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華郵:未來幾個月內 推特將裁減3/4員工

【2022年10月21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以及獲得的文件顯示,無論是誰擁有該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內,推特(Twitter )的員工,都可能面臨大規模裁員。

馬斯克在收購該公司的交易中,告訴潛在投資者,他計劃解僱推特7,500 名員工中的近 75%,將公司削減到只有兩千多名骨幹員工。

即使馬斯克與推特的交易失敗(現在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會失敗),預計也會進行大幅裁員。推特現任管理層,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將公司的工資削減約 8 億美元。

根據公司文件和對熟悉公司情況的人士的採訪,這個數字意味著將近四分之一的員工。

該公司還計劃大幅削減其基礎設施,包括為每天登錄的 2 億多用戶,維持網站正常運行的數據中心。

預計推特和馬斯克,將在下週五完成收購。熟悉談判的人士表示,經過數月的法律爭論之後,收購計畫正在以明顯的誠意向前推進。如果交易完成,馬斯克將立即成為推特的新主人。◇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美新芯片禁令生效前 數百華人離職保美籍

【2022年10月13日訊】(記者夏松綜合報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首次擴大到「人才」,10月12日生效的新規則,阻止美國人支持中共某些高端芯片的開發、生產。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半導體公司的關鍵人物,他們選擇保留美籍,紛紛趕在禁令生效前離職。

數百名美籍華人趕在12日前離職

美國政府10月7日宣布「對中國實施先進計算和半導體製造的出口管制新規」。其中一條具體條例規定,「限制美國人員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支持位於中國的某些半導體製造『設施』集成電路開發或生產的能力」,禁令從10月12日生效。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13日)報導,前商務部官員、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 LLP)合夥人凱文‧沃爾夫(Kevin Wolf)說,「美國人」將包括持有美國護照和綠卡的人以及美國公司。

《日經亞洲評論》11日報導,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本土半導體相關公司的關鍵人物,但美國新禁令一出,這些人士內心開始交戰。有業內高管和分析師認為,這一限制可能會給中共領先的芯片業帶來巨大打擊。

自由亞洲電台說,禁令生效當日,傳出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嘉定廠、合肥長鑫存儲、杭州積海等半導體企業的美籍員工紛紛辭職。

江蘇半導體業內人士顧畔今天(13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大部分半導體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屬於「海歸派」,有的持有美國綠卡,有的已經是美國國籍,面臨國籍與職業「二選一」時,這些人選擇美國。

他說,「這些高管基本上都要退,一家企業成功至少有四個因素,第一是技術,其次是人才,第三是管理,最後一個是市場。中國只有市場,但是前三項都沒有,所以這些半導體企業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老實站隊 用腳投票

推特帳號顯示為「美國企業家、科技創業者、財經科技觀察」的網友「立黨」在系列推文說,「很多人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拜登逼所有在中國工作的美國人二選一:要麼立刻辭職,要麼退出美國國籍。然後在中國所有半導體製造企業的所有美籍高管和工程師,這一天集體辭職——中國半導體製造一夜間直接癱瘓。拜登一項制裁的殺傷力,比特朗普(川普)4年十幾波表演型制裁加起來還要大。」

「立黨」接著說,「中國每一家先進工藝半導體公司,幾乎都在全面斷供、所有美籍人員辭職、全面一夜間完成被動撤離脫鉤,直接陷入癱瘓。什麼叫滅頂之災?這就叫滅頂之災:中國半導體製造的半壁江山直接價值歸零,全面崩潰,一丁點都不剩。」

在問答環節中,有人問,為什麼中共媒體這次沒有報導?「立黨」說,「不知道。唯一的解釋就是,這種重要的新聞以及一系列後續活動,對中國(中共)整個國家安全和『持續沸騰』的半導體產業傷害極大,而且恥辱程度不亞於『佩洛西訪台』。」

他接著發推文說,「很多人不懂,什麼叫滅頂之災。ASML(艾司摩爾)已經停止對中國大陸提供服務和支持了。」

彭博社10月12日也報導說,根據發給員工的這封內部電子郵件,艾司摩爾(ASML)告訴公司在美國的員工,根據拜登政府新規定,不要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根據電子郵件,該禁令適用於所有美國雇員,包括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和居住在美國的外國人。彭博社報導,艾司摩爾公司的企業傳播負責人莫妮克‧莫爾斯(Monique Mols)證實,週三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這封電子郵件「確實是一種真正的溝通,但並不打算對外公開」。

總部位於荷蘭的艾司摩爾公司一直在向中國客戶銷售深紫外線或DUV機器,但在美國施壓下,一直沒有提供更先進的極紫外線或EUV機器。

「立黨」再次強調,「這次制裁,是對中國半導體的滅頂之災,不是Trump(川普)時期的四年總共十幾輪的表演型制裁——是實打實的行業斬首行為。 任何倖存的中國公司,都是還沒被制裁到底的公司;任何被制裁到底的中國公司,死亡率是100%,無一倖存。任何美國公民/綠卡,這次都會老老實實站隊,用腳投票給你看。」

網傳泛林集團半導體設備專家會議紀要:國產存儲或受衝擊

「立黨」在系列推文中提到,「本次制裁當事人,Lam Research(泛林集團)對制裁總結:1. 中國高算力芯片設計公司,全部在制裁範圍內,將被台積電拒絕流片生產;2. 無人駕駛芯片也將被全部制裁;3. 本次制裁起點是無限追溯,確保杜絕用到任何美國產品和技術;4. 任何違反制裁的公司和個人,美國司法部將直接抓人。」

他還附上一篇12日刊登在大陸網站「麵包芯語」上文章,該文前面是一份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半導體設備專家會議紀要,後面是對泛林集團比較完整的介紹,最後部分是對此次美國禁令的分析。

「麵包芯語」網站有電子新聞發布和電子公眾平台資源,以半導體論壇、測試測量、機器人/工業電子、供應鏈專區等為主。

紀要內容很長,以問答形式體現。

紀要有提到,「長鑫和長存(長江存儲)應該是直接禁掉的。美國人是不能直接服務logic、DRAM、NAND,比如中芯、華力、長鑫、長存。10月12號應該所有人員會撤離現場。」

「這次很難,後面也去不了。要等週一(10日)的細則出來,目前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和Lam(泛林集團)的做法不一樣,應用材料目前是照常的,Lam是在12號具體細則出來前可以support(提供支持),12號之後就不行。之前中芯國際的案例沒有參考意義,之前中芯沒有禁服務。Lam在長鑫服務的有幾百人,這次禁掉後肯定會裁員。美籍人今天辦的離職手續。」

「美國人是不可以再來,長鑫那邊也不可能再得到美國總部任何的技術支持。現在長鑫、長存自己fab裡的美國人今天辦的離職手續,只有放棄美國國籍和離職兩種選擇。」

「美國人不會冒這個風險,美籍人員如果繼續在長鑫研發,會面臨回美或者經過美國能引渡國家時被抓的風險。」

「是美國籍肯定不行。不知道中微現在要怎麼做,尹志堯(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創始人)要麼選擇放棄美國國籍,或者只拿綠卡、不要美國國籍,中微放棄國內市場不太可能。如果中微賣設備到長存這些被禁的公司,肯定會被制裁。」

美國芯片相關企業聞風而動 撤出駐華員工

美國政府出台新法規後,美國供應商開始從中國領先的芯片公司撤出員工。

彭博社10月12日報導,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應用材料公司、科磊(KLA Corp.)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Corp.)已經開始或準備從中共國有存儲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撤出員工,並暫停業務。

知情人士說,在上週拜登政府出台新規,禁止中國公司購買先進芯片製造設備,或在沒有執照情況下僱用美國公民之後,這些美企本週開始撤資。

報導說,生產芯片製造機器的應用材料等公司經常將員工派往客戶設施,以幫助他們微調製造流程。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公司是否因為長江存儲被列入未經核實名單或其它限制而撤回人員。美國公司需要根據拜登政府的新規進行評估。

《華爾街日報》12日早些時候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最近幾天,美國供應商暫停對長江存儲已安裝設備的支持,並暫時停止安裝新工具,並暫時撤出了在長江存儲的員工。

美國芯片設備製造商有數十名員工駐紮在長江存儲工廠。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說,他們在運營工廠和發展製造能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帶來了高科技芯片生產工具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果美企暫停人員和支持時間延長,長江存儲等客戶將面臨無法獲得開發芯片所需的升級、維護專業知識和未來技術的機會。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Uber要求員工一週兩天返回辦公室

【2022年10月05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據路透社報導,週二(10月4日),Uber宣布員工每週至少有兩天回到辦公室。

據Kron4報導,在公司的一篇博文中,這家共享汽車公司說它已經「接受了一種混合工作模式,大多數員工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辦公室」。博文表示,週二和週四是 「錨定日」(Anchor Days),所有非遠程員工將被要求回到辦公室。

該方法是「基於平衡靈活性、生產力和協作」,博文解釋說, 「有時間進行遠程工作,對個人生產力以及平衡工作/生活需求都有好處。」

這篇博文由首席人事官尼基‧克里希納穆爾蒂(Nikki Krishnamurthy)撰寫。他解釋說,員工的反饋使該公司得出結論,工人在辦公室時更有參與感、更強的歸屬感,及更高的滿意度。

該博文還說,該公司仍將為員工提供每年最多四週遠程工作的機會。他們還為一些員工提供靈活性,根據他們的角色和位置,讓他們保持完全的遠程工作。

「我們的業務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存在於成千上萬個城市的街道上,我們與我們所服務的地方保持聯繫是很重要的。」文章寫道,「我們的目標是採取一種工作模式,既有助於我們從靈活性中獲益,同時促進人際關係和合作。」◇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北加州凱撒醫療集團員工 擬無限期罷工

【2022年08月08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8月2日,代表北加州凱撒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2,000名精神健康工作者的工會宣布,計劃從8月15日開始,進行無限期罷工。

工會代表提出的理由包括:臨床醫生工作量大,病人等待心理健康護理的時間,長達數週甚至數月。工會發言人馬特.阿茨(Matt Artz)說,即使護理需求激增的狀況下,備受打擊的治療師,也在放棄這個健康巨頭。

代表臨床醫生的全國醫療工作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Healthcare Workers),主席薩爾.羅塞利(Sal Rosselli)在一份聲明中說,雖然不會輕言罷工,但現在是採取立場的時候了,讓凱撒將其數十億美元的一部分,用於心理健康護理。

凱撒醫療集團的高級副總裁德布.卡薩瓦斯(Deb Catsavas),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罷工威脅,不過是該工會在每次談判新合同時,都會使用的一種談判策略。

卡薩瓦斯稱,工會的策略是「不道德的和適得其反的」,他說雙方「接近於達成協議」,凱撒公司「致力於真誠地進行談判,以達成對治療師和病人有利的公平和公正的協議」。

近年來,該公司的精神健康服務,引起了立法者越來越多的審查。 5月,醫療保健管理部(Department of Managed Health Care)宣布,它將對凱撒的精神健康服務進行一次非例行審計。

工會發言人阿茨說,工會和凱撒計劃在週五再舉行一次談判。他說,北加州凱撒公司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包括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治療師和成癮諮詢師,在過去4年中已經進行了6次短時間的罷工。這將是他們第一次開放式的罷工,這意味著工會沒有確定一個結束日期。

阿茲說,凱撒在北加州有460萬名參保者,儘管這個數字,並不反映目前有多少人獲得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服務。

工會在上週日給醫療保健管理部門寫了一封信,要求該部門確保凱撒在罷工期間,繼續為病人提供心理健康護理,而不是取消預約。

醫療保健管理部負責衛生政策和利益相關者關係的副主任阿曼達·利維(Amanda Levy)說,該部門正在繼續監測受罷工影響的病人獲得服務的情況。

她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法律要求健康計畫始終為參保者提供及時且符合臨床標準的醫療必要護理,包括在員工罷工期間。

凱撒並不是唯一面臨心理健康從業人員短缺的供應商。州內各縣、學區和非營利組織,也提出了人員短缺的投訴。阿茲說,一些凱撒公司的從業者,被招募到遠程醫療公司工作,那裡的薪水很好,而且有很多在家工作的選擇。還有一些人則進入私人診所。

工會說,在過去的一年裡,精神健康臨床醫生離開凱撒的速度幾乎翻了一番,在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間,有668名臨床醫生離開,而前一年只有335名。在工會對200名離職臨床醫生的調查中,85%的人說,他們離開是因為他們的工作量不可持續,或者他們覺得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工作,76%的人說,他們無法「按照護理標準和醫療需要來治療病人」。◇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日本公司開發「打盹箱」 供員工上班時小憩

【2022年07月20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日本人一向以超長工時著稱,而員工上班時打瞌睡的情況也時有所聞。為此,有兩家日本公司合作開發一種「打盹箱」(Nap Box),可讓員工在上班時小憩片刻。這或許能增進員工的身體健康,同時凸顯出日本人長時間工作的職場文化。

據彭博社報導,在7月14日,日本東京的伊藤喜家具公司(Itoki Corp.)與北海道的一家膠合板供應商簽訂授權合約,以共同開發這種名叫「打盹箱」的直立式裝置。

(點擊這裡可以看相關圖片)

日本員工素以超長工時聞名於世,日文中甚至有「居眠」(inemuri,小憩之意)這個詞來描述人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工作場所打瞌睡的情況。

伊藤喜公司的通訊總監川島佐惠子(Saeko Kawashima)表示,有很多日本人會把自己關在廁所小睡一下,但她認為這樣並不健康。在比較舒適的地方睡覺比較好。

該公司的這項「打盹箱」產品能讓使用者站在裡面睡覺,就像火鶴一樣。它的初步設計能確保使用者的頭部、膝蓋和臀部很舒適地獲得支撐,而不至於在睡覺時倒下。

這項產品目前還在設計階段,所以售價與上市日期尚未決定。

有研究顯示,補充式的休息能提高員工的生產力。這項新產品在安置在辦公室之後,可望讓日本員工在一整天中小睡片刻,充電一下。

川島佐惠子說:「我認為很多日本人傾向於持續工作而不休息。我們希望各公司可以採用這個作為比較彈性的休息方式。」

CNBC電視台此前報導說,日本人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工時之一。由日本政府在2016年所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四分之一的日本公司要求員工每個月加班超過80個小時,而且通常沒有支付加班費。◇

(點擊這裡可以看相關短片)

責任編輯:李玲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丹麥降暴風雪 IKEA顧客與員工在店裡過夜

【2021年12月06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人們去IKEA參觀床鋪時,可能會有躺下來睡一覺的念頭。而丹麥北部在12月1日降下的暴風雪給了一家分店的顧客員工很好的理由。這些人因為無法返家,索性就在該分店的展示間住上一晚,好好享用店內的各種家具。

據英國《衛報》報導,這場降雪讓奧爾堡(Aalborg)地區的降雪量高達30公分,致使當地IKEA分店的6名顧客與20多名員工受困在店裡,但他們在這個舒適的環境裡睡了一晚好覺。

該分店經理埃姆霍瑟(Peter Elmrose)告訴丹麥媒體說:「我們睡在一樓的家具展示間與樣品屋,那裡有床鋪、床墊與沙發床。」

他說,他們能挑選他們考慮購買的床鋪來試用,並花上整晚的時間吃喝與看電視。「超棒的。這是個美好夜晚。非常有趣。」

他還提到,他們的廚房員工準備了熱巧克力、甜點、軟性飲料、咖啡和啤酒供留下來過夜的人們享用,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丹麥廣播公司報導說,在IKEA隔壁的玩具店工作的員工同樣被大雪困住,他們也跑去IKEA避難。

玩具店員工貝羅特(Michelle Barrett)感激地說:「這比睡在各自的車裡好多了。這裡很好、很溫暖,我們很高興他們讓我們進來。」

貝羅特說:「我們對這個情況就是大笑,因為我們可能不會再有這樣的體驗了。」

隔天早上,這些臨時的房客已經能夠回家。當這家IKEA分店開門營業時,前一晚用過的床鋪也都整理好了。◇

(點擊這裡可以看相關短片)

責任編輯:茉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葡萄牙新法令 老闆在下班時間不能聯絡員工

【2021年11月10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葡萄牙剛通過與時下流行的「遠距工作」相關的勞工法令。依據該法令,老闆不能在非上班時間以文字簡訊等方式聯絡員工甚至交辦工作,違反者將會被處以罰款。

據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受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在家工作的人越來越多。為了解決在家工作衍生的勞資問題並增進勞工的福祉,葡萄牙政府制定了新的規定。

新的規定要求,公司不得在員工在家上班時監控他們,也不能在上班前或下班後聯絡他們。違反相關規定的公司將會被罰款。

此外,公司必須負擔員工在家上班所增加的費用,其中包括電費和網路費。而有年幼孩子的員工也可以在公司沒有事先安排的情況下在家工作,直到孩子年滿8歲為止。

為了減少員工在家上班的孤寂感,公司還必須採取因應措施,例如至少每兩個月舉行一次面對面的會議。

然而,上述新規定只適用於員工人數達10人(含)以上的公司。

改變遊戲規則

葡萄牙在11月5日通過了上述新規定。該國是歐洲第一個因應疫情而修訂相關規定的國家。

除了少數例外之外,這些規定使在家上班成為強制性選項,雇主有義務提供必要的工具讓員工在家完成工作。

但葡萄牙勞工和社會安全部長戈迪尼奧(Ana Mendes Godinho)在一項會議中指出,儘管在家上班為人們在疫情下帶來工作上的彈性,但上網條件不均等的情況顯示,政府有必要介入。

戈迪尼奧說:「如果我們從遠距工作的優點中獲益,並減少其缺點,它可以改變遊戲規則。」

她還說,建立健康的遠距工作文化也能為人們帶來其他好處。

責任編輯:茉莉

Categories
社會廣角

前旅館員工揭密 這些東西千萬別用

【2021年09月24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一名自稱曾在旅館任職的美國女子透露,她先前從資深員工那裡獲悉,基於衛生理由,旅館房間裡的某些東西千萬不要使用。

這名目前擔任模特兒的女網紅名叫里希洛馬(Angela Riihiluoma),她最近藉由兩段短片披露這些可能不為外人所知的祕密。

里希洛馬在第一段短片中表示,她先前在旅館從事行銷工作。有一名在旅館工作了20年的同事告訴過她一些極其機密的訊息,她現在想與網友分享。

(點擊這裡可以看第一段短片)

她一開頭便說,千萬別用旅館房間裡的咖啡機。無論你多麼想喝咖啡,就是別碰咖啡機。這是因為有些人會把它當尿壺來使用。

她接著提到,房間裡的玻璃杯也不要用。這是因為清潔人員沒有很多時間可以打掃,他們通常只用清潔劑擦拭玻璃杯,他們甚至不會清洗它們。

而在第二段短片中,里希洛馬又提到了兩樣不要使用的東西,這也是基於衛生的考量。

(點擊這裡可以看第二段短片)

她說,除非冰桶有塑膠襯裡,否則不要使用。這是因為有些人會把它當成「嘔吐桶」來使用。還有床上最上層的被套也不要使用。把它取下來,丟到地板上。

除了上述4種東西不要使用之外,里希洛馬也提醒網友其它應該注意的事項。

她說,在房間裡一定要穿襪子或拖鞋,因為旅館不會清洗骯髒的地板。此外,她也建議人們要帶自己的人字拖鞋。

她說:「很顯然,人們在洗澡時小便是很常見的事情。」

里希洛馬分享的這些訊息讓不少網友感到震驚,有人聲稱以後要睡在自己的車上。也有自稱曾在旅館工作的網友說,旅館房間裡的玻璃杯和被套確實很髒,千萬不要使用。

責任編輯:茉莉◇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拒接受1500萬美元賠償 前特斯拉員工要求重審

【大紀元2022年0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一名前特斯拉黑人員工拒絕接受法官裁決,該裁決將賠償金從1.37億美元削減至1,500萬美元。此前,他起訴了特斯拉,稱在特斯拉的北加州工廠受到了種族主義虐待。

據《聖荷西水星報》報導,週二(6月22日),歐文‧迪亞茲(Owen Diaz)告訴美國地區法官威廉‧奧瑞克(William Orrick),他不會同意89%的削減。他的律師拉里‧歐根(Larry Organ)說,相反,迪亞茲計劃尋求新的審判。

歐根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迪亞茲要求重新審判來拒絕法院的過度削減,他再次要求陪審團評估特斯拉對他所做的一切,並為他受到的嚴重種族歧視提供公正的賠償。迪亞茲尋求恢復他認為的「公平公正」的懲罰性賠償金,以懲罰和阻止特斯拉對他的「種族主義行為」,並防止今後發生騷擾行為。

奧瑞克拒絕了特斯拉的重審請求,條件是迪亞茲必須接受降低賠償金後的裁決。

特斯拉沒有立即回應評論請求。特斯拉反駁所有有關種族問題的指控,並表示在公司內一直致力於創造平等、多元的工作環境。

去年10月,在舊金山進行了為期7天的審判後,迪亞茲贏得了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種族歧視案件最大的裁決之一。

奧瑞克6月7日裁定,迪亞茲不能對他4月作出的削減陪審團巨額賠償的決定提出上訴。奧瑞克在裁決中說,這位前電梯操作員並沒有指出需要複審的「法律問題」。◇#

責任編輯:念真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灣區員工如何應對高科技裁員 重新定位不失辦法

【大紀元2022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由於高科技雲集的納斯達克(NASDAQ)股指行情下跌、一些加密幣崩盤,同時引發高科技、初創公司裁員潮,面對這樣的情況,在舊金山灣區的高科技從業者,應如何從容面對?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可能不失為一個全新的思路。

如果將高科技員工,限定在諸如Salesforce的軟件工程師、推特(Twitter)的開發人員,或者是甲骨文(Oracle)的系統分析師等等,那麼根據高科技業團體CompTIA的統計,在灣區的高科技公司,這樣的群體僅大約114,000人左右。

但高科技相關的職業,是這個數字的3倍,因此如果高科技員工遭遇裁員,不妨放開思路,改換自己的職業,或能開啟一片新天地。

雖然目前高科技業面臨大公司招聘凍結,今年灣區三四月的高科技職位減少了200個;但在非高科技經濟領域,工作市場卻表現得非常穩健,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與高科技毗鄰的商業及專業服務領域,同期有9,000個新增工作。

隨著非高科技的傳統經濟領域的復甦,勞工發展部稱,儘管辭職員工的速度達到歷史高位,但目前失業率達到了197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2年3月,大約有3.3%的員工辭職,當然部分是想要換一個更好的工作。

那麼高科技員工,如何跳槽到發展更好的經濟行業呢?當然首先得跳出自己高科技員工的定位,將眼光從電腦上移開,在更大的視角去審視問題。

首先,灣區許多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的職業並非是高科技員工,既不用寫計算機代碼、開發應用,也不需要管理數據庫。在灣區高科技公司的非高科技職位,大約有158,000個,他們負責諸如撰寫新聞發布稿,撥打銷售電話,或者是幫高科技公司招聘高科技員工等。

另外,所有灣區公司的高科技從業者中,有1/3的人,即大約64,000人,不是在為高科技公司工作。正如諺語所說,當今任何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比如:電子商務公司需要網站、智能手機應用的開發人員,銀行需要網絡安全專家,以及所有公司都需要計算機從業者等。

根據CompTIA的統計,將灣區包括舊金山、奧克蘭到菲利蒙,所有從事高科技相關工作的員工加起來(不算硅谷、中半島地區),大約有336,000名員工。

工作網Indeed的北美研究主管、經濟學家尼克.邦克兒(Nick Bunker)認為,總體上來看,計算機相關的工作,相對來說很穩定,高科技需要一定才能,即便被裁員了,但這個市場仍然很火爆。

但那些公司的非高科技部門的知識型員工,其中有一些是由於疫情下業務蓬勃發展,需要在近期招聘的,他們面臨著被裁員危機的同時,也沒有高科技的技能。對這部分員工來說,如果對工作比較隨意,其實也可以考慮到其它行業。他們可以從高科技公司跳槽到商業公司,更頻繁地去辦公室上班。比如,PayPal和Bolt過去幾個月內裁了不少人,但同時,Visa和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同樣的職位正在招聘人才。

對於高科技員工或者高科技公司的知識型員工來說,跳槽將遇到的最大挑戰,無非是公司文化的轉換,這些在高科技公司習慣了遠程工作、習慣於放鬆的員工,可能會有一個適應過程。邦克爾表示,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員工,可能習慣了更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回到傳統的辦公室上班,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感到不習慣。

是否願意回到辦公室上班,在目前變換的工作市場,可能是一個導致差異化的因素,Indeed公司發現,目前的求職者,對於辦公室工作,表現得比較能接受。尤其是那些被裁員後,有幾個星期失業待在家裡的人,他們可能更願意去辦公室上班。

邦克爾表示,如果擺在你面前,是在多個行業你都能勝任的職位,那也能夠給你更大的靈活度、選擇空間,這當然是好。邦克爾還建議,從高科技行業,考慮轉到更傳統的公司,是大家目前可能會考慮的。當下整個勞動力市場在不斷變化中,但如果考慮廣泛一些,仍然有許多工作機會等著你,邦克爾說。◇

責任編輯:殷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