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美國地產-李歐筆記

疫情起伏 買房追高房價 會是個好投資嗎?

「美國地產熱點:李歐筆記」上一次談到現在是不是美國買房的好時機,這一次我想再補充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和資訊,因為新冠疫情瞬息萬變,都在牽動著總體經濟市場,即便現在美國似乎隨著打疫苗的普及,疫情逐漸受控,歐洲國家也正在恢復,但亞洲國家卻在三月到五月之間,陸續又爆發另一波高潮,例如印度、台灣、南韓、泰國、日本都是在這段期間確診人數暴增,印度至今仍是每天死亡四千多人,連身為抗疫模範生的台灣在五月中也淪陷了,每日確診約四五百人(數據更新)。

美國疫情逐漸受控 但危機仍在

雖然現在美國疫情看似樂觀,以加州為例,逐漸開放限制,如果疫苗數量足夠,確診人數進一步下降,加州就可以完全重起經濟。不過,就像我前面說的,疫情在世界各地起伏、變種,仍沒有平息,危機仍在。

疫情之後各國都怕經濟崩盤,動用各種補助、印鈔票來救市,但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種救市的措施難道能一直持續下去嗎?而且疫苗真能打敗病毒嗎?現在都很難說,因為病毒變種的速度也是前所未見的,而且疫情一年多以來至今,都沒有找出病毒的來源,到底是實驗室的產物,還是自然產物尚只是各方推論,沒有實證。

經濟擴張的基本面其實很脆弱

所以我們對這個新冠病毒所知甚少,但是當前經濟卻在疫情之下高漲,是由於各國政府的強力介入,還有疫情引發的科技商機、房地產商機、投機投資,經濟就像吹皮球一樣膨脹,所以在我看來支撐經濟擴張的基本面其實很脆弱,一來印鈔只能是暫時的措施,二來病毒假如變種到連疫苗都擋不住的程度,那該怎麼辦?所以整體的全球經濟,就好像一個鼓脹的大球在空中飄浮著,隨時可能碰上一個樹枝、尖刺,一個不小心或許就「Boom」一聲破滅。所以這個時間點,很難預測,但是這個尖刺很可能就是到處潛伏的病毒,何時它會突然刺到大球,難以預料。

以房地產來說,現在美國買家大舉進入市場,當然是買家口袋裡都接到美國政府送來的印鈔,或是疫情之後需要換房的各種因素,但去年底以來的房價暴增,其實再度增大房市泡沫的危機,儘管利率很低,銀行審批嚴格,買家有錢,一切看似穩當,但只要這顆經濟大球一被病毒刺破,不難想像,失業人潮增加、許多行業將再度陷入困境,將帶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房價會不會從高點暴跌?股價會不會懸崖式陡降?誰都無法想像。

往好處想

當然氣球被刺到也可能不會立即爆破,或許它會慢慢消氣,這是比較幸運的。再往好處想,疫苗如果能控制住疫情,甚至消滅病毒,然後全球經濟逐漸回穩,市場會慢慢從高漲的擴張冷卻下來,結束這場疫情帶來的投機性投資熱潮,房地產市場回到正常時期的交易,房價或許能維持在高原區一段時間。

說到底,我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動盪期,一個看老天爺賞不賞臉的動盪中,隨時一個消息都可能帶來無數的浪濤與震動。所以對於想要追高房價的人,買房投資的人,想對抗通膨買房的人,想買渡假屋的人,以上的人群,我的建議是現下最好不買,寧可投資更保守的金融商品,除非你有很好的標的物,認為短期內能賺到錢,或是房產抗跌性較好,有位置上的優勢,這樣跌價時損失也不過會過大,房價回漲時也會速度相對較快。

哪些人較適合買呢?我認為是現在有買房剛需的人,有必須搬家理由的人,簡單說有自住需求,不管是想脫離租房,還是換房、想要搬家的人,還是可以考量買房,畢竟自住是以居住為前提,不是投資為主,一般不會短時間脫手,況且利率極低,即便碰上下走行情也比較不用擔心。對換房的人,如果換到一個小房子或郊區、小鎮房,更有可能賺到一筆不小的資金。

現在房地產市場的高速擴張,是令人擔憂的,歷史總是在循環重演:谷底、恢復、上漲、下跌、恢復、上漲、再下跌。套句巴菲特名言: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Categories
灣區房地產

新冠疫情兩週年 美國房市如何大改變

【大紀元2022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歐編譯報導)週五(3/11)是新冠病毒大流行兩週年,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大流行。與兩年前相比,美國房地產市場可說發生天翻地覆的巨變。

根據Redfin的數據,市場上的待售房源,截至 2022年3月6日的四週期間,比兩年前的3月8日,下降49.9%,跌至創紀錄的低點約45萬6,000套房。

圖一:截至3月6日的房屋供給比兩年前少了一半。(Redfin提供)

遠程工作和創紀錄的低抵押貸款利率,促使眾多美國人在疫情期間搬家,加劇了始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住房短缺問題。由於可供購買的房屋如此之少,購房者展開了激烈的競購戰,導致價格飆升。

現在全美房屋售價中位數為369,125美元,創歷史新高,較兩年前的276,225美元上漲33.6%。這比前兩年(2018年至2020年)的漲幅要大得多,當時房價只上漲了約10%。

圖二:截至3月6日的售價中位數比兩年前高了34%。(Redfin提供)

為了搶房,現在高於要價的購房數量是兩年前的兩倍之多。在全美,目前有46.3%的房屋售價高於要價,高於兩年前的21.8%。一些競標者為中標付出了高昂的溢價。Redfin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近六千套房屋以高於要價10萬美元或更高的價格售出,高於去年同期的2,241套。

「我的一個客戶最近以超過開價8萬美元的價格,想買要價65萬的房產。這套房子收到了45份報價,其中10份價格在80萬美元以上,最終以87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達拉斯的房地產經紀人芭芭拉(Barbara Tidwell-Vincent)說:「今天獲勝的買家提供比標價高出30%的價格,免除了意外條件,並承擔了產權移轉的成本。不幸的是,並非所有買家都能負擔得起,因此有些人已經被房價擠出了房地產市場。」

不僅競標激烈,售房速度就像在賽車。如今典型的房屋在25天內售出,低於兩年前的53天。創紀錄的有44.7%的房屋在一週內售出,而兩年前這一比例為30.8%。

圖三:截至3月6日的售房速度比兩年前快了28天。(Redfin提供)

1月份經季節性調整後(最新數據),由Redfin代理商編寫的房屋報價中,創紀錄的有70%購房面臨競標戰,高於2020年4月的33.4%。

圖四:今年1月有70%的房產處於競價銷售,一年前有61%。(Redfin提供)

儘管疫情已經趨緩,但在1月份時,全美有32.4%的Redfin.com用戶希望搬到不同的都市區,高於2021年第一季度31.5%的先前峰值,並且明顯高於疫情之前,當時約有四分之一的購房者希望搬遷。

1月份最受歡迎的目的地是邁阿密、鳳凰城、坦帕、沙加緬度和拉斯維加斯。 相對負擔得起、溫暖的都會區通常位居前幾名,並且在疫情期間只會變得更受歡迎,因為人們已經離開昂貴的沿海市場,在太陽帶尋找更低的價格和更多的空間。舊金山、洛杉磯、紐約、西雅圖和華盛頓特區是1月份購房者最希望離開的大都市。

圖五:對第二套住房的需求,今年1月比疫情前增加87%。(Redfin提供)

對購買第二套住房的需求,今年1月份也比疫情前增加了87%。這是一年來的最高水平,略低於2020年9月創紀錄的90%。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的初步數據表明,隨著抵押貸款利率的上漲,對第二套住房的需求有放緩跡象。#




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及時獲得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3月12日地產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