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專家:為了心臟健康 五種食品不要多吃

【2022年10月23日訊】(記者李言綜編譯報導)伊麗莎白‧克洛達斯(Elizabeth Klodas)博士是一名心臟病專家,治療過數千名患者。她經常聽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吃什麼食物能使心臟健康

即使我們不是營養師,也知道奶酪漢堡、甜甜圈和薯條等食品不宜多吃。克洛達斯在CNBC刊文特別提醒說,要想保持心臟健康,以下五種流行食品尤其不要多吃。

1. 麵包

專家說,多吃麵包於健康不利。(Shutterstock)

許多人都知道,麵包和烘焙食品是我們飲食中鈉的主要來源之一。鈉攝入量增加,血壓也可能隨之增高,而這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

例如,一個普通的百吉餅可能含有500毫克的鈉,這大約是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大多數成年人每天食用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麵包中的精製麵粉也會使血糖飆升。克洛達斯提醒說,黑麵包也未必就好到哪兒去。

這位專家自己選擇食用帶穀物和種子的麵包,以達到每100卡路里至少含有3克纖維的自定標準。

2. 人造黃油

奶油
人造黃油的口味沒那麼香,健康程度則因產品而異。(Shutterstock)

過多食用黃油於心臟健康不利,但是像人造黃油這樣的替代品並未必就更好。

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於2015年部分實施氫化油禁令之前,人造黃油中的反式脂肪含量更高。結果是「壞」膽固醇得以提高,而「好」膽固醇得以降低。但是,即使反式脂肪酸已經消失,也並非就意味著人造黃油有益於健康。

市場上的許多人造黃油是用棕櫚油製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會提高人體內膽固醇含量。

在克洛達斯看來,由橄欖油或亞麻油製成的人造黃油是更好的選擇。橄欖油只含有少量的飽和脂肪,沒有反式脂肪。這位心臟病專家喜歡的另一種黃油最佳替代品則是鰐梨吐司。

3. 脫脂牛奶

有機奶牛產出的牛奶含有更高的脂肪成分,但還沒有證據顯示這對長期健康有益。(Shutterstock)

牛奶和含有乳脂的奶製品是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雖然脫脂牛奶可能要好一些,但專家仍然鼓勵人們嘗試選擇替代品。

如杏仁、腰果和澳洲堅果奶含有更多有益於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大豆、大麻和亞麻奶也是如此。

很多人喝牛奶是因為其含鈣量高。事實上,許多食物都能幫助人體得到足夠多的鈣。杏仁、西蘭花、甘藍、橙子、豆類、毛豆、無花果和鮭魚罐頭,既有利於心臟健康,又能為你補鈣。

4. 健怡蘇打水

Shutterstock, soda,蘇打水
許多調酒師喜愛使用蘇打水調酒,搭配新鮮水果和檸檬薄荷等材料,清新爽口。(Shutterstock)

健怡蘇打水(也叫減肥蘇打水)可能不含糖,但仍然會擾亂人體生物化學系統。最近的研究顯示,減肥汽水中的人工甜味劑會影響我們腸道中一種重要蛋白質的產生,不利於防止肥胖和糖尿病。

對於清爽飲料,心臟病專家推薦「茶」。因為它富含有利心臟健康的化合物,有助於對抗炎症和細胞損傷。紅茶和綠茶均可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

另一個不錯的選擇是一杯加了些許新鮮水果和薄荷葉的氣泡水。

5. 燕麥棒

燕麥片和燕麥餅乾。(Fotolia)

燕麥棒聽起來很健康,其實未必。例如,大多數格蘭諾拉麥片棒所含的成分遠不止包裝正面所強調的「燕麥、堅果和水果」。許多同類產品還添加了糖、人工甜味劑和其它反作用成分,如棕櫚油。

心臟病專家克洛達斯更喜歡選擇生的堅果作為零食。對於燕麥片,她通常會選擇早餐時食用,並用乾果或新鮮水果作為甜味劑。◇

Categories
美食天地

實驗室製造的人造肉健康嗎?專家憂食安問題

人造肉和我們在家中少量製作,拿去小農市集販賣的家常菜可說是天差地別,人造肉沒有這麼精緻,你能想像在小農市集的摺疊桌上看到一小塊標價一千美金的雞肉嗎?人造肉公司要做的是讓產品直接從實驗室進入量產階段,試著把成本壓低以便吸引大量的顧客,只賣給有錢人還不夠,但是在成本「夠低」,以讓一般人負擔得起,甚至比廉價牛肉還更便宜之前,人造肉還是只能待在有錢人的餐桌一段時間。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人造肉公司必須發展一套前所未見、可以擴張的生產系統,並且大幅降低這項劃時代產品的生產成本。

雖然我們距離在超市大量販售人造肉肯定還要一段時間,數間美國公司已聯手建立了「肉品、家禽、海鮮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Meat, Poultry and Seafood Innovation),來幫助人造肉產業的發展,成員包括曼菲斯肉品、Just、Fork &Goode、Finless Foods、BlueNalu、Aremys Foods、New Age Meats。由於該組織的目標是促進美國的相關法令鬆綁,因此目前只限美國公司加入,不過前提是要先繳得出五萬美金的入會費。

法令限制可說是人造肉產品上市前的頭幾號阻礙,其他阻礙還包括消費者接受度和培養基,食科新創公司甚至會在產品完成研發之前,就開始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打交道,這幾乎已成了普遍現象,同時也是執法機關想要的結果,不過這些協商通常都是閉門會議。獲得法律許可非常重要,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監督、檢驗、命名、標示等不同層面,管轄權也相當複雜,美國農業部負責監管肉品,包括牛肉、雞肉、羊肉、豬肉,以及食品標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監管其他所有事務,包括魚類,但不包含鯰魚就是了。

這表示人造肉公司必須在兩個以難合作出名的主管機關間奔波,此外,雖然還沒正式拍板定案,但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計畫共同擔負監督責任,瓦萊提注意到:「他們了解這是食品產業科技化的一大機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會負責管理科學和魚類的部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負責在上市前檢驗除了魚類之外的產品。另外,美國農業部進行例行食品抽檢的經驗相當豐富,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並沒有,等到人造肉的生產隨著巨大的生物反應器無止境地繁殖數以兆計的細胞如火如荼展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可能只會一時興起過去看看情況而已,這對消費者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少圈內人都覺得一旦美國批准人造肉,世界各國也都會跟進,有些人則認為其他食品法規比較寬鬆的國家或地區,像是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可能會是最方便的突破點。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來說,檢查潛在的細菌、病毒及其他生物媒介感染非常重要,但身為一個預算捉襟見肘的政府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有辦法一一拜訪這些食品工廠,並對相關科技有透徹的認識,以便評估嗎?

烏爾加夫特表示:「除非你有一座完全無菌的設施,還有一間清潔室,而且生物反應器是由機器人操作,不然總是會有遭到汙染的風險。」不過這其實也有些好處,像是高度精密的生物反應器可以即時檢查,甚至可以使用遠端評鑑,因為所有資料都存在雲端,相較之下,工業化農場通常戒備森嚴,而且肉品包裝場的職業安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爆發的許多醜聞,可說每況愈下。我們總覺得有很多保護措施,包括法律和實際層面,但是這些措施到底去哪了?

就連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監督醫療用組織培養的專家,也將發展中的食品級肉類監管視為棘手議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消保官傑瑞米亞.法沙諾(Jeremiah Fasano)便表示,即便傳統肉類和人造肉很像,仍有其他安全疑慮需要考量,像是不同的次級原料,也就是促進細胞生長的特定化學物質,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包括中間產品、副產品、細胞「呼吸」完剩下的物質等,生長中的活體細胞會產生各種代謝物,法沙諾表示:「我覺得如果說生物製程比較複雜,那也是非常合理的。」

另一位抱持相同看法的專家則是北卡羅來納州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禽類科技教授保羅.莫茲賈克(Paul Mozdziak)博士,他提及擴大規模的挑戰,和烏爾加夫特的擔憂類似:「(實驗室)傳遞過程的每個程序,都有可能受到汙染、包括細菌、微生物、病毒等。」從此處便可看出抗生素的強大誘惑,抗生素是工業化農業遭受劇烈抨擊的原因,而且許多專家都認為抗生素對全球健康帶來的傷害,甚至遠超氣候變遷。雖然高科技環境的安全程序力求滴水不漏,但其實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員工細心與否,莫茲賈克表示:「在細胞培育過程中,大部分的汙染都來自人員,某個人在某個程序上出錯,而且通常非常難追蹤。」

除了汙染外,還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因為這些細胞都是自行繁殖,但當複製的量大到數以兆計,就有可能產生基因變異,雖然不是一定會發生,但還是有風險。在二○二○年的《億萬商機人造肉》(Billion Dollar Burger)一書中,馬克.波斯特便告訴作者蔡斯.帕迪(Chase Purdy)這是一個有可能出現的「風險」,DNA每經過一次複製都「可能產生基因變異」,這會產生不穩定的細胞,同時成為新創公司量產人造肉時的挑戰,雖然他們聲稱吃下這些基因變異的細胞,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我們還是不要輕忽比較好。

然而,各式巨大的災難,仍可能會讓我們接受人造肉,而暫時忽略食安疑慮、病毒感染、「科學怪食」等種種擔憂。二○○一年,英國爆發的口蹄疫造成超過六百萬隻牛羊遭到撲殺及火化,二○一九年非洲豬瘟襲擊中國,撲殺的豬隻數量為世界之最,二○一九年底,新冠肺炎先在中國爆發,接著快速散播至世界各地,據傳這種病毒的源頭來自當地的肉品市場,許多人則怪罪我們持續剝削脆弱的生態系統,貪婪取用土地畜養牲畜以供食用。二○二○年即將結束,新冠肺炎仍迫使我們只能待在家中,生活的樣貌也永遠改變。

人造肉不像醃漬物一樣可以在自家廚房中DIY,我們在乎我們吃的食物已經遠超我們的理解了嗎?我們全部改吃豆腐或天貝會比較好嗎?頻繁攝取紅肉很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些研究甚至指出工業化牛肉中含有的血基質可能致癌,雖然天然放牧牛肉含有不同的血基質,但也沒有相關研究佐證其對人體的影響。天天吃人造肉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相同的傷害嗎?還是科學家可以成功改造細胞,降低其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還有好多好多問題可以問。

(網站專文)

<本文摘自:《「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商周出版>

.吃起來真像肉 植物肉漢堡真健康嗎?
.「聰明丸子」新上市 植物肉美味好驚奇
.研究:人造植物肉和真肉有很大差異

Categories
健康與養生

74%包裝食品都有糖 減糖第一步要這樣做

談到美國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癌症的風險因子,絕不是無辜的。然而,它已存在於雜貨店貨架上的大多數預包裝食品中,以及我們的食品廚櫃裡。

隱藏在眾目睽睽下

在你將注意力集中在避免罪魁禍首(餅乾、蛋糕和餡餅)之前,請仔細看清那些「隱形的糖」,糖剝奪了我們的健康並從我們的生命中偷走了多年的時光。

不要自欺欺人。糖不僅僅存在於很容易被識別的餅乾、糖果和甜點中。74% 的超市包裝食品(包含鹹味食品)中,都含有添加的糖,如麵包、意大利麵醬,甚至是所謂的「健康食品」,如酸奶或那些用不那麼真實的水果和全穀物製成的方便早餐棒。

只需看一眼被不知情的購物者譽為「健康」的常見食品的成分,就會發現其中含有糖份的量已達到驚人的不健康的程度。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這是致命的。

減糖的第一步是認清隱藏的糖

很多東西都變了,但沒有向好的方向變。 二百多年前,美國人平均每年消費2磅糖(2磅約為0.9公斤)。現在,美國人每年平均消費152磅糖!

很多時候我們在自欺欺人,我們避免增加糖分,注重在咖啡或茶中加入的那一兩茶匙的白砂糖,現實中我們經常沒有意識到,各種常見食物中隱藏的糖分,讓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

例如:

● 12盎司的蘇打水含有超過11茶匙糖

● 1條桂格(Quaker)酸奶燕麥棒含10克糖

● 1盒達能(Dannon)酸奶底層的草莓含15克糖

● 1瓶魔爪(Monster)能量飲料每16盎司含有54克糖

● 1杯切里奧斯(Cheerios)蜂蜜堅果麥片含12克糖

● 100克酸奶葡萄乾(Yogurt-covered raisins)含64克糖

● 1瓶 20盎司的亨氏(Heinz)番茄醬含約 2/3 杯糖

● 1瓶19盎司傑克丹尼爾(Jack Daniel’s)燒烤醬瓶裝含約1杯糖

● 1杯普通烤豆罐頭(baked beans)含約5茶匙糖

不要被名稱愚弄——了解糖的名稱

檢查你購買的包裝食品以及飲料的成分。注意避免所有形式的糖:

● 葡萄糖(glucose)、麥芽糖(maltose)、蔗糖(sucrose)、乳糖(lactose)、右旋糖(dextrose)、果糖(fructose)——基本上任何以-ose結尾的詞

● 原糖(raw sugar)、紅糖(brown sugar)、糖粉(powdered sugar)

● 濃縮果汁(fruit juice concentrate)、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高粱糖漿(sorghum syrup)、玉米甜味劑(corn sweetener)、糖蜜(molasses)

● 山梨糖醇(sorbitol)、甘露糖醇(mannitol)、木糖醇(xylitol)

糖促進癌細胞生長

如果你讀過我的書《我曾經患過癌症》(I Used to Have Cancer),那麼就會了解到我是如何明白癌症是以各種糖為食的。糖不僅會對身體的pH值產生負面影響,科學家們還發現與癌症相關的蛋白質可以被葡萄糖激活(請記住,這是糖的種類之一)。

一旦從身體系統中清理了糖,你就不會再想念它!你的味蕾將開始「重新設置」,對糖的渴望將成為過去。你就會嘗到蔬菜的甜味,你的身體會感謝你。

作者簡介:詹姆斯·鄧普頓(James Templeton)是Templeton Wellness Foundation的創始人。

本文原刊於Templeton Wellness Foundation,授權中英文《大紀元時報》轉載和翻譯。英文報導請見:Say Goodbye to Sugar If You Want to Beat Cancer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癌細胞愛吃糖是謠言?糖與癌症關係大揭秘

· 水果的糖究竟有沒有害?營養師解迷思

· 糖吃多不只變老 還影響全身 4方法減糖降脂

責任編輯:李清風◇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灣區的食品雜貨價格 正在飆升

【大紀元2022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雖然加油站的價格一直是頭條新聞,但根據最新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數據,在舊金山都市區,食品雜貨價格同比增長幅度最大。

根據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從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整體食品和飲料類的價格上漲了10.2%。雜貨類,勞工統計局稱之為「家庭食品」,價格上漲了13.8%。

從4月到6月,具體類別中,漲幅最高的是水果和蔬菜,漲幅為4.7%。其它家庭食品類別,包括黃油、糖和糖果,漲幅為5%。6月份,舊金山都市區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比增長6.8%,從4月到6月,同比增長1.7%。

阿拉米達、康特拉科斯塔、馬林、舊金山和聖馬刁縣,被定義為舊金山都市區。

據《舊金山紀事報》報導,非營利組織Consumer Watchdog的總裁傑米·考特(Jamie Court)表示,這些增長是困擾全球經濟已有一段時間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汽油和運輸價格上漲、供應鏈問題,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他說,對於進口水果和蔬菜來說,情況尤其如此。運輸成本令人望而卻步,將葡萄從南美運到加州,由於運輸成本上升,可能是以前的兩倍。

他補充說,在美墨邊境有一些新的農業檢查要求,增加了來自墨西哥的農產品的成本。

代表數百家食品零售商和供應商的加州雜貨商協會(California Grocers Association)的發言人內特·羅斯(Nate Rose)說,病毒大流行完全擾亂了我們的食品系統,由於外出就餐的人減少,對食品雜貨的需求激增。另一個干擾因素是俄烏戰爭,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全球主要的糧食生產國,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雜貨店的貨架。

另外,他補充說,在灣區,特別是舊金山,做生意的成本更高,包括垃圾收集在內的「監管負擔」,更高的勞動力成本,以及由於零售盜竊,一些商店需要更多的保安,導致整體上更昂貴的生活成本。

那麼,這麼高的食品雜貨價格還會持續多長時間?

考特認為,價格可能還會上升,直到通貨膨脹緩和下來,因為運輸、工資和供應鏈方面的通貨膨脹推動了價格上漲。◇

責任編輯: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