的問題時表示,港口不斷傳來好消息,但供應鏈危機並沒有解除。「現在供應鏈上有很多不可預測的不可靠因素」,他說,要想要解決擁堵問題,不僅港口需要每週7天、每天24小時運營,所有運輸環節都必須不斷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