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社會廣角

最可愛組合 聰明羅威納犬教小主人「唱歌」

【2022年09月23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張雨霏編譯非洲一名3歲女童與家裡飼養的一隻寵物狗似乎有著不可思議的聯繫,她們不僅彼此關愛、一起成長,甚至還經常一起「唱歌」,或許成為有史以來最可愛的「女子樂隊」。

自從吉婭(Gia)出生後,家中6歲的雌性羅威納犬扎拉(Zara)就完美地扮演了「大姐姐」的角色。

「時至今日,吉婭每天起床、洗澡、用餐,以及上床睡覺,扎拉幾乎都陪在她身邊。」吉婭35歲的母親斯泰西‧霍夫邁斯特(Stacey Hofmeister)告訴《大紀元時報》。

(Stacey Hofmeister和@stylish_paws提供)

斯泰西在南非長大,自2014年起與丈夫托爾斯滕(Thorsten)一起移居到贊比亞,2016年扎拉開始加入這個家庭。扎拉具有超凡脫俗的個性,似乎在吉婭出生之前就與她建立了聯繫。

「當我懷孕時,扎拉不再向我撲過來,它變得平靜多了」,斯泰西說,「我們還讓扎拉參與與胎兒有關的一切事情,比如嘗試與胎兒交談,讓它聽我掃描檢查胎兒的錄音。」

當吉婭還很小的時候,扎拉會在她睡覺的時候走進她的房間,然後靜靜地睡在嬰兒床旁邊。

(Stacey Hofmeister和@stylish_paws提供)
(Stacey Hofmeister和@stylish_paws提供)

有那麼幾天,吉婭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扎拉身上。每當扎拉發出聲音時,吉婭都會驚訝地睜大眼睛。她還密切關注她的家人如何與扎拉互動。

很快,吉婭開始舔扎拉的爪子,並被它總是搖擺的尾巴迷住了,開始嘗試把它當作刷子來撣自己的臉。

雖然嬰兒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媽媽」或「爸爸」,但吉婭的第一句話竟是「小狗」。

「我認為這充分說明了她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扎拉真的是我們家庭的一部分。」斯泰西說。

(Stacey Hofmeister和@stylish_paws提供)
(Stacey Hofmeister和@stylish_paws提供)

多年來,扎拉和吉婭已經成為最好的朋友。她們喜歡一起看電影;每當吉婭放學回家或外出郊遊回來時,只要一見到扎拉就會異常興奮;當吉婭身體不舒服時,扎拉會依偎在她身邊打盹。

據斯泰西介紹,扎拉甚至還教吉婭唱歌。當她懷孕期間,這隻「懂聲樂」的小狗就對著她的大肚子唱歌;當吉婭出生後,扎拉更是喜歡對著她唱歌,而吉婭則是一臉「驚奇」地看著她的狗狗

「當吉婭長大到可以發出聲音時,她開始模仿這隻狗狗。」斯泰西說。

(Stacey Hofmeister和@stylish_paws提供)

一次過聖誕節時,當吉婭拿起麥克風開始唱歌時,這對搭檔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現在,每當吉婭走到麥克風前,扎拉總會跑到她身邊跟著一起嚎叫。

「這對獨特的『女子樂隊』已經風靡互聯網,每個人都喜歡看吉婭和扎拉彼此陪伴的成長歷程,以及她們更值得期待的未來之路」,斯泰西說,「我喜歡看吉婭伴隨著不同的音樂變換著舞姿的可愛模樣,我喜歡欣賞她在每場演出中的表現。」

這對可愛的「二人組」在Instagram上已經積累了超過50,000名粉絲。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Stylish Paws (@stylish_paws)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音樂的力量:莫扎特效應

【2022年07月0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 Makiello報導/凱茜編譯)除了娛樂,莫扎特音樂還有更多的功效嗎?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表示,莫扎特的音樂使人更加聰明,更健康。甚至牛和植物也喜歡他的音樂。現在,一家德國公司說應該對著污水播放莫扎特的音樂! 讓我們來看看對所謂「莫扎特效應」的各種研究和調查。

智慧

莫扎特效應」一詞是1995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創造的,他們發現學生在聽了莫扎特的音樂後,在空間智商測試中得分更高。科學家們還嘗試了玄幻音樂、極簡主義音樂、有聲讀物和放鬆指導,但都沒有奏效。

學習和記憶神經生物學中心的弗朗西斯‧勞舍爾(Frances Rauscher)、戈登‧肖(Gordon Shaw)和凱瑟琳‧凱(Katherine Ky)在《神經科學通訊》(Neuroscience Letters)上發表的論文中寫道:「36名本科生聽了10分鐘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K.448,在斯坦福—比奈特(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的空間智商分測驗中的得分,比聽錄製好了的放鬆指導或不聽音樂時高出8~9分。這種促進作用只持續10~15分鐘。

這項為期五天的研究對79名學生進行了測試,還指出 「莫扎特組從第1天到第2天的(成績)大幅提高了62%,而不聽音樂組為14%,混合組(聽其它類型的音樂和錄音的組)為11%。」其結論是:「也許大腦皮層對音樂的反應是高級大腦功能的『代碼』或內部語言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即破解謎團的線索——譯者註)」。

牛奶產量

據西班牙媒體《世界報》2007年的一篇文章報導,西班牙Villanueva del Pardillo農場的奶牛每天生產30至35升(約8至9加侖)的牛奶,而其它農場只有28升。據農場主漢斯皮特‧希伯說,這要歸功於莫扎特的C大調長笛、豎琴和管弦樂隊協奏曲,他的700頭弗里斯蘭奶牛在擠奶時聽了莫扎特的音樂。他表示牛奶的味道因此變得更甜。

據ABC新聞報導,法國布列塔尼(Brittany France)的僧侶據說是第一個發現奶牛喜歡莫扎特的人。現在,從以色列到英國的農民都給他們的奶牛播放古典音樂。

早產嬰兒的健康

2010年1月,《兒科》雜誌發表了以色列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莫扎特音樂有助於早產嬰兒更快地增加體重。研究人員在特拉維夫蘇拉斯基醫療中心連續兩天為20名早產嬰兒播放了30分鐘的莫扎特音樂,並將他們的體重增長與另一組不聽音樂的嬰兒進行了比較。

醫生們發現,聽著音樂的嬰兒更加平靜,從而減少了休息時的能量消耗(或REE)。

「接觸莫扎特音樂能顯著降低健康早產兒休息時的能量消耗(REE)。我們推測,音樂對休息時的能量消耗(或REE)的這種影響可能部分地解釋了這種『莫扎特效應』所帶來的體重增長的改善」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總結道。

污水處理

2010年,德國柏林附近的一家污水處理廠試用了由德國公司Mundus製造的莫扎特音響系統。向食用生物質的微生物播放了《迷人的長笛》中的音樂。最初,該工廠幾個月後幾乎取消了這個實驗。但一年後,當需要清理時,工廠發現它只需要運走6,000立方米(約212立方英尺)的污泥,而不是通常的7,000立方米的污泥。

廢水管理專家德特勒夫‧達裡科夫(Detlef Dalichow)告訴「慕尼黑日報(Märkische Allgemeine)」:「我們要運走的污泥明顯減少了。」

該公司在運輸污泥的費用上估計節省了10,000歐元。Mundus公司表示,其揚聲器力求準確地複製音樂廳的音樂聲。

植物生長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讓植物聽各種各樣的音樂。有些音樂植物很喜歡,而其它音樂則導致植物死亡。然而,莫扎特的音樂一直是植物的最愛。

最早的植物和音樂實驗之一發生在1973年,當時本科生多蘿西‧雷塔萊克(Dorothy Retallack)利用科羅拉多女子學院的生物電子控制室,讓植物聽兩個不同的廣播電台。在一個試驗室中,植物不得不每天聽三個小時的搖滾音樂。在另一個試驗室中,收音機被調到輕鬆的聽覺上,每天三個小時。

聽輕鬆音樂的植物健康地生長,它們的莖開始向收音機的方向彎曲。然而,聽搖滾樂的植物有小葉子,並遠離無線電。它們長得又高又笨,大多數在16天內就死了。

雷塔萊克繼續嘗試各種風格的音樂。這些植物傾向於遠離 「齊柏林重金屬搖滾樂(Led Zeppelin)」和「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的搖滾吉他音樂,但似乎很欣賞巴赫風琴音樂和爵士樂。她發現,它們最喜歡的是用西塔琴演奏的北印度古典音樂。植物對鄉村音樂似乎完全不感興趣。

葡萄園

2001年,音樂愛好者卡洛‧奇諾茲(Carlo Cignozzi)在他的24英畝托斯卡納葡萄園(Il Paradiso di Frassina)中安裝了揚聲器,尋找一種生態方法來防止害蟲入侵他的葡萄樹。他開始每天24小時向植物播放精選的古典音樂,包括莫扎特,並注意到葡萄樹似乎更快地成熟了。奇諾茲說,離揚聲器最近的葡萄樹成熟得更快,他堅持播放古典音樂,而不是流行音樂或搖滾樂。

2006年,佛羅倫薩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進一步調查。根據農業教授斯特凡諾‧曼庫索(Stefano Mancuso)的說法,經過聲音處理的葡萄藤比沒有接觸音樂的葡萄藤成熟得更快。音樂對葡萄樹的生長和每株葡萄樹的總葉面積也有積極影響。

迷宮中的老鼠

弗朗西斯‧勞舍爾(Frances Rauscher)是1995年參與原始「莫扎特效應」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在1998年繼續研究對老鼠的影響。一組大鼠在子宮內時接觸莫扎特音樂,並在出生後又接觸了60天。研究發現,這些老鼠比其它被置於安靜環境中或接觸噪聲或極簡主義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音樂的老鼠更善於在迷宮中導航。

這項研究由威斯康星大學與德西克斯‧羅賓遜(Desix Robinson)和傑森‧詹斯(Jason Jens)共同完成,發表在《神經學研究》雜誌上,報告說:「到第3天,接觸莫扎特作品的老鼠比被分配到其它組的老鼠更快完成迷宮,而且錯誤更少。這種差異到第5天幅度越來越大。這表明,反覆接觸複雜的音樂能誘導大鼠改善空間-時間學習,其結果與在人身上的發現很類似」。

責任編輯:韓玉 #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除了用在嬰兒身上 痱子粉還有多種妙用

【2022年06月14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為人父母者通常會在寶寶的身上塗抹痱子粉(又稱嬰兒爽身粉),以預防或治療痱子。然而,除了用在寶寶身上之外,痱子粉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幾種妙用,值得嘗試一下。

據「生活駭客」(Lifehacker)網站報導,痱子粉的品質取決於兩個關鍵,那就是吸收濕氣和減少摩擦力的能力。這些屬性意味著痱子粉也有其他用途,以下列舉其中8項:

消除鞋子的臭味

鞋子穿久了,難免會有腳臭味。你可以把痱子粉倒進鞋子裡並搖動,直到整個鞋底都有痱子粉,然後靜置一個晚上。
聽新聞:

(function() { var qs, js, q, s, d = document, gi = d.getElementById, ce = d.createElement, gt = d.getElementsByTagName, id = ‘soun_der’, b = ‘https://embed.sounder.fm’; if (!gi.call(d, id)) { js = ce.call(d, ‘script’); js.id = id; js.src = b + ‘/embed.js’; q = gt.call(d, ‘script’)[0]; q.parentNode.insertBefore(js, q);}})();

powered by Sounder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隔天早上,把鞋子裡的痱子粉倒出來,原來留存在鞋子裡的臭味應該就會消失了。

充當急用的除臭劑

如果你發現自己身上有臭味,但手邊沒有除臭劑,你可以用痱子粉作為臨時的替代品,塗抹一些在腋下。這個除臭的方法的效果比不上洗澡,但在緊急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派上用場。

痱子粉
痱子粉可充當除臭劑來使用。(Shutterstock)

用來作為乾的洗髮精

如果你想讓自己清涼一下,但無法馬上去洗澡,你可以把痱子粉當作乾的洗髮精來使用。先倒一點痱子粉到梳子上,接著用梳子梳理頭髮。這些痱子粉會吸收頭髮上的髮油,讓你有比較乾爽的頭皮。

讓床單變得涼爽

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如果你想讓自己在睡覺時涼爽一點,你可以先把一兩大湯匙的痱子粉撒在床單上,讓它們在夜間吸收濕氣和汗液,你也就不會睡得滿身大汗。但這個方法的缺點是,你得多花時間洗床單。

移除身上的沙子

當你到海灘遊玩時,你身上肯定會沾到沙子。如果你發現有些惱人的沙子很難去掉,你可以把一些痱子粉撒在有沙子的部位,就能清除它們。這是因為痱子粉會吸收使沙子黏在你身上的濕氣,進而讓沙子脫落。

腳
痱子粉可以用來移除身上的沙子。圖為一雙沾到沙子的腳。(Pixabay)

驅趕螞蟻

有專家表示,在你看到螞蟻的地方使用滑石粉或痱子粉,可能可以趕走螞蟻,因為螞蟻不喜歡跨越這些粉末而讓它們沾到身體上。

解決地板會吱吱響的問題

如果你的木製地板在你走過時都會發出惱人的聲響,你可以把少許痱子粉倒在會吱吱響的區域,並用信用卡之類的卡片讓痱子粉塞進地板上的縫隙裡。這些痱子粉會起到類似潤滑油的作用,讓地板不再因為摩擦而發出怪聲。

去除衣服上的油漬

如果你在炸食物時不小心讓衣服沾到油,你可以用棉花球或軟毛刷子將少量痱子粉塗到油漬上並擦拭一下,接著靜置大約10分鐘,然後把痱子粉刷掉。重複這些動作,直到去除油漬為止。◇

責任編輯:茉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人類奇蹟 世界首例倖存的九胞胎慶周歲生日

【2022年06月02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日前,非洲國家馬里的一對夫婦舉辦了一個小型生日聚會,與幾位護士和鄰居一起來慶祝他們九胞胎的第一個生日。這九胞胎嬰兒創下了單胎分娩存活人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堪稱人類奇蹟。

綜合媒體報導,這9個寶寶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自然受孕的九胞胎,包括5名女嬰和4名男嬰,他們5月4日共同迎來一周歲生日。他們的父母、3歲的姐姐以及一群醫護人員準備了蛋糕和蠟燭,舉辦了一個小型生日會。

幸福的十二口之家。(Nonuples Arby提供)

孩子們的父親、馬里軍官阿卜杜勒卡德爾‧阿爾比(Abdelkader Arby)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孩子們健康狀況良好,他們現在都會爬了,有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坐起來了,有些甚至能扶著東西走路」。

九胞胎的母親哈利瑪‧西塞(Halima Cissé)現年26歲,2021年確診懷上多胞胎後引起全國的廣泛關注。馬里政府於同年3月30日出資將她送往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一家診所,以便讓她得到更好的護理。而阿爾比則留在馬里國內照顧他們的大女兒。

到了5月4日,西塞在懷孕30週時通過剖腹產生下九胞胎,孩子們出生時體重均在500克到1公斤之間,出生後立即被送到重症監護室的保溫箱中,由醫生和護士團隊24小時照看。

Nonuples Arby提供)

目前,這些破紀錄的嬰兒們仍生活在這家摩洛哥診所提供的一間配有特殊設備的公寓裡,護士隨時為他們提供幫助並確保其獲得必需的營養。 

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已經認定西塞的九胞胎創下「單次分娩嬰兒數量最多且存活」的世界紀錄。此前,這一紀錄由美國女子娜迪亞‧蘇萊曼(Nadya Suleman)保持。2009年,時年33歲的蘇萊曼誕下八胞胎,包括6名男嬰和2名女嬰。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曾有過兩名女性產下九胞胎的紀錄,一個是1971年在澳大利亞,另一個是1999年在馬來西亞。不幸的是,沒有一個嬰兒存活超過幾個小時。

阿爾比於2021年10月第一次見到了他們的新生嬰兒,然後又回到馬里家中。然而,臨近嬰兒一周歲生日時,這位父親帶上大女兒再次抵達摩洛哥與家人團聚。

Nonuples Arby提供)

阿爾比說,「馬里政府承擔了9名嬰兒及其母親的所有護理和治療費用。過程中真的不容易,但這卻是件美好且令人欣慰的事情。」

他還表示,雖然九胞胎還沒回過馬里,但在該國已經很受歡迎,「家人、朋友、我們的家鄉,乃至整個國家,每個人都盼著親眼看到這些嬰兒」。

此外,這對夫婦還設立了Instagram專頁,與全世界分享他們不同尋常的育兒幸福時刻,並表示希望其他人有朝一日也能分享類似的喜悅。◇

Nonuples Arby提供)

(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對本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韓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小嬰兒在餐廳噎到 陌生男子急取一物救他

【2021年11月19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名小嬰兒餐廳用餐時噎到,但他的父母輕拍他的背部都無法讓食物吐出來,他因而開始臉色發紫。正當情況危急之際,一名陌生男子到車上急取一個很多人可能沒聽過的裝置,成功地救了他一命。這讓他的父母如釋重負。

據「新聞內幕」(Inside Edition)節目報導,這名10個月大的嬰兒叫做加百列(Gabriel)。他在吃鬆餅時噎到,於是他的母親輕拍他的背部,但無法讓他把鬆餅吐出來。

加百列開始臉色發紫,這讓他的父母親意識到情況不妙。他的母親在情急之下高聲求救,希望餐廳裡有人能幫忙。

有一名用餐的客人衝了過去,並對加百列施以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這是對腹部施壓以清除上呼吸道異物堵塞的一種急救方法,但不奏效。

加百列的母親說:「我以為他快死了。」

與此同時,廳餐內一個名叫希拉德(Major Hillard)的男子立即站了起來,並跑到他的車上取來一個名叫Lifevac的氣道抽吸器。

希拉德用這個裝置罩在加百列的嘴巴上,試圖將他氣道中的食物吸出來。經過幾次嘗試之後,加百列奇蹟般恢復了呼吸。

希拉德說:「當我做完最後一次抽吸時,他的眼睛立即張開,然後開始呼吸。」

希拉德表示,這個Lifevac放在他的車上大約5年,這是第一次派上用場。

在「新聞內幕」的節目中,Lifevac公司的創辦人暨執行長里赫(Arthur Lih)將鬆餅塞入假人的口中,並示範如何使用該公司生產的這種氣道抽吸器。

只見里赫將該產品罩在假人的嘴巴上,往下一按壓,再往上抽取,便將鬆餅吸了出來。

Lifevac公司說,即便有這種救人的裝置,但他們仍鼓勵人們學習哈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復甦術(CPR),以備不時之需。

(點擊這裡可以看相關短片)

責任編輯:茉莉◇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奶粉短缺令一灣區重症患兒 陷入生死掙扎

【大紀元2022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瑩瑩編譯報導)一名來自聖塔羅莎(Santa Rosa)的母親表示,嬰兒配方奶粉是她女兒賴以生存的營養品,但近期奶粉供應短缺,令她們陷入了生死掙扎。

11年來,基利·阿吉拉爾(Keely Aguilar)都在日夜奮戰,以維持女兒納塔利婭(Natalia)的生命。

阿吉拉爾(Keely Aguilar)表示,納塔利婭今年11歲,從出生起就患有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叫做班橋羅珀斯綜合症(Bainbridge Ropers Syndrome)。她是世界上僅有的200名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之一,也是最嚴重的病例之一。

她的呼吸系統、胃腸道系統發育遲緩,幾乎每一個系統都受到了影響,因此不能走路,不能說話。由於胃沒有分解食物的能力,所以需要一根管子插在她的腸子裡。她每天晚上通過這種方式進食奶粉

EleCare配方奶粉是她賴以生存的營養品。它是由雅培(Abbott)公司生產的。但這家公司由於可能存在細菌污染而關閉了它的一個主要生產基地,因此目前市售短缺

阿吉拉爾表示,奶粉是應該能夠得到的非常基本的東西,但當得知不能給她提供配方奶粉時,感到非常恐懼、極度緊張。◇

責任編輯:陳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