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灣區房地產

房價下跌 美國炒房還有利潤嗎?5大建議

【2022年10月14日訊】現在美國經濟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憂愁,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失業率雖然帳面上看起來很好,但通脹並沒有很明顯的降低,美聯儲也表態會繼續加息,不會放緩財政緊縮的步伐,另外,股市仍在下挫之中,房貸利率更是來到7%以上,這一切的消息似乎讓房地產的投資人都很擔憂,導致去年到今年初的火熱炒房氣氛,到現在已經冷卻很多。那麼現在這個時間點真的沒辦法再投資炒房了嗎?

什麼是炒房(House Flipping)

英文中House Flipping就是我們中文說的「炒房」,那麼炒房者就是House flipper。flip是翻轉的意思,那為何房屋翻轉會被叫做炒房呢?其實flip說的是投資的一個簡要過程,投資人今天買一棟低價房,經過翻修整理之後,再迅速的以較高價賣出,這要就能賺取中間的利差。所以這樣一買一賣,就叫做House Flipping。

這種炒房的玩法,在房市火熱的時候——就像是疫情之後的這兩年,每個月房價都再創新高,那這時候炒房基本上是穩賺不賠,不管你是老手、新手,大家都樂此不疲!但是,在目前這種逐步往下走的市場中,儘管每個月大部分房價還是比去年還來得高,但是下調的趨勢隨著利率往上,會越來越嚴重。

乾淨世界視頻:房價下跌 美國炒房還有利潤嗎?五大建議|什麼是House Flipping|風險最高的市場|炒房者的考驗鎮正開始|炒房的基本公式解析【美國地產熱點】

哪些是危機市場

尤其我們看到,西部沿海、西部山區,面臨比較大的修正,比如西雅圖、舊金山、聖荷西,這幾個高科技中心,都有許多的高端房地產,這些地區的人都依靠股票、高薪資來購買房地產,但是現在股市不好,而且近一段時間,高科技業因為疫情期間擴張過快,現在經濟面臨緊縮,很多科技公司不是在凍結招聘,就是在裁員,所以這幾個地方的市場,出現房價下降比較快的現象。

另外,之前因為疫情被炒熱起來的幾個市場,比如奧斯汀、博伊西和鳳凰城,還是沙加緬度,這些地方被外來者炒高房價,現在熱度退溫,當地人很難買得起房產,也導致房價正在迅速降價。

我們可以看到CoreLogic的一份預測,從今年5月到10月,392個市場,進入房價下跌高風險或非常高風險的組別,每個月都在增加,5月時只有26個市場,屬於高風險以上,到了8月份已經有125個,10月份更有355個市場屬於這種百分之50以上的下跌高風險區域,有的甚至是百分之70以上。所以可以說大降價正在一步一步逼近,降價軌跡相當明顯。

現在市場跟2007年一樣嗎?

但是這種情況,跟2007年的次貸風暴不一樣,當時的信貸崩潰、失業衰退比現在要嚴重得多,之前我也和大家分享過,9月份的不良銷售只占市場百分之1,失業率是百分之3.5,現在的情況比較像是溫水煮青蛙,各種經濟數據在逐漸放緩、調降,包括房地產市場,不過也有許多專家在說,更大衰退的在後面。不管是不是真的會這樣發生,現在我們看的數據,確實是不斷的在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下走。而且,隨著11月的美聯儲預期再次大幅加息,經濟恐怕會真的陷入一段陣痛期。

炒房者的考驗

當然現階段這種房市,對大部分投資人來說都不是好兆頭,首先從高利率來看,投資人的成本會大幅飆升,然後房價下走,買氣大減,一棟好不容易投下成本翻修的房子,能不能順利賣出較高房價?這些變數都變得有越來越高的風險,而且不好估算。所以這個階段的房市,對那些炒房新手會是一個更嚴峻的考驗時刻。

一位二十年經驗的投資人布魯斯・巴特利特(Bruce Bartlett)說,現在連最有經驗的投資人都非常的危險。還有,房源稀缺的問題,所以連許多經驗豐富的投資人都變得很保守,也會讓較小的投資人,變得不得不離開市場。

從今年3月份以來,鳳凰城的炒房數量已經下降了百分之60。因此,對多數的人來說,現在絕對不是一個炒房的時機點。

美國炒房的基本公式

那麼其實,在美國炒房有一個賺錢的基本公式,叫做「百分之70法則」,這個公式如何計算呢?就是炒房的人應該支付不超過房產修復後價值的百分之70,再減去翻新房屋所需的維修費用(維修後價值 (ARV) ✕ .70 – 估計維修成本 = 最高購買價格)。

公式計算出來的這個數字,就是炒房者一開始買房的最高購買金額。這個公式對大家來說,肯定很容易懂,目的就是要讓投資人知道,這個房子值不值得買,如果太過高的房價,或許會侵蝕最後的利潤。

如果時間回到去年,市場屬於賣方市場,房價不斷飆升,大家都在加高價錢搶房,這時候或許可以把那個百分之70調高到百分之80,不然一來你可能搶不到房子,因為你一直堅守百分之70,出價就可能太低;二來那時候房價一直在飆高,投資人也不用擔心會賣不好、賣不高。所以公式歸公式,投資人也要適時調整,而且要根據當地市場做好研究。

但是現在呢?翻修成本或許沒有之前那麼高了,但是有價值的房產可能很少,儘管是庫存在增加,但是新的上市房實際上在減少。而且,重點是翻修後的房價不容易估算,這時候房價在下跌,現在的房價,兩個月後搞不好低了百分之五、百分之十,那怎麼辦?只能是賺點薄利,不然更慘的是要認賠殺出了。

所以,現在還要炒房嗎?或許很不適合,但如果再過幾個月後呢?而且每個地區的房市都很不相同,所以這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有些人就是特別愛危機入市。這裡我也給大家一些基本的炒房建議:

基本的炒房建議

第一、現在時間會是你最大的敵人。既然要炒房,就要抓緊時間翻修,盡快上市出售,因為每個月價格都在變得比之前更低(大部分地區);

二、現金是王。現在利率高,借貸成本就越來越高,現金不僅買房快,還能避開房貸,還有房貸所附加的一些成本問題;

三、買房價格絕對要低,而且要更低。這部分是要下功夫做好市場調查,你想買的房子是否低於同等級的房價的三成以上,這部分當然是越低越好,否則幾個月後,房價很可能會繼續下調,也可能賣房時間會更長,時間一拉長就越不利;

第四、留心屋況。屋況差當然房價越低,炒房就是靠翻修這種房子來賺取價差,或者是抬升價格的。不過也要留心如果需要大幅翻修,這會導致維修費用過高,或翻修時間拉長,反而讓成本增加。

第五、地點永遠是王,這個時候尋找好的地點更為重要,通勤方便、上學方便、更好的治安、乾淨的街道等等,這都是保證房價的硬實力,能夠防止房價進一步受到傷害。好地點,房價永遠是更貴的,或許好地點不好找,但有些靠近好區的房產,就是投資人可以尋找的。以上是我的一些基本建議,說得容易,做起來很不容易,尤其是現在的這個時刻。

以上只是一些投資炒房的基本建議,無法保證對每個人都適用,最終還是需要靠投資人做出屬於自己的投資判斷。◇

責任編輯:李曜宇#

請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請點擊),和精采網站(請點擊),及時獲得更多資訊。



Categories
灣區房地產

美國房市放緩 買家該按下暫停鍵嗎?

【2022年08月01日訊】(記者李歐編譯報導)我們看到房地產市場正在放緩,價格甚至可能開始下跌。現在,是否應該暫停買房搜索,以獲得更好的交易?

一些潛在買家開始相信,如果他們能有耐心等待這個瘋狂的市場,價格甚至可能會下跌。

Realtor.com撰文說,暫停尋找買房,這是省錢的舉措,還是一廂情願?或許,這還有待觀察。沒有人願意在市場頂部購買,但目前尚不清楚市場是否已經見頂——或者創紀錄的房價和快速上漲的抵押貸款利率,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但現在,由於美國經濟似乎正處於可能衰退的邊緣,通貨膨脹正在飆升,金融市場陷入了向下調整的時期,因此,房地產市場正在做出一些讓步。

那麼假如現在是時候開始購房了,買家仍然有能力購買嗎?還是應該進入暫停模式?事實證明,雙方都有令人信服的論點。

需要暫停買房嗎?

讓我們把它分解成我們所知道的:還有更多的房屋要出售。賣家爭先恐後地在他們的前院插上「待售」標誌,同時他們仍然可以賣到一個好價格,而建築商已經建造了更多的新住宅。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與去年同期相比,六月份被迫降價的賣家數量翻了一倍。

我們也知道來自買家的競爭較少。由於較高的利率,能夠獲得抵押貸款資格的買家越來越少。其他擔心高價格和另一場衰退前景的人,正在退出市場。這意味著更少的競購戰。買家不必出價高於要價,甚至可能以低於要價的價格買到房子,而且他們不需要放棄更多的合同意外條件。

儘管如此,許多房地產專家仍建議買家——尤其是首次購房者——在此期間等待。為什麼?因為高價格和高利率的有害組合,已使許多年輕或不太富裕的購房者無法負擔房屋價格,這會讓他們危險地擴大預算。

那些等到秋天或明年春天的人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待售房屋、額外的降價,以及對買家越來越友好的市場。

抵押貸款利率的不確定性

雖然,抵押貸款(按揭貸款)利率通常會在經濟衰退期間下降,然而,美聯儲在七月預計再次大幅加息,以遏制頑固拒絕下降的通脹。當美聯儲的利率上升時,抵押貸款利率通常也會隨之上升。

經濟學家預計,即使經濟低迷導致普遍失業,也不會令大量房主無法支付抵押貸款,因為貸方沒有提供那麼多的風險貸款。而且,仍然有太多人想成為房主,而沒有足夠的住宅可以選擇。

因此,雖然價格可能會持平,甚至在某些價格上漲最多的地區略有下降,但預計它們不會大幅下跌。雖然上升的東西肯定會下降,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降。把握市場時機並不容易。

一些房地產專家預測房價將繼續上漲。因為,想要成為房主的投資者和人仍然比房源供給量要多得多。預計這將使價格保持高位。

首次購房者應該做什麼?

Realtor.com建議首次購房者,應該對房地產市場,以及對更廣泛的經濟市場,保持警惕。他們對買家提出幾點建言:

一、尋找市場可能發展走向的線索。觀察市場,跟蹤住房趨勢和經濟因素,你會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適合你進場,並且不要害怕與房屋賣家以及抵押貸款人進行談判。

二、如果有一天利率下降,請準備好立即突襲。貨比三家以獲得最優惠的利率,考慮支付點數,降低價格,並準備討價還價。如果想鎖定你能找到的最低利率,保持一定的財務靈活性,以便如果利率進一步下跌,你的貸方將批准較低的利率。

三、與幾個月前相比,賣家收到的報價可能會減少。這意味著買家可能不必提供超出要價的價格。你可能不需要放棄房屋檢查,並且可能能夠與賣家協商維修和其它問題。這有助於降低他們的總帳單,甚至降低銷售價格。

四、買家可能也不需要為出價付出太多的代價。你可以進行一些計算,看看是否能降低首付,並用剩餘的錢來降低抵押貸款利率。◇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7月27日地產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曜宇#

Categories
投資理財

美國經濟衰退?如何讓自己的錢跟上通脹

【2022年08月05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美國商務部上週四(7月28日)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總額(GDP)折合年率萎縮0.9%,連續兩個季度呈現下滑;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仍表示,目前美國「不是經濟學者們所定義的經濟衰退」。美國究竟是否已步入「經濟衰退」(Recession)引發熱議,民眾也開始憂心,在經濟衰退、通貨膨脹時期,該如何投資保本,避免財產蒸發。

李敏華:調整後經濟將回歸上行

美國WEG(Wealth Enhancement Group)資深副總裁、執行董事及投資顧問,目前管理逾550億美元資金的李敏華(Mindy Ying)認為,美國經濟從宏觀、實體經濟、金融體系、貨幣和財政上看實在沒有像媒體報導的那麽糟糕。

她表示,因為經濟長期發展的驅動力有:制度、資本、勞動力,以及技術和企業家精神。而美國經濟具備這五大要素,因此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句名言「永遠不要做空美國」,但從技術層面而言──如兩季GDP為負數,美國的確是進入了經濟衰退期。

李敏華認為,美聯儲的貨幣財政雖不能說完全沒問題,但是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健康。目前美國聯邦政府想盡辦法預防讓經濟「硬著陸」(Hard Landing),希望透過加息等方式減緩通貨膨脹壓力,即若進入經濟衰退也會相對溫和(Soft Landing)。

美國經濟發展非一帆風順,1987年、2000年以及2008年都經歷了嚴峻的危機,每次都在修正後繼續前行。李敏華認為,以史爲鑒,此次疫情引起的經濟衰退,也會在適當調整後回歸到上行通道。

實體經濟穩健 房市崩盤概率小

她進一步分析,若從美國「實體經濟」來看,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大多都較為穩健。美國家庭債務約占GDP的75%,低於2007-2009年金融危機前的100%。家庭累積了約2兆美元的超額儲蓄,占GDP的9%。此外還有一點需要關注,目前的失業率也在美國歷史低位。

據李敏華評估,地產市場經過兩年的房價快速上漲,隨著利率飆升,銷售額和價值的下跌可能即將到來。但是,據房地美(Freddie Mac)估計美國仍有400萬套住家房屋短缺,且貸款者信用與貸款首付成數都比2008年房產泡沫時要高許多,房地產市場崩盤應該是小概率事件。

她說:「美國金融體系通過銀行改革較08年時完善許多。」而且美聯儲運用多種貨幣工具來抑制通膨,近期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開始下調,以及供應鏈呈現緩解跡象,所以她對通膨下調抱有信心,美國經濟也不會有大蕭條。

平民百姓如何保荷包?

儘管美國前景不大可能會出現崩毀式的下跌,但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中產階級而言,日益攀升的油價、物價,實在讓人吃不消,一般人要如何在通貨膨脹年代保住自己的荷包?如何讓自己的錢跟上通貨膨脹?

李敏華表示,投資的目標是保障今後的購買力。如果不投資,時間會讓現金貶值;如果投資得當,時間是複利工具。所以投資最重要的是「時間」,要掌握時機,除了保本,更重要的是讓資產跟著通貨膨脹一起上漲。

然而每一種投資工具都有優缺點,而且沒有人可以保證股票市場只漲不跌。所以投資人在進行投資前,需充分了解投資工具,評估自己承擔風險得能力。李敏華說:「認識各種投資工具,並用對工具很重要。」

一般而言,如果3年內可能需用的資金,李敏華就不建議用股票作為投資工具。而3、5、10、20年長期都不會動用的資金,比如退休金就可以考慮投資股市。換言之,短期生活日常需求可能會用到的現金,不應放到股票市場,應該用保守的現金或短期債券工具來存放;若是長期的資金投資,首先要選公司素質強勁、並多元化來分散風險,然後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度的投資組合──一旦高品質且分散得宜的長期資金投入市場後,投資人其實就不必太在意短期的市場浮動。

李敏華表示,依照數據,進進出出如果錯過了漲幅最大的幾天,投資回報會幾乎折半。她說:「投資成功的關鍵是排除情緒的干擾,讓市場和時間來完成複利回報。」但李敏華也提醒投資人,投資最重要的是守紀律,遵守遊戲規則,不要為了獲得暴利而觸法。◇#

Categories
美國地產-李歐筆記

美國股市與房市瞭望(下):股市和房市投資比較

【大紀元2022年07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歐採訪報導)上篇,多元投資顧問公司的創辦人——周威宇(Rex Chou)談了美國股市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的走勢,和可能的投資機會。下篇Rex開始會結合房地產,談房市股市的投資差異,還有投資配置。另外,他也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提出看法。

三、股市下跌的時期,對房地產有何影響?

Rex:股市其實對房地產有幾個方面的影響,第一個,其實股市是一個經濟的櫥窗,股市好,表示經濟好;股市不好,通常經濟就不好。那當整個大環境不好,對房市也不會太好。不過,其實真正影響房地產的主要還是利率,那麼利率的走勢會對房地產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看到最近美國的三十年期房貸利率,飆到5.81%,這個是從去年低於3%的狀況下升上來的,一下子提高了將近百分之3的利率,所以,大家在付款方面就會有很大的壓力。

我們可以看全美的住房可負擔指數(1圖),它明顯是往下滑。但是房價指數,似乎是還沒有往下滑,那是因為這個房價指數是四月份的資料,我們看到其實房價真正出現影響是在六月初或五月底這個時候。我注意到灣區很多本來是要加價搶房的,原本的賣方市場,好像似乎變成賣方可能要考慮降價,趕快加速把房子促銷。所以,房價是跟股市有關係,雖然不是直接的,但有一個間接的關係。

1圖:美國房價指數、利率和住房可負擔指數。(周威宇提供)

不過,在舊金山灣區,因為這邊都是高科技公司,所以,如果說納斯達克指數出現較大的下跌,其實房價就會受到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因為大家的股票都縮水了,那麼買家的付款能力也會受到衝擊。

2圖:舊金山灣區房價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報酬率比較。(周威宇提供)

所以我們看到舊金山灣區的房價,跟納斯達克指數有比較明顯的關係(2圖)。如果以全國的角度來看,似乎比較沒那麼明顯。比較美國房價指數,跟S&P 500指數的報酬率,在過去10年,美國房價指數是上漲113%,S&P 500指數是漲了186%(3圖)。另外,在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股市在5週內就跌了34%。不過,房價指數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因為房價反應比較沒那麼快,而且當時的抵押貸款利率降到零。所以,房價其實受利率的影響比較大,在低利率的房貸環境下,其實它還是有所支撐的。

3圖:美國房價指數與S&P 500指數的報酬率比較。(周威宇提供)

把時間拉得更長,用30年來看,其實房地產是會跟著景氣的,就是說當景氣逐漸衰退的時候,房地產要嘛就是下跌,不然就是不漲,但是可以看到,它還是比股市要相對平穩。我們從過去幾個經濟週期發現,不管是dot-com泡沫,或者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還有2020年的疫情期間,可以看到股市都是非常敏感,股市在2008年,它一跌就跌了53%。

反觀房地產就比較緩和,可是它通常會有一個遲滯性。比如在上一波週期(4圖),2006年的時候房價到頂部,然後開始往下滑,但是股市是在2007年的10月第四季到頂,然後開始出現下滑,在2009年3月就到底部,然後開始回彈。所以,股市的中間幅度比較短,只有不到2年的時間。但是,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滑落,真正到底部是2011年,在2012年才開始起漲。

4圖:30年,美國房價指數與S&P 500指數的報酬率比較。(周威宇提供)

當然上一波週期是因為次貸危機造成的衰落,所以可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不過,我們要了解房地產的波動,是比較穩定的,時間週期會拉得比較長,而不是像股市。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我們都期望在股市進入衰退前就先撤出來,然後在底部的時候又重新進場,那是最完美的,但是不可能那麼容易做到。

而且,很多人都會說,為什麼我投資房地產可以賺到錢,投資股票老是賠錢?其實最主要是因為,在股市波動的時候,你被震出來,比如說,尤其你在股市起漲的剛開始,不敢進場,那麼你在高點才進場,然後高點的時候,一旦碰到下挫,心理就恐慌,因此認賠殺出,那當然就造成投資股票常常賠錢。

但是,投資房地產通常持有十年或二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如果看過去30年來的報酬率,它漲了294%,但是股市可以漲847%。所以,假設你投資一個股票(跟隨股市大盤),然後你都不看它的漲幅,把它放30年,那你這個報酬率是會非常的驚人,可能會比你的房地產投資還要多三倍。

事實上,我們看美國的前十大的富人,最有錢的全部都是靠投資股票致富。可是因為股市的波動太大,所以很多人沒有辦法掌握。因此,普遍來講要做資產配置,假如我們做了一個所謂60/40的資產配置,60%股票,40%債券,先不考慮40%債券的報酬率,單看股票,如果把847%的報酬率打六折,30年來還有500%,其實還是會高過房地產的294%。假如能夠克服對股市的恐懼,長期來講,股市是會有比較高的回報。

四、股市與房市的投資建議

Rex:首先要區分一個是動產,一個是不動產,這兩個的流動性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股市,它的資金是隨時可以來去的,可是你如果要交易一個房子,那時間可能比較長,然後你的交易成本也比較高一點。所以在資金的佈局上,首先應該先做一個比較妥當的安排,哪一些你是準備要做長期不動產的投資,需要穩定的回報,那麼哪一些是要做比較短期的,比較積極操作的,那這些資金首先做一個分配。

從上面圖表,大家可以了解股市的波動就是遠大於房市,而且它受景氣影響比較大,一旦景氣開始出現衰退,有個風吹草動,股市就已經開始波動。但是如果說,投資股市可以像投資房市一樣,比較有耐心的長期持有,如果你做好資產配置,降低你的波動率,讓這個波動是你可以承擔的範圍內的話,那麼其實股票的長期回報率,是會比投資房市來得高。

剛才我用2006年到2012年期間,股市跟房市的比較,通常房市會比較緩慢的下跌,而它的復甦期,一定是等到股市跟所有經濟開始上漲,房市才會上去,所以它會比較遲緩。因此,如果剛好投資人有一些現金,想等到低點準備買房,其實不妨可以考慮,下滑階段的時候先買股票,可能你的報酬率在短期會比去買房更好。或許等股市漲了一波,那麼這時候房市可能慢慢跟上,也許你再把資金做重新調整,或是一個比較好的安排。

五、美國經濟軟著陸,為何需要外因的加持?

Rex:因為這一次的通貨膨脹,不是只是因為需求問題,而是供不應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包括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農產品、能源、石油價格的上漲,然後還有中國的清零政策,所造成的供應鏈緊張。這個部分,都是屬於供給面緊張的一個原因。這個部分,事實上美聯儲沒有辦法做什麼事情,他沒有辦法用他的貨幣政策來影響供給。

所以,如果說外部因素沒有給他一點加持,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的升息,一旦他升過頭了,當利率升到超過10年期的債券殖利率,經濟就有衰退可能性。我們把10期債券殖利率,想成是一個市場認為現在合理的利率水平,那麼聯邦基金利率如果超過這個利率水平了,那就是一種緊縮的狀態。它就是很難避免進入一個衰退。所以,升息的過程中,如果通脹稍微有降溫,美聯儲就不要再繼續一直往上升,那可能這是在細部操作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

但現在美聯儲一定是把降低通脹當成首要工作,預計七月份再升三碼,9月再升兩碼,一直在一路追上去。

當然,反過來講,急遽的升息,股市會比較急劇的回落,那麼可能等它放鬆的時候,就有一個舒壓反彈的機會,可能這一次的熊市,會來得比較快,比較陡,但是也會比較快結束,這是我的看法。

周威宇(Rex Chou)小檔案:
周威宇擁有25年的投資和金融服務經驗。曾經在台灣的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匯豐中華投信(HSBC Asset Management)、施羅德投顧(Schroders)擔任過投資顧問等部門的高階主管。2008-2012年擔任德意志銀行與遠東國際商業銀行合資的德銀遠東投信(Duetsche Far Eastern Asset Management)的總經理。2013年於美國創立了多元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New Assets Investment Advisors)。
周威宇擁有美國卓克所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MBA學位,也擁有美國註冊投資顧問與台灣證券分析師的資格與執照。

多元投資顧問是一家獨立經營、合法註冊的投資顧問公司(Registered Investment Adviser),提供投資管理與財務規劃的服務以幫助客戶實現其財務目標。作為一家fee-only RIA,多元投資顧問必須向它的客戶負有無利益衝突的良善受託責任,沒有從券商、基金公司、或保險公司收取任何形式的佣金或報酬。收費是依計時或管理資產的某個百分比,經濟誘因與客戶利益保持一致。◇

聯絡方式:
電話:(408)520-9558
Email:rex.chou@new-assets.com
網站:www.new-assets.com
歡迎預約第一次一對一免費諮詢!

聲明:本文僅供投資理財介紹,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投資。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且個人情況皆不相同,無法一概而論,如需進一步了解請諮詢專業人員。務必理解投資皆有風險,《大紀元》無法承擔相關損失責任。

Categories
美國地產-李歐筆記

新變種Omicron來襲 美國房市增變數

疫情之後,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美國的「大離職潮」(Great Resignation),隨之而來的是「大洗牌潮」(Great Reshuffle),很多人找到了新的地點,到不同的城市去工作、生活。本來看似這個疫情在逐漸消退,美國經濟市場也在漸漸復甦,結果11月25日南非又宣布發現了新的變種新冠病毒——「Omicron」。而且經濟市場對這個Omicron的反應極大,令人擔憂這個新變種可能對房地產市場造成的影響。

新變種Omicron「非常不同尋常」

首先我們先來快速了解這個新變種Omicron,為何市場對它反應這麼大?是不是反應過度呢?南非科學家11月25日表示,這個被鑑定為「B.1.1.529」的變種新毒株具有一系列「非常不同尋常的」新突變。與傳染性很強的Delta變種相比,這個變種含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變,也就是說它會阻礙人體的免疫反應,且更容易傳染。

南非對新變種發出警報,也隨即引發全球市場恐慌:在感恩節第二天,美股遭受重挫,銀行股全線走低,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收跌905點,跌幅2.53%,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12月2日收盤34,639.79;標普500指數跌超百點,收跌2.27%,創今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納斯達克指數收跌近354點,跌幅2.23%。

由於擔心封鎖可能會減少對運輸燃料的需求,國際油價也出現斷崖式下跌。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當天收跌13.06%,至每桶68.15美元,跌破70美元的關鍵點位,這也是自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變種病毒Omicron迅速流竄全球

從Omicron上週被正式發布至今才不到兩週時間,Omicron已經在全球五大洲流竄,美國也在週四(12/2)於科羅拉多州發現第三例確診病例,前兩例是在明尼蘇達州和舊金山發現。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週四(12/2)表示,Omicron變種傳播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在幾個月內它可能占歐洲COVID-19病例的一半以上。根據ECDC的公開報告,目前全球至少有27個國家出現了352例Omicron確診病例,其中13個歐洲國家中有70例病例,病例有社區或家庭傳播的跡象,但沒有嚴重疾病或死亡的報告。

拜登宣布冬季對抗疫情新戰略

總統拜登週四(12/2)宣布了美國在冬季對抗Omicron和Delta新冠病毒(中共病毒)變種的新戰略,要求所有入境者在出發前24小時內接受COVID-19檢測,無論是否接種了疫苗。此前的規定是要求所有接種疫苗的旅行人士提供過去三天內病毒檢測陰性結果的證明。此外,飛機、火車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口罩令將延長至3月18日。

拜登說,冬季抗疫計劃「不包括關閉或封鎖,而是進行廣泛的疫苗接種和加強針以及更多的測試」。

美國政府將要求私人醫療保險公司向其1.5億客戶100%地報銷COVID-19在家檢測費用,並通過鄉村診所和為未投保者服務的保健中心免費提供5,000萬個額外檢測。

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告訴記者,拜登政府將在1月15日之前發布指南,詳細說明私人醫療保險公司是否會獲得政府資金,以報銷客戶進行非處方檢測所需費用。

因此,人類對新變種的很多問題都還不明朗,只能說Omicron的許多突變特性令人不能不擔憂,刺突蛋白中的突變就有32個,這是決定病毒傳播給人類難易程度的關鍵環節,以致於疫苗是不是還有效,我們也不清楚,諸多專家都說還會有效,但也語帶保留,各藥廠也都表示正在著手研究。世衛則說,未來幾週將獲得更多數據。

新變種或再度推升房價

Omicron是不是有可能讓經濟再度失守,或者再度進入封鎖,甚至是感染率、死亡率上升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影響房市的關鍵。如果說,衝擊大,美聯儲對升息的動作將可能放緩,我們可能不會在未來幾個月內看到利率增加,而且對運輸業、服務業、建築業都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建材又遭到進一步供應鏈限制,再度會對房價造成上漲壓力。

截止12月2日,房地美(Freddie Mac)公布30年期固定型抵押貸款利率平均為3.11%,略高於上週的平均利率3.10%。「儘管金融市場出現波動,但抵押貸款利率繼續保持穩定」,房地美首席經濟學家Sam Khater 表示,「面對經濟變化,利率的一致性主要是由於疫情的演變,這種流行病持續存在,並繼續構成不確定性。這種低抵押貸款利率環境為再融資提供了有利條件。」

居家辦公更趨向常態

另外,去年疫情以來的居家辦公看來更有可能繼續延長,或者更有理由成為常態。不久前,舊金山灣區新聞集團和硅谷聯合創投協會(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共同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有48%的人表示,工作可以在家完成;在科技工作者中,有72%的人表示,工作可以遠端完成。現在能夠居家辦公的人之中,有70%的人希望疫情結束後,全部或大部分時間可以居家辦公;只有2%不想要遠程工作。

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商學院助教喬-艾倫.波茲納(Jo-Ellen Pozner)表示,疫情加劇舊金山灣區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分歧,許多遠程工作者已搬到低成本社區,而其他收入較低的勞工,也就是無法遠程工作的人,仍受到通勤、高額租金和日益高昂的生活費所苦。

而且波茲納還指出,灣區的遠程工作者和非遠程工作者的最大差異,在於教育和工資。據調查顯示,每10個遠程工作者,至少有6位擁有大學學位,並可能獲得更高的工資;每10個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人之中,有8個無法遠程辦公。所以,許多非科技業的勞工認為,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城鄉差距的改變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演變下去,是不是以後會變成,留在城裡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基本薪資的人,例如勞工階層、餐飲服務業、必須面對面的這些行業;比較有錢的人都可能陸續的搬家到郊區,尋找更好的生活環境,反正他們更容易有遠程辦公的機會。也就是會加劇有錢人往城外移動的動機,那麼就可能把傳統的大都會區的城市面貌改變,當然郊區、鄉鎮的面貌也會改變,或許一些小城因此崛起這是很有機會的。

德州奧斯汀(Austin)在疫情之後成為熱門移入城市。圖為北奧斯汀郊區的住宅社區。(Shutterstock)

上週筆者也寫了一篇關於疫情之後,求職者搬遷的前十名熱門城市,另外,東西兩岸的租房者也在搬遷,紐約、新澤西和賓州人一般喜愛往佛州移動,而加州人移動範圍更廣,華盛頓、俄勒岡、內華達、亞利桑那、猶他和德州等地都是他們的選擇。而這些受到歡迎的移入城市都具有穩定的經濟增長、豐富的就業機會和較低的生活成本。

變種病毒對我們的影響還要繼續留意,很多情況都不明朗,或許只是虛驚一場,不過這個新冠病毒似乎不願意太快離去,暫時只能靜觀其變。#

Categories
灣區新聞

加息通脹雙重壓力 美國小企業和民眾怎麼辦?

【大紀元2022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玉晶、馬尚恩洛杉磯報導)為降低高通脹,讓美國經濟回歸到健康軌道,週三(7月27日)美聯儲再次加息0.75個百分點。6、7月份的連續大幅加息,被認為是美聯儲對經濟踩「急剎車」,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通脹尚未解決,人們又要承受加息之痛。

接連加息已影響就業

據Dayton Daily News報導,中西部的俄亥俄州6月通脹率比一年前增長了9.8%,損失了11,300個就業機會,這是該州自去年10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大規模裁員。在疫情封鎖和居家令早期,該州曾失去83萬個就業機會。

俄亥俄州政策事務研究所(Policy Matters Ohio)研究員希爾茲(Michael Shields)表示,美聯儲在利率上的激進政策伴隨著明顯的風險。俄亥俄州的經濟復甦在大流行中正步履蹣跚,沒必要快速加息,這可能引發經濟衰退。他認為,大幅加息可能損害正在經歷通脹痛苦的俄亥俄州工人,導致工資和就業減少。

他表示 ,解決通脹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對公司的超額利潤增加臨時稅收、為兒童保育提供資助、幫助更多的人回到勞動力市場等等。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僅僅在7月16日當週,美國初次申領失業金的人數上升到25.1萬人,從3月份的低點躍升了50%。嘉信理財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利茲·案·桑德斯(Liz Ann Sonders)指出,此前一些經濟衰退是在申請人數僅上升20%後開始的。

洛杉磯台美會計師協會副會長洪巍認為,目前通脹主要源於油價問題,油價去年以來上漲了40%以上。另外,美國以及歐洲強調的綠色經濟、綠色能源也是造成通脹的因素。當然,疫情也是因素之一,還有戰爭以及供應鏈等問題。

他說:「我們自己評估,通脹會持續到2023年3月份才能緩解。」

他認為,通脹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包括生活品質下降、社會治安變差、貧富差距擴大、教育差距等。目前洛杉磯治安惡化,他認為除了司法問題之外,也有經濟方面的因素。

小企業運營成本加大 創業會更難

洪巍表示,今年小企業的經營也非常辛苦,加息令它們的運營成本大幅增加。他在中部加州出差時,發現很多商業廣場內只有大約2成的商家在運營,其它商家都在關門歇業中。他在鳳凰城出差時也發現類似情形。

通脹和加息對小企業的影響主要是成本上升,他說,小型企業主要是利用貸款來增加產能以創造未來的收入、維持營運的情況下,加息令他們的借貸成本會變得非常高。在創業初期,小企業主對資金的需求也非常大,但現在借貸的成本增加,造成營運成本上升,帶來初期創業的困難。

他認為,因為對未來不樂觀,小企業會變得更保守,甚至不願意發展。

根據SBA的數據,2021年全美小企業有超過3,000萬家,提供了近6,000萬個就業機會。2019年加州小企業有400萬個,就業人數超過700萬人,而在中部和東部州小企業也占有相當高的比例。

2019年的數據顯示,小企業為中西部地區的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分別提供了65.2%和62.6%就業機會,為東部的佛蒙特州提供了59.4%的就業機會。

應對通膨 民眾們也有很多辦法

解決通脹是個急迫的問題,但除了加息,有沒有其它辦法呢?

ABC News的報導說,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可能無法解決造成目前通脹的所有問題。因為利率提高後可以減少支出,但無法解決其它因素,比如全球的食品短缺、能源、工廠零件和其它物品的短缺。這些短缺也因俄烏戰爭和中國大陸的防疫停工而惡化。

雖然美聯儲一再加息,但緩解通脹的效果不彰,美國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麥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他沒有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通貨膨脹已經好轉。

據NPR報導,要想維持一年前的生活品質,典型的美國家庭每月要多花費將近500美元。在高通脹環境下,家庭主婦們對超市內食品的價格最為敏感。

在艾爾蒙地工作的李女士說,這段時間她經常去的超市是Superior Grocers。她也曾去過附近的商圈,對比幾家超市的肉類、蔬果和雞蛋價格,她發現這裡的價格便宜很多。

李女士的朋友還向她推薦,Sam’s Club的烤雞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色香味俱全,價格不足5美元。另外,Sam’s Club的雞蛋價格也相對便宜許多。

一些美國家庭開始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美西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在接受NPR採訪時表示,她減少週末帶孩子到海邊去玩的短途旅行,以減少汽油費。

有些家庭過去訂閱了好幾個流媒體平台,現在開始逐漸減少甚至取消訂閱,比如Amazon的電影、Hulu、Netflix等平台。有的上班族為減少汽油費,甚至開始放棄汽車,轉而坐火車通勤。

住在佛州奧蒙德海灘(Ormond Beach)的退休獸醫羅伯特·哈特(Robert Hart)介紹他一家的生活時說:「我們很少買肉,變得更加素食。我們自己做麵包、意大利麵,根本不出門。我們大概一年沒有去餐廳了,也不去電影院,我們負擔不起。」◇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