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組圖:罕見天生「雙色臉」貓爆紅網絡

【2022年11月03日訊】(英文大紀元Louise Chambers報導/繁星編譯)一隻出生時就有著一張罕見的雙色臉小貓現已經長成一隻可愛的社交貓,一隻讓人忍不住愛撫的小貓。這隻小貓在社交媒體上火了。

小貓納尼亞(Narnia)的小臉從中間分開,一邊是黑色,一邊是灰色,純種貓飼養員斯蒂芬妮·希門尼斯一看到它,就驚呆了。

「我很驚訝,這太特別了」,36歲的希門尼斯(Jimenez)告訴《大紀元時報》,「它有可能是一個嵌合體,在貓媽媽子宮裡,兩個胚胎合併在一起了。遺傳學家正在對納尼亞進行新的測試,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它……希望有一天我們能解開這個謎!」

希門尼斯和小貓納尼亞。(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希門尼斯是五個孩子的媽媽,住在法國巴黎附近,飼養純種貓已經九年了。她還有另外九隻貓,以及一隻名叫阿斯蘭的吉娃娃犬和一隻名叫佩魯奇的兔子。

納尼亞於2017年3月出生,現在已經5歲了。這是一隻英國短毛貓混血種,藍藍的眼睛炯炯有神。隨著絨毛慢慢長成光滑的成年皮毛,它臉上的黑色和灰色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明顯。它稀奇罕見的樣子讓各地的網友為之著迷。

「納尼亞和我的關係非常密切」,希門尼斯說,「它喜歡我,我喜歡它。」

出生於2017年的英國混血短毛貓納尼亞(Narnia)。 (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希門尼斯為納尼亞感到自豪。她為納尼亞創建了一個Instagram頁面,向人們展示它獨特的臉。希門尼斯沒想到納尼亞會成名;迄今為止,它的頁面已經擁有了超過279,000名的關注者。

「當人們在網上看到納尼亞時,有兩種可能的反應。」她分享道,「第一種:『它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貓,它太棒了!』第二種:『這不是一隻真正的貓,這不可能。照片和視頻是偽造的。』」

雖然不同尋常,但是納尼亞的雙面特徵卻是真實的,就像它溫和的個性和聰明的大腦一樣真實。

「它知道怎麼開門!」希門尼斯說,「它喜歡擁抱,它總是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它喜歡睡覺、玩耍和吃飯……而且,它喜歡擺姿勢拍照。」

(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Courtesy of @amazingnarnia)
Categories
科技新聞

推特高層:馬斯克收購後凍結部分內容審核工作

【2022年11月0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Jack Phillips報導/高杉編譯)據推特公司一名高層官員透露,在馬斯克上週以440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之後,該社交媒體平台上的一些內容審核工作已被停止。

推特公司(Twitter)的安全和誠信主管約爾‧羅斯(Yoel Roth)回應了彭博新聞社的一篇報導。該報導稱,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接管推特後,許多推特員工被剝奪了使用內容審核工具的權力。

羅斯在推特平台上回應道:「這正是我們(或任何公司)在企業轉型期應該做的事情,以減少內幕風險的機會。我們仍在廣泛地執行我們的規則。」

羅斯在週一(10月31日)寫道,推特公司已經刪除了1500多個帳戶,並減少了與涉嫌「仇恨行為」有關的帖子的瀏覽量。他寫道,印象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推特將「繼續投資於政策和技術,以使情況變得更好」。

在週一晚間,彭博社的一名記者援引匿名消息來源稱,「一大批」推特內容審核人員所使用的工具被鎖定。該記者寫道,「通常情況下,團隊中有數百人有權刪除推特平台上『含有虛假錯誤信息』的帖子」,並稱,「而現在只剩下15人了」。

由於自2021年初以來,許多共和黨和保守派人士的帳戶被推特封殺,推特公司的版主被指控持有左翼偏見。推特公司還被指控干涉總統大選。當時距離2020年大選僅剩幾週的時間,推特阻止了用戶分享《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關於喬‧拜登幼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的可疑海外商業交易的爆炸性報導。之後,它還將《紐約郵報》的帳戶屏蔽了兩個多星期。

推特聯合創始人、時任推特首席執行官兼的傑克‧多西(Jack Dorsey)後來承認,該平台對《紐約郵報》的報導和圍繞亨特‧拜登醜聞的處理方式存在問題。之後,多西離開了推特公司。據報導,他在今年早些時候曾表態支持馬斯克對該公司的收購。

馬斯克被認為是一個言論自由絕對主義者,他經常批評推特公司的內容審核規則。上週四(10月27日),在收購推特前的一封信中,這位特斯拉CEO告訴廣告商,不會允許推特成為一個「人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獄般的地方」。

根據週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提交的一份文件,馬斯克已經解散了推特的董事會,並讓自己成為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的唯一董事。該文件還正式確認,前首席執行官帕拉格‧阿格拉瓦爾(Parag Agrawal)已不再是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這份文件寫道:「根據合併協議的條款,自合併生效時間起,在合併生效時間之前擔任推特公司董事的以下人員不再是該公司的董事: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帕拉格‧阿格拉瓦爾(Parag Agrawal), 奧米德‧科爾德斯塔尼(Omid Kordestani),大衛‧羅森布拉特(David Rosenblatt),瑪莎‧萊恩‧福克斯(Martha Lane Fox),帕特里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埃貢‧德班(Egon Durban),李飛飛(Fei-Fei Li),和咪咪‧阿萊馬耶胡(Mimi Alemayehou)。」

據報導,馬斯克還解僱了推特前內容審核主管維加亞‧加德(Vijaya Gadde)以及推特前首席財務官內德‧西格爾(Ned Segal)。據信,加德正是去年負責封殺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帳戶的「主要操刀手」。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科技新聞

馬斯克:推特不能成為可自由出入的地獄般場所

【2022年10月28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Jack Phillips報導/高杉編譯)億萬富翁馬斯克週四(10月27日)在給廣告商的說明中寫道,在週五(10月28日)完成收購推特的最後期限之前,推特不能成為一個「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地獄般場所」。

馬斯克在推特(Twitter)上發表的一條題為「親愛的Twitter廣告商」的推文中寫道:「很顯然,推特不能成為一個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地獄般的場所,在那裡可以說任何話而不承擔任何後果。」但這位科技億萬富翁沒有對此進行詳細的說明。

包括《華爾街日報》(WSJ)在內的一些媒體的報導顯示,一些Twitter廣告商在私下裡向馬斯克和Twitter公司表達了對該社交平台幾乎沒有任何內容審核的擔憂。

在幾個月之前,馬斯克還曾尖銳地批評了推特這家社交媒體平台的內容審核政策,並指責其具有左翼偏見。

馬斯克在週三(10月26日)還寫道:「我收購Twitter的原因就是,擁有一個共同的數字城市廣場,對文明的未來非常重要。在這裡以健康的方式就各種各樣的信仰進行辯論,而不訴諸暴力。」

馬斯克還指出:「目前存在著很大的危險,社交媒體將分裂成極右翼和極左翼的回音室,產生更多的仇恨,分裂我們的社會。」

廣告公司GroupM的全球合作關係負責人姬莉‧泰勒(Kieley Taylor)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例如,如果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的帳戶被恢復,一些品牌將停止在該平台上做廣告。

川普在2021年1月被社交媒體巨頭禁言,此前他曾對2020年大選期間的違規行為表示擔憂。推特版主還聲稱,他在2020年1月6日的講話與美國國會大廈的衝擊事件有關。

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表示,他希望川普回到推特上,儘管此後川普啟動了自己的社交媒體網站Truth Social。川普曾公開表示,即使他被允許回到推特平台,他也不會再重新加入。幾個月前,他對福克斯新聞說,使用Truth Social「比在Twitter上好得多」。

雖然馬斯克在6月份的一個與推特員工的會議上表示,他認為人們應該能夠「在法律範圍內說相當離譜的事情」,但這不應該被放大。

在週四,馬斯克還表達了對推特公司的廣告業務的信心。他說:「廣告,如果做得好的話,可以讓你感到高興、娛樂,並可以為你提供信息。」

馬斯克說:「從根本上說,推特渴望成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廣告平台,幫助你加強自己的品牌,發展你的企業。」

馬斯克預計將在週五晚上完成他的收購。他已在週三將自己的帳戶個人簡歷更新為「首席推特」。他還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他抱著一個似乎是浴室洗臉盆的東西進入Twitter總部。

今年7月,在批評推特在虛假帳戶方面缺乏透明度後,他曾試圖退出與該公司達成的440億美元規模的收購協議。然而,在推特公司在特拉華州就此對他起訴之後,他推翻了這一決定。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Snapchat母公司關閉舊金山辦公室

【2022年10月26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據多方報導,社交媒體即時通訊應用Snapchat的母公司Snap,正在關閉其在舊金山市中心的唯一辦公場所。

位於霍華德街(Howard Street)875號的3.3萬平方英尺的空間,是Snapchat在該市唯一的辦公空間。

該公司在裁員、重組和2022年整個行業的廣告費下滑中掙扎,它說關閉是向遠程工作轉變的一部分。

該公司上週五(10月21日)對彭博社說:「在轉向靈活工作模式後,我們的舊金山地點被團隊成員輕度使用。」

這家位於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的公司,是由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鮑比.墨菲(Bobby Murphy)和雷吉.布朗(Reggie Brown)於2010年創立,是首批將增強過濾器納入即時、臨時照片和視頻信息的公司之一,徹底改變了即時信息傳遞。

該平台估計有3.63億全球活躍用戶。

今年,這家在2017年以24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的公司,利潤不斷減少。 8月,斯皮格爾宣布裁減Snap公司約20%的員工,裁減了1,200多名員工。

上週,第三季度的營利報告顯示,該季度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慢的季度增長,其淨虧損激增400%,達到3.6億美元。

這導致上週四股價暴跌25%,至每股7.38美元。週一,回撤了一小部分,達到8.30美元左右。

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員工在舊金山的辦公室工作,該辦公室於2017年開業。

Snap的一位發言人,告訴首先報導這一消息的《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該公司在帕洛阿爾托(Palo Alto)仍有辦公場所。

這次關閉,對正努力從COVID-19大流行的辦公室空置中恢復過來的舊金山來說,是一個打擊。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舊金山目前有2,710萬平方英尺的可用辦公空間,創下歷史新高。◇

Categories
南加新聞

英少女抑鬱自殺 社交媒體首次被英法庭問責

【2022年10月04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上週五(9月30日)英國倫敦一個法醫庭裁決:Instagram、Pinterest等社交媒體上的影像,是促成了一位少女自殘死亡「無法被忽略」的原因。這起官司再次引起人們對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對未成年人精神健康影響的擔心。

法醫並未把茉莉之死歸類為自殺,他認為上述材料對死者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作為促成她死亡的因素無法被忽略。

據《紐約時報》報導,死因調查揭出許多細節,包括茉莉的社交媒體帳戶中出現的數千張圖片和視頻。一位作為專家證人的兒童心理學家在觀看這些視屏之後表示,這些材料是如此令人不安和痛苦,以至於他晚上無法入睡。

社交媒體雖然為青少年娛樂和表達自我、了解時事等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平台,但同時也讓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2019年美國對6,500多名12—15歲的青少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每天使用社交媒體時間超過3小時的人,可能會有更高的心理健康問題風險。同一年,英國對1.2萬名13—16歲青少年的研究也發現,每天使用社交媒體超過3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會減弱。

2016年對450多名青少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過多地使用社交媒體、夜間使用社交媒體以及對社交媒體的情感投入,與較差的睡眠質量和較高的焦慮和抑鬱水平有關。

在社交媒體被勒索 加州少年精神崩潰

現在網絡上出現的一些壞人,利用各種手段套取青少年的個人隱私信息,並以此脅迫詐財,造成青少年嚴重的心理問題。

今年2月份,加州聖荷西一位叫Ryan的17歲少年收到他認為是女生的人發來的短信,幾小時後自殺了。據了解,Ryan和家人剛參觀完幾所大學。

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假裝是女孩跟Ryan打招呼,他們開始談話後,在線談話很快變得越來越親密。這時候,對方發給了Ryan一張裸照,然後要求他分享自己的露骨照片作為回報。Ryan分享了一張照片後,網絡犯罪分子立即索要5,000美元,否則,就把這種照片發送給Ryan的家人和朋友。

Ryan無法支付這筆錢,最後,對方把錢降到150美元。他用大學學費支付給詐騙者後,對方提出更多要求、不斷施壓,造成他精神崩潰。而他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直到執法人員重現事件的細節,他們才知道孩子精神崩潰的原因。

減少社交媒體上盤桓時間 精神更健康

很多青少年是因為感覺孤獨才沉浸在社交媒體中,但是,大量使用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孤獨感。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實際上可以使你感到不那麼孤獨或孤立,並改善你的整體健康狀況。

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在臉書、Instagram等平台上花費時間最多的青少年和成年用戶,與花費最少時間的用戶相比,報告的抑鬱症比率要高出很多(高出比例從13%~66%不等)。雖然這些研究只揭示了社交媒體的過多使用與精神健康之間的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但減少花在社交媒體上的過多時間,無疑會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起到良好幫助。

加州基金會(California Endowment)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加州的年輕成年人以驚人的速度經歷著心理健康的挑戰。超過3/4的人報告說在過去一年中感到焦慮,超過一半的人報告說有抑鬱症,31%的人有自殺的想法,16%的人曾自我傷害。專家說,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加劇了多年來年輕人心理健康惡化的趨勢。

心理健康問題在加州年輕人中普遍存在。30%接受調研者表示,社交媒體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那些花更多時間在網上的人對自己的心理健康評價較低。◇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加州推動AB 2408 青少年社媒成癮再引關注

【2022年08月02日訊】(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加州議會將於8月復會。引發普遍關注的AB 2408,即允許檢方起訴社交媒體導致青少年成癮,並處以罰款的提案,很可能會被優先考慮,最早可能於8月1日被重新推進。無論這一法案能否通過或奏效,青少年社交媒體成癮的問題再度被擺上了檯面。

今年5月,AB 2408提案已經通過了眾議院全體投票,經過增補的版本,也已於6月28日通過了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審議。

受到影響的方面,除了已經有零星控告的受害者家長、成癮青少年,當然也有可能因此受罰的社交媒體巨頭,其中包括臉書(Facebook)、Snapchat,以及TikTok(抖音國際版)等。

該立法的依據,部分來自於社交媒體專家,以及該行業的一些爆料人,稱這些社交媒體公司對他們的平台被設計成容易上癮,尤其對青少年用戶而言,這一點,完全知情,並認為這些因素促成了青少年的危機,包括抑鬱、憂慮、進食障礙、睡眠問題,甚至產生自我傷害以致於自殺念頭等。

AB 2408提案,一旦獲得通過,並由州長簽署成為法律,那麼將令加州總檢察長、各地的地檢長,能夠有權起訴大型社交媒體公司,當認定其產品導致上癮,可被處以最高每例25萬美元的罰款。

受到影響的高科技行業,則從多方面反對該提案。由高科技首席執行官(CEO)及高管們組成的組織「加州及西南部高科技網絡」(California and the Southwest for TechNet),執行主任迪倫.霍夫曼(Dylan Hoffman)表示,這一提案提供的,是一個「過分簡單化的解決方案」,而問題本身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公共健康問題。霍夫曼並提出,影響青少年精神健康有多種因素,並非單一由社交媒體所導致。

以前居住在薩拉托加(Saratoga)的萊斯莉.科恩布魯姆(Leslie Kornblum),對此並不認同,她現年23歲的女兒,在青少年時期,就由於沉浸於Instagram和Pinterest的「瘦身影響者」中,導致其飽受厭食症的困擾。科恩布魯姆稱,嚴重的時候,她的女兒甚至僅靠喝水和吃蛋清維持生命。

臉書和Instagram的母公司「元宇宙」(Meta),面臨著越來越多來自父母的訴訟。原告們稱,其社交媒體網站導致他們的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聯邦北加州地區法院,一起狀告「元宇宙」和Snapchat的案件,原告是康涅狄格(Connecticut)女孩瑟莉娜.羅德里格茲(Selena Rodriguez)的父母,稱這名女孩沉迷於Instagram和Snapchat,導致數次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療,最終她於2021年7月自殺身亡。女孩的父母稱,這些平台並未提供足夠的工具給父母,用來監控她對社交媒體的使用,當他們沒收了女兒的手機之後,女兒一氣之下出走,最終釀成悲劇。

AB 2408提案,被稱為「社交媒體平台對孩子們的責任法案」(Social Media Platform Duty to Children Act),反映了長期以來高科技公司不斷增長的盈利,與個人使用者的安全之間的緊張關係。

2021年12月發布的來自美國外科醫生的諮詢中,呼籲社交媒體公司們,在營造一個安全的數字環境方面,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份報告中引述稱,2020年,14至22歲的年輕人中,有81%的人稱,他們「每天」或者「幾乎一直」在使用社交媒體;從2009至2019年間,也是社交媒體在民眾中得以廣泛流傳的階段,高中學生中報告有悲傷或者無望的人,增長了40%,有自殺念頭的人增長了36%。

與AB 2408類似的提案,在聯邦和其它州也有。該提案發起人,是奧克蘭選區的民主黨眾議員巴菲.威克斯(Buffy Wicks),作為該提案的另一位連署人,聖路易斯奧匹斯堡(San Luis Obispo)選區的共和黨眾議員喬丹.卡寧漢(Jordan Cunningham)表示,他對不斷增加的證據感到「震驚」,並引述臉書的爆料人霍根(Frances Haugen)稱,該社交媒體平台明知其害處,仍在大力推廣其產品。

作為有3個青少年及1個7歲孩子的父親,卡寧漢稱,眾所周知,社交媒體公司僱用了一些世界最聰明的軟件工程師,他們現在設計出越來越優秀的小部件,嵌入到他們的平台中,讓孩子們著迷並推動用戶參與。

「加州及西南部高科技網絡」的霍夫曼則稱,AB 2408威脅對社交媒體處以民事罰款,可能會迫使這些公司,完全禁止青少年使用他們的平台,從而導致青少年們失去進行聯繫、尋求幫助的在線網絡,尤其對那些邊緣化的社區孩子不利。

此外,霍夫曼還表示,AB 2408涉嫌違憲,即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中,關於出版者有選擇他們分享內容,並向讀者們推薦的權力。

對此,州眾議員卡寧漢反駁稱,AB 2408與對內容的監管無關,所針對的是那些操控孩子們大腦的小玩意兒和小工具。

卡寧漢表示,在所有50個州及聯邦法規中,沒有一條規定是,不能去設計一個明知道會讓孩子上癮的產品,我們應該改變這一點。◇

責任編輯:殷瑞娜




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及時獲得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專家:父母應警惕「元宇宙」對孩子的危害

【2022年02月01日訊】(記者高杉編譯報導)如果有一件事是科技公司、零售商、內容創造者和投資者們能夠達成共識的,那就是:從元宇宙中可以賺到很多錢。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導,當CEO們努力超過競爭對手,試圖率先在仍處於萌芽狀態的、被稱為元宇宙(Metaverse)的虛擬世界新領域站穩腳跟的時候,一些心理學家和心理健康專家警告說,目前爭奪利潤的競賽正在轉移人們對一個關鍵問題的注意力:元世界是否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尤其是,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有哪些危害?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對該問題的答案並不能令人感到歡心鼓舞。最近的研究表明,社交媒體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產生了大量的負面影響。從普遍存在的欺凌和騷擾,到涉及自尊和自我身體形象認知等領域都存在問題。而同樣的陷阱可能會普遍——如果不是更糟的話——存在於更加廣泛開放的元宇宙,這個擁有一系列巨大的、既適合工作也適合娛樂的虛擬世界中。

但是,一些專家指出,如果科技巨頭公司能夠從一開始就認真對待這些問題,並在他們的元宇宙產品中構建解決方案,那麼實際上,這些產品可能會有益於兒童的心理健康。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首席科學官、臨床心理學家米奇·普林斯坦(Mitch Prinstein)對CNBC表示:「所有這些新工具,以及所有這些新的可能性,都可以同時被用來做好事或做壞事。」

元宇宙可能比社交媒體更糟糕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里佐(Albert「Skip」Rizzo)就該問題表示,對於一些孩子和青少年來說,今天的社交媒體平台已經很危險了。而元宇宙的虛擬現實的沉浸程度,可能會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里佐是南加州大學創新技術研究所(USC’s Institute for Creative Technologies)醫療虛擬現實主任。

里佐說:「沉浸在一個不同於通過平板顯示器觀察和互動的世界裡,會產生一種效力。一旦你真正融入到了一個空間中,即使不會真的有身體接觸,我們也會接觸到一些具有現實水平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心理衝擊。」

美國心理學會首席科學官米奇·普林斯坦(Mitch Prinstein)評論說,在元世界中使用3D數字化身體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你能夠修改自己的肖像,以便投射出一個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的自己,這「對青少年來說可能尤其危險」。

他說:「你在青春期時會得到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把自己的外表虛構出來,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反饋,這可能會擾亂青少年的身分認同。」

普林斯坦擔心,科技巨頭公司正在把目標對準這個非常易受影響的人群——尤其是在他們正處於大腦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些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可能會為他們帶來可怕的後果。

普林斯坦說:「這將是我們已經開始看到的社交媒體帶來的問題的進一步惡化。這會產生更多的孤獨感,這會造成更多的身體形象問題,(以及)接觸更多的與自殺相關的危險內容。」

一些問題已經存在

2021年12月,Meta公司發布了一個虛擬現實社交平台——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去年3月,微軟推出了針對虛擬3D商務會議的雲協作服務。其它公司,比如Roblox和Epic Games,正通過推出流行的在線遊戲在元宇宙虛擬世界中建立立足點。

其中一家遊戲發行商VRChat,已經顯示出了對年輕用戶存在危險的證據。去年12月,非營利組織「抵制數字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簡稱CCDH)的研究發現,未成年人經常在VRChat平台上接觸到色情圖片、種族主義和暴力語言、欺凌和其它形式的騷擾,這些內容通常是通過Meta公司的Oculus頭戴設備訪問的。

在接受採訪時,一位 Meta公司發言人向CNBC提到了該公司之前的聲明,稱Meta和Oculus在虛擬現實平台上有禁止這些負面行為的政策,即努力建立一個「負責任的」元世界。並在Oculus平台上設置了報告濫用,以及屏蔽其他用戶的工具。VRChat沒有立即回覆CNBC記者的置評請求。

非營利組織「抵制數字仇恨中心」首席執行官伊姆蘭·艾哈邁德(Imran Ahmed)表示,問題的一部分就是:無論用意多麼好的安全政策,都很難在虛擬空間中被執行和監控。

他表示:「虛擬現實確實需要從一開始就內置大量的安全性,因為你無法在(元世界)搜索仇恨或性虐待。你不可能做到,它發生在瞬間,你什麼也做不了。」

艾哈邁德警告說,父母需要謹慎對待孩子接觸元宇宙的機會。他說,「我想家長們會問自己:知道馬克-扎克伯格是那個作出決定的人——誰影響我的孩子,誰可能會欺負他們,以及他們在網絡空間中是否安全,我是否感到安全?」

他們被激勵著去賺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虛擬現實和元宇宙同時有著改善用戶心理健康的巨大前景。例如,里佐在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表明,虛擬現實療法具有促進病人同情心的潛力,並能夠幫助解決諸如心理創傷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問題。

但里佐和普林斯坦都指出,科技公司有責任優先考慮用戶的安全,而不是自己賺錢的動機。

艾哈邁德說,科技公司可以使用各種工具和措施來確保元宇宙對年輕用戶的安全性。這包括設置嚴格的用戶年齡驗證工具,以防止不法分子冒充年輕用戶;僱用大量的內容審查員;以及當用戶報告違規行為時的「快速反應」。

他說:「在有孩子在場的空間裡,應該有版主(或)虛擬監護人。當然,這需要資金。」

普林斯坦還對此補充說,要求父母監控孩子們在元宇宙中會接觸到什麼,可能也有些過分。因為大多數父母「在理解這些平台方面的個人經驗都相對較少」。

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找到方法「激勵這些公司去使用卓越的工具來真正改善社會……」他說:「現在,他們受到的激勵就是去賺錢。」

責任編輯:葉紫微#◇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社交媒體易導致憂鬱症 專家建議:告別手機依賴

【2022年07月28日訊】(專題部記者王佳宜、李家維採訪報導)現代社會網絡發達,人們的交流方式越來越依賴電子工具,社交平台的使用已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帶來快速與方便的同時,卻給人帶來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一項研究發現,個人停止使用社交媒體一週,會使他們的抑鬱和焦慮得到實質性的改善。這一研究結果於今年5月10日發表在美國《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群》(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雜誌上。

此前澳洲的研究顯示,不使用交友軟體的受測者比起使用的受測者,出現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的比例偏低。

心理健康網站HelpGuide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社交媒體與精神健康》的文章。文章指出,自卑、錯失恐懼症(FOMO)、孤立、抑鬱和焦慮、網絡霸凌與變得只關心自己,是社群媒體最主要的危害。瀏覽網絡上人們「多采多姿」的生活,會讓人產生忌妒與不滿,忘記那只是他們「剪貼」過後的生活,並不是真實的樣貌,因為真實生活是陰影與光明並存的,「他怎麼比我好」這種不自覺的羨慕與比較,是自卑、抑鬱和焦慮的主因。

患有「錯失恐懼症」的人總是害怕自己錯過了什麼資訊,因而不斷地刷手機,甚至不顧時間、場合。許多人也知道社交媒體帶來的這些問題,但卻難以自拔。

Facebook的前高管肖恩·帕克(Sean Parker)曾表示,社交媒體的研發理念是「如何消耗用戶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設計者利用人類渴望交流的心理,創造出這些能讓人時時感覺與他人聯繫的軟件,並通過一些細節設計,引導、鼓勵用戶不斷使用,最終養成穩定的使用習慣。

比如,當收到點讚時,人的大腦會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進而刺激人們發布或瀏覽更多內容。這種「誘導技術」正是社交媒體難以讓人擺脫的原因,甚至令人樂在其中。

但當你離開社交平台時,你依然要面對現實中的一切,人們就在虛擬的美好與現實中不斷相互切換,而在這樣的對比之下,人就會覺得在現實中過得不好。

日本東京大學神經系專家鄭傑對大紀元表示,樓房聳立打破了過去鄰里無間的狀態,年幼時的社交頻率就遠不及上一代;成長過程中又正逢智能手機和互聯網興起,年輕人越來越呈現「線上狂歡、線下沉默」的狀態。

鄭傑建議,走出「手機依賴症」。制定合理的限制,與青少年討論如何避免社交媒體干擾自己的活動、睡眠、飲食或上課。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氣。不要拿自己弱點和別人優點相比,過於自尊和盲目自卑均不可取。也不要苛求自己,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系。要學會傾訴,與家人、朋友述說自己的煩惱。

她強調,減少使用社交媒體,鼓勵青少年與朋友面對面互動、交流,幸福感會更多,焦慮與抑鬱症的風險會更低。這對於易患社交焦慮障礙的青少年尤為重要。

台灣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認為,人們大多從早上醒來一睜眼,到晚上睡覺閉眼,都在不停的使用手機,社交平台上的貼文多以問句、描述進行中的事件或分享生活點滴等,吸引大家瀏覽回應,但花費的時間過長則影響生活作息和身心健康。

葉雅馨建議,減少使用的時間可從半小時開始,設置提醒鬧鐘,循序漸進增加「減少使用時間」的長度,同時規劃空下時間的安排,例如協助家人採買食材、晚餐料理、做家事、欣賞影片甚至發呆等,為實際生活注入新趣味。◇

責任編輯:連書華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六年遠離社媒 少年勇敢接受母親挑戰並成功

【2022年06月28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E. S. Armstrong報導/張雨霏編譯)美國明尼蘇達州一位母親兒子12歲那年決定讓他接受一項挑戰,那就是只要他6年內不使用任何社交媒體,到18歲時便可獲得1,800美元的獎勵。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兒子真的做到了。

52歲的洛娜‧克萊法斯(Lorna Klefsaas)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也是明尼蘇達州莫特利市的一名旅遊代理人。2016年,她在廣播中聽到一項名為「16 for 16」的挑戰,即孩子到16歲時做到某件事或達成某項條件,就可以得到1600美元的獎金,這項有趣的挑戰引起了她的注意。
聽新聞:

(function() { var qs, js, q, s, d = document, gi = d.getElementById, ce = d.createElement, gt = d.getElementsByTagName, id = ‘soun_der’, b = ‘https://embed.sounder.fm’; if (!gi.call(d, id)) { js = ce.call(d, ‘script’); js.id = id; js.src = b + ‘/embed.js’; q = gt.call(d, ‘script’)[0]; q.parentNode.insertBefore(js, q);}})();

powered by Sounder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事實上,她和她的丈夫目睹了他們的三個女兒在青少年時期不同程度地沉迷於社交媒體。結果,其中一個女兒甚至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洛娜不希望她的第四個孩子西弗特(Sivert)重蹈姐姐們的覆轍。

Lorna Klefsaas提供)

「我只是想儘可能長時間地讓西弗特遠離這些社交媒體。」她告訴《大紀元時報》。

於是有一天,洛娜向她的兒子提出了這項挑戰,要求他在18歲之前不使用社交媒體,達成目標就給他1,800美元作獎勵。當時12歲的西弗特立即接受了這個挑戰。

現年18歲的西弗特在斯台普斯—莫特利高中(Staples-Motley High School)讀高四,他告訴本報:「因為在我看來,1,800美元是一筆很可觀的金額,所以我欣然答應接受挑戰。我仍記得我當時以為我將會擁有足夠的錢來買房子和車子。」

因為他之前從未接觸過社交媒體,加之還有資金的激勵,所以對他來說,起初這項挑戰的難度並不大。然而,當他讀高三和高四的時候,困難就越來越凸顯出來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意識到1,800美元並不像他當初想的那麼多,而且遠離社交媒體確實給他帶來了社交上的不便。

「當我結識新朋友時尤其困難。每個人都會要我的Snapchat帳號。當我說我沒有時,他們真的不知道如何與我保持聯繫。」西弗特說。

儘管在那段時間裡他可能真的錯過了一些與他有關的消息,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甚至有的朋友知道他在接受這項挑戰,還會想辦法幫他了解到網絡上的最新信息或趨勢。

Lorna Klefsaas提供)

「隨著事情的發展,我認為接受這項挑戰更像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西弗特說,「並且我已經堅持了四五年了,我不想前功盡棄。我真的想完成挑戰。」

回首往事,洛娜認為西弗特堅持這項承諾確實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不僅在成長期「避免了社交媒體的污染」,而且還讓他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事情上。

「西弗特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和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他在學業和體育方面投入了很多時間,並且已經收到成效。他將成為班上的第一名。他在今年的籃球比賽中獲得了他的第1000分,並且在他的橄欖球生涯中沖球已超過2000碼。我為他感到無比自豪。」洛娜說。

「而且遠離社交媒體還使他更好地鍛鍊了自己『面對面』的社交能力,他非常善於交談,會與人進行眼神交流,並與周圍的人互動。」

到了西弗特18歲生日的那天早晨,他如期收到了母親當年允諾的1,800美元獎金。雖然這筆錢真的不算多,但重要的是,西弗特為自己能夠堅守這項承諾而感到自豪。

與此同時,他打算用這筆錢為他的大學新宿舍購置一些東西,因為他將於今年秋天進入位於聖保羅的西北大學攻讀工商管理。

Lorna Klefsaas提供)

現在挑戰成功的西弗特開始逐步學習使用各種社交媒體,他在18歲生日當天第一次下載了Instagram和Snapchat應用程序。他說他喜歡通過社交媒體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繫。

洛娜表示,她的兒子喜歡使用社交媒體,但他「並不沉迷於社交媒體」。同時她對兒子很有信心,相信他現在已能夠成熟地去使用這些科技,懂得以健康的方式來使用這些平台。◇

責任編輯:韓玉#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兒童社媒成癮 加州父母將可起訴TikTok等公司

【大紀元2022年0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加州眾議院日前通過一項法案,要求Instagram和TikTok(海外版抖音)之類的社交媒體公司,為其產品導致兒童沉迷而負責,父母將被允許起訴這些平台,每次可要求索賠最高25,000美元。

該法案將「成癮」,定義為18歲以下的孩子,他們受到身體、精神、情感、身體發展和物質上的傷害,同時又苦於想停止或減少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卻無法做到,因為他們被社交媒體引誘而無法擺脫。

據《聖荷西水星報》報導,商業團體警告說,如果該法案通過,社交媒體公司很可能會停止在加州的兒童業務,以迴避法律風險。

該提案只適用於過去一年總收入至少1億美元的社交媒體公司,似乎是針對Facebook等主導市場的社交媒體巨頭。它不適用於Netflix和Hulu等流媒體服務,也不適用於只提供電子郵件和短信服務的公司。

該法案的作者、聖路易斯奧比斯波縣的共和黨眾議員喬丹‧坎寧安(Jordan Cunningham)說:「對兒童進行不受約束的社會實驗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將保護兒童。」

週一的投票是立法的一個關鍵步驟,但不是最後一步。該法案將被提交給州參議院,要經歷數週的聽證會和立法者與倡導者之間的談判。

該法案為社交媒體公司在法庭上規避責任提供了兩個出路。若該法案成為法律,它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社交媒體公司若能在明年4月1日之前,刪除被認為對兒童成癮的內容,公司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那些定期審計其做法,以識別和刪除可能導致兒童成癮內容的公司,也將被免於訴訟。

商業界對該法案持反對態度。跨黨派技術網絡公司TechNet首席執行官和高級管理人員,在給立法者的一封信中寫道,如果該法案成為法律,社交媒體公司和在線網絡服務將別無選擇,只能停止為18歲以下的兒童服務,並將實施嚴格的年齡驗證,以確保青少年不使用他們的網站。他們表示,沒有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能夠忽視這種法律風險。

立法者似乎願意改變該法案中,允許父母起訴社交媒體公司的部分內容,但沒有人提出詳細的替代方案。

不過,支持者敦促在週一通過該法案。來自蘭喬科爾多瓦(Rancho Cordova)市的民主黨議員肯‧庫利(Ken Cooley)說,作為一名律師,他通常反對為訴訟創造更多機會的法案。但他說:「立法者必須改善我們周圍的環境,改善我們孩子周圍的環境。」◇

責任編輯:陳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