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特斯拉將比蘋果更大? 華爾街說不會那麼快

【2022年10月22日訊】(記者薛明珠編譯報導)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認為,特斯拉公司(Tesla Inc.)的估值,總有一天會超過蘋果公司(Apple Inc.)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Oil Company)加起來的總估值。不過,華爾街說,不會那麼快。

特斯拉曾短暫躋身萬億美元估值集團。目前,特斯拉市值為6,670億美元。蘋果的市值為2.3萬億美元,而沙特阿美的市值約為2.1萬億美元。

週三(10月19日),特斯拉公布了乏善可陳的第三季度業績,儘管利潤超過預期,但收入和利潤率仍低於預期。

根據彭博社的研究數據,這是該公司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低於收入預期。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由於中國和歐洲的經濟萎縮,市場需求「比原來要更低迷一些」。

週四(10月20日),鑒於特斯拉公布的業績和對市場需求的謹慎預期,華爾街多位分析師,下調了特斯拉的估值。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該公司的平均股價目標價格為298美元,與週四上午的股價相比,高出近 48%。週四,特斯拉股價在紐約股市下跌了9%,至202美元。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瑞安.布林克曼 (Ryan Brinkman) ,在報告中寫道:「我們對公司估值持謹慎態度。特別是在單位數量增長預期很高的情況下。我們預期到2023年12月,特斯拉的估值,都存在重大下行風險。」

受到高通脹和利率飛升的擠壓,美國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本季財報,市場對非必需品和汽車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本月早些時候,因為特斯拉報告了第三季度交付量低於預期,分析師和投資者更加關注電動車市場需求的任何變動。

對特斯拉來說,需求風險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其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目前,特斯拉股票市盈率為48倍,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為17倍。

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約翰.墨菲(John Murphy),在報告中寫道:「特斯拉股票是以成長性估值框架為前提的,獲得低成本資本是關鍵。」他說,尤其是考慮到市場的波動,這些股票的定價可能是公平的。

由於全球經濟動盪、供應鍊和物流不穩定,以及原材料價格高企,在短期內,特斯拉估值可能受到抑制。所以,分析師們基本上維持了對特斯拉長期看漲的前景。

雖然,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伊曼紐爾.羅斯納(Emmanuel Rosner),把特斯拉的股票目標價,從390美元調低到355美元,他仍然說:「我們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中,特斯拉的增長能力和利潤率,可能比其它行業更具彈性。」◇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消息:蘋果公司將停用長江存儲的芯片

【2022年10月1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多位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Apple Inc.)已擱置了在產品中使用中國長江存儲芯片的計劃,這表明美國對中國科技業最新一輪出口管制,正在影響電子產品的供應鏈。

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多名消息人士透露,不斷增加的地緣政治壓力和美國國會議員的批評,使蘋果決定擱置使用長江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YMTC)NAND閃存芯片的計劃。

消息人士稱,在禁令宣布之前,蘋果本已完成長江存儲128層3D NAND閃存芯片用於iPhone手機的認證過程。

《日經亞洲》表示,NAND閃存是手機、電腦、服務器等電子設備中的關鍵部件。長江存儲的128層芯片是目前中國芯片製造商最先進的產品,儘管仍比三星電子和美光等市場領導者落後一到兩代。

報導稱,供應鏈高管表示,蘋果本計劃最早在今年開始使用長江存儲芯片,因為它們比其主要競爭對手的芯片至少便宜20%。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這些產品已經過驗證,但在新iPhone開始大規模生產時,它們並沒有進入生產線。」

最初,長江存儲芯片計劃只用於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但一位消息人士稱,蘋果隨後考慮從長江存儲購買40%的NAND閃存芯片。

另一位消息人士說:「長江存儲是由(中共)政府補貼的,所以他們的價格真的可以超過競爭對手。」

蘋果與長江存儲並未回應《大紀元時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長江存儲成立於2016年。白宮在2021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光和威騰電子正面臨長江存儲的低價壓力。(了解更多)

長江存儲的擴張和低價產品對美光和威騰電子構成「直接威脅」。該報告稱長江存儲接受了中共約240億美元的補貼。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存儲由紫光國芯與武漢新芯公司合併而成。出資方包括紫光集團和中共國資,註冊資本高達人民幣386億元。

此前,該公司已因涉嫌向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出售芯片,違反了美國出口管制,正受到美國商務部的調查。

10月7日,華盛頓將長江存儲列入了「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 list),這意味著美國無法充分排除該公司產品被用於軍事目的,或其它違反美國國家安全目的的風險。

美國公司被禁止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與「未經核實名單」上的公司分享任何設計、技術、文件或規格。

一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告訴《日經亞洲》,被列入該名單的公司若不能在一定時間內(通常是60天左右)提供必要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列入實體名單,這是美國官方的出口管制黑名單。

「蘋果可能繼續想在中國本地市場使用長江存儲。但按照目前的規定,長江存儲幾年內都不太可能提供蘋果想要的NAND芯片。」聖地亞哥布蘭德斯投資(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的投資總監布倫特·弗雷德伯格(Brent Fredberg說)。

自2020年以來,長江存儲一直在加緊努力,減少對美國芯片製造設備和部件的依賴。然而,取代美國供應商並不容易,長江存儲的生產仍嚴重依賴美國設備的支持。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消息:蘋果擬在印度生產AirPods及Beats耳機

【2022年10月05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Apple Inc.)正要求供應商將一些AirPods和Beats耳機的生產轉移到印度,這將是蘋果公司擺脫對中國依賴、實現多元化的又一重要步驟。

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幾位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一直與供應商討論,希望增加印度的生產。作為回應,iPhone組裝商富士康正準備在印度生產Beats耳機,並希望最終也能在那裡生產AirPods。

《日經亞洲》指出,蘋果公司一直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因為中共嚴格的「清零政策」,加上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使得供應鏈中斷風險不斷增加。如今,積極擴大在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其它國家的製造,對蘋果公司越來越重要。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公司準備將印度發展為一個戰略生產基地,並打算在此生產向歐洲等市場出口的設備,該消息對企圖在全球供應鏈中崛起的印度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勝利。

此前,台灣知名財經專家徐嶔煌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也表示,蘋果選擇轉移基地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中共今年要求賣給中國市場的蘋果手機,內部要有一定的中國國產化比率,要使用長江存儲的NAND閃存。然而,這對全球其它市場可能有所影響。

徐嶔煌表示,蘋果的政策偏向「賣給中國的手機在中國國內製造」,而在印度生產的手機可賣給全世界。(了解更多)

報導稱,目前已在越南、中國生產AirPods的立訊精密(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也計劃在印度生產這種流行的無線耳機。

然而,其中一位人士表示,立訊目前正專注於越南的AirPods業務,可能會稍晚才在印度開始製造AirPods。

《日經亞洲》指出,AirPods是最早在中國以外大規模生產的蘋果公司產品之一,在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下,2019年將其生產轉移到越南。

目前,AirPods每年的出貨量超過7,000副,在蘋果各種產品中僅次於iPhone。消息人士表示,自去年以來,Beats耳機的大部分生產也轉移到了越南。

近來,這家美國科技巨頭不斷將一些生產領域從中國移出,包括今年早先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3,上週蘋果公司還宣布了在印度生產最新款iPhone 14的計劃。(了解更多)

上個月,印度當局也計劃提高財務獎勵,以吸引蘋果公司在該國組裝iPad平板電腦。

研究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的分析師嚴蘭欣(Joey Yen)對《日經亞洲》表示,印度正學習中國多年來的經驗。

「它有類似的潛力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參與者。它有年輕的工程人才和龐大的勞動力,還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作為基礎。」嚴蘭欣說。

她說:「中國持續的清零政策,促使科技公司尋求替代方案,從長遠來看,印度可能有機會發展。然而,印度仍需不少的時間,來提高所有政策的透明度,並擁有一個更完整的供應鏈。」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實現供應多元化 蘋果加強印度iPhone14產線

【2022年08月23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蘋果公司計劃在中國首發iPhone 14兩個月後,開始在印度生產這款新手機,這將大大縮小中印兩國的生產時間差距。分析指出,這是蘋果實現供應多元化的重要步驟。

據彭博社報導(鏈接),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Apple Inc.)一直在與供應商合作,以加強在印度的生產,原因除了美中競爭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中國各地「清零封鎖」也擾亂了生產,促使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尋求中國之外的替代方案。

彭博社指出,蘋果希望加快印度的生產進度,並縮短新款iPhone的生產時間差。之前,生產時間差通常是6到9個月。

天風國際證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他們預計蘋果新iPhone將大致在同一時間從這中印兩國出貨,這是蘋果努力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步驟。

分析師表示,iPhone的主要製造商富士康集團已研究了如何從中國運送部件,並在其印度欽奈郊區的工廠組裝iPhone 14。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和富士康內部的一些人士曾希望今年在印度同時開始生產,但最終確定今年達成同步生產是不現實的,但這仍是一個長期目標。

他們說,9月新機發布之後,印度的第一批iPhone 14s可能在10月底或11月完成。

蘋果公司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大幅縮小與中國的生產速度差距,是印度重要的里程碑。中共實施COVID-19清零封鎖,加上美國制裁危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之時,新德里一直宣傳,印度可作為中國的替代方案。

組裝iPhone難度不低,通常需要協調數百個供應商,並滿足蘋果嚴格的期限和質量要求。

2017年,蘋果供應商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除了支持現有業務外,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也是一個充滿前景的消費市場,莫迪政府在其「印度製造」計劃下,為科技生產提供了財政激勵。

路透社指出(鏈接),蘋果一直努力將iPhone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其它市場,包括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印度,並計劃在那裡組裝iPad平板電腦。

據《日經亞洲》上週報導,蘋果公司正就首次在越南生產蘋果手錶(Apple Watch)和蘋果電腦(MacBook)進行談判,以尋求將其部分產品的產地從中國移出,實現產地多樣化。

三位了解此事的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公司(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和富士康已開始在越南北部試驗生產蘋果手錶(Apple Watch),這是首次在中國大陸之外生產此類產品。(了解更多)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蘋果公司將執行嚴格的返回辦公室計畫

【2022年08月17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經過幾個月的拖延,總部位於庫珀蒂諾(Cupertino)的蘋果公司,終於實施了其混合的返回辦公室計畫,這是一個已經接受了遠程工作的行業中,最嚴格的計畫之一。

現在,蘋果要求灣區員工從9月5日開始,每週進辦公室三次。每週二和週四,員工需要回到辦公室,第三天將由經理根據每個團隊的情況決定。彭博社和科技新聞網The Verge週二(8月16日)首次報導了這一消息。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The Verge獲得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說:「我們很高興推進回辦公室工作計畫,並相信這一修訂後的框架,將提高我們靈活工作的能力,同時保留對我們文化至關重要的面對面合作。」

要求工人週一、週二和週四上班的返回辦公室計畫,是在去年6月首次宣布的。

在Meta(以前稱為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和谷歌(或稱Alphabet),這些所謂的FAANG公司中,蘋果一直是最堅決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的。

另外一個要求員工每週在辦公室工作三次的FAANG公司是谷歌。雖然谷歌從4月份開始,要求員工每週到辦公室三次,但其政策並沒有具體規定,員工需要在哪天到辦公室。即使如此,員工們仍然對該政策的任意實施,表示不滿。

然而,似乎越來越有可能的是,科技行業的經濟逆風將使更多高管,敢於反對病毒大流行期間流行的靈活工作模式。 Alphabet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內部員工會議上,公開指責員工工作不夠努力,儘管問題主要是企業人員過多。

據彭博社報導,在蘋果公司宣布返回辦公室政策的同一天,該公司裁減了合同招聘人員,以減緩招聘。◇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個人電腦始祖 「蘋果一號」以40萬美元拍出

【2021年11月11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蘋果一號」(Apple-1)是美國蘋果電腦公司(今蘋果公司)在1976年生產的第一款個人電腦,堪稱個人電腦的始祖。有一台這種型號的電腦日前在加州一場拍賣會上,以4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令人驚訝的是,在誕生將近半個世紀之後,這台電腦還能正常使用。

負責拍賣的約翰莫蘭拍賣公司(John Moran Auctioneers)指出,這台電腦由蘋果電腦公司共同創辦人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所設計、另一名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組裝和測試,它在11月9日拍賣結束時,以40萬美元的價格落槌。

沃茲尼亞克和賈伯斯在1976年一共生產了200台「蘋果一號」,其中175台以666.66美元的價格出售。

本次拍賣的這台「蘋果一號」搭配松下公司(Panasonic)在1986年生產的螢幕。其特殊之處在於木製的外殼,這是使用夏威夷特有的寇阿相思樹(koa)所製成的。只有少數幾台「蘋果一號」使用這種木製外殼。

(點擊這裡可以看這台電腦的展示短片)

約翰莫蘭拍賣公司稱,這台「蘋果一號」最早由加州查菲學院(Chaffey College)的一名電子學教授買下,後來在1977年賣給他的學生。

這名姓名不詳的學生當時是以650美元買下這台電腦,並一直將它保留到現在,最終以數百倍的價格售出。

蘋果電腦專家柯恩(Corey Cohen)表示,對於古董電子產品及電腦技術收藏家來說,「蘋果一號」就像聖杯一樣珍貴。

柯恩告訴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說,「蘋果一號」是第一台有保固的個人電腦,它標誌著個人電腦產業的開啟。

他說,「蘋果一號」不僅代表蘋果電腦公司的開始,也代表了沃茲尼亞克和賈伯斯的獨創性,以及他們的共同願景。

他們的願景是,「電腦不是令人害怕的東西,它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協助改善你的生活。」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