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硅谷風雲

Apple證實USB-C將出現在iPhone新機上

【2022年10月2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蘋果公司(Apple Inc.)高層證實,未來的iPhone也將改採USB-C規格,歐盟已通過法規,強制要求在其成員國銷售的手機都必須有USB-C充電埠。

週三(10月26日),在《華爾街日報》的Tech Live活動(鏈接)中,Apple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和全球行銷資深副總裁約斯亞克(Greg Joswiak)證實,未來USB-C將取代Lightning。

「顯然,我們將不得不遵守;我們沒有選擇。」約斯亞克說。

最近,歐盟正式通過新法規,要求截至2024年秋季,歐盟販售的手機、平板電腦、相機都必須有USB-C充電埠,且自2026年春季開始,新規也會拓展到筆電產品。

不過,約斯亞克拒絕回答在歐盟以外地區銷售的手機上是否也將安裝USB-C充電埠。

自2012年推出的iPhone 5開始,Lightning介面已在iPhone上使用了10年。Apple過去一直抵制統一使用USB-C充電埠的做法。

在對談中,約斯亞克清楚表示,Apple並不樂意被強制要求轉換。

在承認公司必須遵守法律之前,約斯亞克做了很長的解釋,他說Apple歷來喜歡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的工程師,而不是被立法者強迫採用硬件標準。

約斯亞克表示,他認為歐盟本意是好的,但歐盟過去也曾打算用micro-USB作為統一標準,卻造成棘手的局面。

他還表示,可拆卸接線的充電座(charging bricks)基本上已解決了標準化的問題。他還認為,強行將iPhone從Lightning轉換到USB-C,會額外製造大量的電子垃圾。

不過,彭博社今年5月引述蘋果內部消息稱(鏈接),蘋果已開始替iPhone 15系列測試USB-C充電埠。

外界推測,初期最先採用的機型僅iPhone 15 Pro系列,隨後才會擴展到基本款機型,為了區隔產品,蘋果也會替iPhone 15 Pro Max改名為iPhone 15 Ultra。

據新唐人亞太台報導(鏈接),在該消息傳出後,市場預期,可帶動USB-C相關市場快速成長,偉詮電、祥碩、通嘉及創惟等USB-C控制芯片廠的營運可望受惠。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馬斯克將完成收購 推特股票週五停牌

【2022年10月27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即將在週五(10月28日)完成對推特公司(Twitter Inc)的收購。按照法院規定,這是他以440億美元收購這家社交媒體公司的最後期限。

據紐約證券交易所網站顯示,在這之前,推特股票將在週五暫停交易。

世界首富馬斯克週三參觀了位於舊金山的推特總部,並在將自己的個人帳號更新為「Chief Twit」,暗示自己是該公司大老闆。

據彭博社報導,在馬斯克訪問推特總部期間,據說他告訴員工,他不打算裁員75%。

路透社週二報導,這位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已經通知那些此前曾承諾資助收購推特行動的共同投資者,他計劃在週五之前完成交易。

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幣安(Binance)、卡塔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等在內的股權投資者已經從馬斯克的律師那裡收到融資承諾必要文件。

該交易一旦完成,推特公司的相關訴訟也隨之結束。推特公司與投資者一起,現在預計該交易將按照每股54.20美元的原始條款完成。

本月早些時候,在雙方間的交叉訴訟進行得難解難分之際,馬斯克突然提議,將繼續以他最初440億美元的出價完成收購,並呼籲結束與推特之間的官司。

推特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約1%,報53.92美元,而馬斯克的收購價為每股54.20美元。

該股已從7月份創下的四個月低點飆升了近65%。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中國Q3手機出貨量年降11% 僅蘋果增36%

【2022年10月2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週四(10月27日),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指出,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消費者需求,使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

根據該機構的一份報告(PDF),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7,000萬部,低於去年同期的7,890萬部。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唯一逆勢上揚的品牌,出貨量猛增36%,達到1,130萬部。不過,分析師表示,這種激增是由於對iPhone 14 Pro機型的需求,與此同時,對iPhone 14基本機型的需求一直很弱。

Canalys分析師劉藝璇(Amber Liu)表示,iPhone 14系列的低迷需求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使是Apple,仍會受到中國消費疲軟的影響。

她補充說,面對Android對手的競爭,Apple不得不對入門款機種和上一代設備進行積極的促銷。

這種下滑,延續了智能手機產業的長期趨勢。近年來,該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全球芯片短缺、中國清零政策的經濟影響以及消費者升級周期的延長。

Canalys分析師朱嘉弢(Toby Zhu)在報告中寫道:「過去幾個季度,供應商一直深受需求迅速下滑和高庫存的困擾,這嚴重損害了對整個供應鏈的信心。」

「中國大陸市場將在2023年保持平穩或小幅增長,但仍遠低於2021年或(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因為需求要到明年年底才有望改善。」朱嘉弢說。

該報告統計,廣東步步高電子公司旗下的vivo,是本季度出貨量最高的品牌,出貨量為1,410萬部,占據20%的市場份額。

OPPO和榮耀手機(HONOR)出貨量均約1,200萬支,市占率同為17%;Apple排名第四,市占率16%;小米以900萬支的出貨量排名第五。

但前三大品牌——vivo、OPPO和榮耀,出貨量分別下降了23%、27%和16%。排名第五的小米公司的出貨量下降了17%。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涉向華為出售硬盤違反出口規定 希捷遭美警告

【2022年10月27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希捷科技控股公司(Seagate Technology Holdings)週三(10月26日)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美國政府已警告該公司,它可能違反了出口管制法。一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說,該公司確認向華為技術公司提供了硬盤驅動器。

路透社在週三率先報導了這一消息,並指出讓希捷涉嫌違規的這個客戶是華為。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名單,未經政府批准不得接受美國出口和利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某些外國產品。

根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希捷在8月29日收到商務部的「擬議指控信」,並受到警告。

該文件說,該公司的立場是,硬盤驅動器不受美國出口法規的約束,而且它沒有從事商務部指控的違禁行為。

希捷的文件沒有指明「該客戶」名稱。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說,希捷一年前暫停對華為發貨。

據披露,有問題的產品是在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間提供給列在實體名單中的客戶及其關聯公司的。

商務部拒絕對任何潛在的未決執法事項發表評論。但一位發言人表示,商務部致力於「全面調查任何關於違反」限制某些外國製造產品規定的指控,並補充說,它在「積極採取與未經授權向中國出口有關的刑事和民事行動」。

華為一位女發言人沒有立即發表評論。2019年,這家由中共支持的電信設備製造商據信從事違反美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因而被列入實體名單(出口黑名單)。

總部設在都柏林的希捷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也有業務。該公司稱正在與商務部合作,並尋求解決這一問題。

該公司表示,最終結果不得而知,也無法估計損失或處罰的範圍。不過,該公司說其業務可能受到重大影響。

該公司可能面臨每項違規行為高達30萬美元的民事處罰,或兩倍於交易價值的行政費用,以較高者為準。

消息人士稱,該公司希望在與商務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陳述其理由。該公司於9月底對這封信作出了初步回應,並在本週提交了更多信息。

在希捷公司報告財務業績並披露有關涉嫌違反出口規定的警告後,該公司股票在週三早些時候下跌11%。

2020年8月修訂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限制公司向華為運送在美國以外製造的物品,如果這些物品是某些美國技術或軟件的直接產品,或由原產於美國的軟件或技術的直接產品的基本設備生產。這類貨物只有在獲得美國許可的情況下才能進行運輸。

該規則旨在削減全球對華為的半導體供應。

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共和黨人去年10月發布了一份報告,發現希捷很可能向華為運送了長達一年的受限產品,這使它比東芝(Toshiba)和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更具競爭優勢。

西部數據是硬盤驅動器的另一個主要供應商,該公司表示已在2020年新規生效後停止向華為發貨。

西部數據在2021年5月告訴路透社,該公司已於2020年9月停止向華為發貨,並申請了許可證,正在等待中。該公司沒有回應路透再次置評請求。

東芝也沒有回應評論請求。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希捷沒有為硬盤驅動器申請美國許可證,但已經為其它需要的項目申請了許可證。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馬斯克抱著盥洗池首次到訪推特總部

【2022年10月27日訊】(記者高杉編譯報導)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週三(10月26日)表示,他已經進入了推特公司位於舊金山的辦公樓。這比法院規定他以440億美元完成對推特收購的最後期限提前了數日。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視頻,標題是:「進入Twitter總部——讓我們沉浸其中!」在這段視頻中,他雙手端著一個像是衛生間的洗手盆,走進了Twitter的辦公樓。

在此幾個小時之前,他將自己的推特帳號個人簡介更新為「Chief Twit」,暗示自己已成為該社交媒體平台的最高老闆。

推特此前證實,馬斯克將於本週訪問其於舊金山的辦公室,但拒絕對此進一步評論。

自馬斯克最初宣布以每股54.20美元的出價對推特進行收購以來,在之後六個月的雙方之間的、戲劇性的你來我往過程中,推特公司最初通過採取「毒丸策略」(Poison Pill)來抵制馬斯克的收購;而在後來,當馬斯克宣布,因擔心平台上的垃圾郵件帳戶數量過於龐大而計劃放棄收購後,推特公司轉而起訴了這位世界首富,並要求他必須以最初的價格完成對推特的收購。於是雙方各自提起訴訟,對簿公堂。

本月早些時候,在雙方間的交叉訴訟進行的難解難分之際,馬斯克突然提議,將繼續以他最初的440億美元的出價完成收購,並呼籲結束與Twitter之間的官司。

據路透社週二(10月25日)報導,這位特斯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已經通知了那些此前曾承諾將資助收購Twitter行動的共同投資者,他計劃在週五(10月28日)之前完成交易。

據路透社報導,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幣安(Binance)、卡塔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在內的股權投資者,已經從馬斯克的律師那裡收到了有關合夥收購的必要文件。

週三,推特公司股價上漲了約1%,報53.31美元。該價格僅比馬斯克給出的收購價低約1美元。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面對美芯片出口管制 SK海力士考慮撤出中國

【2022年10月26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面對美國不斷升級的高科技出口管制,SK海力士週三(10月26日)表示,若該公司在中國營運過於困難,考慮在最壞的情況下,出售中國的芯片生產設施。

「作為一項應急計劃,我們正考慮出售工廠,出售設備或將設備轉移到韓國。」SK海力士首席營銷官盧鍾元(Kevin Noh)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

盧鍾元告訴分析師,這家存儲芯片巨頭正為各種突發事件做準備,包括華府禁令可能使該公司無法獲得維持無錫DRAM工廠所需的設備。

「這是一個應急計劃」,他強調,「我們希望在不面臨這種情況下(繼續)營運。」

盧鍾元坦承,上海附近的無錫廠運作受到許多限制「無法不受影響」。

兩週前,SK海力士宣布,它已獲得華府為期一年的豁免,可在中國使用美國技術生產先進的內存芯片。但盧鍾元表示,他不確定該公司是否能在期限屆滿後,繼續獲得延期。

「我們期望每年都能延期,但這不是肯定的。這是很不確定的。」盧鍾元說。

SK海力士是全球第二大的DRAM製造商。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無錫廠生產了該公司40%以上的DRAM芯片。這種芯片廣泛用於電腦、智能手機和汽車等設備。

本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限制向中國客戶出售半導體和芯片製造設備的全面規定,打擊了北京試圖建立本土芯片產業的基礎。

儘管台積電的南京晶圓廠、三星電子、SK海力士的中國廠都有1年的豁免期,允許他們進口工廠所需的設備。但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壓力,讓這些半導體巨頭不能不重新評估生產戰略。

部分人士認為,華府的豁免可能是給他們一個做出改變的最後期限,而非允許他們繼續受益的信號。若豁免到期卻無法展延,這些公司勢必面臨逐案申請、逐案審查的困境。

技術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分析師王哲宏(Brady Wang)表示,先進的存儲芯片工廠需要大量投資,必須不斷升級以保持競爭力,而美國最新的限制措施,將給國際芯片製造商在中國的業務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韓國產業經貿研究院(KIET)研究員金仰鵬(Kim Yang-paeng,音譯)認為,美國正向三星和SK發出信息,即:它們需要從中國撤出,在美國建立製造廠。

「這是一種壓力,要求他們在短期內撤出中國並在美國建立工廠」,金仰鵬說,「華盛頓是半導體業中最強大的力量。」

海力士週三警告,它將在2023年削減一半的資本支出,以反映電子需求的減弱。

SK海力士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營業利益為1.7萬億韓元(約合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6.7%,營收同比下降7.0%至11萬億韓元(約合77.18億美元)。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內部文件:推特正失去最活躍的用戶

【2022年10月26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據一份內部研究,自從COVID-19大流行開始,推特(Twitter)的活躍用戶數量就不停下降。這可能對決定收購該平台的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個挑戰。

據路透社所獲得的Twitter內部研究(鏈結),「推特重度使用者」雖然僅占每月整體用戶的不到10%,但卻創造了90%的推文,以及一半的全球收入。Twitter研究員在一份題為「推特用戶去哪兒了?」(Where did the Tweeters Go?)的內部文件中表示,自大流行病以來,重度使用者一直在下降。

該文件表示,「推特重度使用者」被定義為每週登入6~7天,每週發送3~4則推文的人。這也應驗了馬斯克提出收購該平台前所說的:「Twitter是否正在死亡?」

研究還發現,在過去兩年中,Twitter上最活躍的英語用戶發生了變化,這可能影響廣告效果降低。

報告發現,加密貨幣和「不適合上班時段觀看」(NSFW)的內容,包括:暴力、裸露、色情和冒犯性內容等,是講英語的重度用戶中增長最快的話題。

NSFW內容對廣告業務有實質性的影響,廣告商通常會避開爭議或裸露的內容,因為他們擔心會損害他們的品牌。

今年9月,包括戴森(Dyson)、馬自達(Mazda)、福布斯和PBS Kids在內,一些主要廣告商因此已暫停了他們在Twitter上的營銷活動。

與此同時,這些用戶對新聞、體育和娛樂的興趣正在減弱。關於這些話題的推文,幫助Twitter塑造了世界「數字城市廣場」的形象,這些推文也是廣告商最需要的。

路透社表示,推特拒絕說明其推文中,有多少比例是英語,或從英語用戶取得多少收益。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這一人群對Twitter的業務很重要。

Insider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潔絲敏·恩伯格(Jasmine Enberg)說,該平台第四季度僅從美國獲得的廣告收入,就超過了所有其它市場的總和,美國大多數廣告可能是針對講英語用戶的。

Twitter表示,該研究旨在調查最活躍用戶下降,這一「令人不安的」趨勢,該現象可能被每日活躍用戶總體增長所掩蓋。不過,研究沒有對重度使用者下降的原因作出具體結論。

Twitter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我們定期對各種各樣的趨勢進行研究,這些趨勢根據世界上發生的事情而變化。我們的整體受眾持續增長,2022年第二季度可獲利每日活躍用戶(monetizable daily active users,mDAU)達到2.38億人。」

文件顯示,傳統上使推特成為其數百萬用戶喜愛的平台的話題,現在在最活躍的英語用戶中正在下降。

在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遇襲等重大事件期間,人們對世界新聞以及自由派政治的興趣出現了高峰。但報告說,這些類別此後失去了最多的重度用戶,而且沒有恢復的跡象。

研究還發現,人們對電子競技和直播名人的興趣也在下降,這些領域之前在整個Twitter上快速增長。

「我想像中的公司價值觀與我們的增長模式之間,似乎存在顯著的差異。」一位Twitter的研究人員寫道。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Snapchat母公司關閉舊金山辦公室

【2022年10月26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據多方報導,社交媒體即時通訊應用Snapchat的母公司Snap,正在關閉其在舊金山市中心的唯一辦公場所。

位於霍華德街(Howard Street)875號的3.3萬平方英尺的空間,是Snapchat在該市唯一的辦公空間。

該公司在裁員、重組和2022年整個行業的廣告費下滑中掙扎,它說關閉是向遠程工作轉變的一部分。

該公司上週五(10月21日)對彭博社說:「在轉向靈活工作模式後,我們的舊金山地點被團隊成員輕度使用。」

這家位於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的公司,是由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鮑比.墨菲(Bobby Murphy)和雷吉.布朗(Reggie Brown)於2010年創立,是首批將增強過濾器納入即時、臨時照片和視頻信息的公司之一,徹底改變了即時信息傳遞。

該平台估計有3.63億全球活躍用戶。

今年,這家在2017年以24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的公司,利潤不斷減少。 8月,斯皮格爾宣布裁減Snap公司約20%的員工,裁減了1,200多名員工。

上週,第三季度的營利報告顯示,該季度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慢的季度增長,其淨虧損激增400%,達到3.6億美元。

這導致上週四股價暴跌25%,至每股7.38美元。週一,回撤了一小部分,達到8.30美元左右。

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員工在舊金山的辦公室工作,該辦公室於2017年開業。

Snap的一位發言人,告訴首先報導這一消息的《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該公司在帕洛阿爾托(Palo Alto)仍有辦公場所。

這次關閉,對正努力從COVID-19大流行的辦公室空置中恢復過來的舊金山來說,是一個打擊。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舊金山目前有2,710萬平方英尺的可用辦公空間,創下歷史新高。◇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美國新制裁 精準打擊中共超級計算機產業

【2022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宛綜合報導)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高科技競爭,越來越離不開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而美國政府近日發布的針對中國的尖端半導體制裁措施,精準打擊中共超級計算機(Supercomputer)獲取美國高端芯片的能力。

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BIS)宣布了最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全面限制先進製程芯片以及先進製造設備對中國的出口。

新規下,英偉達(Nvidia)和超微半導體(AMD)等全球領先的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國企業出售其高端的人工智能(AI)與超級計算芯片。

超級計算機通常由成千上萬個處理器組成,具有超強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常常被視作一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美國最新的制裁重點針對的是中共超級計算領域的高端產能。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人工智能治理項目主任和戰略技術項目高級研究員格雷戈里·艾倫(Gregory C. Allen)在10月11日的一份解讀報告中表示,此次白宮的一個制裁重點就是針對訓練和運行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設施中使用的聯網芯片。

這種芯片必須擁有強大的並行處理能力(每秒300兆字節以上),以及超快的互連速度(每秒600GB以上)。而美國的英偉達公司和AMD公司正是全世界少數有能力提供這種高性能先進芯片的企業。尤其是英偉達公司,估計占了中國市場AI芯片銷售95%的份額。

與此同時,美國此次的制裁也吸取了以往的教訓,試圖徹底封堵中共長期逃避美國管制措施、繞彎獲取先進芯片的途徑。

CSIS的報告表示,中共的「軍民融合」戰略確保了中國最好的商業AI技術始終可以提供給軍隊使用,正因為如此,美國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無法有效做到只針對中共的軍隊,而不針對中國的商業企業,因此收效甚微。

而中共則利用了這個漏洞。報告說,2015年,奧巴馬政府曾阻止美國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向中共國防科技大學(NUDT)等中共軍事超級計算機研究中心出售其高端芯片。但是,中共軍方卻通過空殼公司間接購買的方式繞過了美國的出口管制。

在2015年的制裁措施生效之後,中共國防科技大學仍繼續建造了新的全球領先的超級計算機,其中也使用了被禁售的英特爾最先進的芯片。而針對中共各類軍事裝備的檢查也發現,它們都大量使用了美國芯片。

艾倫表示,拜登政府此次採取了同時對中國軍民實體禁售高端芯片及製造設備的方法,不僅針對中共軍方,也同時針對中國的科技公司,甚至也包括了在中國運營數據中心的美國公司。

另外,新規還廣泛援引了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使得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不僅適用於英偉達和AMD等美國公司,任何基於美國技術或設備的外國製造商品也將受到美國的監管。

美國企業在半導體設計所需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工具方面擁有絕對優勢。在國際EDA市場上領先的3家公司,Mentor Graphics、Cadence Design Systems和Synopsys,其總部和大部分員工都在美國。

另外,美國公司在個人電腦、數據中心服務器、人工智能分析和汽車輔助駕駛系統(ADAS)中使用的CPU、GPU或FPGA等先進邏輯產品方面也合計占了全球9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美國企業在2019年還占了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超過4成的市場份額。

由於美國企業在半導體領域的廣泛優勢,在白宮的新制裁令下,中國企業可能很難在中國境外找到芯片製造商來幫其加工芯片,而中國本土的半導體製造公司目前還無法生產一些最先進製程的高端芯片。

中美超級計算機技術差距巨大

目前,有研究顯示,中共的超級計算機產業,其核心部件採用的芯片,以及使用的應用軟件多依靠外國產品。

中國《科學文化評論》2021年1月第1期刊發了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博士後司宏偉的一篇題為「中國超級計算機研製反思」的論文。

該論文提供的事實顯示,2010年11月,由中共國防科技大學製作的「天河一號」成為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但該設備超過9成的核心部件都是採用了美國英特爾公司和AMD公司最先進的CPU(中央處理器)和GPU(圖形加速器)。

之後誕生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其硬件系統主要部件的計算陣列全部採用美國的商用微處理器;而2010年曾排名世界第二的「曙光星雲」超級計算機,其核心部件全部是由英特爾公司和英偉達公司的芯片構建而成。

至於號稱全部採用國產芯片構建的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其使用的中國產「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Many-core processor),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論文中提到,中國超級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興銘2019年接受司宏偉採訪時表示,中國製造的CPU整體上性能低、功耗高,物理設計上比外國產品差一代以上,工藝上則差兩代以上。

而中共超級計算機在軟件系統上與國際先進水平也差距很大。例如「天河一號」與「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安裝的中國產「麒麟」操作系統,目前都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軟件開發與使用生態鏈。

還有,在超級計算機的應用軟件方面,該論文表示,中國的自主研發能力極其有限,應用軟件的發展落後於計算機系統,因此多使用外國現成的產品。

據中國媒體公開報導,中共「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自從2014年落戶中國廣州數據中心以來,轉接中共的重大科研項目很少。2015年該數據中心的利用率僅為60%,其客戶中83%是政府機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用戶只有17%。

論文表示,當前中共超級計算機的發展模式只能是仿製別人、依靠別人,因此最終都會陷入「落後—引進—再落後—再引進」的循環,一旦外部斷供,就將面臨困境。

論文說,之前的一個例子就是在2015年和2018年,兩屆美國政府先後不同程度禁止了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超級計算機相關的芯片、設施、軟件、操作系統等產品,直接影響到了中共兩個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升級和研發。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特斯拉將比蘋果更大? 華爾街說不會那麼快

【2022年10月22日訊】(記者薛明珠編譯報導)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認為,特斯拉公司(Tesla Inc.)的估值,總有一天會超過蘋果公司(Apple Inc.)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Oil Company)加起來的總估值。不過,華爾街說,不會那麼快。

特斯拉曾短暫躋身萬億美元估值集團。目前,特斯拉市值為6,670億美元。蘋果的市值為2.3萬億美元,而沙特阿美的市值約為2.1萬億美元。

週三(10月19日),特斯拉公布了乏善可陳的第三季度業績,儘管利潤超過預期,但收入和利潤率仍低於預期。

根據彭博社的研究數據,這是該公司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低於收入預期。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由於中國和歐洲的經濟萎縮,市場需求「比原來要更低迷一些」。

週四(10月20日),鑒於特斯拉公布的業績和對市場需求的謹慎預期,華爾街多位分析師,下調了特斯拉的估值。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該公司的平均股價目標價格為298美元,與週四上午的股價相比,高出近 48%。週四,特斯拉股價在紐約股市下跌了9%,至202美元。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瑞安.布林克曼 (Ryan Brinkman) ,在報告中寫道:「我們對公司估值持謹慎態度。特別是在單位數量增長預期很高的情況下。我們預期到2023年12月,特斯拉的估值,都存在重大下行風險。」

受到高通脹和利率飛升的擠壓,美國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本季財報,市場對非必需品和汽車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本月早些時候,因為特斯拉報告了第三季度交付量低於預期,分析師和投資者更加關注電動車市場需求的任何變動。

對特斯拉來說,需求風險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其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目前,特斯拉股票市盈率為48倍,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為17倍。

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約翰.墨菲(John Murphy),在報告中寫道:「特斯拉股票是以成長性估值框架為前提的,獲得低成本資本是關鍵。」他說,尤其是考慮到市場的波動,這些股票的定價可能是公平的。

由於全球經濟動盪、供應鍊和物流不穩定,以及原材料價格高企,在短期內,特斯拉估值可能受到抑制。所以,分析師們基本上維持了對特斯拉長期看漲的前景。

雖然,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伊曼紐爾.羅斯納(Emmanuel Rosner),把特斯拉的股票目標價,從390美元調低到355美元,他仍然說:「我們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中,特斯拉的增長能力和利潤率,可能比其它行業更具彈性。」◇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微軟Office軟件11月將變身為微軟365

【2022年10月22日訊】(記者曲志卓編譯報導)微軟表示,該公司的應用程序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Teams,OneDrive,將於11月納入微軟365(Microsoft 365)應用程序中。多年來,這些人所熟知的的應用程序一直屬於微軟辦公室(Microsoft Office)軟件系列。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Office.com,Office移動應用程序和適用於Windows的Office應用程序將變成微軟365應用程序,具有新圖標,新外觀以及更多功能。」微軟說。Office.com 將在11月發生變化,而Windows和移動辦公應用的變化將在明年1月份出現。

隨微軟365應用一起推出的一些新功能包括新內容模板、提供與正在進行的項目和協作者有關的信息源,以及查看和訪問內容的新方法。

微軟仍將提供Office 365訂購和單個應用程序的一次性購買等選項。微軟最近還舉行了Surface活動,推出新款Surface Pro 9,Surface筆記本電腦5,Surface Studio 2 Plus,音頻擴展塢,以及新軟件和其它更新。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谷歌即將推出全息3D視頻通話

【2022年10月22日訊】(記者曲志卓編譯報導)全息圖不再只是為已故名人準備的。事實上,不久的將來,在虛擬工作會議上,你就可以面對同事的逼真3D圖像進行討論,也可以與全息版本的朋友、家人聊天。這就是谷歌公司正在擴大測試的項目,名為Project Starline,即3D視頻通話亭。

據悉,在過去一年裡,谷歌在自己的辦公室測試了這些最新的設備和功能。該公司現在打算將它們推廣到一些企業合作夥伴的辦公室,其中包括Salesforce、WeWork、T-Mobile和哈肯薩克子午線健康中心(Hackensack Meridian Health)。

谷歌表示,他們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開始安裝原型機。而且這項技術已經足夠先進,可以讓與你交談的人看起來就在你的房間裡那麼逼真,即使他們可能身在世界的另一端。

這是「一個神奇的窗口,用戶可以在這裡與另一個人交談,做手勢和眼神交流,一切都是真人大小,而且是三維立體的。」該公司在上週的公告中表示。

谷歌表示,該技術結合了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空間音頻和光場顯示系統。它依靠一系列高分辨率攝像頭和自定義深度傳感器來捕獲一個人的形狀和動作,並具有足夠的保真度以打造遠程對話的3D顯示。

谷歌尚未透露其對該技術的最終計畫,包括是否會將3D視頻展台出售給公司、消費者或兩者兼而有之。在辦公室,這些電話亭理論上可用於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遠程工作人員、求職者或公司客戶之間的會議。

谷歌指出,Starline項目是在當前辦公室與在家遠程工作(混合工作模式)安排增加的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疫情大流行的居家政策導致越來越多的公司為員工提供靈活性,使他們可以在家中和辦公室工作之間分配時間。

「當我們與企業合作夥伴一起建立混合工作模式的未來時,我們期待看到Project Starline幫助員工彼此建立牢固的聯繫,醫生與患者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繫,銷售人員與客戶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繫。」該公司在其公告中表示。

其它科技公司也在推出旨在幫助員工和雇主進行混合或完全遠程工作的創新產品。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Meta正在大力押注元宇宙(Metaverse)在未來工作中的作用。該公司與Zoom和微軟的Teams團隊合作創建虛擬工作區。在Meta的虛擬會議中,可以使用代表你和同事的卡通般的3D數字化身。比爾·蓋茨(Bill Gates)預測,在幾年內,「大多數虛擬會議」可能會在元宇宙中舉行,並且都會使用這些類型的虛擬的數字化身。◇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美擬擴大科技禁令 限制中共獲得新興技術

【2022年10月21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對半導體實施限制之後,美國正準備進一步打擊中共的科技野心。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考慮制定新的出口管制,以限制北京獲得新興計算技術的機會。

據彭博社報導(鏈結),這些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相關討論主要集中在仍處於實驗階段的量子計算領域,以及人工智能(AI)軟件。他們表示,業界專家正權衡如何對這些新興技術設定限制。

該行動表明,拜登政府正加緊腳步,希望扼殺中共發展先進技術的能力,並認為這將是美中競爭的關鍵。

2022年10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參觀了IBM紐約廠時,觀看了量子計算機。 (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近年來,中共大力推行軍民融合政策,技術發展領域已與國防部門結合。超級計算技術有助於武器開發、間諜活動,以及人工智能監控能力,這將進一步加強中共解放軍的實力。

與美國、法國和印度相比,中國相對較晚加入量子計算競賽。然而,中國正在迅速迎頭趕上。

今年8月,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公司宣布,已成功開發了一台10量子位元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並計劃在明年發布一款36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機,說明中國正趕上全球量子發展。(鏈結)

去年,美國禁止向涉嫌開發量子計算機的中國實驗室出口高科技設備,因為華盛頓越來越擔心中共開發量子計算能力的意圖。目前,中國留學生也難以獲得在美國進行量子研究的簽證。

上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有關技術、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的演說中提到,「計算相關技術,包括微電子、量子信息系統和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十年內,有巨大的重要性。他還指出了出口控制的重要性,以「儘可能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

彭博社稱,知情人士說,這些新想法已經與美國的盟友分享。

量子計算是一個實驗性領域,有可能極大地提高計算的能力和速度,使機器能解決目前無法處理的問題。

專家推測,有一天量子計算會顛覆資訊安全技術,因為量子設備將有強大的能力破解密碼,並規避加密安全功能。

知情人士說,官員們仍在確定如何制定對量子計算的控制,其重點可能是輸出水平(Level of Output)和所謂的糾錯率(Error Correction Rate)。

目前,包括微軟、谷歌、英特爾和IBM等科技巨頭,正為各種量子項目投入數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科技先進國家也加入國際量子競賽的布局中。

傳統計算機以二進位,即「1」和「0」來解釋數據,然而,即量子位元可同時處於兩種物理狀態,這一原理被稱為「量子疊加」,因此量子計算可以多種狀態存儲信息,這使得量子系統能以今天的二進制設備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多任務處理。

然而,細緻的量子態十分容易受到振動、電磁場,甚至一般熱擾動的干擾,所以現在的量子設備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度中操作。

其中一位人士說,拜登政府正在制定一項行政命令,以建立一個對外投資審查機制,對流向某些中國技術的資金進行審查,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控制可能包括在內。

彭博社指出,這可能包括與賓州民主黨參議員鮑勃‧凱西(Bob Casey)和德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科寧(John Cornyn)推動的一些類似措施。(了解更多)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Meta槓上蘋果 新廣告矛頭對準iMessage

【2022年10月22日訊】(記者曲志卓編譯報導)Meta公司在一則新廣告中將矛頭對準了蘋果的iMessage,加劇了兩家硅谷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

10月17日,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發布一張照片,內容是在紐約賓夕法尼亞車站(Penn Station)的一張廣告圖片,聲稱Meta的WhatsApp比蘋果的iMessage傳遞系統和傳統短信更安全、更私密。

扎克伯格在Instagram上說,「WhatsApp比iMessage更加私密和安全,『端到端加密』適用於iPhone和Android,包括群聊。」

「端到端加密」是一種消息傳遞系統的構建方式,不但服務的提供者無法看到文本的內容,即使是法律用途也無法提供信息文本內容。WhatsApp和iMessage都是加密傳輸。但是,這兩種服務上的消息和備份都可能被以公司可以訪問的方式存儲。傳統SMS信息則由無線蜂窩電信網絡運營商存儲。

扎克伯格指出,WhatsApp去年推出了加密備份。他還強調了一項功能,該功能允許WhatsApp用戶將新消息設置為自動刪除。

「所有這些功能iMessage都沒有,」扎克伯格在他的帖子中寫道。他補充說,該公司準備為Instagram的傳輸系統也轉換成端到端加密。

多年來,Meta一直將蘋果視為競爭對手,甚至在Facebook母公司開始打造VR頭顯(即VR眼鏡)等計算機硬件之前,競爭就開始了。「到目前為止,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iMessage。」扎克伯格在2018年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谷歌在今年夏天的一項活動中抨擊了iMessage的藍色氣泡(blue bubbles)。這之後,Meta廣告就出現了。谷歌希望蘋果採用RCS,這是一種下一代短信系統,用新功能和改進的加密技術取代SMS短信。

蘋果的iMessage適用於蘋果手機,蘋果電腦和蘋果平板電腦,傳送信息後會分為「綠色氣泡」和「藍色氣泡」。經常與Android的用戶交流短信的用戶表示,「綠色氣泡」(普通SMS)是一種較差的短信體驗。

在今年9月的一次會議上,庫克被問及蘋果是否會採用RCS。提問者說,由於SMS短信的局限性,他無法給母親發送視頻。

庫克表示,蘋果的用戶並沒有要求改進,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買一部iPhone。

「為你母親買一部iPhone。」庫克說。

蘋果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華郵:未來幾個月內 推特將裁減3/4員工

【2022年10月21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以及獲得的文件顯示,無論是誰擁有該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內,推特(Twitter )的員工,都可能面臨大規模裁員。

馬斯克在收購該公司的交易中,告訴潛在投資者,他計劃解僱推特7,500 名員工中的近 75%,將公司削減到只有兩千多名骨幹員工。

即使馬斯克與推特的交易失敗(現在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會失敗),預計也會進行大幅裁員。推特現任管理層,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將公司的工資削減約 8 億美元。

根據公司文件和對熟悉公司情況的人士的採訪,這個數字意味著將近四分之一的員工。

該公司還計劃大幅削減其基礎設施,包括為每天登錄的 2 億多用戶,維持網站正常運行的數據中心。

預計推特和馬斯克,將在下週五完成收購。熟悉談判的人士表示,經過數月的法律爭論之後,收購計畫正在以明顯的誠意向前推進。如果交易完成,馬斯克將立即成為推特的新主人。◇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消息:蘋果公司將停用長江存儲的芯片

【2022年10月1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多位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Apple Inc.)已擱置了在產品中使用中國長江存儲芯片的計劃,這表明美國對中國科技業最新一輪出口管制,正在影響電子產品的供應鏈。

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多名消息人士透露,不斷增加的地緣政治壓力和美國國會議員的批評,使蘋果決定擱置使用長江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YMTC)NAND閃存芯片的計劃。

消息人士稱,在禁令宣布之前,蘋果本已完成長江存儲128層3D NAND閃存芯片用於iPhone手機的認證過程。

《日經亞洲》表示,NAND閃存是手機、電腦、服務器等電子設備中的關鍵部件。長江存儲的128層芯片是目前中國芯片製造商最先進的產品,儘管仍比三星電子和美光等市場領導者落後一到兩代。

報導稱,供應鏈高管表示,蘋果本計劃最早在今年開始使用長江存儲芯片,因為它們比其主要競爭對手的芯片至少便宜20%。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這些產品已經過驗證,但在新iPhone開始大規模生產時,它們並沒有進入生產線。」

最初,長江存儲芯片計劃只用於中國市場銷售的iPhone,但一位消息人士稱,蘋果隨後考慮從長江存儲購買40%的NAND閃存芯片。

另一位消息人士說:「長江存儲是由(中共)政府補貼的,所以他們的價格真的可以超過競爭對手。」

蘋果與長江存儲並未回應《大紀元時報》記者的置評請求。

長江存儲成立於2016年。白宮在2021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光和威騰電子正面臨長江存儲的低價壓力。(了解更多)

長江存儲的擴張和低價產品對美光和威騰電子構成「直接威脅」。該報告稱長江存儲接受了中共約240億美元的補貼。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存儲由紫光國芯與武漢新芯公司合併而成。出資方包括紫光集團和中共國資,註冊資本高達人民幣386億元。

此前,該公司已因涉嫌向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出售芯片,違反了美國出口管制,正受到美國商務部的調查。

10月7日,華盛頓將長江存儲列入了「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 list),這意味著美國無法充分排除該公司產品被用於軍事目的,或其它違反美國國家安全目的的風險。

美國公司被禁止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與「未經核實名單」上的公司分享任何設計、技術、文件或規格。

一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告訴《日經亞洲》,被列入該名單的公司若不能在一定時間內(通常是60天左右)提供必要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列入實體名單,這是美國官方的出口管制黑名單。

「蘋果可能繼續想在中國本地市場使用長江存儲。但按照目前的規定,長江存儲幾年內都不太可能提供蘋果想要的NAND芯片。」聖地亞哥布蘭德斯投資(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的投資總監布倫特·弗雷德伯格(Brent Fredberg說)。

自2020年以來,長江存儲一直在加緊努力,減少對美國芯片製造設備和部件的依賴。然而,取代美國供應商並不容易,長江存儲的生產仍嚴重依賴美國設備的支持。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兩對父母起訴亞馬遜涉嫌向青少年出售自殺工具

【2022年10月15日訊】(記者殷瑞娜編譯報導)兩名自殺的青少年的父母,正在起訴亞馬遜(Amazon)和Loudwolf公司,指控世界上最大的在線零售商和化學品生產商銷售所謂的「自殺套件」,並向未成年人出售,「有意協助」青少年的死亡。

法庭文件說:「即使在父母和監管機構警告亞馬遜亞硝酸鈉沒有家庭用途之後,亞馬遜仍繼續向家庭出售它,價格低於20美元,並提供兩天的送貨服務。」

這起訴訟是上個月在加州一家法院提起的,並由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首次報導。它是由去年去世的16歲的俄亥俄州青少年克里斯汀.瓊森(Kristine Jónsson)的父母,和2020年去世的17歲的西維吉尼亞州伊桑.麥卡錫(Ethan McCarthy)的父母提出的。

投訴稱,瓊森和麥卡錫都從亞馬遜購買到濃縮的亞硝酸鈉。這種化學品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在高劑量下可以致死。

根據該文件,當客戶尋求購買亞硝酸鈉時,「亞馬遜建議客戶同時購買一個小秤,以測量正確的劑量,購買Tagamet以防止吐出液體,以及『亞馬遜版』的《和平藥丸手冊》(Peaceful Pill Handbook),其中有一章說明如何將這些成分一起服用以致死。」

「亞馬遜正在銷售一種與氰化物一樣致命的產品。」來自C.A.Goldberg,PLLC事務所的兩位家庭律師嘉莉.戈德堡(Carrie Goldberg)和娜奧米.利茲(Naomi Leeds),在一份聲明中告訴NPR。

原告律師補充說:「這與他們銷售繩子、刀子或其它可用於死亡的工具不同,因為以其銷售的純度(98%~99%),這種亞硝酸鈉沒有家庭用途。」

戈德堡和利茲還告訴NPR,亞馬遜上已不再銷售這兩名青少年購買並攝入的Loudwolf的亞硝酸鈉產品。法庭文件說,在提交申請時,亞馬遜庫存有三個品牌的98%~99%純度的亞硝酸鈉。

亞硝酸鈉通常被用作加工肉類的防腐劑,但戈德堡告訴該媒體,亞馬遜上出售的一些亞硝酸鈉的純度很高,一個人只需食用一茶匙的劑量就會死亡。

戈德堡上週在推特上說:「我們起訴的產品不應該被誤認為是醃製鹽,醃製鹽的純度只有6%的亞硝酸鈉,用於醃製肉類。」

當聯繫到評論時,亞馬遜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告訴福克斯財經:對受自殺影響的家庭和親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客戶安全是亞馬遜的首要任務。」該聲明繼續說,「亞硝酸鈉是零售商提供的合法和廣泛使用的產品,用於保存食品,如肉類和魚類,並在實驗室作為試劑使用。亞硝酸鈉不是用來消費的,不幸的是,像許多產品一樣,它可能被濫用。」

亞馬遜還表示,在其網站上搜索「自殺」一詞時,客戶會在搜索結果的頂部,看到一個橫幅,上面有國家自殺預防熱線的電話號碼。

訴狀要求賠償經濟和非經濟損失。該文件說,父母遭受了嚴重的精神痛苦,包括身體、心理和情感上的創傷,以及其它傷害。◇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涉大規模數據洩露 美華裔CEO被引渡開庭

【2022年10月15日訊】(記者郭清池、姜琳達洛杉磯報導)涉嫌將美國選舉人員數據存於中國服務器的美軟件公司華裔CEO于建偉(Eugene Wei Yu)被「州際引渡」後,於週五(14日)在洛縣刑事法院過堂。他面臨「大規模數據洩露」等重罪指控,檢方稱此案涉及至少「數千名受害者」,包括未成年人。

64歲的于建偉是選舉技術公司宇聯網絡(Konnech Corp.)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為選區提供管理投票站工作人員的軟件。

于建偉和四名代表律師於10月14日出庭,他事先已向洛縣地區檢察官辦公室交出了護照。

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指控于建偉竊取投票站工作人員的個人身分信息,並將這些數據儲存在中國的服務器上,違反了宇聯網絡與洛杉磯縣選務處簽訂的5年合約。他還被指控犯下挪用公共資金的重罪。

洛縣檢察官辦公室提供給記者的控告書中寫道,一旦罪名成立,他將在州監獄服刑,並會被剝奪擁有、購買或保管任何槍枝的權利。

開庭當天,檢方因擔心已加入美籍的于建偉逃回中國,希望法官拒絕讓他獲得保釋機會。

最終,洛縣高等法院法官維多莉亞‧威爾遜(Victoria B. Wilson)將于建偉的保釋金定在50萬美元,但在11月17日聽證會開始前,他必須被軟禁在洛縣,同時佩戴電子腳銬。

于建偉10月4日在密歇根州被逮捕時,當地檢察官辦公室調查人員沒收了他的電腦硬盤和其它數字證據,隨後他被引渡到加州受審。

「或為美國史上最大數據違規事件」

控告書中寫道,于建偉不僅和他的公司在中國的服務器上存儲了數千名洛縣選舉工作人員的個人信息,還偷竊和挪用了10多萬美元,犯下侵吞公共資金的罪行。

洛縣地區副檢察官埃里克·納夫(Eric Neff)在法庭上表示,于建偉涉嫌違規的數據量令人震驚,僅在洛杉磯可能就有數千名受害者,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數據洩露」。

「這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數據違規事件」,他說,「他們在全國各地都有合同。」

納夫還說,2020年選舉期間正逢疫情,政府希望長者可以居家隔離,因此鼓勵年輕人到投票站工作,因而此次洩露的數據中還涉及許多未成年人。

于建偉的代表律師珍妮特·拉文(Janet Levine)否認了納夫的種種指控,並稱沒有證據表明個人信息被洩露,「本案中沒有任何違規行為」。

檢方控于建偉在中國有廣泛人脈

于建偉1986年移民美國前,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開庭當天,檢方指出,于建偉被指控的罪行對社區構成巨大危險,一旦獲得保釋,很有可能回到中國。

「他在那裡有廣泛的親友關係」,納夫說,「其公司仍在運營,仍在使用中國承包商開展業務。」

這一指控同樣受到萊文反駁,她稱這都是「詭計」,並稱于建偉成年後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

宇聯網絡否認與中共暗通款曲

于建偉所經營的宇聯網絡在美國有21名員工,在澳大利亞有6名員工。一些質疑洛縣選舉結果的人指控,該公司與中共有祕密聯繫。

根據洛縣檢察官14日提交的控告書,宇聯網絡的員工將洛縣選舉工作人員的個人身分信息發送給中國的第三方軟件開發商,後者的工作是「協助創建和修復」宇聯網絡的軟件——PollChief。

控告書中接著寫道,今年8月,宇聯網絡項目經理在一個中國開發的短信應用程序中寫道,任何從事PollChief軟件工作的中國承包商的員工,都擁有訪問客戶數據的「超級管理」權限。

于建偉被捕前後,宇聯網絡多次否認其在中國存儲數據以及與中共有任何聯繫。該公司承認曾在中國建立過一間子公司,但已於去年關閉。

宇聯網絡還對位於德州的非營利組織「True the Vote」提起訴訟,該組織率先提出有證據表明宇聯網絡將數據存儲在中國的服務器上。◇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諾獎技術首次應用 新型有機電池優於金屬電池

【2022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蓓編譯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項有機聚合物(非金屬)電池的首次實際應用,為替代鋰離子等金屬電池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這是一種更安全、更適用、更便宜和更持久的電池,以儲存和調節風能和太陽能等間歇性新能源,保持電網的彈性和穩定性,也有望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即能夠在電網中占比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儲能技術對新能源併網時,造成的電網波動能夠調節和平復多少。目前以鋰電池為主的電化學儲能技術本身的不足及較高的成本,跟不上新能源持續發展的要求。

這項在2000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導電聚合物)的革命性技術的應用,據稱可克服目前鋰電池等金屬電池的主要問題或不足,比如不容易過熱燃燒、不受寒冷天氣影響,且95%可回收,能夠解決目前金屬電池很難回收,進而造成更嚴重污染的問題。

尤其重要的是,新電池因為使用容易獲得的有機原料來代替昂貴金屬,造價便宜,而且無需鋰電池等溫度敏感電池所需的溫度調節裝置,這也大大降低了儲能成本;另外這種塑膠電池具有比鋰電池更快的充放電效率,更符合電網對間歇性衝擊能夠迅速調節的要求。

有機電池從實驗室到首個規模應用

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創立的公司PolyJoule,其使用導電聚合物製造的工業規模有機電池,最近在乳製品生產行業得以實際應用。

其首個合作夥伴,是新西蘭的全球最大乳製品原料供應商恆天然(Fonterra)。這個覆蓋新西蘭乳業95%的超級合作社,使用全國電網多達2.5%的電力。

在恆天然一個24小時運行的乳品加工廠,PolyJoule的電池已經經過了10個月測試,主要用於確保提供不間斷電力和能源套利應用,即在最便宜的非高峰時段存儲電力,然後在價格最高的高峰時段釋放使用電力。

根據最近雙方達成的商業協議,這套儲能裝置將從明年開始全面投入使用,屆時將可為恆天然的全電動運輸卡車充電,並根據電價(能源套利)和天氣(利用間歇性風能和太陽能)彈性運作,向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併網發電)營運農場/加工廠的目標邁進。

這套全球首個工業規模有機電池裝置,大小約為一個大冰箱,會把加工廠的儲電從10千瓦/時升級到125千瓦/時。

幾乎各方面都優於金屬電池

PolyJoule電池採用標準的兩電極電化學構造,其中包括導電聚合物、碳—石墨烯混合物和不易燃的液體電解質。這種有機聚合物,通過交替的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形成導電主鏈,能讓電子沿碳鏈傳導。

根據PolyJoule行政總裁埃利‧帕斯特(Eli Paster)的說法,這種有機電池系統的成本,僅為鋰離子系統的三十分之一。除了其材料成本更便宜,還不需要昂貴的溫度管理和滅火系統。

在存儲成本方面,該電池系統為每千瓦/時65美元;相比之下,鋰離子電池系統的總成本在每千瓦/時143~248美元之間。

這種電池也容易生產,目前該公司已經使用簡單的卷對卷工藝生產了一萬八千多個電池。

新電池沒有易燃的電解質,不易過熱,不會自燃,所以非常安全,可以隨處使用;這種塑膠電池的工作範圍在-45℃至50℃之間,因此也不會像鋰電池那樣在寒冷天氣下無法正常工作;而且新電池不含金屬、無毒,中性pH值,可回收率高達95%,不污染環境。

這種有機電池的功率密度是鋰離子電池的10倍。放電時,它能夠在10秒內釋放約1MW電量,而普通鋰離子電池則需要60秒時間。充電時,它可以在5分鐘內完成,一些鋰離子電池則需要2個小時。

新電池的這種快速充電和放電特性,非常適合用於電網調節/平衡,因為電網必須能夠對需求變化立即響應。

在使用壽命方面,塑膠電池在其生命周期內可能進行約12,000次充電循環,使用壽命預期為20至30年,而普通鋰離子電池僅可執行約5,000次充電循環。

與金屬電池相比,這種塑膠電池的唯一一個弱點,就是能量密度低,體積大。同樣的功率電力,其體積約為鋰電池的六倍,所以目前還無法用於電動車或手機。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美新芯片禁令生效前 數百華人離職保美籍

【2022年10月13日訊】(記者夏松綜合報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首次擴大到「人才」,10月12日生效的新規則,阻止美國人支持中共某些高端芯片的開發、生產。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半導體公司的關鍵人物,他們選擇保留美籍,紛紛趕在禁令生效前離職。

數百名美籍華人趕在12日前離職

美國政府10月7日宣布「對中國實施先進計算和半導體製造的出口管制新規」。其中一條具體條例規定,「限制美國人員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支持位於中國的某些半導體製造『設施』集成電路開發或生產的能力」,禁令從10月12日生效。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13日)報導,前商務部官員、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 LLP)合夥人凱文‧沃爾夫(Kevin Wolf)說,「美國人」將包括持有美國護照和綠卡的人以及美國公司。

《日經亞洲評論》11日報導,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本土半導體相關公司的關鍵人物,但美國新禁令一出,這些人士內心開始交戰。有業內高管和分析師認為,這一限制可能會給中共領先的芯片業帶來巨大打擊。

自由亞洲電台說,禁令生效當日,傳出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嘉定廠、合肥長鑫存儲、杭州積海等半導體企業的美籍員工紛紛辭職。

江蘇半導體業內人士顧畔今天(13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大部分半導體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屬於「海歸派」,有的持有美國綠卡,有的已經是美國國籍,面臨國籍與職業「二選一」時,這些人選擇美國。

他說,「這些高管基本上都要退,一家企業成功至少有四個因素,第一是技術,其次是人才,第三是管理,最後一個是市場。中國只有市場,但是前三項都沒有,所以這些半導體企業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老實站隊 用腳投票

推特帳號顯示為「美國企業家、科技創業者、財經科技觀察」的網友「立黨」在系列推文說,「很多人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拜登逼所有在中國工作的美國人二選一:要麼立刻辭職,要麼退出美國國籍。然後在中國所有半導體製造企業的所有美籍高管和工程師,這一天集體辭職——中國半導體製造一夜間直接癱瘓。拜登一項制裁的殺傷力,比特朗普(川普)4年十幾波表演型制裁加起來還要大。」

「立黨」接著說,「中國每一家先進工藝半導體公司,幾乎都在全面斷供、所有美籍人員辭職、全面一夜間完成被動撤離脫鉤,直接陷入癱瘓。什麼叫滅頂之災?這就叫滅頂之災:中國半導體製造的半壁江山直接價值歸零,全面崩潰,一丁點都不剩。」

在問答環節中,有人問,為什麼中共媒體這次沒有報導?「立黨」說,「不知道。唯一的解釋就是,這種重要的新聞以及一系列後續活動,對中國(中共)整個國家安全和『持續沸騰』的半導體產業傷害極大,而且恥辱程度不亞於『佩洛西訪台』。」

他接著發推文說,「很多人不懂,什麼叫滅頂之災。ASML(艾司摩爾)已經停止對中國大陸提供服務和支持了。」

彭博社10月12日也報導說,根據發給員工的這封內部電子郵件,艾司摩爾(ASML)告訴公司在美國的員工,根據拜登政府新規定,不要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根據電子郵件,該禁令適用於所有美國雇員,包括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和居住在美國的外國人。彭博社報導,艾司摩爾公司的企業傳播負責人莫妮克‧莫爾斯(Monique Mols)證實,週三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這封電子郵件「確實是一種真正的溝通,但並不打算對外公開」。

總部位於荷蘭的艾司摩爾公司一直在向中國客戶銷售深紫外線或DUV機器,但在美國施壓下,一直沒有提供更先進的極紫外線或EUV機器。

「立黨」再次強調,「這次制裁,是對中國半導體的滅頂之災,不是Trump(川普)時期的四年總共十幾輪的表演型制裁——是實打實的行業斬首行為。 任何倖存的中國公司,都是還沒被制裁到底的公司;任何被制裁到底的中國公司,死亡率是100%,無一倖存。任何美國公民/綠卡,這次都會老老實實站隊,用腳投票給你看。」

網傳泛林集團半導體設備專家會議紀要:國產存儲或受衝擊

「立黨」在系列推文中提到,「本次制裁當事人,Lam Research(泛林集團)對制裁總結:1. 中國高算力芯片設計公司,全部在制裁範圍內,將被台積電拒絕流片生產;2. 無人駕駛芯片也將被全部制裁;3. 本次制裁起點是無限追溯,確保杜絕用到任何美國產品和技術;4. 任何違反制裁的公司和個人,美國司法部將直接抓人。」

他還附上一篇12日刊登在大陸網站「麵包芯語」上文章,該文前面是一份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半導體設備專家會議紀要,後面是對泛林集團比較完整的介紹,最後部分是對此次美國禁令的分析。

「麵包芯語」網站有電子新聞發布和電子公眾平台資源,以半導體論壇、測試測量、機器人/工業電子、供應鏈專區等為主。

紀要內容很長,以問答形式體現。

紀要有提到,「長鑫和長存(長江存儲)應該是直接禁掉的。美國人是不能直接服務logic、DRAM、NAND,比如中芯、華力、長鑫、長存。10月12號應該所有人員會撤離現場。」

「這次很難,後面也去不了。要等週一(10日)的細則出來,目前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和Lam(泛林集團)的做法不一樣,應用材料目前是照常的,Lam是在12號具體細則出來前可以support(提供支持),12號之後就不行。之前中芯國際的案例沒有參考意義,之前中芯沒有禁服務。Lam在長鑫服務的有幾百人,這次禁掉後肯定會裁員。美籍人今天辦的離職手續。」

「美國人是不可以再來,長鑫那邊也不可能再得到美國總部任何的技術支持。現在長鑫、長存自己fab裡的美國人今天辦的離職手續,只有放棄美國國籍和離職兩種選擇。」

「美國人不會冒這個風險,美籍人員如果繼續在長鑫研發,會面臨回美或者經過美國能引渡國家時被抓的風險。」

「是美國籍肯定不行。不知道中微現在要怎麼做,尹志堯(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創始人)要麼選擇放棄美國國籍,或者只拿綠卡、不要美國國籍,中微放棄國內市場不太可能。如果中微賣設備到長存這些被禁的公司,肯定會被制裁。」

美國芯片相關企業聞風而動 撤出駐華員工

美國政府出台新法規後,美國供應商開始從中國領先的芯片公司撤出員工。

彭博社10月12日報導,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應用材料公司、科磊(KLA Corp.)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Corp.)已經開始或準備從中共國有存儲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撤出員工,並暫停業務。

知情人士說,在上週拜登政府出台新規,禁止中國公司購買先進芯片製造設備,或在沒有執照情況下僱用美國公民之後,這些美企本週開始撤資。

報導說,生產芯片製造機器的應用材料等公司經常將員工派往客戶設施,以幫助他們微調製造流程。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公司是否因為長江存儲被列入未經核實名單或其它限制而撤回人員。美國公司需要根據拜登政府的新規進行評估。

《華爾街日報》12日早些時候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最近幾天,美國供應商暫停對長江存儲已安裝設備的支持,並暫時停止安裝新工具,並暫時撤出了在長江存儲的員工。

美國芯片設備製造商有數十名員工駐紮在長江存儲工廠。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說,他們在運營工廠和發展製造能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帶來了高科技芯片生產工具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果美企暫停人員和支持時間延長,長江存儲等客戶將面臨無法獲得開發芯片所需的升級、維護專業知識和未來技術的機會。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馬斯克:SpaceX不能無限期資助烏星鏈服務

【2022年10月14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伊隆‧馬斯克週五(10月14日)表示,SpaceX公司不能「無限期」地資助烏克蘭的星鏈(Starlink)互聯網服務,以及再向烏克蘭提供幾千個終端。此前有報導稱他的火箭公司要求五角大樓支付這些費用。

「SpaceX不要求收回過去的費用,但也不能無限期地資助現有的系統,『以及』多送幾千個數據用量比一般家庭大100倍的終端」,馬斯克在推特上說,「這是不合理的。」

這位特斯拉(Telsa)的億萬富翁老闆說,星鏈每月花費近2,000萬美元,即他所謂的「燒錢」,用於維持烏克蘭的衛星服務。他最近說,SpaceX已經花費約8,000萬美元在烏克蘭啓用和支持星鏈服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週四報導,SpaceX上個月致函五角大樓,稱其無法繼續資助烏克蘭的星際鏈接服務,除非美國軍方每月提供數千萬美元的幫助,否則它可能不得不停止資助。

SpaceX沒有回應路透社的評論請求。

在烏克蘭互聯網服務因俄羅斯入侵而中斷後,馬斯克於2月底為該國啓動星鏈服務。此後,SpaceX為其提供了數千個終端。

烏克蘭副總理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本週表示,俄羅斯上百起巡航導彈襲擊後,星鏈服務幫助恢復了關鍵地區的能源和通信基礎設施。

俄羅斯稱其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為「特別軍事行動」,並稱其不針對平民。

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曾因其「和平計劃」提議招致烏克蘭人的廣泛批評,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即將離任的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Andrij Melnyk)。

馬斯克本人似乎在週五的一條推文中證實了這一點,他在回覆一條推文時提到,烏克蘭大使本月早些時候告訴他「滾開」。

「我們只是遵循他的建議」,馬斯克回答說。

在10月3日的推文中,馬斯克建議烏克蘭永久割讓克里米亞地區給俄羅斯;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新一輪全民投票以決定被俄羅斯控制領土的命運,並建議烏克蘭同意保持中立。

烏克蘭表示,永遠不會同意割讓俄羅斯用武力奪取的土地;合法的公民投票不能在被占領土上舉行,那裡有許多人被殺害或被趕走。

根據CNN的報導,SpaceX公司的政府銷售總監在9月的一封信中告訴五角大樓:「我們沒有能力進一步向烏克蘭捐贈終端,或無限期資助現有終端。」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據稱舊金山大型高科技公司Salesforce將裁員

【2022年10月14日訊】(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消息稱,舊金山高科技軟件巨頭Salesforce正準備裁員,儘管可能受影響的是承包商,但這也勉強算是該公司今年首次裁員。

據SFGate報導稱,目前具體裁員的細節尚未公開披露,但根據一名該公司被解僱的員工在領英(LinkedIn)的描述,大約有90人將被解僱。

該公司發言人向SFGate表示,多數受影響的是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的承包商,但該公司在有關承包商和雇員之間界定方面,處理得比較模糊。

Salesforce一名發言人稱,目前仍在進行有限的招聘,但大多數部門已經完成了本財政年度的招聘目標。

在目前高科技業所處的動盪時期,Salesforce表現得非常異類,這家高科技公司在逆風中繼續蓬勃發展,該公司2022財政年度總營收達265億美元,年比增長25%。

該公司上月還在舊金山召開了Dreamforce開發者大會,也是疫情爆發後首次進行的面對面的大型活動,有超過4萬人參加。

在會議期間,Salesforce的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也提到,在經歷了疫情期間,包括Salesforce在內的高科技公司大幅度增長之後,目前步入了「某種程度的正常」。

貝尼奧夫在會議期間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肯定有一些過度增長需要處置,不是所有人都否定這一點的。

科技媒體Protocol報導稱,除了將裁員之外,Salesforce還採取了截至2023年1月凍結招聘的做法。這一措施不算大,但非常能起作用。

總體來說,雖然一些初創公司、新興公司紛紛採取裁員止損的做法,大型的高科技公司不大願意裁員。◇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舊金山十角獸企業Brex大幅裁員11%

【2022年10月14日訊】(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年初估值達12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Brex,正準備大規模裁員11%。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十角獸企業Brex,是向高科技企業提供企業卡及軟件服務的企業財務公司。

Brex於10月11日在公司網站的一份聲明中宣布,將辭退136名同事,這一消息由TechCrunch率先報出。

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合CEO佩德羅.弗朗切斯基(Pedro Franceschi),在一個博文中重申,此次裁員是為了「集中公司策略,調整狀態以適應新的大環境」,並稱,辭退員工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對於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就是一般人們所稱的「獨角獸」企業,而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則被稱為「十角獸」企業。

Brex就是這樣的「十角獸」企業,它最初的業務是致力於向初創公司、中小型企業提供信用及金融科技支持。

今年6月,該公司宣布,將開始轉型到服務更大、更成熟的企業,但這一決定令其原始客戶感到懊惱。

今年1月,當該公司獲得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時,其估計市值高達123億美元,本次裁員聲明則顯示,該公司財富恐怕在急劇縮水。

10月11日,也是被辭退員工獲得通知的日期,聲明中稱,被辭退員工將獲得8個星期的薪金補償,外加為公司每工作1年即獲2星期薪金,以及延長醫保6個月時間;另外,他們還可以保留自己的工作用電腦。

該公司的客戶,包括總部位於舊金山的DoorDash和Lookout等企業。◇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消息:美芯片禁令 台積電南京廠獲1年豁免

【2022年10月13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據《日經亞洲》報導,消息人士表示,在美國推出嚴格的出口管制以阻止中共科技野心之後,台積電(TSMC)已獲得了為期一年的豁免,可繼續訂購美國的芯片製造設備,在南京工廠進行擴產。

《日經亞洲》指出(鏈結),台積電南京廠主要生產成熟的芯片,但也生產了一些16納米級別的芯片,這屬於美國最新管制的範圍。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政府向台積電保證,它能把這些設備運到南京廠,這意味著該公司擴產計劃將保持不變,進展順利。

據美國上週五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不僅美國的芯片工具製造商未獲許可前,不能支持中國的高端芯片生產,還禁止第三國的公司,如台積電等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美國製造的設備的公司為中國客戶服務,除非得到美國的批准。

針對《日經亞洲》的報導,即將在下午召開法人說明會的台積電,並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日經亞洲》指出,台積電南京廠於2018年落成,該公司希望在此擴大生產一些成熟芯片,即被稱為22/28納米製程的芯片。另外,還將生產部分被美國禁止的16納米芯片。

報導表示,自台積電被美國禁止為華為旗下的海思科技生產先進芯片後,台積電在中國的營收明顯減少。

2021年,中國占台積電收入的10%,低於2020年的17%。2022年4到6月的季度,其來自中國營收占總收入的13%。

週三,韓國芯片製造商SK海力士也表示,它已獲得美國政府為期一年的豁免,可在中國使用美國芯片設備,為該公司在中國的擴產鋪平了道路。

儘管獲得了維持在中國生產的豁免權,美國的禁令仍將衝擊台積電,因為這意味著它不能再幫助其中國客戶,生產將先進的圖形處理器(GPU)和應用於人工智慧的高階處理器。

這些限制也意味著台積電的主要美國客戶,包括Nvidia和AMD,不能再將高端GPU運送到中國市場。

市場分析師指出,美國的規定僅適用於用於人工智慧和超級電腦所應用的高階GPU,這方面估計2023年對台積電的營收貢獻將不到0.5%。不過,華盛頓未來若進一步收緊限制,將禁令適用於數據中心CPU和GPU的芯片,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影響台積電2023年5%的營收。

台積電上週表示,7到9月期間的收入為6131.4億新台幣(約1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8%。台積電表示,它估計2022年其收入按美元計算可以增長30%以上。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灣區高科技和生化公司裁員 撼動灣區人才市場

【2022年10月14日訊】(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再有高科技公司、生物化學公司,向州府報備了在灣區裁員近三百人的計畫,預示這一地區的人才市場前景未卜。

根據加州就業發展部(Employment Development Department)獲得的報備文件,這次準備裁員的高科技公司是「甲骨文美國」(Oracle America),將在聖馬刁(San Mateo)縣裁員;生物化學公司「馬林生物藥業」(BioMarin Pharmaceutical),也將在馬林縣裁員。

此番裁員,將在灣區削減總共295個職位。

目前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數據庫軟件巨頭甲骨文稱,將在中半島裁員201人。加州就業發展部的數據顯示,BioMarin則擬在北灣裁員94人。

今年8月,灣區的高科技公司增加了7,500個工作。同期,灣區所有工作門類總共增加了4,400個職位。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高科技行業的強勁增長,比如:僅在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一個縣就有3,900個新增職位,那麼8月灣區的工作機會實際上是負數。

報備顯示,甲骨文裁員已從10月3日執行。甲骨文主管人力的資深副總裁安節.道森(Anje Dodson),在報備中稱,該公司的紅木海岸園區,不會隨著裁員而關閉。

甲骨文方面表示,裁員從10月3日起,到10月6日完成,此次裁員行動影響到甲骨文在位於紅木城Oracle Parkway,以及位於貝爾蒙特(Belmont)Island Parkway多個辦公室的職員。

甲骨文強調稱,此次裁員是永久性的。

今年夏季,甲骨文曾考慮全球裁員數千人,其在美國辦公室工作的員工,有很多將受到影響。因此,裁員行動會影響到灣區辦公室職員,這已經是在預料之中,只是此前並未披露出受影響的城市和規模。

報備文件顯示,此次被裁減的員工,包括軟件開發、產品開發管理層在內的職工,位於紅木城和貝爾蒙特辦公室的都有。但甲骨文並未說明這2個城市各自有多少人被裁。

致力於為罹患罕見致命疾病患者尋找治療方法的「馬林生物藥業」公司,於10月6日在網站上稱,該公司計劃裁員。

總部位於聖拉斐(San Rafael)的BioMarin公司稱,將進行大面積的「重整」,以使得業務更為專注。在通告中,該公司表示,重整能夠簡化機構、提高執行效率,以及削減整個機構的管理層面損耗,同時能夠優化和增強能滿足未來關鍵商業需求的能力。

該生物化學公司在網站上稱,預計將在全球裁員120人,占總雇員數的4%。

BioMarin公司的律師,在向加州監管部門報備中稱,公司在10月5日至6日,通知員工被裁的消息,並計劃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1月31日間,完成裁員任務。

馬林縣被裁減的94名員工,包括位於聖拉斐辦公室的62人,以及位於諾瓦托(Novato)的32名員工。◇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空中的士初創公司Joby獲達美航空6千萬美元投資

【2022年10月12日訊】(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披露,它已向空中的士初創公司Joby投資6千萬美元,最終希望能在洛杉磯、紐約都會區部署,利用這種電動空中的士,將乘客運往機場。

達美總部位於亞特蘭大(Atlanta),這家航空公司10月11日(週二)宣布,已收購了Joby航空(Joby Aviation)2%的股權,而且,若這家製造商獲得關鍵進展,將再投資最多1.4億美元。

總部位於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的Joby航空,製造能夠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的電動飛行器,也是該行業數個領先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稱,有望於2024年開始載客飛行。

目前的電動空中的士,由於電池重量難以減輕,成為製造商們面臨的難題和瓶頸,使得這種飛行器無法做得更大。

但對於各大航空公司來說,這種飛行器能夠大大節省往返機場的通勤時間,避開大城市繁忙擁堵的車流。

達美希望能夠率先在紐約和洛杉磯部署這種飛行器。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艾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稱,這是一筆突破性的交易,可以幫助達美在關鍵市場能夠幫助旅客。

但達美並非是首家投資空中的士的航空公司,在此之前,美聯航(United Airelines)已宣布,有條件地訂購電動空中的士,這種飛行器由初創公司「弓箭手航空」(Archer Aviation)和巴西飛機製造商Embraer的子公司Eve聯合開發。◇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鈉離子電池研究獲實質進展 或取代鋰金屬

【2022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編譯報導)由英國著名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使用由海藻製成的納米材料來製造堅固的電池隔膜,為更環保、更高效的鈉離子電池鋪平道路,並有望取代鋰電池。

金屬鋰的儲量較為稀少且開採成本昂貴,相比之下,金屬鈉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且理論容量高。因此在儲能系統的負極材料中,鈉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鋰的替代品。

鈉離子電池的研究近年來備受關注,但是其發展的主要障礙是,一種被稱作枝晶(dendrite)的觸手狀結構會不受控制地生長。當電池循環時,它們便會形成,並穿透電池的隔膜導致短路。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網站10月5日報導,在該校之前的工作基礎上,通過與倫敦的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合作,其團隊成功地用源自棕色海藻的纖維素納米材料,製造了一種隔膜。這種隔膜既可以阻止鈉電極的晶體穿透隔膜,還提高了電池的性能。

這項研究於9月份發表在材料科學專業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論文摘要中說,採用這種新型的納米纖維隔膜,在無添加劑的電解質中,電池在高電流密度下「前所未有的長期循環」。這項工作為開發穩定、低成本和安全可靠的鈉電池開闢了一條新的簡便途徑,並可以很容易地擴展到其它類型的鹼金屬電池。

該研究第一作者、布里斯托爾複合材料研究所(BCI)王靜(譯音,Jing Wang)博士說,「隔膜的目的是分離電池的功能部件(正極和負極),同時允許電荷自由地傳輸。我們已經證明,基於海藻的材料可以使隔膜非常堅固,防止其被鈉生成的金屬結構刺穿。這種材料還允許更大的存儲容量和效率,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這正是為手機等設備供電更長時間的關鍵。」

同樣來自BCI的阿瑪卡‧奧尼安塔(Amaka Onyianta)博士是該研究的聯合作者,是他創造出纖維素納米材料。奧尼安塔說:「看到這些納米材料能夠增強隔膜材料,並增強我們向鈉基電池邁進的能力,我很高興。這意味著我們不必依賴鋰等稀有材料,這種材料通常以不道德的方式開採,並使用大量的自然資源(如水)來提取它。」

BCI領導這項研究的史蒂夫‧艾希霍恩(Steve Eichhorn)教授說:「這項工作確實證明,更環保的儲能形式是可能的,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報導表示,下一個挑戰是擴大這些材料的生產規模並取代當前以鋰金屬為基礎的技術。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元宇宙」成扎克伯格燒錢坑 回報未知

【022年10月09日訊】(記者宋唐綜合報導)一年前的10月份,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將公司名字改為「Meta」,並推出一個全新的網絡產品「元宇宙」(Metaverse)。不過,一年過去了,「元宇宙」的投入與盈利無法相比,變成了一個燒錢的無底洞。

扎克伯格執意要進入虛擬世界「元宇宙」,但現實世界讓他付出沉重的代價。扎克伯格除了財富大幅蒸發外,在「元宇宙」上投入700億美元的賭注,也可能會成為科技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燒錢坑。

「元宇宙」概念模糊,人們對這一概念感到普遍困惑,其技術也遇到難關。Meta內部備忘錄顯示,「元宇宙」社交網絡Horizon Worlds應用,因為存在太多質量問題,甚至打造它的團隊都不願意使用它。

推出「元宇宙」 扎克伯格開始走下坡路

2021年10月份,扎克伯格宣布,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元宇宙作為第一,而不是臉書第一」。當時臉書股價最高達到382美元,扎克伯格的財富到達歷史最高點1420億美元。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Meta迅速擴張,已有超過83,000名員工,並從競爭對手微軟和蘋果公司那裡,挖來了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人才,加強專門負責開發「元宇宙」的虛擬現實部門Reality Labs力量,使得Reality Labs工程師達2萬名之多。

但自推出了Meta以來,扎克伯格就開始走下坡路。今年2月份,Meta股價出現歷史性崩盤,財富與股票綁在一起的扎克伯格,當時就蒸發掉了310億美元,屬於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財富跌幅。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Meta公司在2022年的表現,比其大多數同行都要差,2022年Meta股票下跌了約57%,遠遠超過了蘋果、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跌幅。

僅僅一年時間,扎克伯格的財富已蒸發710億美元,其淨資產現在只有為559億美元,在全球億萬富翁中排名第20位,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低排名。

元宇宙示意圖。(Pixabay)

彭博社報導,Needham & Co.的高級分析師勞拉‧馬丁(Laura Martin)說,Meta公司的股票也被「元宇宙」上的投資拖跨了。

彭博情報公司技術分析師曼迪普‧辛格(Mandeep Singh)說,如果不是因為其在虛擬現實領域的投入,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將與Alphabet的位置更加一致」。

在推動元宇宙的過程中,Meta公司的市場估值在過去14個月中從1萬億美金,暴跌至不到4千億美金。Meta公司還面臨著幾個不利因素:數字廣告收入下滑,臉書用戶增長放緩,以及來自對手TikTok的競爭。

因為經濟形勢嚴峻,扎克伯格宣布在大多數團隊中停止招聘,並在2023年之前緊縮開支。根據7月的一份備忘錄,扎克伯格還命令員工以「更高的強度」和「緊迫感」工作。

《金融時報》報導,LightShed Partners的分析師里奇‧格林菲爾德(Rich Greenfield)說,「挑戰在於,他們如此關注元宇宙,以至於沒有投資於Facebook和Instagram這一核心產品。」

他補充說,Meta在元宇宙領域的投資水平令投資者感到「擔憂」,「Meta所設想的元宇宙,在今天是不能投資的,沒有人為了Metaverse而購買Meta股票」。

Reality Labs部門的收入,主要來自於VR頭盔的銷售,在Meta公司第二季度280億美元總收入中,只有4.52億美元。

「這是一場巨大的賭博。」一位廣告主管說,「如果你把時間線(過早)搞錯了10年,那麼考慮到這是多麼密集資本,公司就真的處於危險之中。」

據多位現任和前任員工稱,最近的重組和為了優先考慮元宇宙而放棄其它項目的做法,打擊了士氣;一些人報告說,專注於元宇宙的員工和傳統業務部分的員工之間,存在著分歧。

元宇宙成燒錢坑 回報未知

扎克伯格將元宇宙視為互聯網的「下一章」。根據扎克伯格自己的說法,在Meta公司開始看到回報之前,可能還需要八年或更長時間。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Meta是否能獲得足夠的回報,以證明投資的合理性。

Meta公司披露,2019年至2021年期間,負責「元宇宙」開發的Reality Labs運營虧損為210億美元,年虧損達到了100億美元。儘管最近幾個月Meta公司一直在採取措施,限制整個公司的支出,但2022年上半年,Reality Labs虧損57.6億美元。

在今年的Meta年度股東大會上,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說,「我們將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進行投資並有大量資金損失」。

如果Meta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每年至少花費100億美元,那麼到2026年,軟件、硬件和其它費用的投資,將達到700億美元。這還是個保守數字,到2030年代初,可能很容易接近1000億美元。

衡量Meta投資的另一種方式是其研發費用,今年第二季度Meta研發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達到30%,遠遠高於其它大多數大型科技公司。

圖為虛擬實境(VR)體驗。示意圖。(宋碧龍/大紀元)

比較蘋果、谷歌的投資回報率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分析說,如果把Meta公司在「元宇宙」上的投資,與其它公司的投資作一比較,那麼,「元宇宙」投入700億美元的賭注,很可能成為科技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燒錢坑。

過去一些突破性的新技術,像蘋果iPhone和谷歌安卓手機軟件,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而花費的資金只是Meta公司投資的極小部分。

2002年至2007年,也就是蘋果第一款iPhone問世之前,蘋果的研發總支出為34億美元,在某些年份占收入的8%。不過隨著蘋果銷售額的上升,這一比例急劇下降。蘋果研發經費2010年下降到2.7%;到2016年,一直保持在3%左右。而iPhone手機,給蘋果公司帶來的回報有1.6萬億美元之多。

谷歌開發安卓系統的成本很少。證券文件顯示,在2005年,也就是收購安卓系統的那一年,谷歌在15次收購中,總共花費了1.3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

2005年至谷歌發布第一款安卓手機的2008年,谷歌的研發總額達到67億美元,占每年收入的10%至13%。但安卓系統很可能只是這一金額的一小部分,在第一部安卓手機推出時,安卓團隊在谷歌內部僱用了不到100人。

2016年,甲骨文公司估計,安卓系統為谷歌帶來了310億美元的收入和220億美元的利潤,這些收入來自該公司在這些設備上出售的廣告,以及涉及谷歌應用商店的數字交易收入份額。

與Meta公司的元宇宙投資風險最接近的,可能是Alphabet和通用汽車等公司,在自動駕駛上投入的數百億資金,或者Uber、Lyft和其它公司在發展打車行業上花費的類似金額。儘管這些投資回報也不確定,但都不像Meta那樣大。

元宇宙是概念炒作

「元宇宙(Metaverse)」這個詞是由Meta和Universe組成,用來描述一種虛擬現實空間。人們可以帶上虛擬現實頭盔等沉浸式技術進行互動、工作、購物和玩遊戲,無論身在何處,都能與他人「同在」。

但專家表示,這個「元宇宙」概念本身並不清晰,而且帶有炒作成分。

Wired網站發文說,如果把「元宇宙」改為「網絡空間」,在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其含義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

《商業內幕》報導說,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庫克也給元宇宙概念潑冷水,「我一直認為,人們了解什麼是最重要的,而我真的不確定,普通人是否能告訴你什麼是元宇宙。」

今年6月,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指出,「對於什麼是元宇宙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Snap首席執行官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稱,元宇宙概念是「模糊的和假設性的」。

Wired文章寫道,在人們不知「元宇宙」為何物的情況下,一些專家認為,任何元宇宙概念都帶有炒作成分。這個概念不過是重新包裝舊技術、誇大新技術和吸引投機的工具。科技史上充斥著失敗的投資框架,資金湧入並不一定意味著大規模科技變革就在眼前,從3D電視到亞馬遜的送貨無人機和谷歌眼鏡,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另外,VR頭盔仍然非常笨重,如果佩戴時間過長,大多數人會出現暈動症或身體疼痛。增強現實眼鏡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人們在公共場合佩戴它們,顯得像個大傻瓜。

科技巨頭馬斯克表示:「我不認為有人會整天在臉上綁一個該死的螢幕,我不確定自己是否一定看好元宇宙這玩意。」

儘管有公司正在涉足元宇宙中的交易業務,但目前元宇宙的大部分活動都集中在營銷上。例如,音樂家們在虛擬舞台上舉辦音樂會是為了宣傳他們的專輯;同樣地,服裝品牌參加虛擬時裝秀,是為了激發人們對其最新款服裝的興趣。

技術不過關

目前元宇宙還只是停留在概念階段,其產品非常初級,距離真正的賺錢仍有距離。

儘管Meta公司已表示在更逼真的虛擬化身方面做更多工作,但與在線遊戲「堡壘之夜」(Fortnite)等一些非VR競爭對手相比,元宇宙的社交網絡平台Horizon Worlds的畫面質量相形見絀。

不久前,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傳了來自Horizon Worlds的化身自拍截圖,扎克伯格的虛擬化身呆滯麻木地站在一片荒蕪的景色中,那張簡陋的圖片被網友嘲笑為「令人厭倦」和「缺乏靈魂」。

《紐約時報》科技專欄稱,Horizon Worlds的圖像效果「比2008年的Wii遊戲還差」。

元宇宙更可能的現實是,它與現代視頻遊戲和一般的互聯網沒有太大區別。尤其是在線虛擬世界和生態系統,已經以大型多人在線遊戲的形式存在了近20年。

Horizon Worlds應用因為存在太多的質量問題,甚至打造它的團隊都不怎麼使用它。

根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在一份9月15日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 Metaverse副總裁Vishal Shah說,團隊將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要「鎖定質量」,以「確保我們在向更多用戶開放Horizon之前,解決我們的質量差距和性能問題。」

備忘錄中說,目前來自創作者、用戶、遊戲測試者和我們團隊中許多人的反饋是,輕如剪紙、不穩定和存在錯誤,用戶很難體驗到Horizon的魔力。要使一種體驗變得令人愉快和留戀,它首先必須是可用的和精心製作的。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還缺少元宇宙所需的一些基礎構建,建造工作尚需時日,可能需等到數十年之後。

責任編輯·:林妍 #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10月8日一週【硅谷資訊站】

【2022年10月09日訊】

初創公司Wisk Aero推出的,第6代自動駕駛飛機。(初創公司Wisk Aero視頻截圖)

自動駕駛空中出租車要來了

在無人駕駛出租車剛剛進入人們生活視野之時,在電影中看到的自動駕駛空中出租滿天飛的場景,可能很快要出現了。

位於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航天初創公司Wisk Aero,本月初,已向聯邦航空管理局申請商業空中出租車服務執照。

同時,該公司推出第6代自動駕駛飛機,這種全電動的空中出租車可容納4名乘客,可垂直起飛和降落。

來看看這個空中出租是什麼樣子:https://bit.ly/3ebcOUv

這種小飛機巡航速度為120節,充滿電的情況下最高航程為90英里,飛行高度2500~4000英尺,非常適合城際飛行,建築物的屋頂就可以成為它起飛降落的場地。

這家公司由波音公司和初創公司Kittyhawk共同投資創建,有希望在5年內推出空中出租車服務,預計每年在全球20個主要都會區,為乘客提供1,400萬次飛行服務。

而根據The Verge報導,Wisk Aero的投資方之一、曾經風光一時的空中出租初創公司Kittyhawk,將會終止自家飛行器的開發。Kittyhawk公司年底將裁員100人,並關閉3個辦公室。◇

圖為加州的電動汽車充電站。(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豐田首席執行官:加州電動汽車目標難實現

豐田公司CEO豐田章男,是於9月29日在拉斯維加斯的發布會上如此表態的。

豐田章男的理由很簡單,純電動車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成為主流,而並非媒體所描述的那麼簡單。

最大的障礙,在於電力的供應問題,更多電動車可能對電網造成巨大衝擊,而且充電樁基礎設施能否跟上還是一個問題。

加州上月宣布,到2035年禁售燃油新車,並估計2034年後銷售新車中,有1/5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聯邦參議員盧比奧批評該計畫是「在自毀,是愚蠢的」,因為加州無法提供足夠的太陽能、風能來跟上電動車充電的需求。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公司自身也在生產和開發純電動車車型,去年承諾投資350億美元,計劃到2030年全球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特斯拉Model S擁有17吋螢幕,並有廣角後視雷達。(謝平平/大紀元)

特斯拉摒棄雷達 徹底走向純視覺路線

在自動駕駛領域,雷達傳感器是基礎配置之一,硅谷甚至發生過Uber公司被控盜取激光雷達技術之爭。

但Electrek報導稱,特斯拉公司在10月4日宣布,其自動駕駛系統將放棄超聲波傳感器,而完全基於攝像頭的「Tesla Vision」系統。

最初的特斯拉「自動駕駛」傳感器套件,包括8個攝像頭,一個前置雷達,以及車輛周圍的幾個超聲波傳感器。向「Tesla Vision」的過渡,則意味著Tesla在自動駕駛系統中,將只使用基於攝像頭的計算機視覺信號。

其實從2021年開始,特斯拉就開始生產美元前置雷達的車輛,這次則將周圍的超聲波傳感器一併取消。

特斯拉此次轉向,其自動駕駛系統完全基於對人類視覺的模擬,即攝像頭+神經網絡模擬視覺+大腦。這或許將影響到今後自動駕駛發展的方向,說不定出現不同的「流派」。

取消超聲波傳感器,在後續算法未成熟的情況下,會導致自動泊車、碰撞警告等功能限制,但隨著後續軟件更新,將逐步恢復。

Electrek則認為,這一轉變僅僅是特斯拉試圖削減成本的一次努力。◇

Motional公司的Ioniq 5型自動駕駛車。(來源:Motional公司)

Uber改變戰略 自動駕駛轉「外包」

Uber宣布,與自動駕駛公司Motional合作,將於10年內在美國推出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

Motional何許人也?它是Aptiv-Hyundai的合資企業,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

預計Motional將在今年年底將其自動駕駛出租車投入Uber網約。

Uber與這家公司簽署了10年運營協議,最終將在北美主要城市推廣自動駕駛網約車。

此前Uber與Motional達成合作,在南加州的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測試使用自動駕駛車輛自動送貨服務。

新協議包括的網約車服務,也將採用Motional旗下的全電動現代Ioniq 5型自動駕駛車。

儘管最渴求自動駕駛技術的,莫過於網約車公司,因爲這是令公司擺脫駕駛員是合同工、還是員工紛爭的終極招數。

不過,Uber公司稱,尚不打算讓自動駕駛全面取代司機,即使自動駕駛技術更為成熟,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需要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並存。

事實上,5年前Uber一度急於發展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甚至被捲入盜竊谷歌激光雷達的官司。

後來Uber發現相關投入太大,並在一輛測試自動駕駛車發生事故、導致一行人死亡後,逐漸打消了這個念頭。

2020年,Uber將自動駕駛部門整個賣給了Aurora。◇

斯坦福大學正在組裝這個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數碼相機。(Credit: Jacqueline Ramseyer Orrell/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灣區組裝世上最強數碼相機

這個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數碼相機,正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SLAS國家加速器實驗室」(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進行組裝。

由7,000個獨特部件組裝而成的這臺特殊的數碼相機,將與一架望遠鏡配合,以觀察天空的每一個角落。

這臺天文數碼相機,耗資1.68億美元、歷時7年才得以接近完成。

2023年春季,它將被運送至智利(Chile)的魯賓天文臺(Rubin Observatory),在那裡服役,每15秒照一次,持續10年時間,探索「南天半球」,就是在地球南半球能夠觀察到的一半的宇宙範圍。

當然它不是一般攝影愛好者能玩得起的。

首先,為避免出現噪點,這架數碼相機將在華氏-150度的溫度下工作;另外,該相機成像一次,圖片的精度,得需要378臺4K的高清晰度電視才能顯示出來,這麼大的數據量得通過特別光纖專線才能實時傳輸。◇

9月30日,在舊金山舉辦的「初創世界盃」,最終百萬美元大獎,由加拿大的Sheertex公司獲得。(周鳳臨/大紀元)

「初創世界盃」舊金山落幕

在舊金山舉行、歷時3天的「初創世界盃」(Startup WorldCup),於9月30日落幕,來自加拿大的實體初創企業Sheertex,從100名決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100萬美元的大獎。

簡稱為SRTX的Sheertex公司,使用被稱為全球最強高分子聚合物,通過高科技編織技術,生產出高強度的連褲襪。這種高分子聚合物纖維,也被用於防彈衣和登山用的繩索等。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是凱瑟琳.霍穆斯(Katherine Homuth),她的幕僚長薩姆.科爾比(Sam Colby)代表公司領獎。

據科爾比描述,公司已度過了原型設計階段,目前已經能夠批量生產。

即使在COVID-19 疫情後經濟放緩、美聯儲數次加息應對通脹,從而導致初創公司風險投資受到重創之際,「初創世界盃」仍然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2,000人與會。

進入決賽的100個團隊,有機會在舞臺上,面對觀眾席下面低調的風險投資家們,展示創意。

「從今年,以至以後的兩三年,投資在減少,風險投資不再那麼急切投入初創公司了。」支持了2屆尼泊爾區預選賽獲勝者的風投家,香布.博卡雷爾說,這意味著初創公司獲得的風險投資將減少,「是讓初創企業們重新審視自己、審視世界的時候了,然後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

Categories
硅谷風雲

臉書母公司Meta將縮減灣區辦公室

【2022年10月07日訊】(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臉書(Facebook)的母公司Meta,成為近期削減辦公室面積的大公司之一,這是因應後疫情時期,遠程和辦公室混合辦公的需求而做出的決定。

該公司房地產方面的高管約翰.特納尼斯(John Tenanes),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Meta正在重新校準、重新安排辦公室空間,目標是令其變得更為「動態化」。

特納尼斯說,公司是在縮小場地,希望縮小場地之後能夠為辦公室帶來更多能量、活動和生機。
縮減辦公面積通用的做法,包括租約到期後,不再續約,整合多個辦公樓的辦公室,以及評估未占用辦公面積等。

Meta的發言人泰莎.吉阿莫納(Tessa Giammona),接受SFGate採訪時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變動,是否會包括公司在灣區的辦公室,以及是否影響到灣區的雇員。

吉阿莫納說,公司的目標,是建設一個遠程工作最好的體驗,從而無論他們在哪兒,都能幫助到所有盡力的員工。

《舊金山商業時報》分析稱,Meta公司目前在門羅帕克(Menlo Park)的總部或者附近,擁有或者租賃的辦公面積,總計達1,000萬平方英尺。

其中Willow Village就有160萬平方英尺辦公面積,該公司計劃將一些項目變成商住混用樓,裡面設立公寓、咖啡廳和商場,還包括193個房間的賓館。目前尚不清楚這個項目是否會受到近期變動的影響。

上星期,Meta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urg),剛剛宣布暫停招聘,並將在各個部門削減經費。

領英(LinkedIn)網顯示,Meta大約共有12萬名雇員,其中28,615人居住在灣區。◇