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新聞

研究:凶猛的鯊魚竟被獵物當成止癢利器

【2022年10月24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鯊魚是很多魚類的天敵,然而澳洲海洋生物學家近期通過研究發現,海洋中的很多魚類感到渾身發癢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它們會把鯊魚當成止癢工具,一有機會就會到鯊魚身上蹭一蹭。

澳洲海洋生態學家克里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和海洋生物學家傑西卡‧米維格(Jessica Meeuwig)通過觀看數千小時的視頻片段發現,海洋中的魚類為了清除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通常會尋找岩石和珊瑚來摩擦身體,有些魚類還被觀察到摩擦海龜的硬殼。但在這些目標都缺失的情況下,它們發現鯊魚粗糙的皮膚最適合用來緩解瘙癢。

「鯊魚皮的表面被很多稱為真皮小齒(dermal denticle)的齒狀碎片層覆蓋著,也就是說它的表皮上有很多突起的盾麟,質地類似供研磨用的砂紙,因此它的皮膚特別適合用來撓痒痒」,該研究的合著者湯普森說。

儘管這種行為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研究人員尚未觀察到與此有關的死亡案例,不過,他們鮮少看到體型較小的魚兒靠近鯊魚,「也許是因為被吃掉的風險太大」。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身體其它部位相比,這些魚類多見於摩擦自己的頭部、眼睛、鼻孔和側面,因為這些部位往往受寄生蟲的影響最為嚴重。

在此次研究中,湯普森和米維格重點觀察並記錄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金槍魚、藍鯊和灰鯖鯊的摩擦行為。

他們發現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抓撓方法。例如,黃鰭金槍魚會從後面靠近鯊魚並摩擦它們的尾部,而紡綞鰤(rainbow runner)則喜歡撞向鯊魚的身體。

湯普森說,鯊魚數量的持續下降可能會對其它魚類種群產生影響。

「許多物種的減少可能會限制海洋生物之間這些類似的『互動』現象,削弱與這種行為相關的可能的健康益處,從而對已經備受威脅和脆弱的物種帶來更大的壓力。」他說。

該研究成果於10月19日刊載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研究:凶猛的鯊魚竟被獵物當成止癢利器

【2022年10月24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鯊魚是很多魚類的天敵,然而澳洲海洋生物學家近期通過研究發現,海洋中的很多魚類感到渾身發癢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它們會把鯊魚當成止癢工具,一有機會就會到鯊魚身上蹭一蹭。

澳洲海洋生態學家克里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和海洋生物學家傑西卡‧米維格(Jessica Meeuwig)通過觀看數千小時的視頻片段發現,海洋中的魚類為了清除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通常會尋找岩石和珊瑚來摩擦身體,有些魚類還被觀察到摩擦海龜的硬殼。但在這些目標都缺失的情況下,它們發現鯊魚粗糙的皮膚最適合用來緩解瘙癢。

「鯊魚皮的表面被很多稱為真皮小齒(dermal denticle)的齒狀碎片層覆蓋著,也就是說它的表皮上有很多突起的盾麟,質地類似供研磨用的砂紙,因此它的皮膚特別適合用來撓痒痒」,該研究的合著者湯普森說。

儘管這種行為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研究人員尚未觀察到與此有關的死亡案例,不過,他們鮮少看到體型較小的魚兒靠近鯊魚,「也許是因為被吃掉的風險太大」。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身體其它部位相比,這些魚類多見於摩擦自己的頭部、眼睛、鼻孔和側面,因為這些部位往往受寄生蟲的影響最為嚴重。

在此次研究中,湯普森和米維格重點觀察並記錄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金槍魚、藍鯊和灰鯖鯊的摩擦行為。

他們發現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抓撓方法。例如,黃鰭金槍魚會從後面靠近鯊魚並摩擦它們的尾部,而紡綞鰤(rainbow runner)則喜歡撞向鯊魚的身體。

湯普森說,鯊魚數量的持續下降可能會對其它魚類種群產生影響。

「許多物種的減少可能會限制海洋生物之間這些類似的『互動』現象,削弱與這種行為相關的可能的健康益處,從而對已經備受威脅和脆弱的物種帶來更大的壓力。」他說。

該研究成果於10月19日刊載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灣區各地出現大範圍魚類死亡

【2022年08月31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上週末,在灣區各地發現了大範圍的魚類死亡現象,專家解釋說是水中藻華所致。

據CBS報導,環保組織舊金山海灣守護者(San Francisco Baykeeper)報告說,上週日(8月28日),在奧克蘭遊艇俱樂部(Oakland Yacht Club)看到了數百條死魚,該俱樂部位於鄧巴頓橋(Dumbarton bridge)和聖馬刁橋(San Mateo bridge)之間的海灣中部。在不同的海岸線上也可以看到死魚,包括牡蠣點(Oyster Point)、福斯特市(Foster City)的Baywinds公園、海沃(Hayward)、奧克蘭的阿拉米達河口(Alameda Estuary)、梅里特湖(Lake Merritt)、凱勒海灘(Keller Beach)、莫爾點Point Molate和索薩利托(Sausalito)。

據ABC7新聞報導,上週末,在梅里特湖(Lake Merritt)湖邊,出現數以千計的死魚。

海灣守護者組織說,他們看到鯊魚、鱘魚和鱸魚被沖上岸,他們稱之為 「極不尋常」。

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似乎是一次大量的魚類死亡,很可能與在過去一個月裡,一直跟踪的藻類水華有關。

在8月初,該組織開始收到阿拉米達河口的紅色和棕色水的報告,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種藻類水華。

海灣守護者組織的高級科學家喬恩.羅森菲爾德(Jon Rosenfield)解釋說,這種生物不僅釋放出一種魚類毒素,而且它吸走了水中的氧氣,從而殺死了更多的魚類。

藻類水華是由一種被稱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微小生物引起的。羅森菲爾德說,藻類是水下生態系統的一個正常部分,它們通常處於無害的水平。

但羅森菲爾德說,從灣區周圍的40個廢水處理廠,釋放到水中的營養物質,正在為海藻的大量繁殖,提供超級動力。傾倒到海灣的廢水雖經過處理,但是他們沒有清除廢水中的營養物質——氮和磷。羅森菲爾德說,那是海灣中所有藻類的食物。

他說,存在去除這些營養物質的技術,但問題是它非常昂貴。而且,這很可能還需要區域水質控制委員會做出政策改變。

羅森菲爾德表示,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研究,以確定投入海灣的營養物質的水平是可以容忍的,然後修改廢水處理廠的許可證,以滿足這些水平。

好消息是,海藻可能會自行消亡,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中。

不過,羅森菲爾德對長期的後果表示擔憂,如對瀕臨滅絕的魚類的威脅。

他補充說,這些藻類並不對人或寵物構成真正的威脅,但他警告說,親身長期接觸變色的水,可能會給人們帶來健康問題,包括對人和寵物的皮膚刺激和呼吸道刺激。

有關魚類死亡的其它信息,可在舊金山海灣守護者網站上查看。

舊金山河口研究所(San Francisco Estuary Institute),還要求灣區居民報告看到死魚的情況,這是舊金山河口研究所、舊金山海灣守護者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魚類生態學研究人員合作的公民科學項目的一部分。報告死魚踪蹟的表格可以在SFEI網站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