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TikTok被曝鎖定特定美國人行蹤

【2022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王佳宜綜合報導)有關TikTok收集用戶數據的報導不時見於報端。最近,福布斯審閱的一份材料顯示,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中國團隊計劃使用TikTok應用程式來監控某些特定美國公民的個人位置。

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Forbes)10月20日報導,利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實施監控的團隊是字節跳動的內部審計和風險控制部門,該部門由常駐北京的高管宋曄(Song Ye,音譯)領導,他向字節跳動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梁汝波匯報。

該部門的職能主要是對字節跳動在職員工以及離職員工的潛在不當行為進行調查。但材料顯示,至少在兩宗案例中,他們還計劃收集TikTok數據,了解與該公司從未有過僱傭關係的美國公民的位置。

從《福布斯》披露的這份材料中,還無法確定這些美國人的數據是否真的被收集了,但是該計劃讓北京的字節跳動團隊從美國用戶的設備中獲取位置數據。

TikTok發言人莫琳‧沙納漢(Maureen Shanahan)向福布斯表示,TikTok會根據用戶的IP地址收集大致的位置信息,以「幫助向用戶展示相關內容和廣告,遵守適用法律,以及檢測和防止欺詐和不真實行為」。

但《福布斯》審閱的材料表明,字節跳動的內部審計團隊計劃使用這些位置信息來監視個別美國公民,不是為了廣告或上面提到的任何其它目的。為保護消息來源,福布斯沒有揭示材料中提及的監視性質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相關的監視是否專門針對美國政府成員、權益活動人士、公眾人物或記者?TikTok和字節跳動並沒有對此向《福布斯》作出回應。

作為一款全球走紅的短影片分享應用程式,TikTok目前的月度活躍用戶超過10億。有關其追蹤用戶、過度收集用戶數據等行為近年來頻頻被曝光。

今年8月18日,Google所收購的一家公司的創辦人費利克斯‧克勞斯(Felix Krause)發表了一份對TikTok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當用戶通過TikTok應用程式上的超連結進入網站時,TikTok會插入代碼來監控用戶在外部網站上的大部分活動,包括敲擊鍵盤和在頁面上點擊的任何內容。這種跟蹤使TikTok能夠捕獲用戶的信用卡信息或密碼。

7月17日,澳洲網絡安全公司Internet 2.0發表數據調查報告。該公司通過分析並測試TikTok在安卓Android 25.1.3與蘋果IOS 25.1.1.應用程式的原始碼發現,TikTok會檢索手機上所有其它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以及已安裝在手機上的所有應用程式。

TikTok至少每小時檢查一次用戶的設備位置,還可獲得用戶的通訊錄,如果用戶拒絕,它會不斷請求,直到用戶授予訪問權限。

TikTok還能在安卓系統上收集很多設備詳細信息代碼,包括無線網絡用戶名、SIM卡序列號、設備語音信箱號碼、GPS狀態信息、活躍訂閱信息,並有完全讀取剪貼板的權限等等。

報告說,「TikTok的智能移動應用建立在不尊重私隱原則的平台上,其所需的大部分權限和收集的設備信息都是不必要的。」

2020年8月,《華爾街日報》通過分析發現,TikTok避開了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的一項私隱保護原則,從數以百萬計的移動設備上收集了唯一識別碼(MAC地址),這些數據讓該應用程式在用戶沒有選擇退出的情況下可在線追蹤用戶。

報導表示,TikTok通過一層不同尋常的額外加密來隱藏了這一做法,該做法似乎違反了Google限制應用程式追蹤用戶的政策,而且並未向TikTok用戶披露。不過在報導之前,TikTok已停止了這一動作。

日本軟件工程師季林對大紀元表示,對於存在安全隱患的APP,迴避監控的最好辦法就是根本不安裝、不使用它。他說,「如果安裝了APP,即使不打開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程式會不會在手機後台自動運行。」

中共黑手早已伸向海外

在TikTok被曝過度收集用戶數據之前,中共收集全球重要人物個人資料的消息早已有之。2020年9月,位於中國深圳的一家「振華數據信息公司」數據被洩漏。振華公司網站及微信公眾號有大量證據顯示,該公司與中共政府及中共軍方有合作。

美國學者克里斯‧鮑爾丁(Chris Balding)當時披露,振華公司建立了一個「海外核心信息數據庫」(OKIDB),裡面包括240萬名「全球有影響力人士」的個人資料,包括個人在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Linkedin、Instagram上的信息,也有非公開資料如銀行帳號、工作申請紀錄和心理分析檔案等。數據庫中甚至包括個人最新的法庭紀錄,比如走私、貪腐、受賄等各種細節。

該數據庫中的人物包括方方面面,有政治家、外交官、活動家、學者、媒體人物、企業家、軍官,也有政府雇員,數據庫還列出了他們的親人、聯繫方式以及與政治和其它組織的關係等。

從該數據庫恢復的10%紀錄中,有大約52,000名美國人、35,000名澳洲人、10,000名印度人、9,700名英國人、5,000名加拿大人、2,900名台灣人、2,100名印度尼西亞人和1,400名馬來西亞人。

美國政府調查TikTok

美國總統拜登於9月份簽署了一項行政令,列舉了美國外來投資委員會(CFIUS)在評估外資公司時應考慮的具體風險。他強調外國對手訪問美國人的數據所帶來的風險,特別關注外國公司可能使用數據「對個人或個別群體進行監視、追蹤、跟蹤和鎖定,對國家安全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CFIUS是由美國財政部主導的跨部門機構,負責評估企業併購交易和投資的國家安全風險。他們目前正在調查TikTok的中國所有權是否可能讓中共政府能夠取得美國TikTok用戶的個人資訊。

美國網絡安全服務公司BlackOps Partners的行政總裁凱西‧弗萊明(Casey Flemming)近日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指出,中國科技公司對美國的安全威脅並不局限於TikTok,而是包含任何由中國開發或製造的科技產品,不論是硬體、軟件、應用程式、零組件以及充電線,都有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並用以削弱並掌控自由世界。

截至記者發稿,字節跳動仍沒有回覆大紀元的置評請求。

Categories
視頻新聞

【10月21日】今日加州

【10月21日】今日加州|20多場野火待撲滅 美西北濃煙瀰漫 居民難呼吸|選選舉臨近 TikTok 臉書被指縱容虛假廣告|減機場驚現糖果包裝芬太尼藥片 警方籲家長警惕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TikTok興起盜車挑戰 美各地警署高度警惕

【2022年09月20日訊】(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隨著社交媒體的傳播,受青少年熱捧的短視頻平台TikTok(抖音海外版)不斷興起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跟風挑戰。從之前的舔馬桶、「破顱」、摸電門,發展到現在明目張膽盜車。這項挑戰已引起美國各地警署與警局的高度警惕。

全美最大的警署洛杉磯縣警署(LASD)於9月19日(週一)發出警告,在TikTok和其它社交媒體上瘋傳的盜竊汽車挑戰導致當地的盜竊案不斷增加,盜賊目標對準了2010年至2021年起亞(Kia)和現代汽車(Hyundai)的特定型號汽車。

例如在洛杉磯市,2021年針對起亞和現代汽車的盜竊案約占當地汽車盜竊案的近13%,而這一比例今年已飆升至20%。

在芝加哥地區,警方表示自7月初以來,當地起亞和現代汽車盜竊案與去年相比增加了767%。另外,北卡羅來納、內布拉斯加、明尼蘇達州等地的汽車盜竊案都在增加。

執法機構指出,此類汽車盜竊案是一種伺機犯罪。2021年,TikTok用戶標籤「起亞男孩」(Kia Boyz)的盜車之風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內容是教人如何在沒有鑰匙的情況下,使用手機充電器或USB線的末端發動起亞和現代汽車。

這一跟風挑戰促使全美各地的青少年開始嘗試盜竊汽車,他們還會在TikTok上發布盜竊過程以及駕駛所盜汽車的視頻。網上流傳的一些視頻中可以看到,盜賊先打破車主的窗戶,然後卸掉鑰匙蓋,開始實施盜竊。

其目標是使用機械鑰匙啟動車輛的汽車,而不是配有按鈕啟動器或智能鑰匙扣的汽車。

洛縣警署說,全美各地的警察部門都在經歷這種案件。盜賊之所以針對起亞和現代汽車,主要因為兩大品牌2010年至2021年間生產的某些汽車沒有配備點火防盜器,因此,盜賊使用USB線就可破壞這些車輛的點火裝置。

盜車之風盛行後,針對起亞和現代汽車兩家汽車製造商的訴訟不斷增加。原告認為特定型號汽車存在不安全缺陷,使它們「很容易被偷」。

警署提醒起亞和現代汽車車主在提高警惕的同時,可以採用以下方法有效防盜。

這些方法包括安裝方向盤鎖定裝置、安裝電池斷電開關、安裝切斷開關(Kill Switch,需要專業安裝)、安裝售後汽車警報器(Aftermarket Car Alarm,需要專業安裝)、關閉所有車窗、鎖好車門、將車停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將車停在安全的地方(如車庫、停車場等)以及安裝GPS設備。

除了盜車外,TikTok上時常興起的一些挑戰,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擔憂。例如2020年的「破顱者挑戰」遊戲,導致許多青少年頭部受傷、甚至出現嚴重腦震盪。◇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TikTok拒絕阻止中方訪問美國用戶數據

【2022年09月15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TikTok(抖音國際版)在面對美國參議員的質詢時,拒絕承諾阻止中方訪問所有美國數據,僅表示其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將「滿足所有國家安全關切」。

週三(9月14日),在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兩黨參議員就中國TikTok員工對美國用戶數據的訪問權限,以及是否有員工與中共有聯繫等問題,對該公司進行了質詢。

參議員羅伯‧波特曼(Rob Portman)在聽證會上說:「我們認為,能夠在中國訪問所有收集到的與美國人有關的數據,這是一個問題。」

據CNN報導(鏈結),當TikTok首席運營官凡妮莎‧帕帕斯(Vanessa Pappas)被波特曼問及,該公司是否將完全阻斷「中國TikTok員工、(其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員工或任何其他可能有能力訪問美國用戶信息的中方人士」訪問所有美國數據時,帕帕斯卻不願作出承諾。

帕帕斯僅表示,該公司將與聯邦機構合作起草一項保護美國用戶數據的協議,最終協議將解決所有國家安全關切。

儘管TikTok由北京字節跳動(ByteDance)擁有,其創始人是中國人,並在中國設有辦事處,但帕帕斯強調,TikTok並沒有在中國運營。

TikTok由北京字節跳動(ByteDance)擁有,其創始人是中國人,並在中國設有辦事處。(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批評人士認為,TikTok的中國所有權的性質,正使美國用戶面臨風險。兩黨議員擔憂,美國數據若遭中共利用,將危及國家安全。

根據中共的《國家安全法》和《情報法》,北京可強迫企業向情報機構提供客戶信息。美國官員擔心,中共可能利用美國人的個人信息,來識別情報目標,或為虛假信息宣傳提供幫助。

今年6月,美國網絡新聞BuzzFeed根據洩露的會議音頻指出,字節跳動的中國員工曾多次訪問(TikTok)美國用戶數據。(了解更多)

在6月30日給美國議員的一封信中,TikTok承認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員工,在特定情況下,可取得美國用戶的數據,但強調需要事先得到批准。

這個消息證實了早先的擔憂以及TikTok內部員工的爆料。

帕帕斯在聽證會上確認,該公司已公開表示,其中國員工確實可接觸到美國用戶數據。

她重申,TikTok曾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將這些數據交給中國(政府)」,並否認TikTok受到中共的影響。

然而,她不願回答字節跳動是否會向中共當局分享美國數據,或字節跳動是否可能受到北京的影響。

帕帕斯表示,「在維護對美國公民的信任和確保美國用戶數據的安全方面,我們非常重視這一點」,TikTok將與甲骨文公司一起完善「訪問和控制」的相關工作。

隨後,波特曼再次敦促帕帕斯承諾「切斷所有流向中國的數據和元數據」,但帕帕斯僅表示,「我們與美國政府的最終協議,將滿足所有國家安全關切」。

據福布斯報導(鏈結),帕帕斯在面對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的質詢時,也不願透露TikTok中國員工之內是否有中共黨員。

霍利問道:「是否有中共黨員受僱於TikTok或字節跳動?」

帕帕斯回答說,在該平台上「做出戰略決策者」都不是中共黨員。但她說,該公司不會根據其政治黨派來審查員工。

霍利繼續說道:「如果你知道《福布斯》雜誌最近報導說,至少有300名TikTok或字節跳動的現任員工,是中共官媒的成員,你會感到驚訝嗎?」

帕帕斯重申,該公司不會「審查個人的政治黨派」。

霍利對這個回答很失望,他說:「你們公司隱藏很多東西,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安全惡夢,我很擔心每一位使用該應用程序的美國人。」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起亞現代被盜激增 警方稱竊案源自TikTok視頻

【2022年09月06日訊】(記者高杉編譯報導)美國警方表示,TikTok上的教唆視頻,導致起亞、現代汽車盜竊案件在全美範圍大幅增加,相關訴訟案件也在增加。

近期以來,起亞和現代汽車盜竊案在全美範圍內急劇增加。一些大城市報告說,此類案件在過去兩年中增加了300%以上。警方將此歸咎於TikTok和社交媒體的教唆和引導。

自2021年以來,TikTok和社交媒體用戶在標籤「起亞男孩」 (Kia Boyz)下發布視頻,教授人們如何在不需要鑰匙的情況下,就能啟動起亞或現代汽車等技巧。

這些視頻詳細講解了如何通過使用手機充電器或USB線的末端,在沒有鑰匙的情況下,就啟動起亞或現代汽車。這促使了全國各地的青少年紛紛去嘗試偷竊這兩款車輛。

底特律(Detroit)格拉斯曼汽車集團(Glassman Automotive Group)總裁喬治·格拉斯曼(George Glassman)就此對媒體表示:「這已經成為了一種遊戲。儘管這一點兒都不好笑。」

底特律警察局中尉克萊夫·斯圖爾特(Clive Stewart)告訴記者,孩子們「和他們的夥伴們一起」坐著偷來的車輛,「他們開著它們到處跑。」

現在,針對這兩家汽車製造商的州和聯邦訴訟正在不斷增加。

巴頓法律公司(Barton Legal)在於去年在密爾沃基(Milwaukee)提出的一項集體訴訟指出,被告的現代和起亞汽車存在缺陷,使它們「很容易被偷」、「不安全」。此後,原告至少還在其它七個州提起了集體訴訟,包括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愛荷華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伊利諾伊州和德克薩斯州。

該問題源於2022年之前的一些車輛,主要是2011-2021年的KIA和2015-2021年的Hyundai,配備的是需要機械鑰匙的點火裝置,沒有安裝防盜控制系統。

該訴訟稱:「這些車輛的缺陷在於,除其它問題之外,被告在製造和設計這些車輛時,沒有安裝發動機防盜器。這是一種電子安全裝置,除非車輛的電腦被改變,否則幾乎不可能在沒有鑰匙的情況下啟動車輛。」

「這一缺陷意味著,竊賊只需要把覆蓋在點火開關轉向柱上的一塊薄薄的塑料去掉,露出一個易碎的部件,然後竊賊把U盤、小刀或其它適合的東西塞進這個孔裡,就可以在沒有鑰匙或電子鑰匙信號的情況下,將車輛啟動。」

訴訟還說,「考慮到有很多人都會在車裡給手機充電,偷盜這種帶缺陷的車輛所需的必要工具,對潛在的竊賊來說,都是唾手可得的。」

伊利諾伊州警方最近報告透露說,自7月初以來,芝加哥地區的現代和起亞汽車盜竊案,與去年相比增加了767%。

芝加哥警察局第15區在8月24日的社區諮詢中說:「由於TikTok上面新出現的一個挑戰,車輛盜竊案上升了驚人的767%。這個挑戰是為年輕人提供的一場接一場的『遊戲』,其內容就是如何偷竊現代和起亞汽車。這些汽車盜竊案是一種伺機犯罪,幾乎可以影響到社區的任何成員。」

據美國短新聞網站Axios報導,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Charlotte)的起亞和現代汽車盜竊案數量,自去年以來增加了346%。

據WOWT報導,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Omaha)的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盜竊案,與去年相比增加了約600%。

據FOX 9 Minneapolis報導,在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St. Paul),起亞汽車盜竊案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300%,現代汽車盜竊案增加了約600%。

在8月份,四名年齡在14至17歲之間的青少年,從一個汽車租賃場地偷了一輛2021年的起亞Forte,並在警車和直昇飛機的追逐下,帶領警察在高速公路上玩起了飆車。期間,被盜汽車上的司機,曾試圖避開設置在道路上的停車杆,結果汽車發生了碰撞。之後,這群人試圖步行逃離現場,但隨後被逮捕。

據KSDK報導,在聖路易斯(St. Louis),起亞和現代汽車的盜竊案與去年相比增加了約1000%,市長提肖拉·瓊斯(Tishaura Jones)和公共安全主任丹尼爾·伊索姆(Daniel Isom)致信現代和起亞的高管,稱這些汽車公司在密蘇里州的城市造成了「公共安全危機」。

密蘇里州總檢察長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tt)在推特(Twitter)上寫道:「聖路易的確存在暴力犯罪問題。是什麼造成這個城市的犯罪?市長針對警察的戰爭?還是檢察官任由罪犯橫行?顯然,城市『領導人』認為,是……汽車。是的,汽車製造商應該因此受到指責,而不是罪犯,你不應該把事情搞成這樣。」

在一份聲明中,現代汽車美國公司發言人艾拉·加布里埃爾(Ira Gabriel)告訴福克斯新聞數字頻道,該公司「對最近涉及某些型號現代汽車的盜竊案的上升,感到擔憂」。

「雖然我們所有的車輛都達到或超過了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但不幸的是,我們的車輛在社交媒體上成為了一個受到協調攻擊的目標。犯罪分子把我們的沒有發動機防盜器的車輛作為目標。發動機防盜器已經成為了11月以後生產的所有車輛的標配。」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科技戰升溫?拜登政府考慮限制對中企投資

【2022年09月03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知情人士表示,在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之際,拜登政府正考慮採取更嚴格的措施,限制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投資,以避免北京獲取美國技術。

據彭博社報導(鏈結),一位知情人士週五(9月2日)晚間表示,拜登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將頒布行政令,對中國科企實施投資限制。

該人士表示,美國政府也可能針對TikTok單獨實施禁令,但目前還未行動。該人士還說,美國商務部可能會對人工智能(AI)芯片實施更多限制。

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白宮正與國會討論立法,擬要求企業事先披露在中國某些行業的投資,正在討論法案包括建立一套系統,使政府有權直接阻止投資。

2022年8月9日,總額高達2800億美元的《芯片與科學法案》經拜登簽署生效,為美國國內半導體行業提供巨額資金的激勵措施,並資助科學研究。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最近,美國遏制了對中國、俄羅斯的半導體銷售。上個月,拜登還簽署了總價高達2,800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其中包括約520億美元用以補助美國國內的半導體研究和開發。

白宮、TikTok並未回應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不過,美國商務部本週稍早表示,預計在年底前會出台一項措施,以保護美國人的個人數據不受外資應用程序竊取。

本週,美國也禁止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港台稱輝達)和超威(AMD)向中國企業出售用於人工智能的頂級芯片,此舉可能削弱中企開展圖像識別等先進技術的能力。(了解更多)

美國限制英偉達公司(Nvidia)向中國出口高端處理器,削弱了中共發展人工智能的野心。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的雲服務將受到衝擊。(Sam Yeh/AFP)

華盛頓認為,對中國的銷售代表了一種安全風險,該芯片或相關產品可能被中共軍方使用。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鏈結),中國業界人士鮑雷表示,上述這些高階芯片主要用於大數據處理,既可對外用於軍事,也可對內用於監控。

鮑雷表示,這些高速芯片對密集的圖像,可進行高速搜索、識別以及定位,無論對民用或軍事都有重大作用。目前,中國用於圖像高速處理的芯片主要依賴進口,沒有任何替代品,美國禁令可能對中國影響很大。

中國對高速圖像處理芯片的需求量很高。截止2019年,中國的「天網」系統在各地設有約2億個公共監控攝像頭,其數量是美國公共監控探頭的4倍,其中重慶、深圳及上海,名列世界各城市的前3名。

哈薩克人權領袖賽爾克堅(Serikzhan Bilash)指出,在新疆,監控攝像頭更是深入了少數民族家庭。

賽爾克堅說,人臉識別技術幾乎用在新疆集中營的所有的過程中。新疆每一家庭的閉路電視、供暖系統測試儀器、小區監控、都帶有人臉識別技術。

他認為,美國政府現在禁止這項技術出口到中共,雖然晚了一點,總比不採取行動好多了。

彭博社指出,在此之前,美國一直沒有完全將中國排除在半導體行業之外,而是採取一種拼拼湊湊的限制,專注於選定個別公司,如華為和中芯國際等,指控其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實施相應限制。

然而,最近的行動表明,美國政府正傾向於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最終可能廣泛禁止中國企業獲得半導體技術。

除了美國,許多西方國家都表現出對中國科技巨頭的戒心。例如:英國外交大臣利茲‧特拉斯(Liz Truss,卓慧思)在最近與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的首相競選辯論中,承諾將打擊包括TikTok在內的中國企業。

特拉斯表示,英國政府絕對應打擊社交媒體巨頭TikTok等中資公司,並限制對威權政權的技術出口。在辯論中,特拉斯也再次抨擊中共在人權、香港、新疆和台灣等方面的諸多政策。(了解更多)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硅谷資訊站】

【2022年08月03日訊】

210億條Facebook好友圈信息 揭示美國階層攀升秘密?

政府即將加強對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的監管。圖為美國在線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服務Facebook的標誌。圖片攝於2017年11月20日。( Loic Venance/AFP via Getty Images)

Meta公司日前公開發布了210億條Facebook好友關係的信息,來協助研究美國的經濟階梯。

跨越經濟階層,是很多人嚮往的目標。如何才能實現階層上升,就成為研究者們感興趣的一個話題。而作為全球最大的社媒平台,Facebook是研究人員獲取所需數據的關鍵,有時候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Meta和Facebook推出的「Data for Good」計劃(網址:https://dataforgood.facebook.com),提供涵蓋210億條Facebook好友關係的完整數據集。這也是研究美國經濟不平等問題的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研究者利用Meta公開的這些數據,可以研究各種社區,以及社區內部的經濟聯繫。

例如發表在《自然》雜誌,利用這些數據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一個跨越階級界限的社區中長大的人,更有可能擺脫貧困,在經濟階梯上攀升。

研究人員提取了美國25至44歲的Facebook用戶的數據,這些用戶在過去30天內使用過Facebook,至少有100個好友,並將他們的帳戶與郵政編碼相連。這個樣本有7,200萬人,占美國該年齡段人口的80%以上。研究者根據地理位置、教育水平、關係狀況和語言等因素衡量用戶的社會經濟地位。然後分析比較了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他們的Facebook好友的地位。 ◇

為什麼YouTube頭部網紅不會轉投抖音

Tiktok專注於年輕人音樂創作短視頻App,但美國立法者和國家安全專家質疑其是否獨立於中共政府的審查之外。(Joe Scarnici/Getty Images)

抖音國際版TikTok已經成為西方社會最流行,或者說最具成癮性的社媒平台,對YouTube、Facebook等老牌社媒造成了巨大的挑戰。不過YouTube上的頭部網紅們,不太可能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

例如YouTube頭部網紅格林(HANK GREEN)在YouTube上開設了多個頻道,總訂戶超過1,800萬人;在TikTok上也有690萬訂戶。但他無疑更偏愛前者對內容創作的支持。

YouTube於2007年推出了「合作夥伴計畫(partner program)」,與視頻內容創作者進行廣告分成,並最終形成了所謂的「創造者經濟」的行業概念和流量變現模式。

YouTube會在視頻中插入貼片廣告,通常情況下,創作者的分成比例為55%。當然,創造者想要從YouTube上賺到錢,必須滿足擁有1,000名訂閱者,以及有效觀看時長超過400小時的條件。

以格林為例,他的視頻在YouTube平台上的每1,000次播放量,能讓他賺到2美元。格林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上都有帳戶。以相同的視頻瀏覽量為單位,他在TikTok上獲取的報酬是最低的。因為TikTok平台沒有貼片廣告這樣的變現手段,而主要通過創作者基金(creator funds)的形式,對平台瀏覽量高的內容進行金錢激勵。

格林一直是短視頻創作者基金的批評者。在他看來,TikTok的創作者基金是個很糟糕的交易,Youtube的模式更好一些。◇

加州法官裁定 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繼續

美國司法部擬在10月20日對谷歌提出反壟斷訴訟。圖為谷歌搜尋引擎。(Damien Meyer/AFP/Getty Images)

加州一名聯邦法官近日裁定,YouTube競爭對手、加拿大視頻分享平台Rumble,可以推進針對Google的反壟斷訴訟。

法官Haywood Gilliam否定了谷歌試圖駁回Rumble反壟斷訴訟的企圖。

2021年1月,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Rumble向加州聯邦法院提出了反壟斷訴訟,認為谷歌「不公平地操縱了其搜索算法」,使YouTube在其搜索結果中高於Rumble。Rumble訴訟還指稱,谷歌在運行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移動設備上預裝了YouTube應用,不公平地剝奪了用戶的選擇權。

據Rumble估算,自2014年以來,在其流失的視頻瀏覽量上投放廣告,累積起來大概將會產生「遠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

谷歌在駁回動議中否定了Rumble的指控。不過加州法官的最新裁定,支持Rumble繼續針對谷歌的訴訟。

谷歌正面臨美國司法部,以及數十個州檢察長聯合發起的多個反壟斷調查;調查範圍包括谷歌地圖,谷歌廣告,以及谷歌搜索結果等等。

自動駕駛領頭羊Cruise 日均虧損500萬美元

圖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Cruise自動駕駛車輛,在舊金山行駛。(Shutterstock)

在馬斯克最想突破的自動駕駛領域,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目前是領頭羊之一,或許也是最燒錢的領頭羊。

2022年第二季度,通用Cruise虧損5億美元,每天虧損超過50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Cruise的虧損達到9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通用為了在舊金山打造自動駕駛車隊,已經虧損了近50億美元。

通用於2016年收購了自動駕駛公司Cruise,Cruise當時就是自動駕駛行業的領導者之一,一直致力於為城市開發自動駕駛網約車。

Cruise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車隊,並於今年6月成為舊金山首家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Robotaxi)的公司。Cruise獲准每天晚上10點至次日凌晨6點,在指定的街道上運營無人駕駛出租車,時速不得超過30英里。

儘管虧損嚴重且還在持續,通用汽車依舊保持樂觀,並預測到2030年,Cruise每年可能創造大約500億美元的營收。◇

Tim Hortons認為你的數據值多少錢?一杯咖啡加個甜甜圈

Tim Hortons將推出兒童套餐。(穆楓/大紀元)

加拿大咖啡館的代表、加拿大快餐行業龍頭Tim Hortons,已經被加拿大聯邦和省級隱私監管機構確認,其訂餐APP未經允許,從加拿大用戶那裡蒐集了大量位置信息。

加拿大人已對Tim Hortons發起多起集體訴訟。不過最新達成的、尚需法院批准的和解方案顯示,符合條件的加拿大客戶可以獲得Tim Hortons的免費熱飲和烘焙食品作為賠償,也就是一杯咖啡和一個甜甜圈,價值略低於9加元。

除了向受影響的客戶提供咖啡和甜甜圈之外,Tim Hortons還表示將刪除從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間,從用戶那裡獲得的所有地理位置數據。Tim Hortons沒有承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也表示沒有濫用這些數據。

加拿大隱私官員不久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確定,Tim Hortons應用程序每隔幾分鐘就會追蹤和記錄用戶的位置,即使他們沒有打開該應用程序。調查還確定該公司沒有獲得用戶足夠的同意進行這種級別的追蹤。◇

責任編輯:殷瑞娜




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及時獲得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專家:TikTok耗青少年心力 推薦「乾淨世界」

【大紀元2022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俞元舊金山報導)TikTok(抖音國際版)儘管已成美國年輕世代最喜歡的娛樂社媒,但卻被美國政治精英和心理醫生們警惕及抵制。灣區教育專家亦警告TikTok正在吞噬青少年,並推薦新社交媒體平台「乾淨世界」。

近年來,TikTok一直是全球下載量最高的手機應用,而美國是其最大市場之一。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去年調查發現,TikTok對年輕人的滲透率,已超過了臉書旗下的Instagram;63%的12至17歲的美國人每週使用TikTok。

TikTok最近標榜其與社媒冠軍Facebook的不同,稱後者想「連接」你,TikTok只想「娛樂」你。不過,政治精英和專家們可能不這麼看,甚至有心理健康醫生視TikTok為「烈性毒品」。

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委員正在敦促蘋果和谷歌,將TikTok從他們的應用商店中下架,因為擔心美國人的個人數據落入中共手中。

灣區的教育專家也告訴大紀元,TikTok令人上癮,讓青少年精神空虛,更加物質化。社區領袖更告誡人們戒除它。

陳彥玲:TikTok耗費年輕人心力 讓人物質化

旅美教育專家陳彥玲說,「TikTok表現得比較聳動,用很炫的東西吸引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青少年耗費大量時間在TikTok,無心完成作業、缺乏培養責任感和人際交往的時間,他們變得很物質化,或很孤獨。」

陳彥玲說:「我的一個朋友,在台南市仁德區的『大甲國小』,長期教1~2年級學生。她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3C產品(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的濫用,孩子早上都沒精神,也沒有心思上課,一整個惡性循環。他們看抖音、看YouTube,家人可能都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內容……這不像電視,至少還有分級制。」

陳彥玲告訴大紀元,她對社交媒體的用戶群體有所研究,從中發現了TikTok的一些不同。

陳彥玲介紹說,自己與美國比佛利山莊、紐約、加拿大、英法、日韓、杜拜、台灣等十幾個國家地區的美容科醫生建立了聯繫。她發現,常用TikTok的美容醫生,顧客群主要是年輕人,播放的音樂吵鬧、頻率快;而不使用抖音的美容醫生的顧客群,多是年紀較大的歐美人,音樂多是古典的。

陳彥玲舉例說:「有一個亞裔美籍美容醫生,40歲出頭,他和他的太太常用TikTok,曝光了非常多的生活畫面,太太多以曝露裝束、泳裝、豪車、寵物小狗養在名牌包裡,吃喝玩樂等非常物質化的生活方式為主題。」

「其他少用或不用抖音的醫生,分享內容以環保、名言、民俗、專業研討會議等為多。有位著名美容專家,帳號有幾百萬粉絲,他偶爾曝過一二次太太的相片,他太太衣著高雅得體。這與TikTok的用戶群明顯不一樣。」陳彥玲說。

專家:政府有責任推廣乾淨世界

TikTok不僅讓人上癮、變得物質化,還能盜取個人隱私。

路透社最近報導說,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6月30日在回覆美國參議員的信中承認,中國員工「可以訪問抖音美國使用者資料」。

「北加州台灣論壇總召」李漢文說:「我們都知道抖音總部在中國,對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是不安全的。我們多次向台灣的同好、許多社團群組大聲疾呼,希望大家不要用抖音。每次呼籲過後,大家開始停用抖音;可是沒多久大家又開始玩TikTok,我們就再次呼籲停用它。」

李漢文接著說:「我們發現,TikTok有一些成人影片內容,這的確會影響到年輕學生的心理。美國的教育當局是不是應該呼籲一下,讓各地學區、學校儘量不用抖音?」

陳彥玲也表示,政府有責任提供健康的網絡環境,維護一個乾淨的世界。「任何一個文明國家的政府,都有義務使用行政權力,保證國民的物質和精神健康權。公民向政府納稅,希望政府不受外來影響,為他們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環境,包括網絡環境。」

她最後推薦說,「現在有一個新的社交媒體平台,叫乾淨世界(網址:www.ganjingworld.com),內容很豐富,也很健康,政府應該多宣傳這樣的平台。」

TikTok由總部在北京的科技巨頭「字節跳動」2016年推出。它會根據用戶的個人信息,通過AI算法,精確預測使用者的喜好,向用戶推送影片,讓用戶沉浸在欲罷不能的快感慾望中。印度禁止使用TikTok,理由是它散播色情信息,危害兒童健康。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大學(University of Trinidad and Tobago)最近的一項研究則發現,TikTok不僅吸引人,還讓人成癮。

2020年倫敦一家成癮和心理健康診所表示,「TikTok成癮」的就診人數,在12個月裡增加了「五倍」。診所創始人簡‧戈貝爾(Jan Gerber)說,「TikTok對大腦生物化學的影響,與烈性毒品非常相似」,「TikTok對個人幸福感、日常生活和生產力都有嚴重影響」。◇

責任編輯:殷瑞娜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字節跳動」計劃尋租聖荷西辦公樓

【大紀元2022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瑩瑩編譯報導)據商業地產消息人士稱,網際網絡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正在考慮租賃聖荷西(San Jose)科技園區內的多座大型辦公樓。

據至少五位知情人士透露,這家科技公司正在討論轉租位於1193和1199 Coleman Ave.、總面積約為65.8萬平方英尺的大樓。

幾位商業地產人士表示,總部位於中國的字節跳動公司,已經在硅谷(Silicon Valley)的幾個地方尋找一個大型的新辦公室,以容納該公司的南灣業務。

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為尋找新址所做的嘗試,雖然範圍很廣,但仍沒有成功。

該公司正在關注的聖荷西科技園區大樓,是由總部位於倫敦的投資公司AGC Equity Partners,在2021年12月以7.8億美元買下的。

房地產專家不確定字節跳動的轉租交易何時可能完成,目前租賃協議還沒有簽署,也不能保證交易會完成。

責任編輯:殷瑞娜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兒童社媒成癮 加州父母將可起訴TikTok等公司

【大紀元2022年0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加州眾議院日前通過一項法案,要求Instagram和TikTok(海外版抖音)之類的社交媒體公司,為其產品導致兒童沉迷而負責,父母將被允許起訴這些平台,每次可要求索賠最高25,000美元。

該法案將「成癮」,定義為18歲以下的孩子,他們受到身體、精神、情感、身體發展和物質上的傷害,同時又苦於想停止或減少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卻無法做到,因為他們被社交媒體引誘而無法擺脫。

據《聖荷西水星報》報導,商業團體警告說,如果該法案通過,社交媒體公司很可能會停止在加州的兒童業務,以迴避法律風險。

該提案只適用於過去一年總收入至少1億美元的社交媒體公司,似乎是針對Facebook等主導市場的社交媒體巨頭。它不適用於Netflix和Hulu等流媒體服務,也不適用於只提供電子郵件和短信服務的公司。

該法案的作者、聖路易斯奧比斯波縣的共和黨眾議員喬丹‧坎寧安(Jordan Cunningham)說:「對兒童進行不受約束的社會實驗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將保護兒童。」

週一的投票是立法的一個關鍵步驟,但不是最後一步。該法案將被提交給州參議院,要經歷數週的聽證會和立法者與倡導者之間的談判。

該法案為社交媒體公司在法庭上規避責任提供了兩個出路。若該法案成為法律,它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社交媒體公司若能在明年4月1日之前,刪除被認為對兒童成癮的內容,公司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那些定期審計其做法,以識別和刪除可能導致兒童成癮內容的公司,也將被免於訴訟。

商業界對該法案持反對態度。跨黨派技術網絡公司TechNet首席執行官和高級管理人員,在給立法者的一封信中寫道,如果該法案成為法律,社交媒體公司和在線網絡服務將別無選擇,只能停止為18歲以下的兒童服務,並將實施嚴格的年齡驗證,以確保青少年不使用他們的網站。他們表示,沒有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能夠忽視這種法律風險。

立法者似乎願意改變該法案中,允許父母起訴社交媒體公司的部分內容,但沒有人提出詳細的替代方案。

不過,支持者敦促在週一通過該法案。來自蘭喬科爾多瓦(Rancho Cordova)市的民主黨議員肯‧庫利(Ken Cooley)說,作為一名律師,他通常反對為訴訟創造更多機會的法案。但他說:「立法者必須改善我們周圍的環境,改善我們孩子周圍的環境。」◇

責任編輯:陳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